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见义勇为英雄流血又流泪是社会的悲剧,现行的民法规范中的无因管理制度和公平责任原则都无法对见义勇为者提供充分的救济,必须对见义勇为专门立法。国家应承担对见义勇为者的补偿义务,并与相压的追偿制度相结合,才能根除英雄流血有流泪的悲剧。  相似文献   

2.
诚信是主观的善,是正义的伦理基础.现代民法将诚信原则确立为基本原则,它必然要求民法上的人是诚信的.诚信在民法上是一组义务,是一个合理的人在社会交往中所负担的行为义务,这些义务是他应做并能做到的.诚实不欺、信守诺言、不害他人和关爱他人是诚信人的四条伦理原则.诚信人概念矫正了个人主义方法论的缺陷,有益于导向协作与利他,为关心他人利益建立纽带,从而避免他人成为个人利益的工具.  相似文献   

3.
无因管理是指没有法定的或者约定的义务,为避免他人利益受损失进行管理或者服务的行为。成立无因管理须有三个构成要件:管理人认识到自己是在为了避免他人利益受损失而管理事务;管理了他人事务;无法定的或约定的义务。  相似文献   

4.
债,作为商品交换与私有制的特有产物,古往今来,不论人们是否承认,是否认识到,关于债的法律规范就一直是作为国家法律体系中的重要构成而存在并发挥作用.民法理论认为:债是一种民事法律关系,是依照法律的规定或按照合同的约定,在当事人之间产生的一种特定的权利义务关系.在这种法律关系中,一方当事人享有请求他方当事人为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权利;而他方当事人负有满足该项请求的义务.享有权利的人是债权人,负有义务的人是债务人.债权人享有的权利称为债权,债务人负担的义务称为债务.民事法律规范的任务之一就是要用同…  相似文献   

5.
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作为一项债权请求权与民法上的其它请求权共同构成民法的请求权体系,各项请求权要素按一定结构,在互动协调中实现民法的整体规范功能。对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与其它请求权的关系应当合理定位,以充分展示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的价值。本文论证了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与所有物返还请求权、合同上的请求权、侵权损害赔偿请求权、无因管理请求权的互动协调关系,力求构建我国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与其它请求权竞合的合理构架。  相似文献   

6.
在著作权侵权案件中,著作权客体的无形性及其类型多样性决定了著作权人侵权所造成的损失难以准确界定,而这一特性,又致使传统民法中负担侵权行为人承担不作为义务的非损害赔偿方式开始转向责令行为人负担特定的行为义务,以救济著作权人的权利,进而使我国侵权责任法中所规定高度抽象的非损害赔偿方式,在著作权保护实践领域中出现了极为个案化的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7.
民法原理不能为劳动关系的稳定诉求提供合理的法理解释,而雇员身份的特殊性可以给劳动关系的稳定诉求提供独立于民法原理的另一种法理基础。在民事身份的演化过程中,正身份和负身份的古代法含义随着契约社会的发展,转变为强势身份与弱势身份,但并非所有的负身份者都能合乎民法原理和逻辑地接受其社会化的保护政策。雇员身份与民法内在逻辑的冲突决定了民法社会化的范围无法合理地延伸至劳动关系领域。劳动关系的稳定诉求是由雇主与雇员之间的人身从属性所衍生的义务决定的。而且,人身关系先于财产关系,因而,对劳动关系而言,稳定诉求比和谐诉求更为本质。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债权在现代民法中的优越地位入手,结合我国现行法律和民法典草案的规定,通过分析债权总则与其他重要制度的关系来认识债法在民法其中的地位。认为侵权行为独立成编并不影响其债法的性质,债法总则与合同法总则应重新整合定位,还应处理好债法总则与债法总则与债法分则、无因管理和不当得利的关系,进而得出我国未来民法典中应当设立债法总则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无因管理作为现代社会人们互助的一种方式,与人类文明与社会道德相吻合,已经受到了法律的肯定。但是,由于我国对其规定不是很完善,尤其在本人承认管理人的管理行为后双方权利义务关系不明确,因此在本人承认后的具体法律关系适用上需要进行研究。可从无因管理中本人承认的效力方面入手,来探析本人承认的性质、适用范围、拟适用的法律规定等,明晰本人承认后与管理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及其法律适用问题。  相似文献   

10.
一、不真正连带责任的定义不真正连带责任作为一项民法制度由来已久,最早由德国学者阿铱舍雷提出,其定义为:”多数债务人就基于不同发生之原因而偶然产生的同一内容的给付,各付全部履行之义务,并因债务人之一的履行而使全体债务人债务归于消灭的法律关系。”^[1]史尚宽先生认为,不真正连带责任是指数个责任人在客观上基于不同的发生原因,  相似文献   

11.
孙风强 《科技资讯》2014,12(23):199-200
我国《物权法》对于遗失物权属的规定过于概括,导致法律实践中处理此等问题的无措,甚至出现民刑不分的差异.究其根本原因就是因为对遗失物拾得问题的法律关系认识不清,权利和义务的规定不够平衡所致.遗失物拾得问题应该是一个民法问题,涉及物权和债权的法律关系.分析和处理好这两种关系有利于法律实践中解决好因遗失物而发生的纠纷.  相似文献   

12.
在现代社会里,已经形成了所谓"无业不商"的局面。凡是以营利为目的、从事媒介交易的行为,皆可称之为"商",一切以营利为目的而从事的行为,皆为商行为。商法是调整因商事行为而形成的商事关系法律规范的总称。民法与商法的关系,在不远的将来可能要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时代呼唤商法,时代呼唤更为完善、成熟和地位更高的现代商法,时代呼唤拥有高水准和高素质的商及商法研究团队、群体和学者。  相似文献   

13.
现今社会对我们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继承和发扬得"变味",用"德"很难评定,须借"法"而助评。见义勇为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美德之一,也是我们现今社会一直弘扬和提倡的。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与人关系越来越冷漠,正义感和基本道德的缺失,见义勇为成为一个极为沉重的社会话题。  相似文献   

14.
缔约过失责任是我国合同法中的“新鲜事物”,是指当事人在订立合同过程中,一方因违背依据诚实信用原则所应负的义务,而导致对方的信赖利益遭受损失,所应承担的一种损害赔偿责任。缔约过失责任存在的法律基础是诚实信用原则,因此,是否违反诚实信用的义务是认定当事人是否承担缔约过失责任的根本依据。缔约过失责任的确立对于完善我国民法理论和繁荣社会经济生活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5.
曹红葵 《奇闻怪事》2011,(10):9-9,57
见义勇为本是为一个社会所称颂的,为一个社会所提倡的,为一个社会和谐程度的重要标尺,但是见义勇为的英雄“流血又流泪”的事件却频频见于报端,这完全背离了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笔者从法律的角度分析其行为性质,对见义勇为加以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16.
受托人权利并非都是为自身利益之实现。其独特之处在于那些服务于信托目的或受益人利益的权利。从民法意义上看,这些权利可概括为管理处分权,在金融领域表现为投资权。在大陆法系国家,受托人的管理处分权往往没有在法律中被具体化,只要受托人的管理与处分行为不违背受托人义务即可。而在英美法系国家,受托人的管理处分权则被具体化。受托人享有投资权是提升信托财产价值的需要,可以发挥受托人专业理财的优势,也是委托人精力不足的结果。为了信托目的的实现,需要对受托人的权利进行监控。  相似文献   

17.
见义勇为是人类社会高尚的义举,受到社会的普遍称赞。当下公民舍己救人的事迹层出不穷,但“光荣一阵子,痛苦一辈子”的悲剧也时有发生。对见义勇为进行行政奖励,引导、激励公民的行为是很有必要的。我国现行有关见义勇为行政奖励立法的不足限制了这一行为的良性发展,由此需要寻求解决机制。  相似文献   

18.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是业主和承包商为完成建筑安装工程、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关系、约束双方行为而签订的法律文件。本文列举了众多施工合同管理中存在的常见问题和弊端,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和对策。  相似文献   

19.
安全保障义务人未尽合理限度内的安全保障义务的行为,是不作为的行为形态,承担责任的法律基础是未尽合理限度内的安全保障义务,考虑到利益平衡和分配社会正义,应当适用过错责任归责原则。  相似文献   

20.
信托是一种信任关系,而信任关系是信托得以成立并延续的基础。信任关系的实质是受托人的信赖义务,具体表现为忠实义务、善良管理人的注意义务、亲自处理信托事务的义务以及分别管理的义务。受托人违反信赖义务将导致委托人信赖利益的损失,因而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