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毛泽东“新经济政策”是在“三大改造”完成以后,毛泽东提出的一种构想。它的中心思想是“可以消灭了资本主义,又可以搞资本主义”。毛泽东提出“新经济政策”的历史背景有三个方面:“以苏为鉴”是认识背景;为解决“三大改造”后期的遗留问题,是实践背景;列宁新经济政策的启发,是理论背景。  相似文献   

2.
现状与前景“金元帝国”的兴衰经过二次大战,经济、军事力量大为膨胀的美国,利用它的经济霸权地位,搜刮了资本主义世界的大部分黄金,建立了空前未有的“金元帝国”。它通过1944年布雷顿森林会议确定了美元与黄金等同、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的资本主义国际货币制度。在这个制度下,战后初期,一方面美国可以大量使用美元进行国际支付而不必动用自己的黄金储备;另一方面,美国可以通过海外投资的巨额利润和对外贸易的巨额顺差,汲取资本主义世界的黄金滚滚流入“金元帝国”的金库。于是,到1949年底,美国  相似文献   

3.
险恶的形势     
下面的这篇评论是英国《经济学家》(3月13日)有关资本主义世界、特别是英美两国的经济危机的看法。这篇评论承认:“出现世界规模的衰退是有可能的。”它以美、英两国的经济情况为主,忧心忡忡地论述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领域中各个方面的严重问题,如生产危机、金融危机、贸易危机等等。它担心“非共产主义世界一旦陷入严重衰退的局面,其经济的、特别是政治的后果,就将不堪设想”。文章埋怨,在“掌握着主要世界通货”的美英两国政府中,经济政策的制订和执行者们都是些没有适应当前形势的能力的“新手”,他们目光短浅,因循守旧。文章把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比作“一条船”,而“船桥上没有船长”。文章的作者尽管大声疾呼,要有一项统一的“应急计划”,要采取措施,但是同样开不出什么妙方来。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制度。这样那样的“应急”措施,对于病入膏肓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显然是不能产生什么起死回生的作用的。  相似文献   

4.
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对私人资本主义态度的历史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中国建立后,如何正确对待私人资本主义是共产党人探索的重要课题。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先后提出了“还需要尽可能地利用城乡私人资本主义的积极性,以利于国民经济的向前发展”、“使资产阶级、资本主义在六亿人口的中国绝种”、“可以消灭了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等主张,使得私人资本主义的命运一波三折,最终还是被消灭,给我们留下一段值得深思的历史。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剖析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锐利武器,是科学的。社会主义社会的“劳动”与“价值”同资本主义社会的“劳动”与“价值”是不同质的,它是一种扩展了的范畴。社会主义分配方式是依据劳动对社会所作的贡献大小而进行的。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泽东就社会主义与商品经济关系问题,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思想观点。主要有:工农业产品之间应当等价交换;“可以消灭了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商品生产不能与资本主义混为一谈”;“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基础上有计划地进行”;提出了价值法则是个伟大学校的命题。这些思想观点,对我们理解和实践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有着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如何对待现代资本主义经济运行机制、管理经验与经营方式,能否学习和借鉴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先进的经营方式和管理方法,这是一个极富有挑战性但又不能不解决的重要问题。说它富于挑战性,在于对那些老是囿于姓“资”姓“社”争论的人来说,往往把这类问题看作禁区;说它不能不解决,则在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和管理方法,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能不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同志对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制度有深刻的认识, 主张坚决摒弃资本主义制度下腐朽没落的东西。但中国可以学习资本主义国家所创造的先进文明成果, 作为 “一国两制”允许小范围内存在资本主义制度和适当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这是祖国统一和发展社会主义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有两种历史形态。根据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设想,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在这个社会发展阶段上,不复存在商品交换和货币流通,它应该属于“五形态”中的第五社会形态和“三形态”中的第三社会形态。而现实的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昔商品交换和货币流通,它不属于“五形态”中的第五社会形态.而属于“三形态”中的第二社会形态。现实的社会主义是第一形态的社会主义,以商品经济为基础性经济关系,是与资本主义“同时态”的社会形态;马克思设想的社会主义是第二形态的社会主义,以产品经济为基础性经济关系,是后资本主义的社会形态。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关于社会经济发展模式的叙述历来是理论界争论的焦点问题之一。东方国家是否可以跨越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具有“两重性”而非“定一性”的命题,列宁对跨越峡谷的发展模式予以了否定。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和前苏联的解体正是跨越峡谷的两重性在历史实践中的应证。“卡夫丁峡谷”的论争是一种关于历史“线性”的论争,它与当前的全球化问题缠绕在一起。  相似文献   

11.
针对商业化解释模式对资本主义普遍合理性的吹捧,艾伦·伍德以历史唯物主义为理论武器,强调资本主义起源的特殊性,指出它不是生产力发展的自然结果而是特殊历史条件下的特殊产物.政治经济权力的分离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又一特殊性表现,在伍德看来,它掩饰并维护着资本主义的剥削体制.对于资本主义的前途,伍德认为,由于超经济产品的广泛分配根本无法触动资本主义剥削的根基,并且推行资本主义体制的性价比日趋降低,生态的可持续也因资本主义而遭到破坏,所以不能对它报以过多幻想.伍德的资本主义观有利于提高我们对资本主义批判的力度,推动我们重新审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二者之间的关系,并且走出“唯生产力论”的窠臼,但也存在忽视资本主义普遍性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对于资本主义阶段的划分,学术界有许多不同的观点。有的认为现在资本主义依然处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也有观点以经济全球化为依据认为现在资本主义处于“国际垄断资本主义”阶段。本文认为区域化是现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向外扩张的实质依托,用“区域垄断资本主义”定义现在资本主义发展阶段更为恰当。  相似文献   

13.
“科学管理”,是一个发展的“动态”概念,不同的时代有其不同的具体内容与要求。广义地讲,凡是采用当时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理论、方法,去组织、指挥与控制企业生产技术经济活动的,都可以称之为“科学管理”。简单说,具有科学性的、适应并能推动生产力发展的管理,就是“科学管理”。狭义地讲,“科学管理”指的是二十世纪初取代资本主义工场制传统“经验管理”的那种管理理论与方法。它是作为迄今仍  相似文献   

14.
5月28日,苏共中央第一书记赫鲁晓夫在同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记者的谈话中间,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进行了率直的批评。他说:“如果你们根据历史,稍微了解各种社会制度如何更替的话,那么你们就会知道,我们是过时的资本主义制度的继承者,社会主义制度是一种最进步的制度,它代替了资本主义制度。你们的孙子也将在美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下生活。……我们认为,资本主义制度对人来说  相似文献   

15.
当前一场最严重的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正在猛烈地冲击着帝国主义。美苏两霸进一步陷入了更为严重的政治经济危机之中,日子很不好过。这是天下大乱,“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国际形势的一种表现。这次资本主义世界性经济危机,是当代资本主义各种矛盾进一步尖锐化的集中表现。因此,它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也是政治问题。它涉及到世界各种政治力量对比的变化,对当前的国际形势发展有重要的影响。所以,我  相似文献   

16.
1995年5月10日,财经系94级学生召开了一次学术研讨会。与会者围绕“资本主义制度的历史地位”和“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前途”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以下是部分学生发言:张守玲(94财电):资本主义在人类历史上是有功绩的资本主义社会作为人类历史发展的一个阶段,它的产生不是偶然的,是生产力的发展促进生产关系变化的必然结果,有着巨大的历史进步性,开始了人类近代史的新篇章,在人类历史上建立了巨大的功绩。资产阶级国家政权的建立,实现了政治制度的变革。提倡“自由”、“平等”、“博爱”,主张“天赋人权”、“主权在民”,使…  相似文献   

17.
准确理解马克思“跨越卡夫丁峡谷”思想的理论基础和逻辑前提是“生产一般——剩余劳动”。“跨谷”在哲学意义上就是历史活动主体的人基于既定的低级生产力水平选择“劳动占有”的公有制社会经济制度。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和奴隶——封建主义的区别是“性质”区别,即“劳动占有”,而不是“形式”区别,即“生产一般——剩余劳动”的表现形式可以是一致的(商品经济或自然经济)。俄国农村公社作为“劳动占有”的社会主义若在自然经济阶段上替代“非劳动占有”的奴隶、封建社会,进而也就顺理成章地替代了“非劳动占有”的资本主义社会,这就是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准确理解马克思“跨谷”思想(社会主义即劳动占有)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在于捍卫十月革命为代表的不发达国家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在于澄清当前理论界三个突出的似是而非的“新论”与“共识”。  相似文献   

18.
本文主要分析民主社会主义有关“民主”的一系列理论观点和政策主张,由此揭示其“民主”的非现实性和虚伪性。由此可以看出,民主社会主义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内不能真正代表和推进反映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的革命工人运动,在社会主义国家内不必也不能把它作为一种模式去尝试和效仿。  相似文献   

19.
(一) 马克思生活的年代,股份公司作为一种新型的经济组织形式已有一定程度的发展,它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马克思在自已的经济论著中已对它进行了剖析,阐明了它与商品生产发展的紧密关系,并提出了精辟的观点。其中主要的有: 第一,股份公司在资本主义初期就已存在,对货币转化为资本起过蛹化作用。股份公司这种经济组织形式与资本主义的关系,向来是人们所关心的,往往一提股份公司,总是想先弄明白它姓“资”,还是姓“社”。长期以来,我国理论界一有把股份公司看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同志在今年初的南巡谈话中指出,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笔者体会,邓小平同志这一指示的要义,并不是说改革开放可以不问姓“资”姓“社”,而是要求我们打破“左”的教条主义的框框,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判断什么是“资”什么是“社”,以及正确地对待“资”和“社”。只有正确地对待“资”和“社”,才能更加自觉地贯彻党的基本路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