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蒋冠林 《科技信息》2008,(3):201-202
城市游憩商务区(RBD)是以城市自身为主要旅游吸引物的旅游城市的重要发展核心。本文讨论我国旅游城市RBD空间形态类型以及影响其发展的动力机制。从功能、空间结构、市场细分三个方面提出我国旅游城市RBD空间的发展方向。指出未来旅游城市RBD的发展将呈现多核心、多层次、网络化的发展趋势。文章还探讨了城市旅游资源空间发展与城市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密切联动关系。  相似文献   

2.
基于游客出行轨迹的网络结构特征,分析旅游目的地交通结构已成为研究交通可达性的重要内容.该研究通过筛选、挖掘网络游记文本中的时空信息,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可达性模型、耦合模型等,以西南民族旅游目的地黔东南州为例,分析了州内自助游网络结构特征与州内交通可达性,并以此为基础分析州内自助游发展水平与交通可达性的耦合协调关系,为民族地区自助游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研究表明:1) 通过网络游记数据挖掘,州内自助游旅游节点主要有27个,且主要分布在交通干线经过的县(市);2) 黔东南州自助游网络整体密度较低,边缘与核心节点联系较弱,互动性差,网络结构整体呈现出不均衡性;3) 27个旅游节点中平均最短出行时间179.67分钟,其中肇兴侗寨可达性最佳,加车村及加榜梯田可达性最差;4) 旅游节点与所在县(市)自助游发展水平与旅游交通可达性耦合度与协调度整体较低,其自助游发展水平与旅游交通可达性存在一定错位.  相似文献   

3.
基于国内外RBD的理论研究成果,从南宁市发展过程来考察各阶段城市游憩商业区空间变化历程,总结归纳南宁市游憩商业区(RBD)演变特征、空间结构特征,为促进南宁市经济和旅游业的发展、城市环境的改善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4.
随着“全域旅游”时代的来临,居民旅游出行模式与旅游空间结构都发生了深刻的改变,推动“交通模式—旅游结构”的互动发展变得日益重要.通过研究青海省106个A级景点和43个自驾车营地的空间分布特征和交通可达性,分析县域等时圈内自驾车营地与A级景点的协调程度,划分不同等级协调性区域,进而采用空间关联方法来分析青海省旅游空间格局.研究表明:①青海省旅游空间结构以西宁市为核心集聚分布,景点和营地分布空间格局演变的方向逐渐向南部和西部发展,沿交通网高核密度区形成旅游廊道,全省A级景点的平均可达性时间为2.47 h,自驾车营地平均可达性时间为3.35 h;②自驾车营地与A级景点的耦合协调性与可达性程度呈现区域一致性,中低可达性区域的耦合协调性较低;③自驾车营地和A级景点可达性呈较强空间集聚格局,冷热点区以西宁市区为兔形之首呈现中心—外围结构,由核心热点区逐渐过度到外围冷点区,推进自驾车营地建设向南部和西部通道扩散.为了增强全域自驾旅游可达性,提升青海省旅游空间结构的协调程度,应注重中低可达性区域自驾车营地分期规划建设.  相似文献   

5.
采用分形方法,对福建省旅游目的地三大核心子系统(旅游吸引物系统、旅游城镇系统及旅游交通子系统)空间结构分维值的对比分析发现,实证结果较客观地揭示出各子系统之间分形支体属性暗存的数理关系,反映福建省旅游目的地空间结构的内在特征.研究成果为促进福建省旅游目的地系统空间结构整体优化方向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以苏州虎丘RBD为例,在分析游憩需求的基础上,探讨其功能结构与布局特点,系统梳理该地区的游憩商业特征规律,从规划视角研究RBD业态构成与布局的优化,提出虎丘RBD应如何完善其功能结构以满足游憩者需求的相关建议,对城市RBD规划与建设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交通网络空间结构对乡村旅游的发展至关重要。选取环巢湖国家旅游休闲区为案例地,使用高德地图提供的最短路程和不同交通方式下通勤时间数据,从环湖12镇乡村旅游交通网络的可达性和连接度的视角分析环巢湖区域的旅游交通网络状况,发现各乡镇节点之间可达性存在着显著的空间差异:长临河镇、烔炀镇、黄麓镇、中垾镇等巢湖北岸各乡镇的可达性较好;东北角的柘皋镇与西南角的盛桥镇、三河镇、同大镇可达性较差。各乡镇节点连接度中的的α指数为0.58、β指数为1.83、γ指数为0.73,都处于中等以上水平,说明总体上环巢湖区域乡村旅游交通网络的连接度方面较为良好,但是也存在部分节点间交通发展不均衡状况。区域交通网络空间上的的差异影响着各乡镇的旅游发展,为构建高效的乡村旅游的旅游交通网络,提出了交通网络空间结构优化的方案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以苏州石路地区为案例,解析了建设游憩商业区(RBD)的基础条件和结构布局特征,并通过游憩设施建设前后旅游流、商业特征的对比分析,剖析了该地区RBD的功能,探讨了其未来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相似文献   

9.
本文基于景观生态学理论,认为斑块是旅游活动的主要发生场所,它的空间结构决定了区域旅游的发展态势.研究游憩斑块空间结构方面的规律,有助于深入认识斑块的宏观特征,发现旅游投资及游客流动的规律,更有助于把握斑块、廊道与基质三者的关系.因此从类型、等级方面详细地分析长春郊区游憩斑块的空间结构,并且提出了优化斑块的理念.  相似文献   

10.
揭示山地城市环城游憩带ReBAM构建的特殊性及其对相邻县域旅游产业的影响机制,以便对县域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指导.运用文献归纳法对国内外环城游憩带相关理论进行了归纳;结合山地城市的特点,总结出重庆市环城游憩带构建的特殊性;运用系统分析方法,揭示县域旅游产业系统与环城游憩带的作用面,并据此提出相关建议.研究表明,"乡村性"与"生态性"是环城游憩带的主要特点,交通是否便捷是影响环城游憩带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重庆市主城周边区县必须加强"乡村性"与"生态性"的营造,健全旅游交通体系,培育游客良好的"地方感",才能构成重庆环城游憩带核心环节.  相似文献   

11.
以湘江流域为研究区域,选取县级及以上城市为评价单元,运用GIS分析技术从公路网密度、邻近度、通达性3方面分别对各评价单元的差异进行分析,并利用以上3个指标构建区域交通优势度综合评价模型。分析湘江流域交通优势度的空间分布格局和特征以及其形成成因.研究表明:湘江流域路网密度整体较低,城市间差异较大;邻近度和通达性以地级市为中心呈圈层分布;城市间交通优势度极化严重,交通优势度较高的地区主要在长株潭城市圈、衡阳市及周边地区:整个流域交通优势度成“H”字型分布格局.  相似文献   

12.
以南京市夫子庙游憩商业区为例,搜集大众点评网上的游客评论,采用文本分析以及专家打分法,从游览娱乐、特色小吃、购物、环境四个方面分析南京市本地居民和外地游客的关注度及满意度.结果显示外地游客与本地居民对游览娱乐、特色小吃、购物及环境四个方面的满意程度相差不大,但是关注程度有所差异.他们对游览娱乐的满意程度最高,环境最低,总体满意度高于一般水平.本地居民对购物和环境的关注度高于外地游客,而外地游客对小吃的关注度高于本地居民.游览娱乐的关注度远远高于其他几项因子.建议南京夫子庙游憩商业区今后应进一步提升旅游景区的文化内涵,改进游憩商业区的环境质量,提升特色小吃的质量以及服务水平,改善购物环境.  相似文献   

13.
城市旅游开发中的产品类型与空间格局   总被引:25,自引:2,他引:23  
运用地理学的空间分析方法,分析了城市旅游景观的6种空间符号,并总结了国外城市旅游产品的序列,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城市旅游商业区(recreational business district,RBD)的类型,指出其芡主要受城市传统风貌格局的影响,其它间形态与城市商务中心(Centeral business district,CBD)有密切联系。对环城游憩带的概念进行了讨论,提出其主要的旅游开发方向包括旅游度假区、主题公园、乡村休闲旅游、产业旅游等。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近距离旅游需求的日益增强,环城游憩带这一新的旅游空间模式应运而生,而环城游憩带中游憩地的空间拓展也逐渐成为旅游研究的重点课题之一.以北方滨海城市———大连市为研究对象,选取205处游憩地作为研究样本,运用MapInfo制图软件工具分析并建立旅游地综合性评估模型,从游憩地空间拓展、类型与等级特征两方面进行分析,明确大连市游憩地空间拓展规律与特征.结果表明:大连市游憩地的空间拓展呈现以下4种规律:一是呈现出"广布+集聚"的特征;二是呈现"市内运动休闲,市郊观光游览"特征;三是游憩地建设基本符合距离衰减规律,而运动休闲游憩地在北部腹地出现了"反距离"现象;四是游憩地分布受地理区位限制.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从神话概念的反思入手,论述神话和信仰在发生学上的相互依存关系,提示更新现代中国学术中的神话观,使之从民间文学的狭小范围中释放出来,还原为文明发生的原型编码及体现文化基因的神圣叙事。在此基础上重审儒学与儒教之争,提出"儒家神话再发现"的当代课题,从比较神话学视野重估孔子与《论语》的文化价值,讨论经学传统中对"凤"与"麟"的阐释特点,论证"天命"及"圣"、"德"等核心概念的宗教学、神话学背景,揭示"君子比德于玉"说的信仰根源,发掘儒家神话背后更加深远的华夏玉教大传统。  相似文献   

16.
江西省红色旅游景区可达性分析及空间结构优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结合江西省非常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采用可达性分析方法和人口数据空间化方法,定量分析和评价了江西省主要红色旅游景区的空间结构及其区域效应,从格局调整、景区优化、路网建设等方面提出了江西省红色旅游景区空间结构优化对策,从研究方法层面为红色旅游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邓亚玲 《科技信息》2011,(8):166-167
孔子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伦理思想在他的思想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他总结了以往的伦理思想,在中国伦理学史上第一个建立了以"仁"为核心的伦理思想体系,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伦理思想对中国两千多年的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思想在今天对于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重建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伦理道德体系,对于培养良好的道德风尚和社会风气,都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仙花寺,中国内地的第一座天主教教堂,它既是明末中西文化交融原生状态的见证者,更是研究明史、宗教史、中西交流史的"活化石"之一,具有重要的文物价值。考证仙花寺的地理位置,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