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利用平面应力相似材料模拟实验,通过对特近距煤层不同开采条件下上覆岩层破断移动规律和支承压力分布变化特征的分析,研究探讨了特近距煤层上层采动对下层开采的影响程度和合理的开采方案及顶板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2.
根据淮北芦岭煤矿八二采区的条件,在实验室完成了三个相似材料模拟试验。本文根据模型试验的大量数据,分折了采空区周围支承压力的形成过程及其分布规律,研究了底板岩层在移动和固定支承压力作用下的移动规律。这将为合理地布置采区巷道和采取有效的巷道维护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多层移动IPv6的动态管理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多层移动IPv6结构中存在移动锚点潜在负载压力大及通信开销高的弊端.为了改善移动管理的性能,借鉴了多种现有的移动IPv6管理方案,针对多层移动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流量预测和驻留时间预测,融合3种层次移动管理策略的多层移动IPv6的动态管理方案.该方案从MAP负载和整体开销2方面综合权衡利弊,依据预测结果选择合适的转交地址和移动锚点.对该方案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验比较,结果表明,该方案能有效地缓解、均衡MAP的负载压力,降低整体的通信开销.  相似文献   

4.
通过分析煤与瓦斯突出中各因素所起的作用,阐述了回采工作面预采煤体在移动支承压力的压移赶制作用下,其内部瓦斯运移与积聚的追集过程,该过程促进了煤与瓦斯发生突出条件的进一步形成。并在此基础上说明了走向长壁工作面煤与瓦斯突出发生在工作面中下部的原因,对深入研究和防治工作面煤与瓦斯突出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近距离煤层群开采采场支承压力分布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距离煤层群开采时,回采工作面的支承压力经常给附近煤岩层的巷道带来采动影响,因而在实践中要摸索在不同区域和不同煤层开采时支承压力的分布规律及应力传播角曲实际情况,为工程设计提供可靠的依据,合理避开支承压力对巷道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为了得到深部回采工作面的矿压显现规律,采用相似模拟、理论分析、数值模拟与现场观测相结合的方法,对东海煤矿32#煤层左九工作面顶板活动规律,上覆岩层移动、破坏规律以及支承压力的分布规律进行了理论分析与实践研究,得出了该工作面顶板活动的各项参数和上覆岩层移动、破坏的范围以及支承压力的分布变化规律。研究表明,深部开采工作面随着采深增加,支承压力有所增加,支柱载荷也增大,但顶板活动规律、上覆岩层移动规律与浅部开采相比变化不明显。该结论为龙煤集团同类矿井进入深部开采阶段采场围岩控制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对其他同类矿井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7.
巨厚砾岩层下的采场围岩极易形成应力集中而引发巷道失稳,其倾向支承压力分布规律是该问题的核心。文中通过建立采场倾向支承压力理论模型,对巨厚砾岩层下采场倾向支承压力进行了理论计算。随后搭建了巨厚砾岩层下采场三维物理相似模型,将分布式光纤技术用于模型试验采场支承压力测试,并对比研究了模型开挖过程中支承压力与光纤测试Brillouin频移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巨厚砾岩下倾向采动支承压力分布具有峰值大和影响范围大的特点,理论计算支承压力峰值为35 MPa,影响范围约200 m;模型试验光纤测试曲线表明支承压力分布规律为从不变→增大→峰值→减小→不变的变化趋势,光纤测试结果与理论计算一致,通过光纤频移变化可以反映倾向支承压力的变化规律,为采场倾向支承压力监测提供了新的研究手段。  相似文献   

8.
煤层采出后,会出现煤层压缩破坏、相邻不为顶板相对移动及综采支架受力变形支承压力显现情况。正确的分析支承压力的分布和变化规律有利于在实际生产中有针对性的采取支护措施,为煤矿生产安全提供理论帮助。本文在现场观测的基础上对采场支承压力的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9.
在厚松散层矿区,利用常规地表移动观测站变形观测成果无法估计松散层、岩层的边界角和移动角参数,针对此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选权迭代最小二乘的地表移动盆地边界角量参数估计模型。首先将地质采矿条件相似的观测站归为一类(作为基础数据),然后以综合移动角和综合边界角为观测值,推导了以岩层移动角、岩层边界角、松散层移动角及松散层边界角为参数的观测方程,考虑到综合移动角和综合边界角中可能存在粗差,引入Hampel法和IGG法2种选权的方法,通过多次迭代求取参数最优值,并对求参结果进行精度评价。基于该模型利用Matlab软件开发了参数估计程序。顾桥矿、顾北矿的工程应用结果表明,Hampel法的参数估计精度优于4°,IGG法参数估计精度优于1°。基于IGG法选权迭代最小二乘估计的顾桥矿、顾北矿地表移动盆地边界角量参数分别为:φ_0=48.02°,φ=64.47°,β_0=48.19°,β=69.18°,γ_0=48.20°,γ=70.01°,δ_0=35.32°,δ=49.92°。  相似文献   

10.
张炳林  郑金平 《科技信息》2012,(29):413-414
以现场实测资料为基础,通过实验室相似模拟试验对工作面顶板压力显现规律进行了研究,同时得到了工作面前方支承压力峰值位置、最大支承压力峰值集中系数、工作面前方支承压力剧烈影响范围等有益数据。  相似文献   

11.
开元煤矿综放面矿压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实测方法对开元煤矿9404综放面矿压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工作面初次来压步距为25.7m,周期来压步距平均11.8m,初次来压的动栽系数为1.43~1.65,老顶属于来压明显的Ⅱ级顶板;超前支承压力影响范围超前工作面29m~35m,超前支承压力峰值位置超前工作面煤壁8m~13m。上述研究成果为开元煤矿综放面矿压控制和瓦斯抽采方案优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将采场顶、底板岩层和媒体视为软岩,具有流变性能,引用Maxwell流变模型建立支承压力计算公式,并讨论了支承压力的分布特征及其在采场前方煤体上的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13.
煤层倾角对综采工作面支承压力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煤矿开采过程中,煤层倾角的大小对回采工作面的矿山压力显现会产生很大的影响,针对平顶山八矿实际地质条件,利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对不同煤层倾角的模型进行计算,研究煤层倾角对工作面支承压力的影响规律,为工作面的安全生产及工作面区段煤柱尺寸等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通过机械模拟与相似材料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放顶煤顶板结构下的支承压力分布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放顶煤采煤法其支承压力分布形式与分层开采法类似,但在量值及影响范围上有增减。该研究结果对分析放顶煤矿压显现特征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为获得综采工作面滞后支承压力的分布规律,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及现场实测的方法,对兖州矿区工作面滞后支承压力分布规律进行了分析.分层开采与综放开采工作面滞后支承压力变化规律是,随着采高的增大,工作面滞后支承力的距离加大,垂直应力集中系数差别不大.实例结果表明:分层滞后支承压力在工作面后方160~180m以外稳定,综放工作面在其后方200 m以外稳定.  相似文献   

16.
文中以刘河矿13031炮采工作面为实验工作面,采用现场实测和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复杂地质条件下炮采工作面的超前支承压力影响范围以及强度,为该条件下工作面的超前支护范围和强度提供依据。研究表明:超前支承压力峰值位置为工作面前方10 m,峰值强度为20MPa,超前支承压力影响范围为工作面前方0~50 m,其中剧烈影响区域为工作面前方0~23 m.  相似文献   

17.
本文综合现场实测、实验室研究及有限元计算结果,揭示了采场支承压力分布规律,分析了影响支承压力分布的主要因素,给出了利用已知参数确定支承压力高峰区的估算公式,从而为确定合理区段煤柱尺寸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火电厂锅炉主蒸汽压力的阶梯式广义预测控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在分析火力发电厂锅炉主萧汽压力动态特性及其串级控制方案的基础上,采用阶梯式控制策略,实现了锅炉主蒸汽压力的广义预测控制,并给出了预测控制方案的工程实现和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9.
大采高综采工作面支承压力分布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大采高回采工作面矿压显现严重的问题,利用现场数值模拟手段,分析研究大采高工作面支承压力分布的特点.结果表明,工作面支承压力影响范围随采高加大而增加,支承压力峰值随着采高的加大逐渐向工作面前方移动,超过峰值点后都呈单调下降趋势.工作面推进速度与工作面支承压力的显现规律呈相反关系,即推进速度快,矿压显现不明显,推进速度慢,矿压显现相对明显.采高加大,垮落带范围增大,断裂带的高度升高.  相似文献   

20.
采场超前支承压力的分布情况直接影响巷道稳定性。根据双鸭山矿业集团公司新安煤矿六采区综三工作面概况,采用顶板相对位移观测、锚杆锚索受力观测、单体液压支柱工作阻力观测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综三工作面超前支承压力分布规律与回采巷道稳定性。结果表明:工作面超前移动支承压力影响范围为工作面前方35 m,峰值点位于工作面前方20~25 m处;在锚杆、锚索联合支护的条件下,上下回采巷道均处于相对稳定状态。该结果为类似条件下确定工作面合理超前支护范围和分析回采巷道稳定性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