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在知识经济环境中,知识型员工成为企业组织最核心的资源.如何提高知识型员工的工作绩效,是企业组织绩效管理的重心所在.根据人职匹配理论,知识型员工与工作岗位、工作环境的匹配和互动,对员工工作绩效有着重要影响.引入知性特质作为前因变量,建构以工作岗位为中介、以工作环境为调节、以工作绩效为目标的研究框架,并在问卷调查基础上测量这些变量之间的作用路径.研究结果显示:知识型员工的知性特质会通过工作岗位的中介作用对工作绩效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且在此作用路径上工作环境的调节效应显著.研究实现了人职匹配理论和知性管理理论的对话,能为企业组织加强知识型员工的绩效管理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2.
《科学管理研究》2015,(4):102-105
从知识共享和知识整合的新视角切入,分析了研究生科研创新绩效的影响因素。基于318份问卷层次回归发现,研究生心理资本、知识共享以及知识整合对创新绩效起到显著的正向作用。研究最后提出了提升研究生创新绩效的路径。  相似文献   

3.
从企业员工的职场灵性、组织承诺和工作绩效之间的影响关系出发,建立了以组织承诺为中介变量的职场灵性对工作绩效的影响模型,以204名企业员工的调查数据为样本,利用SmartPLS3.0软件对假设进行实证检验。通过分析关系模型的相关路径系数得出职场灵性能够对企业员工的组织承诺和工作绩效产生显著正向影响,组织承诺在职场灵性与工作绩效间起中介作用。此外,职场灵性的三个维度——工作意义感、团队联系感、个人与组织价值观契合度,可分别通过正向影响组织承诺进而促进员工任务绩效和关系绩效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依据工作要求-资源模型和资源保存理论,构建了员工被妒忌感知对创新绩效影响的双重链式中介效应模型;基于双时点收集的302份问卷调查数据,运用Bootstrap等方法进行了模型验证.结果表明,员工被妒忌感知对情感反应有正向影响,员工被妒忌感知通过积极情感正向影响建言行为,通过消极情感正向影响沉默行为,建言行为对创新绩效有正向影响,沉默行为对创新绩效有负向影响,员工被妒忌感知通过积极情感和建言行为的链式中介作用正向影响创新绩效,通过消极情感和沉默行为的链式中介作用负向影响创新绩效.  相似文献   

5.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灵魂,代表着企业最核心的竞争力,而员工是企业创新的主体,其创新能力的提升对企业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为探讨变革型领导影响员工创新行为的路径,以企业的基层员工为被试对象,发放问卷392份,数据结果显示,变革型领导对员工创新行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心理授权、组织创新氛围和领导—成员交换在其中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同时,领导—成员交换会正向影响组织创新氛围,组织创新氛围会正向影响心理授权。  相似文献   

6.
基于自我决定理论,以295名高新技术企业员工为样本进行实证研究,探讨“社交型”“放松型”“辅助型”和“福利型”工作乐趣对员工创新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类型的工作乐趣均对员工创新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内部动机在4种工作乐趣与员工创新绩效之间起中介作用;自主性支持负向调节福利型乐趣对员工内部动机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7.
高科技企业是推动国家科技进步的重要力量,知识型员工则是高科技企业的核心.以高科技企业知识型员工为样本,探讨在二元工作激情模型下服务型领导对其工作绩效和创新行为的影响机制.通过对223名高科技企业知识型员工的调研发现:服务型领导通过正向影响和谐型工作激情和负向影响强迫型工作激情来对其工作绩效和创新行为起到积极的影响,领导组织化身在其中发挥积极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管理者认知、双元创新以及企业绩效等相关理论和文献的回顾和梳理,以"认知→行为→绩效"为研究范式,探讨管理者认知、双元创新与企业绩效三者之间的影响机制并提出相应理论模型.以江浙沪地区企业为研究样本,运用SPSS和AMOS计量分析软件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管理者认知对企业绩效存在显著正向影响;管理者认知对探索式创新和利用式创新均存在显著正向影响;探索式创新和利用式创新对企业绩效均存在显著正向影响,并且探索式创新的影响效果要明显大于利用式创新;管理者认知可以通过探索式创新和利用式创新两条路径影响企业绩效;双元创新的平衡效应和互补效应均能显著影响企业绩效且双元创新的平衡效应与企业绩效之间存在一定的倒U型关系.  相似文献   

9.
如何提高知识员工工作嵌入程度,为应对创新压力提供有效的组织氛围’需要积极导向的、新研究范式的支持。通过将心理资本理论分层研究并应用到创新范畴,厘清了多层次导向的心理资本及其对知识员工创新绩效的优势效应,研究了心理契约的中介效应以及团队社会资本的调节中介效应,并构建跨层次中介模型、跨层次调节中介模型。深入探析创新绩效的作用机制。在此基础上拟釆用多层线性模型HLM进行数据分析,用SPSS16.0和Lisrel8.71进行基本的数据管理和统计。在实践中把知识团队的积极心理能力与社交网络稠度通过对组织的责任感知应用到创新能力的提升上,对持续的绩效增长有丰富意义。  相似文献   

10.
人力资本是促进企业创新的关键因素,运用上海高新技术企业问卷调查数据,运用零膨胀负二项模型(ZINB)方法系统地研究了参加科技项目人员、企业员工等人力资本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表明:参加科技项目人员能够直接和间接地提高企业的创新绩效;硕士及以上学历和高中学历的员工显著提高了企业的创新绩效,但专科和本科学历员工会显著阻碍企业的创新活动;企业中高技能员工越多,企业的创新绩效越高;员工平均薪资与企业创新绩效呈现显著的倒U型。  相似文献   

11.
NEON and on     
《Nature》2011,476(7359):125
  相似文献   

12.
李波 《枣庄师专学报》2002,19(1):111-112
本文主要从营造创造性思维能力的环境、开掘主题的新意义、培植学生的想象力及改进阅读教学的方法四大方面较详尽地论述了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造性思维能力的方式与方法。  相似文献   

13.
概述了土壤因素和气候条件对除草剂药效影响。  相似文献   

14.
张祝平 《科技信息》2012,(1):656-657
运用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对我国网络赌球活动的特点、发展及其危害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相关法律法规的不完善是我国治理赌球活动所凸显出来的一个重要问题,主要表现在电子证据的合法性与易销毁问题、管辖权的归属问题与调查取证问题、网络赌球犯罪的主观认定等多个方面,建议:尽早制定和出台防控赌球活动的法律法规,完善法律体系,同时,一方面在国际上要加强司法合作,另一方面在国内要强化多部门协同执法意识,齐抓共管,才能够有效的遏制网络赌球行为。  相似文献   

15.
在对部分企业调查的基础上,论述了技术要素参与分配的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意义,分析了影响企业实施技术要素参与分配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16.
论企业负债经营及其相关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目前企业普遍存在着自有资金短缺的情况下,负债经营已成为必要途径。负债经营可以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扩大生产规模,减少货币贬值的损失,降低综合资金成本;同时,负债经营也增加了企业的财务风险,企业要优化资本结构,保持适度的资产负债率,制定出最佳的负债财务计划。  相似文献   

17.
结合网格和MAS(Multi-Agent System)的特性,设计了基于网格和MAS的IGDSS(Intelligent Group Deci-slon Support System)框架结构,并将其应用到会商式台风综合预报IGDSS过程中.分析了基于MAS的IGDSS中Agent的内部结构及Agent间的通信机制.同时,设计了基于网格的气象资源管理模型,并对该模型下的资源注册与服务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大型精密贵重仪器设备是高等学校开展实验教学和科学研究的重要支撑;是高等学校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物质基础。文中分析了高等学校大型仪器设备使用与管理现状,阐述了建立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的重要性。本着"仪器设备投资效益最大化"原则,构建"一个平台,五个机制",促进大型仪器设备共享。  相似文献   

19.
由于办公自动化和网络化的不断发展,在政府和企业内网中对涉密电子文档保护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传统基于密码学的保护手段的缺陷也逐步显露,不能在解密后对文档进行保护,以及对内部犯罪问题的物理防范。将数字指纹作为文档保护的补充技术,增强信息可控性,在出现非法拷贝时能追踪违规者,使文档保护更加有效。本文将纠错码ECC运用到指纹编码中,编码下层使用传统编码方式,再对生成的指纹序列进行卷积编码,得到最终的用户指纹序列。用户指纹具有更好的鲁棒性,能减小误判率。  相似文献   

20.
超车是换道的主要动机,分析超车过程中驾驶员的操作特性以及车辆运动状态,能够为驾驶员模型的精确控制提供参考。在分析各种可能换道的基础上,构建动态超车换道可行域。以7次多项式规划换道边界轨迹,依据期望跟车距离确定可行域的上边界,根据安全碰撞条件确定可行域的下边界;并依据两车的运动关系确定超车换道条件。预设超车换道轨迹,在Simulink中构建驾驶员模型;并将Carsim中车辆模型导入,进行了超车换道模型仿真分析。对超车过程中车辆参数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超车过程中驾驶员一般会提高车速,但加速强度不大;且低速时换道的随意性大,但与设定轨迹偏离程度较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