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植物化感作用研究动态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文章就植物化感作用近期的研究进展做了综述。着重介绍了植物水抽提物、根分泌物、挥发物、自毒作用、化感物质及其作用机理方面的研究动态,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发展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植物的交流     
植物神经生物学是植物科学近年发展起来的新兴领域,研究内容主要包括:植物细胞和组织问的信号传导、植物与微生物相互作用以及植物群落中不同信号的他感作用等。  相似文献   

3.
植物生殖生态学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植物生殖生态学是种群生态学中发展迅速的一个分支,已成为生态学中的研究热点之一.20世纪80年代初期,生殖生态学由学科雏形走向成熟.在查阅了大量国内外献的基础上,对植物生殖生态学的研究历史和研究进展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综述.近20年来,植物生殖生态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4个方面:繁育系统、传粉生态、生殖构件、生殖分配和生殖投资.  相似文献   

4.
昆虫化学生态学与植物保护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生态安全条件下进行植物保护,推行植物免害工程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笔综述了昆虫化学生态学中昆虫与植物之间、昆虫与天敌间的化学联系,信息素与植物挥发性物质在昆虫对寄主植物定位、定居、取食和繁殖中的作用,非寄主植物对植食性昆虫寄主选择的影响等领域的研究进展,以及利用植物次生性化合物进行害虫治理的应用现状。展示了昆虫化学生态学在未来植物保护中的应用前景及昆虫化学生态学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5.
植物与微生物的化感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化感作用是化学生态学的一个研究热点,涉及植物学、化学、生态学、生理学和微生物学等学科.目前有关植物化感作用的研究报道较多,且大多偏重于植物化感作用的有害方面,而微生物与植物间的化感作用研究报道较少.为此从微生物与植物的化感作用角度,介绍化感作用的概念、化感物质的实质及作用机理、化感作用的应用,同时就微生物与植物的化感作用今后的研究重点提出一些看法和展望.  相似文献   

6.
植物生殖生态学发展简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系统地阐述了植物生殖生态学的早期研究工作,植物生殖生态学的开成和发展,并根据植物生殖生态学形成和发展时间,把植物生殖生态学的发展史分为四个阶段,即植物生殖生态学的萌芽时期植物生殖生态学的发展时期,植物生殖生态学的形成时期和植物生殖生态学的独立发展时期。  相似文献   

7.
本书是《生态学研究》的170卷,介绍了植物分子基因组技术在植物生态毒理学和植物生态学上应用的最新研究进展。这些进展为植物适合度、种群动态和进化的新机制研究,以及植物育种和可持续农业的新的可能性铺平了道路。本书的主题包括:分子生态毒理学的内涵和外延:信号物质、在防御病原体、外来活性物质、臭氧、紫外线和其他环境压力中涉及的酶和基因;土壤细胞对植物信号传导的操纵。  相似文献   

8.
有毒植物胁迫与农耕兴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为了更好地认识农耕兴起的原因,从现代生态学和毒理学的角度研究有毒植物与人类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关于有毒植物的史料记栽整理研究,结合农耕的发展进程,分析了二者之间的联系.结果 表明有毒植物的毒性方程抑制了脊椎动物的取食行为,因此改变了它们的食物构成,而且植物化感毒性对稳定的农耕起到了推动作用.结论 有毒植物胁迫是农耕兴起的诸多因素之一,特别是从有毒植物到食物作用的进化,从植物化感毒性对农耕稳定的作用等方面促使人类作出农耕的选择.  相似文献   

9.
植物光合生理生态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植物生理生态学是为解决环境生态问题尤其是全球环境变化问题应运而生的一门学科,它结合植物生理学与植物生态学两门学科的优势来分析生态学现象.植物学中最重要的生态学现象是光合作用,本文综述了国内草本植物、树木、濒危植物、热带林植物等物种的光合生理生态研究状况,以及不同因素对植物的光合生理生态的影响,为深入研究我国的生理生态资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森林植物立木种群静态生命表的一种编制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讨论了利用胸径和树高以确定森林群落植物立木种群个体年龄级的方法的可行性,并介绍了如何以此方法进行野外调查进而建立植物立木种群的静态生命表。  相似文献   

11.
 农产品中的农药残留是食品安全的一个重要方面。化学农药自1938年开始在世界上推广应用,20世纪50年代末农药残留问题凸现。1962年出版的Silent Spring一书揭开了农药残留问题的序幕。随着农药毒理学的发展,食品中农药残留也越来越引起社会的重视。食品中最大农药残留限量(MRL)标准,从20世纪60年代到21世纪10年代的60年间下降了100倍。本文从急性参考剂量(ARfD)毒性评估标准的出现、农药毒理学的发展、同类农药的累积毒性、农药手性化合物的毒性差异等方面,讨论未来农药残留面临的新挑战。提出风险评估、探明污染源、清洁化生产、无公害治理等可作为农产品中农药残留的主要阻控技术。  相似文献   

12.
用SEM-EDAX方法进行桐花树三种不同叶龄鲜叶片的盐腺、气孔器、海绵组织,栅栏组织等组织的五种元素含量的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叶龄叶片中元素含量各不相同;镁、磷、钾等元素的相对分布与相应组织的结构、功能有关,幼叶和成熟叶片的栅栏组织中镁、磷的含量高于海绵组织,氯的含量低于海绵组织;镁、磷、氯在老叶叶片的上述两种组织中的分布情况与其在幼叶或成熟叶的分布情况相反,在三种不同叶龄的叶片中,栅栏组织的含钠量高于海绵组织,气孔器的含钾量都高于其余组织.  相似文献   

13.
儒、道、墨三家之爱作为共同效忠于先秦社会的哲学流派,在人性基础,修养方式,政治思想,爱的最高境界方面存在共同点,然从其各自特性上,不难发现三家之爱在立足点,群已关系,爱的方式,最终目的,意识导向又有其独立之外。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三家之爱都突显了各自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
草原火烧后植物群落生产及其产量空间结构的变化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研究了草原火烧后植物群落生产及其产量空间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草原春季火一,由于当降水充分,火烧地植物群落产生提高;第二年降水不足,火 植物群落产量低于未烧地。火烧地植群落地上生产量的绝对增长率高于未烧地。火 植物群落地下生物量在火烧后当年升高,第二年降低。  相似文献   

15.
宋超  巫冷蝉  李斌  周浩郎  梁文 《广西科学》2020,27(3):319-325
通过对广西山口红树林自然保护区英罗港红树林湿地表层沉积物粒度和重金属Zn、Cu、Pb、Cd的分析,探讨重金属在红树林表层沉积物中的存在形态和分布规律。本文发现英罗港红树林林内表层沉积物粉砂和黏土所占比例高于光滩,并且林内沉积物Zn、Cu、Pb、Cd含量均高于光滩。表层沉积物中粉砂和黏土所占比例与重金属含量呈显著正相关,符合重金属的粒度效应。英罗港表层沉积物Zn、Cu、Pb、Cd平均含量低于国内其他主要红树林生长区域,表明该地区表层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相对较小。英罗港红树林沉积物重金属主要存在形态为残渣态,表明该区域重金属元素生物有效性较小。红树林林内沉积物非残渣态可氧化态重金属所占比例较高,这与红树林沉积物富含有机质和硫化物有关。光滩沉积物可还原态所占比例较高,这可能是光滩沉积物的砂质较多,通气性好,呈现氧化性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苔藓植物是植物区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我国对校园微环境苔藓植物多样性变化的研究仍处于空白阶段.2010年通过样方布设法对内蒙古大学校园内的苔藓植物进行采集,并通过镜下观察,将2010年所采集的标本与内蒙古大学馆藏1964年同样地的标本进行鉴定与比较.整理出1964年有苔藓植物9科、19属、31种,以耐旱藓类和生态幅度宽的藓类植物为主,2010年有12科、20属、42种,除了适应性强的藓类植物外,还增加了一些喜阴湿环境的苔藓植物,物种组成较早年丰富;区系地理成分均以北温带及世界广布种为主,这是研究地大环境地理气候决定的;两个年代苔藓植物物种相似性系数为0.4384,物种相似性较高;1964年校园内生境类型单一,分布物种较少,随着校园的建设,2010年生境类型多样,新增物种及校园内大多数物种主要集中分布于人工林、楼群背阴及开阔地湿润土生生境,另外,校园硬化、裸土面积减少、原水湿环境丧失导致了早年分布的部分物种退出校园环境,突显了生境多样性及环境变化对物种丰富度及分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基于茶园土壤中0~100 cm剖面不同层位各种形态铅及茶叶样品中总铅质量分数(w)的测定分析结果,定量分析了各种形态铅在不同土壤层位中的叫及其分布特点,同时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估算了土壤剖面不同层位中5个形态铅即可交换态(EXE)、碳酸盐结合态(CA)、铁锰氧化物结合态(OX)、有机结合态(OM)和残渣态(REX)的w与茶叶中总铅硼的相关性.研究结果显示:茶园土壤中不同形态铅w在所测剖面范围内的平均值由大到小排序为:叫(REX):>w(OX)>硼(0M)>w(CA)>w(EXE);同一剖面内铅的分布特点为:w(EXE),w(OM),w(REX)为表层高于底层,w(CA)和w(OX)则是底层高于表层;各形态铅所占总铅的比例,随其在土壤剖面各层中w值的变化而变化,其中 EXE铅在各土壤层中所占比例最小,REX铅所占比例最大(除底层外);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显示,茶叶中的铅叫与不同形态铅在土壤各层中的w均呈正相关,但关联度最大的是EXE铅,其次为OM铅,且以表层土壤中的铅对茶叶中铅的w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8.
了解最近10 000 a来的植被和环境对制定治理黄土高原及其水土流失的战略方针、预测未来黄土高原的气候变化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作者在阐述陕西蓝田县城附近地质环境的基础上,利用孢粉图式分析了该区植被的演替,进而分析了该区全新世的古气候演化特征.据17个样品分析发现孢粉和藻类十分丰富,将孢粉图式分为三个带,分别代表全新世早、中、晚三个时期的孢粉带.Ⅰ带为蒿属优势带;Ⅱ带是乔木花粉激增,早期发育有温带阔叶落叶林或针阔叶混交林,晚期是以温带阔叶树或与松混合的疏林草原或森林草原;Ⅲ带是以栎、蒿为主的森林草原或疏林草原.结果表明早全新世气候较冷较干,发育有以蒿为主的大片草原;中全新世气候温暖湿润,发育了疏林草原和森林草原;晚全新世渐变为干燥而寒冷,是以松、蒿为主的森林草原.  相似文献   

19.
根据重庆市2002年森林资源二类调查资料和重庆市2008年森林工程总体规划,估测出了重庆市森林植被的碳储量和碳汇量,并分析其地理分布情况和市域内不同林分的碳汇能力,对重庆市森林工程的碳汇潜力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重庆市(2002年)森林植被碳储量约为4 729万t,每年固定约397万t碳,折合1 454万t二氧化碳;重庆市东部地区的碳储量普遍高于西部地区,在各区县中碳储量排在前五位的分别是城口、巫溪、酉阳、石柱、奉节;重庆市域不同林分中,以马尾松的碳汇量最大,占重庆市总碳汇量的60%,其次是栎类,冷杉最少;重庆市森林工程造林成林后的森林碳汇价值高达36.65亿元/年,具有很大的碳汇潜力.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北海海域潮下带底栖贝类的分布特征,给底栖贝类的保护、开发和利用提供参考,本研究采用潜水员水肺潜水、海底样方定量采集方法,对北海市廉州湾、侨港、白龙和营盘等4个海区潮下带底栖贝类的种类、数量及时空分布特征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北海海域4个海区潮下带底栖贝类有2纲9目31科60属102种,其中腹足纲(Gastropoda)13科14属17种,双壳纲(Bivalvia)18科46属85种。春季有55种底栖贝类,秋季有76种,春季和秋季共有的种类有29种。秋季的廉州湾海区底栖贝类种类数和个体数都是最少的,秋季的侨港海区出现的底栖贝类种类数最多,个体数最多的出现在春季的营盘海区。平均栖息密度最高的是春季的营盘海区,达到27.35个/m2,平均栖息密度最低的是春季的廉州湾海区,只有1.00个/m2。春、秋两季4个海区的优势种差异较大。多项生物多样性指数结果表明,春季的营盘海区底栖贝类生物多样性差,底栖贝类群落结构处于重度受干扰状态;秋季的4个海区底栖贝类生物多样性较丰富,秋季的底栖贝类群落结构总体处于比较健康的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