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正近日,2018年普利策奖在美国揭晓,以记者坎特为首的《纽约时报》团队以及《纽约客》撰稿人法罗,因对于女性遭遇性侵的相关报道获得了普利策新闻奖中分量最重的"公众利益服务奖"。《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还因报道俄罗斯涉嫌介入2016年美国大选的调查工作,而一同获得"国内报道奖"。2017年10月,好莱坞传奇人物温斯坦被《纽约时报》曝光涉嫌性侵多名女性。此后,超过70名女性出面指控温斯坦性侵和强暴,并带动了对其他权势人物接二连三的性  相似文献   

2.
由于特殊的地理、历史、政治等原因,西藏一直是国内外媒体关注的焦点。媒体的涉藏报道体现并影响着人们在涉藏问题上的认同。文章基于对《人民日报》、《联合早报》和《纽约时报》三家媒体近五年来涉藏报道进行内容分析的基础上,试图勾勒出不同语境下的媒体对涉藏问题认同的现状,并从如何巩固和拓展中华民族及西方国家对涉藏问题认同的角度,提出当下涉藏报道的传播策略。  相似文献   

3.
采用内容分析法, 剖析1997-2012年《纽约时报》、《卫报》、《澳大利亚人报》和《中国日报》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下每年一度的缔约方大会期间关于气候变化的1549篇报道, 就其历年来的报道数量、使用的信息框架、信息源状况以及针对中国的报道数量状况进行分析, 并对2009年12月至2013年6月《纽约时报》、《卫报》和《澳大利亚人报》针对中国的315 篇气候变化报道进行态度分析。结果表明: 1) 当有新的条约或协议出台时, 媒体会给予更多的报道; 2) 各国媒体使用的报道框架与其所属国的国际气候变化谈判立场相关联; 3)《纽约时报》、《卫报》和《澳大利亚人报》对中国谈判形象的报道整体上负面, 但在国际合作和国内政策上进行了正面报道。  相似文献   

4.
从EBSCO数据库收集的2007年《纽约时报》和《时代》周刊的中国报道,用批评性话语分析方法对美国主流媒体的中国报道进行定量和定性研究,使我们看到其报道特点及其发生的变化。深入分析其原因,对于探究媒体语言与社会文化语境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新闻报道由于受特定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往往隐含着媒体的特定立场和态度,对公众有一定的引导作用.本文基于自建小型语料库,从语料库的高频词、索引行、搭配词表、词簇等四个方面功能入手,结合系统功能语法的词汇分类系统和情态系统这两个维度对中美两国的主流媒体《纽约时报》和《中国日报》对中国新冠肺炎疫情的报道进行了对比分析,探讨新闻话语的差异以及背后的意识形态,并分析其深层次的原因.研究发现中美媒体的报道在报道角度、转述语以及报道的词汇选取方面呈现出不同的特点.《纽约时报》更加注重疫情的灾难性和给中国带来的压力,为西方受众营造了一个负面的国家形象,《中国日报》侧重于报道对肺炎疫情的治理和信心.  相似文献   

6.
新闻     
中国在拉美地区填补美国撤资空白美国《纽约时报》2009年4月15日报道称,当华盛顿与拉美的关系相对紧张时,中国正在加大力度向该地区的国家提供大量资金。拉美地区国家目前正遭受经济增长放  相似文献   

7.
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机关报,《人民日报》在有关中国内外政策导向报道方面发挥着其他媒体所无法比拟的作用。就《人民日报》的涉外报道而言,其非常紧密地体现着报道时段中国国家利益的指向。1990年代初期的海湾战争和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均对世界和地区局势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人民日报》对这两场战争均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报道。因为两场战争发生时中国国际处境和对外利益诉求相差很大,所以《人民日报》的报道重点也是有明显不同。通过对比分析《人民日报》对两场战争的报道倾向,可以清晰地看到各个时期中国国家利益的不同诉求。  相似文献   

8.
目前美国政府对华裔科学家李文和的调查还在继续,无论将来是否定罪,他的生活都已经被几篇不负责任的新闻报导永远改变了,而其中最令新闻从业者蒙羞的正是被视为权威的《纽约时报》。新创刊不久、专门报道美国媒体事务的《内容》(Brill'sContent)杂志11月号刊出 Robert Schmidt(罗伯特·施米特)的长篇报道,以《纽约时报报道中国间谍案:准备,开火,瞄准!》为题,详述《纽约时报》报道李文和案的前前后后。  相似文献   

9.
在当代中国如何推行和开展人权教育,是一个在理论上有争议、在实践中有困难的重要课题。我国人权教育面临着被动性、地区差异性、不确定性、随机性、自发性等问题。本文在总结2009年《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09—2010)》的施行情况的基础上,提出深化人权理论研究、加强人权教育的主动性、加快建立人权机构、实施人权主流化教育等措施,进一步引导我国人权教育在学科专业、类型、层次上的优化。  相似文献   

10.
黑白混淆,"新闻自由"实乃肆意诽谤;是非颠倒,"国家利益"不过强行霸权。 1995年冬天,在结束对《华盛顿邮报》半年的工作访问之前,我根据对这家及其他主要西方媒体的统计分析和访谈,撰写了一篇题为《美国媒体是如何把中国人民妖魔化的》的文章。我在文章中指出,西方媒体用践踏人权、压榨  相似文献   

11.
新闻     
金融危机令中国更强大美国《纽约时报》2009年9月14日报道说,如果说有一个国家在这次危机中受益,那么它就是中国。中国还太小,不足以拯救世界,但是北京迅速而强势的货币及财政政策,已经为其赢得了尊敬。一年以前,华盛顿还不断地敦促北京让人民币升值,解除对市场的管制;现在,形势已经截然不同。美国不仅在要求中国加速金融体制改革方面保持了缄默,而且还一次次地被迫对来自中国的指责为自己辩护。  相似文献   

12.
以FT中文网的北京奥运报道为研究对象,运用内容分析法和框架理论考察FT中文网在北京奥运会的报道上如何建构中国的国家形象。研究发现FT中文网对北京奥运的报道总体比较客观,但是在政治、人权、环保问题上,对中国的偏见明显。在新闻的叙事上,以深度报道和评论为主,重在解释新闻原因和阐释新闻影响。  相似文献   

13.
据外电最近报道,全世界目前可以通过互联网络阅读报纸有900种,今年年底前将达到2000种。在现在的900种内,美国占一半,欧洲有200种,拉美38种。互联网络——新的电子新闻传播系统,正在使传统报纸书刊发生巨大变化。《纽约时报》在环球网上出版。《纽约时报》从1月22日开始每天将在环球网上出版,世界各地的读者将通过这一渠道及时获得该日报的大部分内容。这种电子版叫做环球网上的《纽约时报》,包含当日该报纸版本上的大多数新闻和特写文章,分类广告,  相似文献   

14.
盛晓莉 《科技信息》2014,(13):127-128
本文主要从及物系统过程中的关系过程角度,从美国的两大报纸《纽约时报》和《时代周刊》中看美国报纸对新疆以及"7.5"事件的报道,主要选取了2008到2012年间的报道。从而看出美国报纸是如何看待新疆事件的,这种报道对读者有何影响,进而看出美国对中国政策的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15.
《纽约时报》在“3·14”西藏暴乱事件发生后做了一系列报道。通过对报道中各种信源的定性与定量分析,发现《纽约时报》并非以其标榜的客观性原则来处理“3·14”有关报道的,而是利用信源的种种处理手法最终帮助达赖“流亡政府”成功地对此次“3·14”事件发表了看法。这种信源处理方法背后隐藏善美国媒体解读西藏问题一贯的冷战式思维,具有强烈的意识形态偏见。  相似文献   

16.
<正>据美国《纽约时报》网站报道,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表示中共将2016年至2020年的经济年均增长目标设定在6.5%以上。这一消息显然是要试图降低人们的预期。在公布下一个五年规划的内容之际,中国宣布了这一消息。最近举行的党的全会讨论了经济发展蓝图,预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将于明年春季批准这一蓝图。报道称,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近日在韩国发表演讲时使用了这一数字。中国  相似文献   

17.
<正>2017年5月,国家行政学院国际事务与中国外交研究中心主任于军教授主编的《中国海外利益蓝皮书·2016》问世,这本书将中国海外利益的研究提高到一个新高度。海外利益是国家利益的海外延伸,是国家战略利益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的海外利益是世界强国的标志之一。《中国海外利益蓝皮书·2016》提出,中国海外利  相似文献   

18.
《世界博览》2011,(17):12-13
美国《纽约时报》报道,就如同上世纪80年代来自日本的投资,中国的巨额资金正大举流入纽约,领域涉及房地产、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旅游观光。  相似文献   

19.
<正>《纽约时报》发表的有关"苹果"iPhone引发电子经济(iEconomy)的九篇系列报道,一举拿下了2013年的普利策解释性报道奖。"苹果"为什么选择中国作为其全球产业链的核心?这是偶然还是必然?从2012年初到年底,《纽约时报》发表了有关"苹果"iPhone引发电子经济(iEconomy,i经济)的九篇系列报道,一举拿下了2013年的普利策解释性报道奖。普利策奖委员会表示,关于"i经济"的报道"深入调查了‘苹果’和其他科技公司的商业行为",揭露了"对劳工和消费者而言变化中的全球经济不为人知的一面"。系列报道最引人入胜的悬念就是"苹果"为什么选择中国作为其全球产业链的核心?这是偶然还是必然?  相似文献   

20.
美国《纽约时报》报道,就如同上世纪80年代来自日本的投资,中国的巨额资金正大举流入纽约,领域涉及房地产、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旅游观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