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考察了当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我国工业去产能的现状及所面临的挑战,指出僵尸企业比重较大、部分产能过剩企业复产以及国企去产能不到位是我国现阶段去产能工作的现状。去产能工作仍然进度缓慢,这是因为面临着地方政府政绩考核压力、去产能所引发的债务问题和职工安置问题等诸多挑战。因此,政府应在去产能工作中加大处置僵尸企业力度、配合加快国企改革、积极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并做好去产能所引发风险的防范工作等,确保去产能工作能够顺利有效展开。  相似文献   

2.
考察了当前我国工业产能过剩的发展形势,认为金融危机之后我国工业产能过剩呈现出普遍性和全方位性、长期性和绝对性以及高低端产品均过剩等特点。政府应建立产能过剩长效治理机制,深化和落实地方官员政绩考核和晋升体制、财税体制、生产要素定价机制和投资体制的改革,优化产业政策取向并加强法律法规的约束和监督作用,促进企业技术创新,调整产业结构向高端环节拓展,推动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扩大居民消费水平。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经济增速向下调整的背景下,产能过剩问题更加突出,这使得中国通过对外承包工程及其所带动的出口贸易、劳务输出、对外直接投资等形式向国外输出产能显得更加必要。本文通过构建包括产能过剩行业产能利用率、对外承包工程、其他产能输出变量和国内因素在内的回归模型,检验了对外承包工程对产能过剩行业产能利用率的提升作用。结果显示,对外承包工程对中国产能过剩行业提升产能利用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同时,国内的生产价格指数也对产能利用率具有正向影响。为此,中国应从政府、行业、企业层面,促进对外承包工程的发展,一方面可缓解国内产能过剩,另一方面可以促进中国相关行业和企业的产能优化升级,向全球价值链高端迈进。  相似文献   

4.
李媛 《当代地方科技》2010,(17):45-45,47
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多个行业表现出产能过剩现象,引起了政府的诸多关注。应当明确的是,政府在更多时候所关注的是事实上的落后产能,而非完全意义上的产能过剩,同时,对于真正的产能过剩来说,政府通过政策引导所进行的干预调节实际上是非必要和无效率的。  相似文献   

5.
应用SBM模型估计安徽省高耗能行业2008-2019年产能过剩情况,并基于投资扩张的中介效应检验政府干预对产能过剩的影响.结果显示:高耗能行业产能过剩呈现较大差异.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行业生产运作能力高效,而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的产能过剩情况极度严重,其他行业保持中等水平.投资扩张对政府干预与产能过剩呈现部分中介作用,说明政府干预会通过其他路径对产能过剩产生加剧作用.  相似文献   

6.
何光军 《广东科技》2010,19(15):40-42
在上一轮经济高速增长背景下形成的巨大产能累积和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导致外需大量萎缩的双重因素作用下,产能过剩再度成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热点问题。为此,中央和地方各省市都相继出台有针对性的对策措施对产能过剩行业进行调控。广东这些年来一直注重产业结构调整和产能平衡,产能过剩有其独特性。如何正确对待此番出现的产能过剩问题?本文在对产能过剩的概念、内涵、分类、判断标准等相关问题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分析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提出了我国和广东应对当前产能过剩问题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采集2008—2015年中国制造业上市企业样本,采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SFA)和多元回归方法验证了政府补贴和资产专用性对于企业产能过剩的影响。研究表明,政府补贴与企业产能利用率呈倒U型曲线关系。政府补贴对国有企业产能利用率起到了"雪上加霜"的作用,资产专用性对国有和非国有企业产能利用率具有显著负向影响,而且负向调节了政府补贴对企业产能利用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我国海水淡化产业出现了产能过剩、设备闲置等突出问题。产能增长过快、生产成本较高、市场需求不足是导致产能过剩的直接原因。以投资和生产环节为重点的政策支持加剧了供需不平衡,不利于解决产能过剩的问题。为此,应制定实施以扩大需求为重点的扶持政策,建立以水资源税为基础的补贴机制,完善以需定产的配额机制,鼓励企业以淡化海水替代常规水源,加大对海水淡化相关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形成供需平衡发展的产业模式,促进海水淡化产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创新科技》2018,(10):22-24
水泥企业去产能是供给侧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中国最早在2006年就已经注意到了水泥产能过剩问题,10多年来去产能的结果是越去产能越高。国家提出供给侧改革后,水泥行业去产能的过程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复杂问题。本文提出了水泥行业去产能的几种现实出路,或是符合国家转型发展的产业政策,或是负面影响较小的柔性措施。  相似文献   

10.
研究认为,在国际主权债务危机背景下,我国对外贸易的内外部环境充满了不确定性。我国外需型产能过剩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纺织、鞋帽等传统行业出口额虽保持增长,但产能过剩加剧;风电设备、多晶硅、光伏太阳能电池等新兴行业内需不足,出口形势严峻。因此,建议我国外需型产能过剩行业采取如下发展对策:一是运用相关财税政策,鼓励出口和扩大内需;二是通过强化监管,严格限制相关行业产能扩张;三是鼓励发展高端技术,调整相关行业技术结构;四是推动外需型产能过剩行业"走出去"。  相似文献   

11.
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促使了部分行业盲目投资、低水平扩张。产能过剩成为我国经济运行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对企业产能过剩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结合TDI产业发展状况提出了应该采取的政策:调整产业结构,淘汰低端产业,发展高端产业;鼓励企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促使企业加快科技含量高的新兴产业的建设步伐,为企业发展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  相似文献   

12.
常华 《科技智囊》2014,(6):24-30
<正>近年来,产能过剩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顽症。针对于此,2013年10月5日,《国务院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发布,这标志着我国全国性的化解严重过剩产能工作全面展开。《意见》指出,目前列入2013年公告的19个行业落后生产线完成了关停。发布会上,工信部副部长毛伟明表示,针对产能严重过剩问题,未来将继续采  相似文献   

13.
结合全球宏观经济背景,对目前我国平板玻璃行业产业政策进行回顾,对产能严重过剩成因进行分析,为解决行业产能过剩,未来发展方向问题提出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14.
刘代叶 《海峡科学》2009,(10):56-57,65
丁苯橡胶行业面临着重重危机:国内供给增加,价格持续下跌,国际产能过剩,国外产品进口倾销,下游需求萎缩,替代品的不利影响,原料价格起伏。为应对危机,生产企业应调整产品结构,重视产品应用研究,建立产业损害预警机制,加强企业自身管理,不断提高创新水平,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15.
<正>刘世锦认为,一个时期以来的“产能过剩”问题,可以看成是产业间均衡过程中的阶段性现象。目前认为过剩的一些行业的产能,还没有达到将来可能的需求高点或峰值。例如汽车行业,2010年有可能超过1000万辆,长期有可能达到2000万~3000万辆。产能“短缺”和“过剩”交替出现,是增长中产业间均衡过程的必然现象。问题在于如何把握节奏,减少大的起伏,在速度与稳定之间达到较好的  相似文献   

16.
<正>化解过剩产能是当下经济工作的重点任务,关系经济转型和长远发展。而依法依规淘汰落后产能是落实去产能任务、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措施。落后产能往往与工艺技术落后、安全保障较差、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紧密相连,是能耗、环保、安全、技术达不到标准和生产不合格产品或淘汰类产能,必须坚决予以淘汰。去产能,政府已不能再单纯沿用过去一些行政色彩浓厚的手段,而必须打好包括行政、  相似文献   

17.
2000年以来,产能过剩一直困扰着电解铝行业,不但直接导致了行业发展形势恶化,更使资源环境约束矛盾日益突出。作为支撑中国战略新兴产业,"中国制造2025"的关键金属材料,铝又是国民经济建设必须的原材料。在供给侧改革深化的背景下,通过梳理了我国电解铝产业发展现状,深入剖析了行业产能过剩原因,结合实际提出了针对性的产能过剩化解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区域内土地产品的供给和社会的需求应该基本平衡。当前,我国大宗农产品供给不足,对外部市场的依存度持续升高;工业产品普遍存在产能过剩,需要淘汰落后产能;城镇土地利用集约程度不高,三、四线城市房地产供给过剩。而人口高峰和人口城镇化高峰即将到来,再加上经济增长率放缓,对土地需求的压力减缓,工矿用地和城镇化用地增长有限且内部尚有潜力;地方政府的政绩考核机制和财政的中央地方均衡分享机制可能松动,地方政府重复建设的冲动降低。反映在耕地保护政策上,依然需要严格保护耕地,但是可能以比较优雅的方式来保护耕地。  相似文献   

19.
"一带一路"是新时期我国深化对外合作的伟大倡议,国际产能合作是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抓手,也是实现我国从制造业大国发展为强国的必然选择。结合国际产能转移理论,中哈两国具备坚实的产能合作的基础,优势互补的双边贸易提供了双方产业联系的紧密度与合作潜力,两国之间为促进经济发展而实施的多项产业政策具有很多契合点,目前在基础设施、工业农业及金融领域的合作已初见成效,为进一步深化两国产能合作,应构建中哈一体化组织,建立高效的协调机制等,研究中哈产能合作的过程与成效,以期为我国产能合作的长期深入开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产能过剩是当前阻碍我国经济发展的问题之一。以钢铁行业为例,讨论了制造业产能过剩的特征,指出这种过剩不是绝对过剩,而是相对过剩;对于制造业企业意味着是一种机遇。同时,运用管理学理论与方法,从企业的角度分析了制造业产能过剩形成的原因,并针对这些原因提出了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