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人类学本土化在中国》是人类学的重要数据库和思想库 ,从中可以看到人类学界的许多共识 ,这些共识为 2 1世纪中国人类学的大发展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2.
周大鸣教授介绍了美国人类学,尤其是都市人类学和应用人类学发展的现状,美国人类学界当前最关心的全球化与地方化、族群关系两个问题研究的状况,美国人类学家与社会工作和政府工作的情况;并比较了中美两国人类学家的差异,分析了21世纪中国人类学发展的走向。  相似文献   

3.
医学人类学的简单定义,可以说就是将人类学的理论与方法,应用在健康、疾病、苦痛、医药与治疗等研究领域上。要了解医学人类学的发展与内部分支,不能不回顾其祖系人类学的轨迹。而所谓的医学人类学的中国想象有两层意思,一是美国人类学界对中国研究的想象,另一便是医学人类学在中国可能有什么样的发展想象。  相似文献   

4.
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国内史学、文学等研究领域出现人类学转向的趋势。不过相比较史学而言,文学领域的人类学转向目前尚未引起足够重视。文章以文学人类学对中国古典文学的重释、文化诗学对人类学知识的借鉴、少数民族文学研究对人类学理论与方法的移植等个案为例,就当代中国文学研究的人类学转向进行了考察,以期引起学界对这一转向的关注和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在美国人类学界族群研究和全球化问题依然是一个重要的话题 ,许多国内人类学家也已经注意到了这个问题。人类学在美国是一门显学 ,人类学知识在民众中十分普及。在当前面对着西部大开发的机遇 ,中国的人类学应当积极参与其中 ,发挥人类学关注民生的效用。在 2 1世纪 ,中国人类学学科会更加普及  相似文献   

6.
王梨 《广东科技》2011,20(16):50-51
艺术人类学是一门跨学科的学术研究视野,一种认识人类文化和人类艺术的方法论。站在人类学的角度,运用人类学的方法和理论来研究艺术。当美学在审美领域的研究遇到如何继续发展对人类的和民族的艺术研究的困境时,艺术研究学界开始向更善于诠释人类历史的人类学借力,寻求更宽广的和更具深度的研究空间和探索方式。艺术人类学便肩负起了开拓艺术...  相似文献   

7.
当前,中国人类学界的翻译态度和翻译实践存在诸多问题,导致翻译质量普遍不高。为便于总结历史,开创未来,可称此前为中国人类学的翻译时代,称此后为中国人类学的后翻译时代。中国人类学的后翻译时代要求译者具备基本的翻译道德,要求学术界开展系统的翻译批评。如此或可从根本上解决此前出现的种种问题,提高翻译质量,生产合格译本。  相似文献   

8.
历史人类学在中国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由徐杰舜教授主编的《雪球 :汉民族的人类学分析》即是应用历史人类学的理论与方法来研究汉族历史和文化的创新之作 ,从学术上来说 ,《雪球》在对汉民族作人类学分析时 ,既强调汉民族文化的历史向度 ,也用人类学理论对汉族文化作了详细的分析 ,它既是历史学的 ,又是人类学的。《雪球》一书的出版 ,标志着历史人类学在中国有了良好的开端 ,扩大了人类学理论在历史学界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纵览经济人类学学说和学科发展历程,系统梳理和分析其中多次重要的前沿性探索,特别对全球化背景下经济人类学的理论拓展与重构,以及当前经济人类学界所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了综合阐述与分析。  相似文献   

10.
化人类学初创的出发点似乎是希望通过这门学科建构具有普遍意义的人类化模式,但这种以欧洲明为核心的理论基点一开始就注定了它不可能在平等的化平台上与其他明进行对话,以致把自己推向无法摆脱的悖论中。当探源性思维被移植到中国后,中国化人类学以及学人类学学们研究和写作的深层意识形态背景仍然沿袭的是19世纪西方化人类学理论中普同主义的知识观取向,在面对中国化的地方知识时,不知不觉中成为自证西方中心的“他”。从历史和实践的角度认识人的现实意义和价值,在实践的语境中去反映人类化变迁的真实面貌。去审视人类存在的多元形态,这应该是中国学人类学的当代形象。  相似文献   

11.
内地与香港的金融衔接与合作有特定的涵义,将在长期内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佛山应该通过建立包括佛山、深圳在内的广州金融中心,与香港在金融领域进行衔接与合作。当前,佛山和香港的金融机构可以进行初级水平上的合作,采取一些有效果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港式茶餐厅——从全球化的香港饮食文化谈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 2 0世纪下半叶崛起的人类学支派 ,饮食人类学的理论发展在国内有待进一步介绍。港式茶餐厅象征着香港的文化参与了全球化的进程 ,它源自对欧式户外饮食方式的模仿 ,随着饮食文化全球化趋势的发展和变化 ,港式茶餐逐渐具有了代表香港大众文化传统的深层意蕴 ,成为香港人对香港文化认同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3.
将于 2 0 0 8年在我国召开的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第十六届世界大会 ,有利于推动我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的发展 ,有利于进一步宣传、展示我国的民族政策和民族工作成就 ,有利于促进国际文化和经济交流 ,有利于我国各民族文化的发展和促进各民族之间的相互尊重和理解。  相似文献   

14.
分析内地与香港继承制度法律冲突的性质,寻求两地继承法律冲突的解决方式,指出内地应尽快出台国际私法,积极制定有关示范法以及重视宪法的相关作用。  相似文献   

15.
我国内地和香港特区都对非法持有毒品的行为作了入罪处理。但是两地关于此类犯罪的客观方面要件、主体要件、主观方面要件以及刑罚的规定都有很大的差别。随着内地与香港特区各方面交往日益频繁,辨析区际刑法的冲突以及寻求协调的方式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比较中取长补短也是建设现代法治国家、促进中华民族整体和谐的题中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一国两制”方针是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基本方针.“一国两制”方针在其提出、发展和实施的整个过程中,处处充满民主精神。首先,在其提出的过程中,中国政府充分考虑了台、港、澳的历史和现状,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一国两制’是从中国实际提出的。”其次,在其发展过程中,即在以“一国两制”方针和平统一祖国的过程中,中国政府给与台、港、澳同胞广泛的参与权,广泛听取包括台、港、澳同胞在内的各界人士的意见,集思广益,从而制定了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并成立了以港、澳代表为主的筹备委员会,同时充分尊重台湾当局的地位和作用。再次,在其实施过程中,即以“一国两制”实现祖国统一后,台、港、澳人民不仅享有高度自制权,还可参与国家管理和国际事务。总之,“一国两制”方针为“民主”一词注入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崭新内容。它顺应民意,得到人民的坚决拥护。  相似文献   

17.
 “一带一路”项目主要集中在基础设施、农业化工、投资发展和文体休闲等领域。从宏观和中观层面着手,系统分析“一带一路”项目在沿线国家地缘政治、法律制度、风俗习惯与宗教信仰,以及中国在投融资体系、标准和规则对接、国际投资经验等方面面临的项目风险。在此基础上,结合香港的独特优势,提出香港在“一带一路”项目风险管理中可以发挥融资中心、国际仲裁平台、咨询服务平台、国际交流平台和规则对接平台这5个角色作用。  相似文献   

18.
侯桂新的《文坛生态的演变与现代文学的转折》以"从香港想象中国"为切入点,返回并重构了1937—1949年间香港"南来作家"群体"香港书写"发生的历史现场,围绕文学运动、现代媒体和作家个案的梳理和论述三个层面,将客体实践、中介实践和主体实践贯穿于中国现代作家在其"香港书写"中展现的现代民族国家想象,为"南来作家"群体拟定了基于文化生态和文学史转折的全新经纬。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Web of Science(含SCIE、SSCI、AHCI)收录的中国期刊进行统计并逐一确认,以摸清SCIE、SSCI、AHCI收录中国期刊的确切数量。方法在Web of Science平台的地址字段输入"China"、"Taiwan"、"Hong Kong"及"Macau"等词汇进行检索;再使用"结果分析工具"(Analyze Re-sults)对检索结果进行分析,按"来源出版物"(Source Titles)进行排序,对刊载中国作者论文最多的前500种期刊逐一进行甄别,确认其主办单位是否是属于中国。结果 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的SCIE、SSCI以及AHCI库共收录中国期刊207种,他们来自于全国22个省、直辖市、自治区以及特别行政区,其中大陆地区出版的期刊有148种,台湾地区出版的期刊有39种,香港地区出版的期刊20种。SCI收录33种,SCIE收录188种,SSCI收录16种,AHCI收录9种。在207种期刊中,高校主办期刊约占1/4。结论中国入选Web of Science数据库SCIE、SSCI以及AHCI三个引文数据库的期刊有200余种,但是高影响因子的期刊不多(未考虑学科差异),有95%的入选期刊2010年的影响因子在2.0以下。提高办刊质量,扩大入选期刊的国际影响力是我们未来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20.
国际重要检索系统2008年收录中国期刊盘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有关国际重要检索机构在2008年发来的电子邮件及其附件,在国际重要检索系统查询检索,2008年7个国家22种检索系统共收录中国期刊2 134种,其中,大陆期刊数1 921种;台湾期刊数152种:香港期刊数60种;澳门期刊数1种.本文分别介绍了国际上24种检索系统收录中国期刊的情况.鉴于中国科学技术迅猛发展,2009年中国期刊被国际检索系统收录的数量,预计将有更大的增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