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按照农地流转主体与贡献力量的差异,将现有的农地流转模式划分为政府主导型的农地流转模式与农户主导型的农地流转模式,并就两种农地流转模式的产生原因进行分析。同时,基于山东省枣庄市的实地调研数据,从农地流转收益、流转成本、流转合同的稳定性以及农地流转的困难程度对两种流转模式进行量化分析,发现农户主导型的农地流转模式的流转效率。因此,为了推动农地流转市场的健康发展,要防止政府对农地流转的过度干预。  相似文献   

2.
农户农地转出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成渝城乡统筹区512份农户调查数据为基础,构建二元Logistic模型,从农户家庭禀赋、农户认知水平和农地流转特征3个角度对农地转出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解释分析.结果表明:非农收入比重、流转价格以及政府参与度等6个因素对农地转出行为具有积极作用;户主年龄、耕地破碎度、对土地的感情对转出行为具有负向作用.其中耕地破碎度、流转价格和政府参与度在影响农户自身认知和规范流转过程方面显著性更高.因此为促进农村土地顺利流转,应加大土地整治与土地流转的联动力度,建立合理的转出价格"保护机制",充分发挥政府的监管和服务职能.  相似文献   

3.
农地城市流转与土地一级市场均衡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农地城市流转与土地一级市场形态的关系分析,按四种情形揭示农地城市流转对我国土地一级市场土地供给、土地市场价格影响的动态特性。情形一是假设无农地城市流转,这时土地一级市场的供求变化由土地需求决定;情形二是有合法而无非法的农地城市流转,此时土地的供给专为一折拐的曲线,市场的供需均衡使土地上升幅度比情形一小;情形三是假定有非法而无合法的农地城市流转,这时土地一级市场与情形二类似,但均衡价格较高;情形  相似文献   

4.
经过改革开放后多年的发展,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与社会结构已经发生了重大转变,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制度优势逐渐释放完毕,农业生产的规模经济、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各级政府的大力推动成为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的四大动力,在土地流转的实践中形成了集体组织主导型、民间自发型以及资本主导型三种土地流转模式,从理论高度认识土地经营权流转的动力机制,从实践层面大力推动土地经营权流转已经成为当前我国农业生产制度的改革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经过改革开放后多年的发展,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与社会结构已经发生了重大转变,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制度优势逐渐释放完毕,农业生产的规模经济、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各级政府的大力推动成为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的四大动力,在土地流转的实践中形成了集体组织主导型、民间自发型以及资本主导型三种土地流转模式,从理论高度认识土地经营权流转的动力机制,从实践层面大力推动土地经营权流转已经成为当前我国农业生产制度的改革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以重庆市忠县为例,运用力学理论解析了流转耕地用途变化的动力,并构建了流转耕地用途变化的调控系统.研究表明:流转耕地用途变化是在农地流转市场发展、土地利用比较效益、地方政府引导行为等驱动因素,以及耕地保护政策、农地流转管理制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且驱动力远远大于制动力作用.因此,在实际流转中应建立耕地保护的共同责任机制,并发挥市场的基础性作用,遏止地方政府冲动,严格流转农地的用途管制.  相似文献   

7.
曹飞  郑庆铃 《科技与经济》2016,29(6):101-105
针对中国城镇建设用地快速扩张带来的问题,需要构建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土地政策的良性互动。采用演化博弈论的方法,构建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损益变量、支付函数与动态稳定模型,得出了相应的结论。中央政府需要积极利用先进技术,降低监管成本,同时要对地方政府的土地利用行为相机进行奖励或者处罚,保持正确的政策引导;推动土地政务公开,完善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通过改革财税机制与创新驱动战略,从根本上解决对土地财政的依赖,从而提高土地集约节约利用水平。  相似文献   

8.
农村土地治理直接关乎中国乡村振兴战略,为了使更多的研究者对当前我国农村土地治理有更深入的了解,本研究通过对中国知网2008-2017年发表的相关期刊研究论文进行文献梳理。文献研究发现,土地流转、农村土地、乡村治理、土地整治、土地制度等关键词处于中央型地位,其余的相关研究都围绕这个中央圈而展开;农村土地流转、土地整理、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土地产权等则处于二级生态圈,属于农村土地治理的方式方法研究;农地流转、农村宅基地、城镇化、土地承包经营权、失地农民保障等的研究仍需要向纵深拓展。  相似文献   

9.
农地流转是我国当前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但是,现有研究更多的集中在宏观角度探讨。当前我国宏观社会经济环境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然而农地流转并未如预期的那样规模出现。因此,有必要从农户经济行为角度研究农地流转。本文基于行为经济学视角对农户农地流转行为进行探讨,试图揭示农地流转不畅的更深层次和更现实的原因,希望为促进农地流转工作作出有益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土地征收冲突频发,引起了整个社会和广大学者的广泛关注.我国征收冲突研究的相关理论还处于探讨阶段.在对土地征收利益方、行为策略和获利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我国土地征收各博弈方的动态博弈获利模式,并以城市中心区、城乡结合部和偏远农村区为实证,讨论不同地域空间的各博弈方土地征收行为策略及其利益差异和征地冲突发生的可能性.通过研究分析,土地征收中博弈方主要为地方政府和被征地农户,地方政府违法征地行为与农户抗争行为呈反比,当农户趋向于选择抗争策略时,地方政府就趋向于选择合法征地,而农户是否选择抗争取决于抗争成本的高低;地方政府违法征地行为策略的概率越大,农户抗争行为的发生概率也越大,当地方政府选择违法征地时,农户为获得更多的补偿,抗争是其最优选择.研究表明城市中心区征地行为较为和谐,偏远农村区呈现表面和谐的景象,城乡结合部出现征地冲突的几率最大.研究成果可为建立差别化的区域土地征收管理政策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来,各地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过猛,高耗能高污染产业层出不穷,违法滥征乱卖土地等现象日益引起中央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注。文章揭示了地方政府生产性投资膨胀的现状,剖析了引发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之间利益冲突的两个根本原因,即地方政府独立的市场化利益取向和地方财政体制改革相对滞后,并为治理这一问题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2.
宋菊香  张乐 《江西科学》2021,39(3):441-447,494
农地流转是实现我国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前提,是缓解当前农村地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的重要途径.然而,农户的农地流转行为存在很大差异,目前的认识仍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为了阐明这一问题,分析了不同农地流转行为农户的生计状况.结果表明:1)在2012—2014年间,农地流转面积和涉及农地流转的村、户数量均有所增加,但不涉及农地流转的农户在2014年所占比例仍高达60.7%;2)农户间的农地流转大多是便于调整的短期行为,仅有2.7%的农户经营农地规模超过1 hm2,且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员老龄化较为严重;3)农地净转出户、无农地流转户和农地净转入户最重要的收入来源都是非农就业,但农地净转出户比不涉及农地流转户和农地净转入户更富裕,后两者富裕程度相当;4)这3类农户非农就业的劳动生产率没有显著差别,但农地净转出户从事非农就业的时间最长,尤其是中老年家庭成员从事非农就业的比例最高,这是他们收入水平高于其他2类农户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家族主导型治理模式和社会法人治理模式的特点出发,在分析了两种模式的利弊之后,提出了社会法人主导型治理模式将是科技型中小企业公司治理模式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建国60年来,城市社区治理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表现为三种治理模式:建国初至改革开放前我国的社区治理模式是政府主导型的社区治理模式。改革开放后我国的社区治理模式逐步向政府推动与社区自治相结合的合作型社区治理模式转变。当前我国的社区治理模式正向社区主导、政府支持的自治型社区治理模式发展。作为全国十佳宜居城市、和谐发展城市榜首的金华,其社区治理模式也同样经历了这三个阶段、三种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15.
罗静 《科技咨询导报》2014,(36):169-169
我国农村土地流转收益问题复杂,要严防农民土地流转收益被侵占,或是被地方强权组织盘剥,一旦出现上述情况,就有可能会出现因土地流转而产生的地方腐败现象。这必将会引进全国农民的强烈不满。该研究者简要分析了土地流转过程收益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提出了如下建议:实现土地级差定价,农民自由选择定价内容;合理划分集体提留收益比例,公开集体收益去向;规范土地流转中介服务有偿收费,明确服务收费项目;全额减免土地流转登记服务各类手续费及合同手续费。该研究者希望我国政府重视农村土地流转收益分配的问题,真正服务农民,发展农业经济,将土地流转作为一项基本国策来重抓和严抓,从而保障农民根本利益不受侵害。  相似文献   

16.
该文以城市群内地方政府间的合作行为为研究对象,以行动者具有相同治理收益为前提条件,构建演化博弈模型,考察成本大小对合作治理策略的稳定性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地方政府采取不合作治理时获得的"搭便车"收益大于合作治理获得的收益时,合作治理行为陷入"囚徒困境",合作治理行为逐渐消失,各地方政府回归属地治理;当中央政府对合作与否施加相应的奖励与惩罚时,合作治理收益明显大于"搭便车"收益,则合作行为不断增加,合作强度加强,演化策略收敛于(合作,合作)。最后,为促进区域环境合作的长效进行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土地违法屡禁不止,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当前土地制度的弊端。农地集体所有制陷阱使得作为土地主人的农民失去了保护土地的合法屏障,国家也迷失在土地集体所有的法律陷阱中不能自拔,少数觊觎土地暴利的地方政府和开发商则有意无意地利用了当前土地制度的弊端。这成为土地违法案件屡禁不止、土地征用演化为大规模的“圈地运动”的制度根源。改革农地集体所有制,实行国家与个体农民共同所有的农地股份制才是解决当前农地问题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18.
根据已有关于农业依存度研究成果,提出了农地依存度概念,依此创建了农地依存度的相关数理模型。同时运用GIS分析及熵值法,以江苏省宜兴市为例,对2002—2014年农地依存度与社会经济发展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2002—2008年农地依存度呈急剧下降趋势,而2008—2014年较为平稳,这一特征与宜兴市社会经济发展演变特征趋于一致,从而揭示了社会经济发展特征与农地依存度的内在关系。农地依存度及其与社会经济发展关系研究,为处理好土地开发利用与社会经济发展关系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思路,也可为地方政府处理好土地开发利用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关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大城市郊区受到城市的影响,土地用途转换频繁,农地流转较为活跃。研究大城市郊区土地流转对于制定合理的土地政策,促进农业规模化经营具有重要的意义。该文以西安市秦岭北麓4县(区)为例,采用分层抽样方法,共选取19个乡村,并根据距离西安市中心城区距离分为近郊村和远郊村,通过实地问卷调研684个农户的土地流转情况,结果表明,与远郊区相比,近郊农地流转具有以下特征:(1)土地流转率高,农户流转意愿强烈;(2)流转价格高,年期长;(3)流转规模小,流转后土地用途多样化,既包括农用地也包括建设用地;(4)流转行为规范。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了影响城郊乡村土地流转的因素,结果表明,家庭非农收入比重与家庭务农劳动力数量是影响农户土地流转的最主要因素,户主的年龄、受教育程度、单位务农劳动力的耕作面积、家庭参保比例及距离城市中心距离对土地流转结果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针对分析结果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开展技能培训、丰富信息接受渠道、增强农村社会保障系统、规范土地流转机制。  相似文献   

20.
农村税费改革后,中央政府用巨大的财政资金补偿因为改革带来的财政缺口,农民直接从中受益,国家收获合法性。按照改革的设计,地方政府能够维持改革前的财政收支状况,但在实际过程中,农村地方政府,尤其是县乡村三级政府和组织,却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冲击,其中尤以乡镇政府为甚。其中最紧要的是国家与农民的关系发生改变;另一面中央与地方基层政府,尤其是县乡村的关系也发生深刻变化,乡村基层面临新的治理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