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死水微澜》的女主人公邓幺姑和《包法利夫人》的支玛进行婚外恋的原因和行为具有相似性,但她们在爱情中的地位与态度不同:艾玛是以主动的姿态去爱的,爱情就是艾玛生存的目的;邓幺姑则以“被爱”的受动姿态去等待爱情,爱情是她生存的手段,这两种不同的恋爱观有其社会历史文化根源。  相似文献   

2.
在西方文学长廊中,有两位女性形象格外地引人注目;一位是《红字》中的海丝特,另一位是《荆棘鸟》q-的梅吉。这是两部不同时代、不同国家的爱情故事小说,却有着相似的爱情悲剧。她们所爱之人都是与上帝长相厮守的神父,她们都为所爱之人育有一个孩子,都揭示了宗教的残酷和禁欲主义的丑恶。她们用女人特有的方式与上帝对抗,在与上帝争夺爱人的较量中,揭示了真正的爱和一切美好的东西都是需要以难以想象的代价去换取的。  相似文献   

3.
爱情是人生永恒的主题,也是艺术的永恒主题。而在西方宗教的禁欲主义压制下,爱情往往带有悲剧色彩,西方文学中的爱情是在宗教氛围笼罩下的描写。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都俯拾即是,“因为爱情和婚姻实质是一个民族深层文化的体现”,反过来文化背景的差异又影响、限制着一个民族的恋爱方式和婚姻习俗,决定着男女主人公对爱情与婚姻所采取的行动。本文通过英国莎士比亚名剧《罗密欧与朱丽叶》,美国著名作家霍桑的《红字》,分析这两部爱情悲剧对民族深层文化的体现  相似文献   

4.
爱情是人类永恒的话题,它是人与人之间最纯洁、最美好的依恋。爱情教育,也是情感教育的一个不能回避、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本文主要总结了两本日本高中国语课本中有关爱情的作品的特点,阐述了它与中国高中语文课本中爱情题材的作品的不同,并进一步考察了这些差异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孙二平 《科技信息》2010,(3):I0228-I0228,I0230
生活在同一时代背景下,出身于同一阶层的美国南方女性艾米丽和斯嘉丽有着截然不同的命运。本文试从家庭环境对她们的影响,她们对爱情的态度差异,以及她们对传统的态度和反应不同三个方面探析她们不同命运的因素。  相似文献   

6.
美狄亚是古希腊文学里一个独特的女性形象,也是至今为止颇具争议的一个女性形象。杜十娘是中国古代文学中一个闪耀着光芒的女性。她们都美丽而充满智慧,都有一颗不羁的心灵,都追求自由幸福的生活,但她们在爱情上都遭遇了不幸。为祭奠被毁灭的爱情,她们报复的方式和结局既悲壮又惨烈,既令人心惊又令人敬佩。本文主要从探讨她们的爱情悲剧根源入手来分析中西方复仇女性形象的差异,并试图阐释这种差异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中国社会中的妇女(尤其是在封建社会),她们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受着政权、族权、夫权、神权的残酷压迫,必须恪守封建礼教及其道德标准。自西汉以来,历代统治者无不以儒家思想治国,儒家思想强调"存天理,灭人欲"。因而在人类社会千百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女性的苦难最深重。封建社会女性对爱情的抗争是一面鲜亮的旗帜,刘兰芝和子君跨越千年,实践女性对爱情的渴望与梦想。本文以两位主人公入手分别探讨她们的爱情追寻路,剖析她们爱情梦想破灭的真正原因,显示其爱情追求的价值与意义。  相似文献   

8.
试论《孔雀东南飞》中焦仲卿引发的爱情悲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婆媳矛盾在中国社会中普遍存在,是一个古老而又永恒的话题。《孔雀东南飞》中的爱情悲剧产生最根本原因就是焦母与刘兰芝存在婆媳矛盾,而既作儿子又作丈夫的焦仲卿却处理不妥。  相似文献   

9.
林伟  苏泽清 《科技知识动漫》2008,(2):112-113,120
品德和爱情一样,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如何肯定德育在中等职业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转变办学理念,加强研究、加强督导、加强思想教育队伍建设、使德育切实放在中职教育的首位,事关中职教育健康发展和国家经济能否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时间镰刀下的永恒不朽—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中的时间主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守群 《科技信息》2009,(4):101-102
时间是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中一个不可忽视的主题。由于一切都受时间的制约,诗人把时间与美貌,青春和爱情一起讨论,力图表达通过结婚生子、诗歌创作和歌咏爱情三个超越时间之物来摧毁时间的毁灭力量,突出人生隶属于时间的被动地位,传达真善美亘古常青的乐观态度。本人拟从结婚生子,诗歌创作和永恒爱情三个角度对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中的时间主题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11.
首先分析了《诗经》中郑卫婚恋诗中女性形象众多的原因,一是社会条件所致,二是男女性别差异。然后以具体诗歌为例,从容仪、品德、精神三个方面依次对女性形象之美作了分析。郑卫婚恋诗中的女性形象容仪方面主要以修长高大为美,品德方面主要以恭谨柔顺为美,精神方面表现出了独立自尊之美。  相似文献   

12.
以往对叶芝诗歌中女性形象的研究多集中在叶芝早年爱慕的女演员毛德·岗身上,多数人认为叶芝诗歌以歌颂该女士的美貌及表达对其求而不得的思念及伤感为主。但通过对叶芝诗歌创作中众多女性形象的细致分类、总结,可以看出叶芝诗歌中女性形象创作的多样性以及内容表达的丰富性。  相似文献   

13.
《诗经》中的不少爱情诗是上古男女恋爱婚姻的真实写照,从恋人们或甜蜜或痛苦的爱情经历可以看出在中国封建社会形成之前人们的爱情观念。由于社会风气比较开放,男女双方的恋爱受的限制和束缚较小,男女双方在恋爱中的地位相对平等,青年男女在恋爱婚姻方面表现出积极的态度;由于礼制的确立和一夫一妻观念的形成又使他们的爱情观表现出精诚专一的严肃态度。从这些爱情观可以感受当时社会的一些礼俗和它对后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唐宋两代的末世学大家李商隐与姜夔在他们的情诗、情词创作中,都存在着体变异的因素,出现了体之间抒写功能、审美风格等方面的出位互动,使得他们的情诗、情词呈现出特异风姿,而且相互之间有了某种程度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15.
爱情是古今中外文学作品中永恒不变的话题,而诗歌以其凝练、优美的语言最充分地体现了这一主题。在中英爱情诗中,除了语言风格上的很多相同之处外,在表现手法上也有诸多相同点,如:借助比喻等修辞手法;借助动植物以及自然现象来抒发感情等等;但由于中西方的文化、民族个性差异等等使得中英诗歌在表述爱情时又有不尽相同之处。  相似文献   

16.
中西方爱情诗歌都歌颂了人类情感中最神圣、纯洁和崇高的爱情,然而由于地理环境、文化心理等各种因素的差异,中西爱情诗也各有特色。从创作动机、作品主题及诗风和手法这三个方面探讨中西方爱情诗的差异,可以发现:中诗委婉、微妙、简隽;西诗直率、深刻、铺陈。两方各有千秋,我们应以开放的心态博采众长。  相似文献   

17.
冰心是中国小诗的奠基人,也是新文化运动之子,她的作品中洋溢着一种爱与美、温柔与和谐的气氛。她高扬爱的哲学,热烈歌颂伟大无私的母爱,在满蕴着温柔,微带着忧愁的含蓄中品尝着对童幼时母爱的甜蜜,而这杯冰心满斟的生命之酒,同时却深深影响了海外的菲律宾华文文学,让无数旅菲华人游子魂牵梦绕,铸就了他们心中的爱的圣杯。  相似文献   

18.
约翰·多恩的<别离辞: 莫伤悲>和柳永的<雨霖铃>分别是英国诗歌和中国诗歌中描写爱人离别的千古绝唱, 同是赠别诗, 但读来却给人不同的审美感受.文章拟从诗人生活的时代背景、两首诗体现的文化价值观和诗人写作手法的差异等角度对这它们进行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9.
《诗经》中描写爱情婚恋的诗作很有特色,它们是青年男女心声的自然流露和倾吐,或是爱情既得的欢歌,或是爱情压抑的悲鸣。在《诗经》时代,礼制的影响力逐渐加强,表现在对待男女婚恋上其禁锢人性的一面逐渐显露出来。从描写男女爱情及婚姻的诗作中都可以看出情与礼的激烈冲突与碰撞。  相似文献   

20.
许浑山水诗有其独特的审美视角,“许浑千首湿”便是一个集中体现。从“知者乐水”的角度来分析这一创作现象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许浑有着如水般圆融通脱的性格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