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基于动态物质流分析方法,构建了镍的全生命周期物质流分析框架,核算并分析了2000—2020年中国镍金属物质流各阶段格局变化情况。结果表明:(1)生产视角下,能源转型下镍矿需求出现回升; 2020年镍回收率已达20.4%;(2)消费视角下,加工阶段,电池行业已超越电镀行业成为第二耗镍部门;制造阶段,工业机械部门耗镍占比下滑至2019年的28.9%,新能源汽车耗镍量由2015年的4275 t连续上升至2020年1.6万t;(3)贸易视角下,近年来中国制造和加工阶段为净出口状态,开采和冶炼加工阶段皆为净进口状态,其中镍铁产品净进口量飞速增长,由2000年的105.7 t增长到2020年的41.3万t;不锈钢净出口量由2016年的21.3万t连续下降至2020年的10.9万t;(4)存量视角下,终端消费品在用存量变化主要由运输业和建筑与基础设施两大部门驱动,新能源汽车在用存量5年增加了131倍。  相似文献   

2.
 钒在钢铁、化工和航空航天等领域的广泛应用持续推动钒物质流动和供需格局的变化,特别是电池应用的商业化将影响未来能源转型及新能源存储领域的长期发展。为揭示中国钒物质流的变化和未来供需格局,构建了钒的全生命周期物质流分析框架,核算了2000-2019年中国钒的流量、存量和供需情况。研究显示:(1)中国是钒生产和消费大国,含钒钢铁、合金(钒铁合金)是金属钒的主要消费领域,消费占比稳定在85%以上,储能电池作为钒的前沿应用,占钒消费总量的比例也在不断增加;(2)2000-2019年中国是钒初级产品净进口国(5362 t),也是钒制品净出口国(8284 t),全钒液流电池处于出口状态,钒储能技术研究将迎来高峰;(3)2010-2019年钒在用存量增加了5倍,达到120万t,其中电池在用存量增加了24倍,钒开始向电池等新兴行业发展;(4)2000-2019年钒报废量为8.1万t,仅有1.8万t被回收(回收率为23%),提高钒的循环利用可以减少钒原矿资源的开采及其产生的环境影响。  相似文献   

3.
 构建了基于全生命周期的中国锂元素物质流分析框架,核算并分析了新能源汽车驱动下的中国2000—2020年锂元素的流量、存量和供需格局的演变情况。研究显示:(1)在流量视角下,2000—2020年间,锂供给以锂矿石供应为主,一次资源(34.9万t)的使用量增幅较大,二次资源(0.8万t)的供应较小;各类锂产品的加工和使用量从传统锂工业产品和3C产品(手机、平板、笔记本电脑)驱动向新能源汽车驱动转变。(2)在存量视角下,锂产品在用存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其中动力电池产品的增速位列首位(20年间增长7.2万t),回收潜力较大(目前不足5%)。(3)在供需格局视角下,中国的锂矿石对外依存度较高(75%以上),并将持续保持高位,中国主要从南美发展中国家进口工业级碳酸锂,然后向日本、韩国、美国等发达国家出口电池级氢氧化锂。  相似文献   

4.
采用“自下而上”的交通碳排放计算方法统计全国及各省的铁路、航空、水运和道路的年度交通碳排放,分析了2000—2020年中国交通碳排放的时空变化,并使用Tapio脱钩模型探究中国交通碳排放脱钩状态。研究发现:(1)2000—2020年,中国交通碳排放总量从23774.41万t增长至139051.47万t,2004—2011年为高速增长期,2012年以后增速开始放缓;(2)2000—2020年,道路碳排放一直是中国交通碳排放的主要来源,航空交通碳排放的占比小幅增加,铁路和水运碳排放的占比则出现较大幅度的减少;(3)2000—2020年,中国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4大地区的交通碳排放量持续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4)2000—2020年间,中国交通行业碳排放和经济发展呈现出“相对脱钩”的总体态势,北京、上海等省份已进入“强脱钩”状态。  相似文献   

5.
 基于动态物质流分析方法,以1990—2018年为时间边界,以中国大陆为空间边界,对镨的全生命周期流动情况和供需失衡问题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1990—2018年中国累计开采超10万t的镨供下游产业应用,其中钕铁硼领域用镨量(6.9万t)占镨总用量的70%;(2)2009年以前,中国的镨供应充足(未登记消费3.1万t),2009年之后镨供应缺口逐年增大(未登记生产2.4万t);(3)镨的进口量和出口量均在增长,其中进口以稀土矿和镨的中间产品为主,出口以镨的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为主;(4)截至2018年镨的在用存量超过了3.7万t,其中有23%在空调、电声耳机和磁选机中,但回收不足。研究建议:(1)提升镨的回收能力,重点关注即将迎来报废高峰期的空调、电声耳机、磁选机、电机和消费电子;(2)优化镨贸易结构,提升镨贸易价值,加大镨原矿及初级产品进口,并适当控制其出口,以缓解镨供应压力来解决供需失衡问题;(3)合理布局低碳产业发展并通过探索钕铁硼永磁体替代产品推动去镨钕技术发展。  相似文献   

6.
 锂是重要的战略性资源,在电动汽车与能源存储技术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梳理了全球及中国锂资源储量、开采量、消费量的历史变化情况,并采用物质流分析方法,预测了2020-2080年全球锂资源供给量、需求量、报废量及城市矿产储量的变化趋势,阐明了开发锂城市矿产的必要性与紧迫性,并通过识别城市矿产利用的多重瓶颈从而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研究结果表明,未来全球锂资源的需求量、报废量及在用存量(城市矿产储量)将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预计到2080年分别增长至约150万、115万、1840万t。其中,电池部门是主要的增长驱动力,电池产品的回收利用程度也将决定锂城市矿产的综合利用水平。假设未来无新增的经济可采储量且锂的回收利用率可以达到100%,锂的自然资源储量将在2080年左右消耗殆尽,将实现锂资源供给从天然矿产到城市矿产的巨大转变。而开发城市矿产将对降低中国锂进口依存度以及缓解原生锂开采的资源、能源、环境压力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亟需针对锂城市矿产利用的技术、经济和管理的多重瓶颈,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保障未来锂城市矿产的高效、高质、高值、环保利用。  相似文献   

7.
作为矿产初级产品,铂是重要的战略矿产资源,主要应用在汽车、首饰、化工等领域。构建了2016—2020年中国铂动态物质流分析模型,对铂的人为流动和社会库存进行了定量评估;根据部门消费法选取汽车行业,基于Weibull分布对铂的报废量进行测算,提出铂的可持续发展和资源管理政策建议。结果显示:(1)中国铂矿产量少且品位低,铂矿可用储量、产量均下降,全国铂平均品位仅为0.341 g/t;(2)铂的消费量和进口依赖度逐年上升,首饰行业是需求最大的产业,汽车行业铂的存量和报废量也快速增加。分析表明,中国未来铂资源回收潜力巨大,因此,需要对含铂产品使用后的回收管理体系进行改进,加强铂二次资源的回收利用,从而减少铂的进口依赖程度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8.
《今日科技》2004,(9):52-52
中国未来能源供需的预测,爆出了一个惊人的数字:到2020年,中国石油供需缺口将达2.5亿万t。为填补供需缺口,应对能源危机,国家正致力于制定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  相似文献   

9.
基于GM模型的铜市场供需预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世宽 《甘肃科技》2015,31(2):103-106
铜作为重要的工业原材料,随着全球经济的复苏,铜市场供需趋势备受关注。以历史数据为依据,对全球铜资源分布特点以及铜市场供需形势进行分析。基于灰色系统预测模型,对我国及全球2014~2020年铜的市场需求量及供应量进行预测。结果表明,全球铜资源供需量在不断增加,其中又以中国铜资源消费量最大,国内市场供应不足,到2020年中国精炼铜消费量将占全球消费量的80%,而精炼铜和铜精矿产量分别占全球的65%和15%,市场缺口高达400万t。铜市场供不应求的局面严重制约着我国铜行业的发展,铜资源对外依赖度将进一步加剧。  相似文献   

10.
 为了分析铈的全产业链情况,增加铈的附加值,建立了铈动态物质流分析框架,以1990—2018年为时间边界,以中国大陆为空间边界,模拟铈在各个环节(开采、冶炼、加工、制造、使用和废物管理)的流动情况,分析铈的贸易格局。研究表明:(1)1990—2018年,中国是铈最大的供应国,29年间向全球累计供应75万t,国内累计消费量仅为39万t,对外累计出口量为22万t,过剩量为14万t;(2)铈制品的应用涉及稀土应用的所有领域,其中催化剂和冶金添加剂是2个最大的应用产品,1990—2018年累计铈用量分别为12万、10万t;(3)2010年以来中国铈出口量总体减少,且产品形式逐渐由冶炼产品向加工产品过渡。建议中国继续增加铈在现有制品中的应用量,同时加大科研投入,不断开发铈的新应用领域,保证市场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1.
中国乘用车与商用车保有量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获得中国未来汽车保有量及其构成,分别采用Gompertz模型和线性外推模型对中国的乘用车和商用车保有量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中国汽车保有量在2020年和2030年将分别达到2.5—2.9亿辆和4—5.2亿辆,其中乘用车保有量增长速度相对较快,且存在一定不确定性,在2020年和2030年将分别达到2.2—2.6亿辆和3.5—4.8亿辆。商用车保有量在2020年和2030年将分别达到0.33和0.47亿辆。在2030年之前,中国汽车保有率将快速提高,但是相比发达国家将始终有较大差距。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我国近十年来新闻出版全行业出版物库存情况的统计分析得出,我国出版物库存呈逐年增长的趋势,2005年后,年末库存金额连续5年高于全行业纯销售金额,且库存已达全国图书发行总销售的40%左右.在此基础上,针对我国出版物高库存的严重问题从宏观层面上分析其产生的原因,以及目前新闻出版行业的相关环境,进而提出按需出版是解决中国出版物高库存问题的路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3.
 构建了纯电动乘用车产业发展的3种情景,即1.5℃温控情景、现有政策情景和基准情景,并采用动态物质流分析方法计算了不同情景下纯电动乘用车的保有量和需求量,预测了纯电动乘用车产业发展引起的镝、钕和镨3种稀土元素的未来需求量、报废量和潜在回收量。结果显示:(1)在这3种情景下,纯电动乘用车保有量均呈现增长趋势;(2)在现有配额制下,钕、镝和镨的中国年产能为15219、625、4509 t,而未来需求量是5700~25900、1400~6100、600~2600 t,如果不增加产能,镝元素的产能将无法满足纯电动乘用车发展的需求,钕元素的产能仅可以满足纯电动乘用车中短期(2020-2040年)的发展需求,镨元素的产能可以满足未来纯电动乘用车发展的需求;(3)回收纯电动乘用车中的稀土元素可以有效减少稀土原矿的需求量,从而降低稀土资源一次供应量在总需求量中的比例。因此,建议分元素管控稀土元素的供应,提高针对钕、镝元素的指令性生产计划指标,加强从电动乘用车中回收稀土元素的技术研发,建立含稀土的固体废弃物如电动车、风电涡轮机的有效回收体系。  相似文献   

14.
御河灌区是一座运行了半个多世纪的老灌区,工程老化损坏,灌溉效益逐年下降,水源日趋紧张,导致供需矛盾严重加剧,为了有效地适应市场经济及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的需要,根据灌区范围水土资源情况,加大工程资金投入,落实成本水价,发展节水灌溉,提高了灌区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15.
 构建了镧元素的动态物质流分析框架,模拟了镧的全生命周期流动情况,分析了1990—2018年中国镧物质流量、存量和供需关系。结果显示:(1)中国稀土镧96%的供应来自国内开采,其中77%来自于白云鄂博矿和氟碳铈矿;(2)镧的功能材料种类丰富,消耗镧最多的石油裂化催化剂28年累积用镧量占到了镧应用总量的47%;(3)中国在1990—2018年间共向其他国家出口了29.2万t镧,且以冶炼分离产品为主;(4)1990—2018年间,中国镧元素总体过剩,但2013—2017年出现少量供应不足,原因是氧化镧的大量出口和下游应用量的增长,有利于减少库存,促进供需平衡。建议在巩固现有下游消费的基础上,大力开发新材料,拓展镧的新应用技术,提升镧产业链的附加值;尽快建立废石油裂化催化剂的回收机制,并制定相关法律法规以促进镧循环利用、防止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16.
采用半分布式水文模型HSPF,结合1978-1998年东江流域实测气象数据和5个气候模式在3种RCP气候情景(RCP8.5,RCP4.5,RCP2.6)下基准期(1960-2000年)和未来时期(2020-2070年)降水、蒸发情景模拟结果,在对东江流域径流模拟检验基础上,对2020-2070年东江流域水资源量做了深入分析。结果表明,HSPF模型能很好模拟东江流域年、月径流以及洪水期径流变化,博罗站的NASH系数均超过0.81,PBIAS低于10%,RSR低于0.45;所选取气候模式能很好的反映研究流域气象数据在年内分布情况。对未来气候和东江流域水资源量模拟结果表明:1 2020-2070年不同气候变化情景下东江流域降水及蒸发量在RCP2.6和RCP4.5情景下均呈上升趋势,而在RCP8.5情景下,东江流域蒸发量则呈现下降趋势;2未来东江流域多年月均径流量呈增加趋势;3未来东江流域不同频率下的洪水和枯水流量均呈不同程度的增长。相对于基准期,未来时期的洪水天数呈增长趋势,洪水灾害有加剧态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