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武汉市商业中心经历了由武昌-汉阳-汉口的迁移过程,其转移与历史时期河道变迁关系密切。鹦鹉洲的存在、发展和灭亡是武昌南市曾经盛极一时而后又衰落的因素之一;刘公洲的出现使汉阳一度成为武汉的商业中心,新鹦鹉洲又为清代汉阳的发展创造了条件;明成化年间,汉水下游入江口移至龟山以北,为汉口迅速发展成为全国性的商业中心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  相似文献   

2.
湖南竹木帮在汉阳鹦鹉洲的发展,体现了商贸驱动下的移民历程,是湖广部分地区(即两河交汇出口或河湖码头地区)聚落演化的缩影.通过文献梳理、古旧地图比较、空间复原,以汉阳鹦鹉洲的湖南竹木帮为观察对象,对湖南竹木帮放排、筑堤、围垸、建设关厢等环节进行分析,基于湖南竹木帮在汉阳的发展脉络,揭示湖广部分地区由簰、堤、垸到关厢的聚落发展演变模式.  相似文献   

3.
武汉鹦鹉洲长江大桥1#塔位于长江汉阳岸边坡坡脚,墩位处长江水位季节性变化达14 m,地层为砂土,夹有细砂板结层。基础设计采用圆端哑铃型钢板桩围堰结构,围堰采用先平台后围檩再钢板桩工艺施工,并尽可能做到永临结合。通过设计和施工全过程把控,确保了工程顺利开展,并为类似基础结构工程施工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4.
武汉市是长江流域的特大城市之一,武汉的城市演化经历了武昌与汉阳的“双城对峙”到武昌、汉阳与汉口“三镇鼎立”的发展历程.汉口的形成是武汉城市成型的关键,也是学术界关注的重点.该文重点依据历史图件,对汉口城市的形成、演化及“三镇鼎立”格局的确立进行了讨论.研究认为,作为汉口镇行政管理机构的“汉口镇巡检司”是汉口市镇形成的标志,据此确定,汉口镇最晚在公元1522年前就已形成,此时的汉口镇包含汉江河口南北两岸的市镇范围,管理机构位于汉江南岸,也是汉口镇重心所在.研究表明,1613年“汉口镇巡检司”已移至汉江北岸,北岸已成汉口镇发展中心,从此汉口镇仅指汉江北岸,南岸属汉阳县城关,此标志着现在汉口的出现.汉口快速崛起于明末清初,从城市规模、经济、社会及区域影响等综合考量,武汉“三镇鼎立”格局形成于清康熙年间.文中还对历史文献中“汉口”的地理学含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运用DEA模型、熵权法与综合评价法的结合、耦合模型分析了2002-2015年长江经济带11省市旅游效率、旅游强度及耦合指数.结果表明:(1)2002-2015年,长江经济带11省市的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和综合效率逐渐趋向有效,旅游综合效率的极化效应愈加明显.(2)2002-2015年,长江经济带旅游强度的主体演化类型为先降后升型,旅游强度由区域非均衡阶段逐渐转向相对均衡阶段,但省市间旅游强度的差距仍然存在.(3)2010年之后,长江经济带整体上旅游综合效率与旅游强度开始步入良性协调轨道,高度、较高度耦合型省市的空间分布经历了"均衡—相对集中—分散"的演变过程,中度、低度耦合型省市在方向上历经了自西向东的梯度扩散过程,在空间分布上经历了"集中—分散—均衡"的演变态势.高度耦合型省市具有较好空间集中性和年际变化稳定性,较高耦合型省市表现出对高度耦合型省市的依附性.  相似文献   

6.
亚洲多条大河源自青藏高原地区,各流域水资源的变化一方面反映了青藏高原的变化,另一方面与流域国家间的水资源利用关系密切.基于1995年和2015年两期土地利用现状遥感监测数据和源自青藏高原的6条主要河流水沙及氮、磷、硅等营养盐通量数据,尝试分析不同流域河流入海物质通量变化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995—2015年,印度河和布拉马普特拉河径流显著减少,长江入海径流阶段性下降,恒河增加而黄河和湄公河径流总体变化不大.长江、黄河和印度河输沙量显著减少(p 0.05).营养盐通量方面,黄河、湄公河溶解无机氮呈上升趋势而长江略有下降.氮磷通量主要受径流量的影响,硅酸盐通量主要受输沙影响,与输沙变化一致.坝库兴建、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和农药化肥使用减少了泥沙输送且改变了营养盐输送.社会经济发展阶段更高的流域,氮磷总量增加,输沙减少.研究河流入海物质通量,掌握各流域本底数据,为实现流域水资源调控及建设流域命运共同体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7.
武汉市休闲意象空间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武汉市主城区重要休闲地休闲者进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分析武汉城市居民休闲意象空间要素构成,试图解析武汉城市休闲意象空间结构特征.研究表明,武汉3镇城市休闲意象要素发展不均衡.存在汉口江滩和武昌东湖两个休闲意象中心,但尚未形成具有强烈向心性的市级休闲中心地.城市休闲意象空间形态在汉口、武昌和汉阳3镇分别表现为块状、带状和点状,并没有形成完整的结构.目的在于为武汉城市休闲空间的发展及城市规划提供前期实证基础.  相似文献   

8.
河南省黄河滩区景观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国付 《河南科学》2008,26(2):230-234
运用景观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分析黄河滩区1975—2000年景观格局演变特征.结果表明,旱地、滩涂、建设用地和河流景观类型为占优势的景观类型.1975—2000年,景观格局动态变化显著:旱地景观类型面积增大,滩涂和河流景观类型面积缩减,建设用地景观类型面积持续增加,草地和沙地景观类型的面积随着河流景观类型的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而变化,景观空间特征表现为景观多样性在前两个阶段减小,而最后一阶段略有增大.景观空间构型明显,基本上是以大斑块为主,呈聚集型分布.人类活动对黄河滩区景观的变化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以长江中游城市群28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运用三阶段数据包络分析(DEA)模型测度并分析长江中游城市群2005—2018年的创新效率及其时空演化特征,采用地理加权回归(GWR)模型揭示创新效率空间差异的影响因子及其空间异质性.结果显示:长江中游城市群创新效率呈现两段式特征,2005—2010年为平稳发展期,2011—2018年为波动变化期;“一圈二群”创新发展趋势尚不明朗,目前还处于创新发展的初级阶段;长江中游城市群2005—2018年创新效率空间分异显著,整体上呈现“发散-聚敛-发散”的特征;经济基础(ECO)、产业结构(INDU)、外商投资(FDI)、政府支持(GOV)以及基础设施建设(BAS)对长江中游城市群创新发展的驱动模式存在较大差异,具有明显的空间分异性.  相似文献   

10.
<正>武汉市第五医院地处武汉三镇一方的汉阳,东濒长江,北依汉水,位于千古传诵的"汉阳树"下。医院的前身是1923年爱尔兰传教士创办的一所教会医院(圣·柯隆伴医院)。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白求恩大夫1938年曾在这所医院为抗战受伤的军民做过手术。  相似文献   

11.
长江经济带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类型时空特征及演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江经济带是我国重要的文化主廊道之一,集聚着长江流域主要的文化特征.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为主要载体,研究长江经济带内不同类型非遗的历史演化规律和空间分布特征,可以探索长江经济带的文化发展演变历程.利用核密度估计法以及重心迁移模型,对长江经济带内858项国家级非遗的历史演化过程研究,发现:1)非遗在各历史时期的数量高低不均,呈现出六起六伏的结构特征,总体表现出发源于远古,成熟于宋唐,鼎盛在明清的时代特征;2)长江经济带的非遗重心在两晋时期发生转向,由原来的向东北改为向西南方向移动;3)十大类非遗中除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戏剧、传统医药与曲艺类的发展具有滞后性,其余各类型非遗发展则是随着时代的变迁起伏不定;4)非遗内涵与结构大致经历了“早期依赖自然、崇尚神明—中期征服自然,在满足基本生活需要的基础上追寻艺术美—晚期凭借先进技术工艺追求生活品质,关注身心健康发展”的三个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12.
基于3S技术的扬州2500年间城市演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考古学及历史地理学的研究成果, 运用3S技术和历史地理学方法, 将河口变迁、河道变迁、运河变迁与城市空间演变相结合, 探讨古城扬州在2500年间城市空间演变的驱动力因素。首先基于行政区划图在2006年LANDSAT ETM遥感影像图上截取扬州市区边界; 然后以历史文献及考古资料为基础, 对关键点进行GPS定位, 利用ArcGIS9.3将位置点和影像数据叠加, 复原历史时期扬州附近长江河道的演变过程, 定量获取古城扬州在不同时期的属性数据, 由长江河道与邗沟的演变过程, 得到不同历史时期扬州城的水域面积、泥沙淤积面积及城市面积; 最后, 依据属性数据分析扬州城市演化的特征, 并探讨影响古城扬州空间演变的驱动力因素。结果表明: 扬州城市演变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 其中气候因素是城市演变的大背景; 长江河道和运河水系变化则引导城市演化的方向; 长江河道北岸由于大量泥沙淤积南移导致古城扬州的演变, 反过来又带动内河航运的延伸, 城市则依运河的方向拓展, 即使城市缩小了, 依然邻近运河的方向; 总体上看, 唐代之前, 城市演变受自然因素影响较多, 唐代之后则受人文因素影响较多。  相似文献   

13.
武汉市道路交通网络的分形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武汉市道路交通网络为研究对象,借助于GIS空间分析方法,运用长度一半径分维理论模型,分析了武汉三镇交通网络的分形特征。结果表明:(1)武汉市交通网络等级结构内部差异明显,形成环状放射型结构的基本骨架,并呈多核心一边缘结构的圈层式分布;(2)武汉市交通网络表现出明显的分形结构特征,长度一半径维数值约1.75。但武汉三镇交通网络分形特征的内部差异明显,汉口最低,武昌次之,汉阳最高。这表明汉阳的交通网络密度和复杂度由核心向外围下降得最慢,汉口则下降得最侠,这说明汉阳交通网络密度本身不高,网络发育程度不够,发展潜力较大。  相似文献   

14.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比例增加,以城市与人类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为研究背景和方向的理论研究,越来越受到相关学者以及城市规划管理部门的关注和重视.选取武汉市武昌区为研究范围,以谷歌地球软件为平台,通过采集公众上传的VGI照片数据,在数据预处理的基础上,运用核密度估计方法绘制城市热点空间分布图,研究市民对城市空间的偏好.基于自发式地理信息(VGI)作为样本数据来源所具有的多时间尺度特征,挖掘在年际和月际变化中城市热点空间格局及其演化趋势.研究表明,武昌区热点空间的分布格局相对稳定.在年际变化中,武汉长江大桥、黄鹤楼、武汉大学珞珈山作为核心热区受到关注度高;以武昌火车站和湖北省博物馆为中心的城市空间热度较高,且在逐年提高中趋于稳定.在月度变化中,武昌区城市热点空间格局在总体上呈现出很强的一致性,但是公众对热区的关注度在年内存在波动,其在9、10月份急剧增长并达到全年顶峰.  相似文献   

15.
在区域合作不断深化的背景下,人口在城市间高速流动,区域内城市的空间联系逐渐加强.城市间的人口流动具有动态性、时效性.目前基于统计年鉴的数据进行人口流动的分析具有迟滞性,因此基于腾讯位置大数据,运用Gephi复杂网络分析方法和GIS空间分析技术,对长江经济带的12个一线城市人口流动数据进行测度分析.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城市人口联系度强度从东部向西部逐渐减弱,长江经济带城市人口流动量存在帕累托分布的“长尾分布”特征.长三角城市圈城市人口联系度高于武汉市城市圈和成渝城市圈,约为后面两个城市圈的2倍,区域地位优势明显.通过对长江经济带城市中心度分析,发现长江上、中、下游区域内存在不同的中心,长江上游主要以成都与重庆为区域中心城市,呈现双核心的空间结构;中游地区主要以武汉为中心,呈现一点多极的空间发展布局并有典型的“小世界”空间网络特点;下游主要呈现多中心集聚的空间分布特点.  相似文献   

16.
在测度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质量的基础上,提出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质量的提升模式与路径.首先通过因子分析法,对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质量进行了测度.结果表明,长江中游城市群中仅1/3的城市处于高或较高发展质量,总体发展质量不高.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环鄱阳湖城市群在2012年~2016年间发展质量波动明显且有较大差别,武汉城市圈发展质量波动大、增速快,长株潭城市群、环鄱阳湖城市群发展质量有一定幅度的波动,但增速不明显.根据测度结果,提出了充分发挥三中心城市对接辐射作用、打造“多层次协同发展”的城市群发展质量提升模式以及加强城市群之间交流合作、以绿色发展为手段的发展质量提升路径.  相似文献   

17.
比较全面地回顾了末次盛冰期以来有关东海海平面变化、长江入海历史、长江河口海岸演变、陆架上的古河道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分析了关于末次盛冰期时长江入海状况现存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 ,指出了可能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即应加强对因气候、海平面变化引起的河道变形作用以及长江与古环境间的相互作用及相互影响的研究 ,特别是应加强对陆架泥质沉积物的研究 ,以期取得突破性进展  相似文献   

18.
目的反演宝鸡市市区的地表温度,定量分析研究近20年来研究区热岛效应的时空演变和分布特征,以缓解城市环境问题和合理规划未来城市的发展。方法利用1995-2015年Landsat 5TM和Landsat 8TIRS影像数据和气象台站资料,采用GIS和RS技术,实现对渭河阶地型城市——宝鸡市地表温度(LST)的反演,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热岛分布格局的时空演变研究,分析LST与NDVI,NDBI的空间对应关系。结果与结论宝鸡市存在明显的城市热岛效应,热场分布及延伸与宝鸡市空间扩展布局相一致,热岛范围呈逐年增长的趋势,低温区和次中温区面积减小,相应的次高温和高温区面积增加,热岛强度明显增强。在渭河阶地型城市的空间格局上,地表温度与NDVI呈负相关关系,与NDBI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9.
基于武汉市主要夜间经济载体空间位置,运用平均最近邻指数、核密度等分析方法,从空间分布形态、空间分布模式、空间集聚区三个方面揭示武汉市夜间经济载体空间分布格局.研究表明:1) 武汉市夜间经济载体空间分布不均衡,汉口、武昌、汉阳分别形成大面积片状分布、“L”型带状分布、点轴分布形态.2) 武汉市夜间经济载体均为集聚分布模式,总体集聚程度较高,各类型夜间经济载体集聚程度差异明显.3) 武汉市夜间经济载体集聚于主要商圈和区域性商业中心,商圈周边形成6个主要集聚区,区域性商业中心形成多个小规模集聚点.  相似文献   

20.
黄土高原是引人注目的生态环境脆弱区,它的历史地貌与土壤侵蚀演变研究是其历史时期生态环境变迁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建设的基础性课题.回顾了黄土高原历史地貌与土壤侵蚀演变研究的过程,总结了研究取得的主要进展,指出了研究存在的不足和今后深化的方向.经过数十年的积累,黄土高原历史地貌与土壤侵蚀演变研究取得了重要的进展:较深入地研究了历史时期黄土塬区地貌演变的特征和规律,揭示了历史时期渭河河谷地貌的演变,研究了历史时期黄河中游的河道变迁,提出了黄土高原的侵蚀期,得出了历史时期黄土高原的土壤侵蚀历史、侵蚀速率.今后的研究应应用现代研究手段,以长时段、短周期、高分辨的研究为研究深化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