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 毫秒
1.
沉积物压实成岩前后体积变化关系公式应用范围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沉积物体积变化关系公式可应用在压实构造、沉积和构造发展史、恢复古地貌、油气运移等方面的研究中。本文以建立该公式的理论基础为前提,讨论了公式的应用范围。指出公式可应用在压实成岩和后生作用的各个阶段。  相似文献   

2.
南天山褶皱带上发育多个中小型沉积盆地 ,现以发现油气田的A盆地为例 ,指出影响侏罗系储层发育的成岩作用类型主要有 :压实作用、胶结作用和溶蚀作用 ,并指出控制成岩作用类型进而影响储集空间发育的因素有 :构造演化背景、古沉积环境、油气侵入、煤岩分布等  相似文献   

3.
以区域地质、地震和钻井资料为基础,研究渤南低凸起北斜坡构造脊的成因模式,结合油气成藏要素分析构造脊与油气的内在联系,为油气勘探提供理论依据.研究表明:渤南低凸起北斜坡区在古近纪早期,由于洼隆效应形成了盆地基底构造脊;之后在同沉积褶皱作用下形成了盆地盖层构造脊;最后在晚期反转作用下,龙口19-1N浅层构造脊的规模得到强化.渤南低凸起北斜坡区构造脊有利于形成构造圈闭、构造-岩性复合圈闭和构造-地层复合圈闭.同沉积褶皱作用形成的构造脊,其上的砂体比反转作用形成的构造脊更发育;反转作用形成的构造脊比同沉积褶皱作用形成的构造脊油气运移更活跃.圈闭与油气运移的时空匹配关系影响圈闭的有效性.在较早形成的圈闭中寻找油气富集块;在凸起上寻找油气聚集的最终归宿;在构造脊上寻找岩性油气藏、构造-岩性复合油气藏.  相似文献   

4.
断层与油气圈闭密切相关,在油气的形成过程中既可以对油气运移起通道作用,又可以起遮挡作用。断层封堵是断层在形成过程中或在形成以后,由于构造、沉积、成岩等地质因素影响形成的对地层流体的封堵机制。  相似文献   

5.
针对宝饶复式油气藏复杂的构造及油气水分布规律 ,开展了该油气藏沉积、构造、生储盖条件及其组合关系等研究 ,认为宝饶构造带沉积储层与油气运移、构造圈闭匹配关系良好 ,具备良好的成藏条件 ,是吉尔嘎郎图凹陷油气富集最为有利的构造带 ,其中 K1bt2 是油气最富集的层位 ;进一步探讨了宝饶复式油气藏油气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油气藏类型 ,认识到其油气分布主要受沉积微相及断层封挡作用的影响 ,构造及岩相的复杂性导致了油气藏的多样性。据此指导油田的滚动勘探开发 ,实现了宝饶构造带含油连片 ,确保了油田高的滚动勘探开发综合效益 ,并为油田进一步滚动评价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6.
微裂缝隙是 (特 )低孔碎屑岩储层具有较好渗透能力的必要条件。焉耆盆地含油气碎屑岩储层构造裂缝具有平行层理面、缝宽微小、延伸短、宏观裂缝不发育、破裂的岩石没有发生相对位移错动、裂缝主要发育在刚性颗粒内部等特征。影响构造微裂缝发育的因素是 :所处的构造应力部位 ,岩石成分成熟度、粒度、压实程度和早期填隙物含量。储层非构造裂隙主要是压实作用的结果 ,主要发生在脆性的长石颗粒内 ,横向纵向分布范围广。由于早期微裂缝的存在可使油气运移的距离更远 ,在盆地的边缘、山前等具有良好储层的远离生油中心的地区 ,也可能会形成油气藏。同时在分析油气圈闭条件中应重视早期微裂缝因素。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车西洼陷沙四上亚段碎屑岩储层沉积、构造、成岩、物性、试油试采等资料综合分析,深入探讨该区异常高压的成因机制及其对储层产生的各种影响.研究表明:异常高压发育主要与地层不均衡压实有关,其次矿物成岩作用有助于超压的保存与提高;异常高压有效抑制了地层温度的增加和成岩作用的进一步加深;异常高压有效减缓了地层压实作用的增强,致使储层深部次生孔隙保存相对较好,为油气勘探开发提供了有利条件;在射孔厚度一定的情况下,以泥质砂岩为主的特低渗储层并非地层压力越大油气产能越高,高产油层压力系数1.2~1.3,这与储层内单砂体有效厚度、物性参数、含油饱和度、压力敏感性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8.
从沉积、成岩作用和岩层受挤压三个方面阐明了须家河组致密储层的成因。在对烃演化、孔隙演化、沉积埋藏史和构造变动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川西拗陷须家河组天然气的成藏模式,即压实排水、油气生成和运移、油气富集及成藏三个阶段。通过测定岩石的捕集漏失,将盖层岩石分为三级,用以衡量盖层的封闭能力。经过对比,认为该区是以更致密的砂岩封闭致密砂岩为特征的局部封闭。还用计算机对储盖层的分布进行了描述。  相似文献   

9.
林师瑶 《河南科学》2014,(10):2079-2083
综合利用岩石薄片、扫描电镜及X-射线衍射等测试手段对准噶尔盆地哈山地区侏罗系八道湾组储集层成岩演化特征进行研究.侏罗系八道湾组储集层储集性能既受沉积环境的控制,同时也受成岩作用的影响.压实作用、胶结作用是主要的破坏性成岩作用,不同的沉积岩石相的成岩作用略有差异,八道湾组总体埋深较浅,压实作用弱-中等,保留了大量的原生孔隙,为后期油气大面积的侧向运移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溶解作用为主要的建设性成岩作用,长石、碳酸盐岩胶结物的溶蚀是湿地扇扇中辫状河道砂岩相形成深部"甜点带"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综合利用岩石薄片、埋藏史及流体包裹体等资料,对民丰北带古近系沙三段成岩演化及其对储层物性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沙三段沉积初期至距今38 Ma成岩作用主要为压实作用,距今38~32 Ma发生第一期酸性溶解,距今32~25 Ma发生石英溶解、碳酸盐胶结及第一期油气充注,距今25~2 Ma发生第二期酸性溶解及第二期油气充注,距今约2 Ma发生晚期碳酸盐胶结,距今2 Ma至现今发生第三期酸性溶解及第三期油气充注;对储层物性演化影响较大的主要有压实作用、碳酸盐胶结、酸性溶解及油气充注;第一期油气充注发生在碳酸盐胶结的早中期,抑制了碳酸盐继续胶结,使孔隙得以保存,未发生油气充注或充注弱的储层中碳酸盐胶结强烈,孔隙多大量损失,现今物性较差。  相似文献   

11.
惠民凹陷沙—段碳酸盐岩的早期成岩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惠民凹陷商河地区沙一段碳酸盐岩成岩作用的研究,结合沉积特征,建立了其成岩作用和油气成藏模式,认识碳酸盐岩隐蔽油气藏较发育规律,由于快速进积的碳酸盐浅滩表面水体在大气水的影响下逐渐淡化,碳酸盐物质沉积不久即产生强烈溶解,准同生期的浅埋藏阶段,在孔隙中形成薄层栉壳状白云和少量蛋白石、绿泥石胶结物,沙一段沉积末期,沿断裂运移上来的深部油气在沙一段碳酸盐岩孔隙中储集并形成岩性油气藏、未被油气充填的孔隙则被从油层水中的沉淀的粗大晶粒状方解石所完全充填,沙一段碳酸盐岩中的隐蔽油中应从沙一末期至东营组沉积初期的构造高点来寻求突破,而不是现今的构造高点。  相似文献   

12.
基于典型三维地震解释结果,结合东西部构造差异特征,在福山凹陷中部识别出一个构造转换带,该构造转换带主要发育于古近纪流沙港组沉积时期,位于东西部接壤部位花场低凸起之上,转换带两侧分属为2个伸展构造体系,断层的走向和构造样式具有较大的差异性。花状构造的发育表明存在区域走滑作用,与转换带的成因密切相关。构造转换带为物源入口,控制着砂体和沉积体系的运移方向和展布范围;深层反向断裂有利于油气的疏导和封存;复杂的断裂体系有利于断鼻和断块圈闭形成,同时有利于改善储层物性。构造转换带具有双向油源条件,发育独特的油气成藏模式和多种油气藏类型,由此可见该转换带对油气成藏具有良好的控制作用,具有良好的油气勘探前景。  相似文献   

13.
惠民凹陷沙一段碳酸盐岩的早期成岩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惠民凹陷商河地区沙一段碳酸盐岩成岩作用的研究 ,结合沉积特征 ,建立了其成岩作用和油气成藏模式 .认识碳酸盐岩隐蔽油气藏较发育规律 .由于快速进积的碳酸盐浅滩表面水体在大气水的影响下逐渐淡化 ,碳酸盐物质沉积不久即发生强烈溶解 .准同生期和浅埋藏阶段 ,在孔隙中形成薄层栉壳状白云石和少量蛋白石、绿泥石胶结物 .沙一段沉积末期 ,沿断裂运移上来的深部油气在沙一段碳酸盐岩孔隙中储集并形成岩性油气藏 ,未被油气充填的孔隙则被从油层水中沉淀的粗大晶粒状方解石所完全充填 .沙一段碳酸盐岩中的隐蔽油气藏应从沙一末期至东营组沉积初期的构造高点来寻求突破 ,而不是现今的构造高点  相似文献   

14.
松辽盆地东部构造带由于受构造抬升运动和构造反转作用影响明显,白垩系盖层沉积厚度较薄局部剥蚀严重,综合石油地质条件较差。随着区内南部榆树断陷、梨树断陷、德惠断陷等一系列断陷油气勘探取得成功以及北部绥化断陷发育良好的生储盖组合,表明松辽盆地东部赋存丰富的油气资源,但目前缺乏对东部构造带白垩系盖层沉积特征和沉积相演化系统而全面的研究,使得东部构造带整体的油气勘探和资源评估存在较大制约。本文主要通过精细的野外剖面测量并结合钻井资料和前人的研究成果,对松辽盆地东部构造带白垩纪时期与五个构造演化阶段相对应的沉积物特征研究,从而全面掌握了东部构造带白垩系沉积特征和沉积相演化规律。  相似文献   

15.
松辽盆地东部构造带由于受构造抬升运动和构造反转作用影响明显,白垩系盖层沉积厚度较薄局部剥蚀严重,综合石油地质条件较差.随着区内南部榆树断陷、梨树断陷、德惠断陷等一系列断陷油气勘探取得成功,以及北部绥化断陷发育良好的生储盖组合,表明松辽盆地东部赋存丰富的油气资源.但目前缺乏对东部构造带白垩系盖层沉积特征和沉积相演化系统而全面的研究,使得东部构造带整体的油气勘探和资源评估存在较大制约.主要通过精细的野外剖面测量并结合钻井资料和前人的研究成果,对松辽盆地东部构造带白垩纪时期与五个构造演化阶段相对应的沉积物特征研究,从而全面掌握了东部构造带白垩系沉积特征和沉积相演化规律.  相似文献   

16.
民丰断裂带是构造、沉积及油气成藏条件复杂的典型复杂断块油气富集区。断裂系统不仅对断块的形成具有控制作用,而且对油气的运聚也有显著的影响。复杂性和经典性在国内外享有盛名。多年的滚动勘探工作中,一直未有明显的突破。通过对民丰断裂带油气地质特征分析以及深入研究断块区油气富集规律及控制因素,将对该区合理勘探开发、增储上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济阳坳陷东营凹陷高青地区二叠系上石盒子组发育致密石英砂岩。在普通薄片、铸体薄片、阴极发光、扫描电镜、流体包裹体等观察测试基础上,利用埋藏史和油气充注史,对高青地区上石盒子组致密石英砂岩成岩特征、成岩序列和成岩演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上石盒子组致密石英砂岩经历复杂的成岩改造,压实、胶结、溶蚀是主要的成岩作用类型;强烈的压实作用,多期的石英次生加大胶结作用和多种、多期高岭石、伊利石、方解石等其他不同类型胶结作用是导致石英砂岩致密化的主要因素;经历沉积埋藏→隆起抬升→再次埋藏的构造埋藏演化过程,上石盒子组石英砂岩的成岩演化序列为早期压实作用→长石溶蚀作用,石英加大、高岭石等胶结作用→方解石胶结作用,石英溶蚀作用,伊蒙混层胶结作用→碳酸盐(方解石)溶蚀作用,石英加大胶结作用,微裂缝作用;目前处于中成岩B期;研究区东营组沉积晚期以来发生了两期油气充注事件,导致有机酸成岩环境发生了一系列的成岩变化。  相似文献   

18.
川西雅安地区天全-芦山向斜、名山向斜构造对雅安地区油气资源的勘探具有一定的意义,但是其形成时代以及两个向斜构造相对的关系并不明确,因此本文根据雅安地区两个向斜中第三纪名山组地层的沉积特征、构造特征、物质来源特征的分析,确定两个向斜中的第三系属于同一沉积盆地的产物,从而推断雅安地区新生代晚期发生了强烈的褶皱变形作用。这种变形作用对雅安地区油气资源的勘探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秋里塔格构造带油气聚集分段性及成因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寻找秋里塔格构造带油气富集规律 ,对该区的油气性质及油气聚集层位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 ,目前在该构造带东段和西段发现的油气性质差异很大 ,具有东西分段的特点 .天然气中甲烷与乙烷的含量表明 ,该构造带上的天然气都是侏罗系和三叠系天然气混合形成的 ,这对于分析东、西段成藏过程的差异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秋里塔格构造带东西段储盖组合的分布层位的不同导致了油气分布层位在东西向上的差异 .构造活动的差异导致了东、西部构造圈闭形成的时期、成藏期及成藏过程都有着较大的差异 ,这也是造成该构造带油气聚集分段的重要原因 .另外 ,扩散分异作用也是造成油气聚集分段性的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0.
基于渤海海域大量的油气勘探资料与成果,在运用油区构造解析理论对辽东湾拗陷断裂构造的几何学、运动学特征深入剖析的基础上,通过古地质构造恢复、主干断层活动性和构造演化分析等综合研究,揭示辽东湾拗陷新生代断裂特征及对油气的控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辽东湾拗陷发育诸多伸展走滑双重构造,多种构造样式相邻同存;研究区主要形成4种类型断裂:早期伸展断裂、中期伸展走滑断裂、晚期走滑断裂和长期活动断裂。新生代盆地演化过程中,主要有3期断裂活动:新生代早期至沙河街组三段沉积期末(38 Ma),主要形成NE,NNE向伸展断裂;东营组沉积期,在NE向断裂伸展活动的基础上叠加了右旋走滑活动;新近纪中晚期(12 Ma以来),因郯庐断裂带走滑活动和区域动力学调整过程的影响,NE向断裂表现为右旋走滑活动。研究后认为,断裂的形成和演化极大地控制了油气的聚集成藏,尤其是构造演化过程中所发生的构造改造作用,肢解和改造了前期的沉积-沉降格局,在富烃凹陷中新形成的断凸和与之相伴而生的良好储层,加上高角度断层对油气运移的直通道作用,构成了凹中隆油气赋存成藏的极好配置和优越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