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中国新一轮城镇化快速推进,是城乡发展一个新重要的契机,各地新一轮城镇规划将集中在在2013年内出台。要安置好3亿农民走出土地,成为城市建设中的一员,并且真正得到社会尊重,由走出去变成走进去。因此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如何保证土地制度的落实,同时化解农民进城困境。解决其住房问题,城市为新一轮城镇化规划要重要考虑的社会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2.
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后,出现了“财权上收,事权下放”的局面。这种局面导致了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行为重点围绕土地展开,“土地财政”成为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这种用地生财的地方政府财政收入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地方政府财政短缺的困境,加速了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但与此同时,其背后的负面效果,即地方政府高度依赖土地财政,土地财政收益递减导致地方政府财政陷入财政困境、征地矛盾以及耕地资源浪费等问题日益严峻,其问题背后彰显出了当前我国土地财税法律体系和土地管理法律体系方面,存在相应的缺陷。地方政府土地财政转型,须从上述两个角度出发,通过制定专门的相关财税法律、加强对土地财政收入的监管、完善土地管理、征收等法律程序等方法,以期逐渐实现我国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转型。  相似文献   

3.
城镇化是中国未来十年新的增长点,但传统城镇化进程中产生了社会、环境、产业、人口等结构失衡问题,新型城镇化逐渐成为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而创新驱动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关键所在。在此过程中,不论是创新驱动战略实施还是新型城镇化建设,都需要地方政府治理体制转型。基于创新驱动战略背景来探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地方政府治理模式的转变,提出新型城镇化对于地方政府治理的新要求,从制度改革、体制创新、布局优化以及产业强化等四个方面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新型城镇化得到了快速发展,社区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不足也成为了严峻的现实。在高等教育的快速大众化发展和经费投入进入到"4%"时代的过程中,高校图书馆具备了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资源、人才和基础条件,其参与途径主要有:主动参与政府主导下的资源共享机制;利用信息技术提供数字资源共享服务;利用地方特色文献和学科专业资源支持经济社会发展;开展形式多样的社区公共文化服务活动。  相似文献   

5.
失地农民社会保障资金筹集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失地农民的安置保障已经成为我国城镇化建设进程中的现实难题,被征地农民的生存、养老、医疗等诸多群体风险需要完备的社会保障制度予以化解;为此,需要在市场化运作土地的基础上,从征地源头开始,采取政府拨款、社会保障基金提留等方式,建立可操作性强的失地农民基本保障资金筹集机制,为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制度运行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来,我国不少地方违规占地问题日益严重,如何对土地进行有效地监管成为中央政府亟须解决的课题。从博弈论的视角,以中央和地方政府为研究对象,在"囚徒困境"模型的基础上,对土地监管问题进行了初步研究,并对博弈分析的结果进行讨论,说明政府的监管力度越大,监管质量越高,越能有效地阻止地方政府的违规活动;另外,对经济不发达地区更需要加强监管。  相似文献   

7.
基于2006—2014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从政府和市场两个角度,运用实证分析方法考察了基础设施建设中不同来源资金对新型城镇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政府资金和社会资金对新型城镇化推进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社会资金的影响高于政府资金,但对不同地区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西部政府资金和东部社会资金的系数最高,而东部政府资金系数和西部社会资金系数最低。从地区内部来看,东部和中部的社会资金对新型城镇化率的提高均明显高于政府资金,西部地区则表现出两者基本相同的作用。这一研究结论表明,在新型城镇化基础设施建设中,要协调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不同地区应采取不同的融资模式。  相似文献   

8.
在国内外经济环境复杂多变的情景下,新型城镇化成为“中国奇迹”再续的重大战略选择。本文首先对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内涵进行了解读,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了新型城镇化战略选择的原因,认为推进新型城镇化重在户籍制度、土地制度、公共服务、社会保障和城镇管理体制等方面进行体制机制创新,从而为扩大内需和经济转型提供全新动力。  相似文献   

9.
河南省新型城镇化战略实施中需要破解的难题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新型城镇化,作为省一级行动2006年发源于浙江省.2010年,河南发展高层论坛第31次会议专题讨论河南省新型城镇化战略,引起省委书记卢展工高度重视,并对会议纪要作出重要批示.2011年8月1日,省委书记卢展工在舞钢市调研时提出,新型城镇化引领"三化"协调发展新观点,并全面推动了河南省新型城镇化建设.经调查研究认为,新型城镇化战略实施中需要破解新型城镇化引领"三化"协调发展、与传统城镇化整合、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资金筹措、居民就业、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农村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等七个难题,并通过确立新型城镇化引领"三化"协调发展的新理念、确定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在新型城镇化中的特殊作用、确保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因地制宜、确实通过新型城镇化推动"三化"协调发展等对策促进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结论认为,要全面理解新型城镇化的科学内涵,新型城镇化具有引领"三化"协调发展的作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需要相关政策持续创新,推进新型城镇化要为"三化"协调科学发展奠定科学技术与管理创新基础.  相似文献   

10.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时至今日,随着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能力的增强,土地已成为食物生产、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争夺"的焦点。各类"中国特色"的土地违法案件层出不穷,其中以地方政府土地违法问题最为突出。因此,从体制、机制、法制的角度认识和完善当前我国地方政府土地违法行为已成为了遏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新型城镇化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战略,其关键点是人的城镇化。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基数庞大,劳动力充足。但是农村人力资源水平低下,只有量的优势而缺乏质的优势。新型城镇化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将成为未来新型城镇化与经济发展的一个关键点。该文在充分调研地方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和新型城镇化关系的前提下,结合现状提出夯实农村转移劳动力的素质基础、建立城乡一体的人力资源市场、丰富农民的卫生保健知识等对策,大力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提高新型城镇化水平。  相似文献   

12.
"农转非"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人为本"核心思想的重要体现。本文基于纯策略博弈模型对"农转非"进程中地方政府与农民两个核心主体进行建模,得出如下结论:地方政府若要使得农民愿意转变身份,必须为农民解决转变身份之后的后顾之忧,使农民切实感觉到转变身份后的收益比不转变身份的收益大。当这种收益的增加达到一定程度,地方政府和农民的博弈甚至可以出现双方都愿意看到的纳什均衡状态。  相似文献   

13.
本文考察了现阶段我国工业产能过剩以及去产能的形势,指出产能利用率持续偏低、生产者价格指数持续为负和行业盈利持续下降是现阶段产能过剩的主要表现,然而当前通过减产量、去产能来化解产能过剩的政策效果并不明显,这主要是因为受地方政府干预过多、企业陷入"囚徒困境"和威胁经济社会稳定等因素的制约。政府应深化和落实地方官员政绩考核体制、生产要素定价机制等的改革,减少地方政府对经济的不当干预,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实现企业优胜劣汰,同时应建立产能退出补偿机制,避免引发社会动荡。  相似文献   

14.
跨界水污染及其治理问题并不是单个地方政府演"独角戏"就可以解决的.甘、青两省在湟水跨界污染治理问题存在的分歧和矛盾由来已久,如何化解两省矛盾使湟水河跨界污染问题得以有效解决是文章所要研究的重点.文章运用博弈理论对湟水河跨界污染治理中甘、青两省地方政府之间的博弈进行了分析,在分析基础上系统梳理湟水河目前治理中面临的困境及困境的根源,并提出湟水河跨界水污染治理的消解路径.  相似文献   

15.
高等教育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实现"大众化"教育的目的,其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撑,在政府教育投入和高校自有资本短缺的情况下,高校负债办学成为历史必然选择.目前我国高校负债的现状与特点决定其负债风险的规避与化解离不开政府、高校、银行三维共同参与的风险管理.  相似文献   

16.
区域内土地产品的供给和社会的需求应该基本平衡。当前,我国大宗农产品供给不足,对外部市场的依存度持续升高;工业产品普遍存在产能过剩,需要淘汰落后产能;城镇土地利用集约程度不高,三、四线城市房地产供给过剩。而人口高峰和人口城镇化高峰即将到来,再加上经济增长率放缓,对土地需求的压力减缓,工矿用地和城镇化用地增长有限且内部尚有潜力;地方政府的政绩考核机制和财政的中央地方均衡分享机制可能松动,地方政府重复建设的冲动降低。反映在耕地保护政策上,依然需要严格保护耕地,但是可能以比较优雅的方式来保护耕地。  相似文献   

17.
基于社会治理视角下的政府主导型土地流转性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城市部门急剧扩张造成城市建设用地供给不足,地方政府依靠暴力获得土地的征地行为成为诱致官员腐败和诸多社会维稳事件.这种地方政府的越位行为与中央政府监管的缺位行为不仅引发政府资源配置的错位,而且引致诸多社会治理问题.因此,客观评估当前政府主导型农地流转绩效就成为落实中央流转政策,依法捍卫小农利益,促进社会稳定的前提.首先回顾了政府主导型土地流转制度的历史渊源与时代变迁;其次分析了政府主导型土地流转路径与特征,并从交易成本视角论证了中央政府对此产生的治理绩效;最后提出规范地方政府行为、提高农地流转绩效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列举了我国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分析了农民在城镇化进程中权益被侵害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本文指出:我国农民缺乏维护自身利益的土地权力基础和法律保障,一些地方政府具有侵害农民土地权益的现象,征地补偿标准制定存在不完善的因素,导致城镇化过程中农民的相关权益遭受侵害。要切实保护农民权益,就必须规范政府土地征用行为;提高土地征用补偿标准,完善土地征用补偿机制;赋予农民相应待遇,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9.
地方政府负债过高已成为我国当前的一个严重问题。地方政府负债是地方发展的客观需要,有积极作用,但由于法律规范缺失,导致其负面效应被放大,带来了较高的潜在风险。我国必须借鉴外国经验,把地方政府负债行为纳入合法合理的框架内进行,以化解危机。  相似文献   

20.
基于2000—2010年省级数据,对我国土地财政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我国土地财政规模与土地财政依赖度均呈大幅上升之势;土地财政收入由土地间接税收为主转变为土地经营收入为主;土地财政规模与土地财政依赖度省际差异明显,且呈东、中、西部递减趋势;省级土地财政规模与土地财政依赖度空间分异格局相似度较高,且变化缓慢;地方政府财政压力、经济增长、土地供应结构与土地价格、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是影响我国土地财政变化的主要因素.研究结论:通过经济结构调整、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减少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对土地财政的依赖是治理土地财政问题的当务之急;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完善地方政府政绩考核体制,减弱地方政府开拓"土地财政"的动力是治理土地财政问题的根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