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江苏省能源消费的统计数据,利用碳排放方法分析了2002—2010年不同能源消费类型和不同产业部门的碳排放特征.结果表明:碳排放量是随着能源消费量的增加而增加的,碳排放强度由于GDP的快速增加,呈现了快速下降的趋势.在碳排放总量中,第二产业的能源消费是主要的碳排放来源,年均增长率为14.9%,其中,工业占主导地位,年均碳排放量为51.84Mt;生活消费和第三产业碳排放次之,年均增长率分别是2.23%和3.4%.而在第二产业中,原煤是工业碳排放的主要来源,年均碳排放量为31.15Mt.江苏省能源消费碳排放总量增长速率小于GDP的增长速率,导致各年碳排放强度以年均5.2%的幅度下降,进一步表明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还未实现CO2绝对减排.  相似文献   

2.
笔者采用因素分解法对东营市的一次能源碳排放进行分析,并利用IPAT方程对东营市未来中长期的经济发展与碳排放进行了情景预测.研究表明:2005—2009年东营市一次能源消费的碳排放总量逐年增长,年均增长率为7.5%;人均碳排放量随着人口的增长呈增长趋势,年均增长速率为6.6%;碳排放强度呈下降趋势,年均下降速率为7.2%;能源结构不断优化,碳能源强度逐年下降,年均下降率为0.5%;第二产业能源消费所占比重最高,是影响碳排放的主要产业部门;低碳情景是东营市实现可持发展的最佳方案且该情景的实现在一定程度上是以减缓经济增长桌宴现节能减排目标的  相似文献   

3.
根据广州市统计年鉴中的能源消费数据,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广州市产业结构的变化特征,以及2000~2010年间3次产业及其主要工业行业的能源消费结构,再对碳排放量与强度进行了估算与对比分析.结果表明,2010年广州市已经迈入过渡后工业化阶段;第二产业的能源消费量和强度、碳排放量和强度都高于其它2个产业,尤其是轻工业行业的造纸及纸制品业,重工业的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等;第三产业和第一产业的碳排放强度也有待改善.因此提出了广州市应迫切对第二产业的内部行业进行全面深入的革新和优化,特别是轻重工业中能耗强度和碳排放强度较大的行业,同时应加快第三产业和第一产业的结构优化和技术升级,并提出促进广州向低碳城市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基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分析,提出了下述观点:发展低碳经济是协调经济发展与保障能源安全、应对气候变化的基本途径,其基本目标是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减少碳排放量或者实现经济发展与碳排放的分离。但是,发展低碳经济并不是一个轻而易举的过程,从长期来看,一般需要依次跨越三大高峰,即能源消费强度或碳排放强度的倒U型曲线高峰、人均能源消费或者碳排放的倒U型曲线高峰以及能源消费总量或者碳排放总量的倒U型曲线高峰。第一个高峰相对容易跨越,而第二、三个高峰则比较困难。这同时也意味着应对气候变化不能完全脱离发展阶段,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温室气体减排目标和重点应有所不同。发达国家应以人均碳排放和碳排放总量减排为重点,而发展中国家则应以降低碳排放强度为目标导向。中国目前虽然已跨越能源消费或碳排放强度高峰,但尚未实现稳定下降。因此,从近中期来看,应该把提高能效和降低碳排放强度作为发展低碳经济、应对气候变化的核心,进一步加大科技创新和政策制度创新力度。  相似文献   

5.
从产业投资结构角度出发,探讨其与能源消耗及利用效率、碳排放的关系,有利于正确把握产业投资结构对能源消耗及利用效率、碳排放不同的影响方向与程度.以中国2003-2010年全国三次产业固定资产投资额、碳排放总量、单位GDP消耗的碳、单位GDP消耗的能源做灰色关联分析,研究发现,不论是对能源消耗和碳排放量,第二产业投资与能源消耗和碳排放量的相关性最大,而在碳排放利用率的相关分析中发现,第二产业投资与单位GDP消耗的碳,单位GDP消耗的能源相关系数最低,第三产业投资对能源利用效率的影响并不是优势因素.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产业投资结构的优化和降低碳排放,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策略,以期能够合理引导中国产业投资结构,降低能源消耗,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国家经济低碳发展.  相似文献   

6.
采用能源消费带来的排碳量作为一个地区的排碳量,从碳排放总量及其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碳排放效率、碳排放结构、各产业煤消耗总量等对湖南省碳排放现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湖南碳排放总量较多,呈上升趋势,在中部8省处于中下等水平;湖南碳排放效率先减少后增加,略低于东部,高于中部、西部及全国平均水平;湖南碳排放主要以煤碳排放为主,占能源消费总量的65%;第二产业对煤和石油消耗最多,第三产业煤消耗最少;2005年3个产业煤排放急剧增加,可以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增加第三产业的比重,形成节能型增长方式.  相似文献   

7.
浙江、福建和安徽三省城市群产业发展各具特色,不同城市之间的碳排放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各异。研究选取闽浙皖36个城市2005年和2012年的碳排放和产业结构等截面数据,以碳排放总量和国内生产总值为指标进行k-means聚类分析,并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将不同组别城市类型的碳排放强度分别与第一、二和三产业结构进行关联分析,进而揭示了碳排放和产业关联性的时空分异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安徽与福建两省城市在不同的经济发展和碳排放水平上呈现出区域集聚的特点,而浙江省的城市在分类上则较为分散;不同于大空间尺度(第三产业对碳排放的抑制效应随着时间推移逐渐减少),在SHE-SHE组和SLE-SLE组城市尺度上第三产业对碳排放的抑制效应随着时间推移而增大;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城市的碳强度主要受第一产业而非第三产业影响。最后,就如何挖掘碳减排潜力、制定差异化的城市产业低碳发展战略和产业政策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李慧 《河南科学》2014,(10):2184-2189
研究低碳经济的主要影响因素,对河南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中原经济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扩展的STIRPAT模型,利用河南省1978—2010年统计数据,对河南省低碳经济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贡献率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对碳排放总量有显著正向影响的主要因素有人口增长、经济发展、能源强度与单位能耗碳排放量的交互作用、能源消费结构、国际贸易分工;对人均碳排放量有显著正向影响的因素有经济发展水平、能源强度与单位能耗碳排放量的交互作用、能源消费结构、产业结构、国际贸易分工.产业结构对碳排放总量的影响不显著,但对人均碳排放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河南省碳排放的最大正向影响因素及贡献率最大的均为经济增长,而能源强度和单位能耗碳排放量交互作用对碳排放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
西安地区农作物生产过程中碳排放估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西安地区农作物种植过程中投入方面所产生的碳量的时间变化和空间差异,为发展低碳农业提供科学依据,从化肥、农膜、农药和农业机械的使用4个方面对西安1989年、1990年以及1995到2011年农作物生产过程中碳排放量以及碳排放强度进行了估算,修正了碳排放强度计算方法,提出了发展低碳农业的措施.结果表明:从1989年到2011年,西安地区农作物生产过程中碳排放总量成增加趋势,碳排放强度也成增加趋势,化肥的使用是西安农作物生产过程中碳的最主要来源,2011年西安碳排放总量及碳排放强度空间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10.
选取17种能源系数法测算低碳试点五省工业碳排放量,并分析比较了1995-2014年试点五省工业部门的碳排放量、能源结构和碳排放强度。结果表明,试点五省工业碳排放量两极分化较大,广东和辽宁的工业碳排放量要远高于云南和陕西;试点五省工业碳排放强度总体均呈下降趋势,并逐渐减缓,广东和云南分别为碳强度最高和最低省份。运用Theil指数研究试点五省工业碳排放强度差异性,将试点五省分为沿海区域和内陆区域,发现试点五省工业碳排放强度的差异总体呈下降趋势,区域内差异是造成总体差异的主要原因,沿海地区内部差异较大。广东的低碳发展情况在试点五省中处于领先地位,其发展模式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根据研究分析结果,提出节能减排的主要着力点,确保试点五省的低碳发展有效顺利地进行下去,并为全国其他省份做好节能减排路径的带头作用。  相似文献   

11.
文章基于IPAT和STIRPAT模型构建新疆能源消耗对碳排放驱动模型,利用新疆1990-2013年间的时间序列数据,分析新疆能源消耗对碳排放的驱动机制。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在地方政府大力发展经济和民众生活福利稳步提升的双重驱动下,城镇化率持续增长牵动的能源消耗总量提升、居民富裕程度和消费水平不断提高导致的能源消耗增长、以第二产业占主体的能源消耗结构是新疆碳排放持续增加的主要驱动力,同时,加大风电能消耗比重、优化能源消耗结构是抑制新疆碳排放增长的主要驱动力。因此需大力提倡低碳生活理念、推广新能源使用、积极优化能源消耗结构、建设低碳循环产业园区,以实现新疆低碳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2.
地区的低碳经济发展建设是一项综合性的工程,与地区的人口、城市化、GDP总量、人均GDP等众多因素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通过相关系数法定量地测定湖南省在低碳经济建设中的碳排放总量与其他影响因素之间的相关性,并利用修正了的I=PAT模型对其进行拟合分析,以判断在主要相关各因素变动下的碳排放变动趋势.  相似文献   

13.
城镇化发展对碳排放的影响日益受到关注.通过对河南省1978-2013年能源消耗碳排放进行测算,基于STIRPAT模型,运用岭回归方法,分析河南省城镇化对碳排放影响的驱动因素.结果表明:河南省能源消耗和碳排放总量呈不断上升趋势,能源强度和碳排放强度逐年下降,煤炭消耗处于主导地位但所占比重有所下降;各地市碳排放量与城镇化率趋于一致;对河南省碳排放有正向影响的因素按其影响程度从大到小排列依次为:人口城镇化水平、土地城镇化水平、工业化水平、城镇居民消费水平、第三产业发展水平;技术水平对碳排放有负向影响,且影响程度较高.据此提出河南省低碳城镇化发展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4.
在经济保持持续增长和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的严峻形势下,低碳城市建设已成为郑州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立足郑州市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基于城市碳排放测算框架,采用科学的计算标准,系统测算了郑州市2006—2015年的碳排放情况,分析碳排放总量、人均碳排放、碳排放强度变化情况,最后通过分析郑州低碳城市建设中存在的优势与限制因素,提出郑州低碳城市建设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5.
对中国碳减排研究进行文献回顾,以Ghost投入产出模型为基础,采用LMDI分解法探讨我国产业碳减排驱动因素的影响效应。实证分析表明:1)经济规模扩张和产业关联强化是推动我国碳排放总量快速增长的主要推手,碳减排技术进步是实现碳减排的有效手段;2)产业结构由第一、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调整拉高了中国产业碳排放总量,但作用效果相对较小,产业结构调整产生正向作用明显高于负向作用。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测算就业弹性系数入手,分析了安徽省1979-2006年间就业增长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安徽省的就业弹性与全国一样呈现出下降趋势,安徽省就业结构的变化和产业结构的演进趋于同步。与此同时,本文的经验数据分析也表明,安徽省第一产业就业人数总量虽然在不断地上升,但是就业增长率却处于下降的趋势,就业弹性系数处于减小的趋势;第三产业经济增长率和就业增长率处于上升状态,就业弹性系数有所下降,但仍然维持在较高的水平,第三产业就业弹性系数平均值远大于一、二产业,第三产业吸纳就业的能力超过第一、第二产业。因此,"十一五"期间,安徽省就业问题的解决应从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尤其是新兴第三产业以及加快农业产业化方面着手解决。  相似文献   

17.
综合考虑经济增长和能源强度对碳排放量的影响,采取中国30个省市1997-2011年的相关数据,运用面板单位根、协整检验方法和误差修正模型,描述了东中西部地区碳排放总量、GDP总量和碳排放强度的变动趋势,验证了中国各区域间经济增长、能源强度与碳排放量存在长期协整关系,经济规模每增长1%,碳排放将增长1.42%。从短期的误差修正模型结果上看,碳排放与经济增长、能源强度之间存在动态调整机制。  相似文献   

18.
采用自下而上法从旅游交通、旅游住宿和旅游活动三个方面估算了山西省旅游业碳排放量。结果表明:(1)2000—2012年山西省旅游交通碳排放、旅游住宿碳排放和旅游活动碳排放均表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三者增长率依次是125%、300%和683.41%。其中,公路和民航的增长速度均快于铁路的增长速度,住宿碳排放增长率表现出波动性,不同旅游活动的碳排放量依次是休闲度假探亲访友观光旅游商务出差其他。(2)山西省旅游业碳排放总量持续增加,13年共增长了0.610 2 Mt,其中,旅游交通碳排放量明显多于旅游住宿碳排放量和旅游活动碳排放量,具有决定性的影响。碳排放增长率呈现波动性,但是人均碳排放量和碳排放强度自2003年出现下降趋势,说明山西省旅游业逐步趋于健康。(3)山西省各地市旅游业碳排放存在区域不平衡现象,其中太原市、大同市、运城市和晋中市的碳排放量最多,吕梁市、晋中市和朔州市的增长速度最快。为有效减少旅游碳排放,政府、旅游经营者和旅游者应通力合作、共同践行低碳旅游。  相似文献   

19.
低碳经济与能源安全是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回避的两个问题。追求经济发展的速度需要能源安全作为保障,《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等已要求发达国家承担温室气体减排的义务,这对我国降低碳排放强度的同时增加碳排放总量的现实是一种警示,发展低碳经济已经是我国现实的选择,这对我国追求数量的传统能源安全战略提出了挑战。低碳经济不但要求能源效率的提高,还要求能源结构的改变,诸如提高可再生能源的比重等。  相似文献   

20.
CO_2排放量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动态关系是低碳经济建设中的重要指标.长江经济带是我国"三大支撑带"之一,对长江经济带CO_2排放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动态关系进行研究非常必要.基于Tapio脱钩模型和改进的加权因素分解模型,对长江经济带1995~2013年经济发展与能源消费起源CO_2排放之间的脱钩关系及其驱动因素进行了研究,得到以下结论:长江经济带三次产业能源消费起源CO_2排放量约占全国排放总量的三分之一,1995~2012年间CO_2排放总量逐年增加,2013年稍有下降,第二产业是CO_2主要排放源,占三次产业CO_2排放总量的80%左右;1996~2013年,长江经济带CO_2排放与经济发展之间动态关系在大多数年份处于弱脱钩状态,少数年份出现了强脱钩和扩张性负脱钩状态;经济因素是阻碍CO_2排放脱钩的最主要因素,能源强度因素是促进CO_2脱钩的最主要因素,结构因素对CO_2脱钩也起阻碍作用,碳排放系数因素影响不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