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荀子强调人性的二重性,即人性的自然生理属性和社会道德属性。他认为人性之恶的真正来源是人的自然生理属性。克服人性中自然属性的恶而发扬社会道德之性的善是荀子教育思想的逻辑起点。在其驱恶扬善的众多教育良方中,化性起伪是不可更改的药剂,隆礼、师是配合此药剂的独特药引。  相似文献   

2.
荀子是先秦儒家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人性观,在"天人相分"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人性理论。荀子的人性论是以"人性趋恶"为逻辑起点,以"礼义之道"为落脚点,为封建的等级制度和伦理道德寻找人性上的依据。荀子的人性论闪烁着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对现代社会有着深刻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3.
荀子承继孔子,他深入地探讨了礼的起源,在发生学上完善了孔子礼学思想;荀子“援法入礼”,以礼“合群制分”的思想使礼在社会功能上更加扩大化;荀子以礼“正名”的思想完善了孔子礼学中的正名理论;其以礼节欲的义利观发展了孔子礼学中的义利之辩。荀子以礼为道德之极,全面推进了孔子礼学理论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荀子》为依据,从荀子“天人相分”的思维模式出发,考察荀子天人关系视域中有关人的思想,阐发他关于天对人的存在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人对天应有的基本态度及“明于天人之分”思想,认为在荀子关于天人关系的探究中,人是他探究的重心,而在“明于天人之分”的前提下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他探究天人关系的落脚点;并由此揭示荀子天人关系思想的意义及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5.
对荀子评价“庄子蔽于天而不知人”之说,可从两层蕴义进行剖析和理解.首先,荀子言“天”非指天命,而是指自然;荀子言“蔽”,意为庄子为自然所囿、所局限.但荀子的这种表述,显为并不了解庄子思想自然博大的完整体系所致.其次,荀子言“不知人”非指庄子不懂得人性和人生,而是指庄子不知人事和人治.然而事实上庄子是通达人事和人治的.此由可以从庄子社会性的思想中得到证实.故笔者以为,荀子之言含混而不妥.  相似文献   

6.
在《论语》的思想体系中,"礼"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孔子的礼学思想其内容丰富而深邃,从孔子及弟子的言行实践,可认知礼是修身之道,相处之道,为政之要,礼是与人的自然情感和道德自觉密切相关的,是人性本来具有的,其实质是仁心和敬让。从当今社会道德伦理需要出发,礼的当代价值体现为它是行为的准则、文明的基础、道德评价的依据。礼仪在当今社会是不可或缺的。  相似文献   

7.
荀子认为,"和谐"意味着要各居其位、各司其职、各尽其能和各得其所,这是宇宙的一个基本法则。要使社会和谐,统治者就必须遵循天道,据此制定完备的礼义制度,"论德而定次,量能而授官,皆使人载其事而各得其所宜",由此即可确保社会有条不紊地运行。  相似文献   

8.
荀子认为,和谐意味着要各居其位、各司其职、各尽其能和各得其所,这是宇宙的一个基本法则。要使社会和谐,统治者就必须遵循天道,据此制定完备的礼义制度,论德而定次,量能而授官,皆使人载其事而各得其所宜,由此即可确保社会有条不紊地运行。  相似文献   

9.
何谓人性?孟子的看法是:“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离娄下》),人性是人之所以区别于动物的本质特征。荀子说:“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荀子·正名》以下引言只注篇名)“今人之性,饥而欲饱,寒而欲暖,劳而欲休,此人之情性也。”(《性恶》)人性是生而自然的本能、欲望。可见孟、荀二人所言人性的差异。孟子所谓的人性是指人的社会本质属性,荀子所谓的人性是指人的生理本能,自然属性。孟荀对人性的理解各执一端,都是片面的。但在对人的自身本质的认识上都包含着真理的颗粒。不过孟子比荀子更高明之处在  相似文献   

10.
荀子的人性论中,蕴含着十分丰富的文化心理内涵和许多富有启发性的思想。如他把礼的实现落实到了个体的欲望的满足上面,他在人性问题上的悲观主义态度等,与现代西方心理学家弗洛依德的理论逻辑有共通之处。现实主义的冷峻与人本主义的关怀,使荀子在代表文明的礼法与代表邪恶的人性之间,选择了一种折中立场。  相似文献   

11.
自然作为人类的无机身体,是从属于人性和实践的历史范畴的。自然观的道德意蕴是对将自然置于道德理性之外的传统自然观的反思超越,主张把社会的道德关怀连接到自然界。它强调在"主客统一"和"解放自然"的理论立场上,追求人与自然万物的和谐共生。其实践启示是,行为主体在改造自然的对象化活动中,应确立以人类利益为最高价值原则的正义取向,从"以人为本"的生存论出发寻求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以制度公正和科技伦理为主导规则制约狭隘的功利主义欲求。  相似文献   

12.
秦观的性命观主要包括时命论和心性论两个方面的内容.在时命论上,秦观强调时命对人的决定作用,主张依照时命的安排来决定个人的行为;在心性论上,秦观提出了"心如虚空"说和"心主性情"说.秦观既注重道德的修养,又主张顺应人性的自然发展,肯定情感的真实流露,倡导修心养性应出自无心,具有综合儒、道、佛三家思想的特点.秦观的性命观对他的文学理论批评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正>由邯郸学院主办、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和台湾云林科技大学汉学应用研究所协办的"荀子研究的回顾与新探索"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14年6月8~11日在荀子故地邯郸市举行。1荀子人性论的研究曾振宇的《"性质美":荀子人性论辩诬》从"礼"切入荀子思想之内在逻辑结构,指出:"礼"之道德精神是"仁";荀子从道德形上学高度为仁存在正当性  相似文献   

14.
儒家早期经权思想是关于道德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统一的思想。孟子提出了“反经行权”思想,并开解决传统道德悼论之先河。王船山巧妙地将儒家经权思想运用到解决传统道德悖论的问题上,认为在礼用方面经权思想非常必要,提出了“因礼以达权”与“权伸而不损于礼”以及“循礼之经”与“行礼之权”的方法论思想,并认为道德悖论解决的尺度是“求其称”。船山运用儒家经权思想成功地解决了传统道德悖论的问题,并将传统经权思想推向了新的高度,实现了礼之经权思想的价值开新。  相似文献   

15.
人性问题是儒家核心命题之一,荀子不同于孟子以性善起论而言性恶,由此引发千百年来关于性善性恶的争论。荀子所言之性,包含着情性、欲性,且情、性、欲三者是不分的,而就情感与欲望本身而言也不是恶的。荀子言性恶,其实是从礼义与人伦共处的角度讲的。但是,既然言性恶,善又何以可能?所以荀子通过知性,也就是心之知,虚一而静的大清明之心的知道、可道,也就是知礼义可礼义之心,解释了善何以可能的问题。当然不论情性、欲性、知性等,此皆“天之就也”之性,皆乃天予之、生来具备的。而荀子论性还需注意的是其积伪(为)而成的生成性,此是人在不断积伪(为)的过程中所实现的日生日成之性,而其生成之性的终极之处便是仁知且不蔽的圣人之境。而荀子积伪以成性的人性生成论,也为当今人性与个体性相结合的现代人性论转化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16.
荀子以儒家思想为核心,并吸收先秦诸子的思想精华,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思想体系。他的很多治国思想都对后世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尤其是他以"性恶论"为基础提出的"隆礼重法"思想更是影响深远。荀子提出的"隆礼重法"思想,既有利于提高人们的道德水平,又有利于通过法律调节,控制人们的行为,可见今天探讨荀子的这一思想,对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从人类学哲学视野出发,探讨了在人类实践活动中就有一种自然的抑或是社会的价值引导.由这种价值引导把人和自然、人和人、人和社会、社会和历史既区别开来又统一起来;人类社会正是在这种不断实践循环的引导中,通过有意义的价值导向把实践和认识、真理性与价值性、物的尺度与人的尺度、决定论与选择论、改变世界与解释世界统一起来.马克思主义哲学以这种新实践观的价值引导观察世界,形成了马克思人类学哲学实践价值引导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实现了人类哲学史的革命.  相似文献   

18.
自然观是人们看待自然在人类生活中的性质、地位的观点的总和。池田认为,西方的机械论自然观是导致当前生态危机的根源,在西方主客二分的思维方式的支配下,人与自然被分割开来,最近300年终于确定了"西方支配世界"、"人类支配自然"的格局。当前需要改变这种局面,拯救人类,就要回到东方"天人合一"思想和佛教"依正不二"的观念中去。"天人合一"论认为,天道与人道在其根本上是一致的,人心或人性中都具备着天性和德性。这一思想构成了中国儒家的人生观与宇宙观的根本。而佛教则以"依正不二"和"一念三千"来展示它的大宇宙、大自然与人的生命的关系。二者的表现形式不同,但内涵相同的哲理,是异曲同工的。  相似文献   

19.
在荀子的德性修养论中,"诚"的思想占据了重要位置。与其他儒家学者一样,荀子也从天道之诚来推证人道之诚,并且认为"诚"是养心的最好方法,通过具体的外在修养功夫以达"诚",使"诚"由个体扩充至群体,最终达致"群居和一"的理想社会,同时在这一过程中完成对"慎独"的体悟。  相似文献   

20.
人性论是儒家心性之学的中心内容,也是道德教育理论的形而上依据和理论基石。孟子的性善论和荀子的性恶说,是宋明理学心性论的重要思想来源,直接影响传统知识阶层的道德实践,对后世产生了很大影响。从人性论的角度审视传统儒家的德育理念,道德教育之必要;由于人性中的欲性,道德教育之可能;由于人性中的知性和仁性,道德教育之根本途径,在于"为仁由己",这是先秦儒家人性论的内在逻辑。孔子到孟子、荀子,以至于以后的儒家学说,基本上都是这一人性内涵的演绎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