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高等教育的国际化与本土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高等教育在日益国际化的进程中,必须要处理好与本土化的关系,防止被同化或完全西化。同时,教育国际化与本土化应互为条件,互为补充,二者不能对立起来。中国高等教育只有走国际化与本土化相结合的道路,才能在世界高等教育体系中占有独特而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2.
学科综合是21世纪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目前我国高等美术教育,一方面由于缺乏国际化教育理念,造成学科单一文理失衡;另一方面缺乏本土化观念,使西化覆盖本土造成中西文化失衡,这些都与当代高等美术教育的发展趋势不匹配。因此,应以学科综合的国际化教育趋势为出发点,尽快实现国际化与本土化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3.
21世纪是中国经济全面融入世界经济的时代,而与之相适应高等教育国际化和国际型人才培养成为高等学校探索的热点问题。高等教育国际化作为高等教育发展史上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兴起,从《财富》全球论坛七年内三次"握手"中国看高等教育发展,要紧紧抓住培养友好型、可持续、和谐以及中国本土化的国际化创业型人才的新机遇,实现人才培养向更高层次的跨越。  相似文献   

4.
为适应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趋势的需要,大庆师范学院充分发挥地缘优势和学科优势,在中俄合作办学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实践:根据学院发展定位,审慎选择合作伙伴;坚持以师范教育为主,拓宽各学科交流的渠道;坚持国际化和本土化相结合;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扩大留学生招生规模。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人本"视野为出发点,从学生培养中西合璧、人本为上,师资构建海纳百川、固本正元,精神气质崇尚真理、平等自由三个角度探讨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与本土化并行发展的"中庸"之路。  相似文献   

6.
中外合作办学已进入从扩大规模到提质增效的关键时期,现阶段与我国高等教育现状的不适应问题仍存留于不同的领域、层面和程度上,归根结底反映了合作办学"本土化"和"国际化"的融合问题.本文分别从教育思想与人才培养目标、办学体制与工作机制、专业建设与课堂教学、留学状况、教学质量监督与评价机制五个层面阐述进一步做好中外合作办学"本土化"与"国际化"融合的思考与建议,提出一系列合作办学工科本科人才培养的实践经验与创新方案.  相似文献   

7.
中外合作大学建基于全面引进西方高校课程体系的基础上,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课程结构等方面体现了鲜明的国际化特征。然而,西方大学的课程体系在中国的社会环境中难免会遇到不适应问题。为推动课程的有效实施,中外合作大学必须结合本国高等教育发展实际,对国外大学的课程体系进行本土化改造,具体包括适应性本土化、补充性本土化和重塑性本土化3种改造形式。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国际化趋势,法学领域出现了法律发展的国际化与本土化之争。在对两者进行理论分析后,建议将法的国际化与本土化有机整合在一起,借鉴外来经验,发挥本土优势,进行本土化改造,推进我国法制变革与法治建设。  相似文献   

9.
作为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的加拿大,高等教育已有350年历史积淀.其融多种模式于一体、以公立教育为主体的高等教育体系、高等教育发展的法制化推进、以省为主的高等教育地方分权体制、合作教育的后来居上、结构严谨的立体化教学质量保障体系、高等教育中介组织作用的发挥、高等教育的多元文化特质、对大学排名工作的重视、通过国家创新战略吸引高端人才的新世纪举措等10大高等教育发展经验,在打造有中国(安徽)特色的高等教育体系、推进高教强省建设、加强国际化与本土化的有机融合、加速高端人才引进、深化拓展产学研合作诸方面,都给安徽正在建设中的应用性高等教育体系以借鉴与启示.  相似文献   

10.
"全球国家地方"模式是西蒙·马金森和加里·罗斯在全球化背景下提出的一个颇具见地的研究国际高等教育的理论框架。目前国内对于此框架的研究成果却很有限。通过对这一理论分析模式做深入剖析可知,其不仅在表面上囊括了全球、国家和地方3个层次,而且重视内在过程的复杂性和集体行为,还兼顾了历史和现实条件。相较于克拉克经典的"大学—政府—市场"三角协调模式,"全球国家地方"模式实质上是分析框架的整体变革和分析视角的极大拓展,同时也是高等教育研究进入21世纪的重要理论成果。这一模式的提出对于分析重庆高等教育国际化有一定的启示意义,即应从更加宽广的视野来剖析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正确认识国际化与本土化的关系,认清自身的历史和现实条件,发挥能动性、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师资队伍国际化水平,重视发挥相关机构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在澳大利亚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进程中颇具代表性。在对该校国际化的理念、实践及成效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文章提出了对我国高校推进国际化的五点启示:一是提高国际化意识,制定国际化战略;二是拓宽渠道,多方位开展学术交流;三是集中优势力量,参与国际科研合作;四是挖掘自身优势,大力发展国际教育;五是加入国际高校联盟,充分利用国际资源。  相似文献   

12.
张书祥 《中州大学学报》2011,28(2):97-98,112
国际化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然而,河南省高校在推进国际化过程中还面临着诸多困难和制约因素。文章认为,河南省高校应转变观念,充分挖掘自身优势,采取恰当的国际化策略,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办学水平和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13.
高等教育国际化已成为今天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一种趋势。而150多年来,中国高等教育也毫无例外地一直走在逐步国际化的道路上。其中,高等教育教材的引进,不仅很好地反映了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进程,也反映出了其中的政治文化因素。从高等教育教材的引进历程这一角度入手,分析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中的政治文化因素与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关系,以此为基础思索我国社会政治制度对高等教育及国际化的制约和影响,以期探讨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一些基本规律。  相似文献   

14.
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实现途径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化是全球经济一体化对高职教育提出的新任务。通过研究高职教育国际化的内涵和面临的挑战,探索高职教育国际化的实现途径,提出高职院校应通过融入国际社会、建立质量体系、利用国外教育资源和借鉴先进经验来达到高职教育国际化的目标。  相似文献   

15.
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中的个性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高等教育个性化是追求和实现高等教育内核个性和外显个性的过程。个性化是国际化的基础。国际化是个性化的实现途径及其表现。根据我国高等教育的现实处境,文章主张在教育国际化中,中国高等教育要有个性化发展。并从观念、自主性、教师、制度和文化五个方面,探讨中国高等教育的个性化。  相似文献   

16.
从高等教育国际化和多样化的内涵、特点出发,对高等教育国际化与高等教育多样化进行比较,探讨两者的共同点和差异性。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中国高等教育的迅猛发展,两者充分体现出互动、互补的关系。作为中国高等教育规划和发展中的重要的一章,高等教育国际化涉及高等教育的方方面面,呈现出多样化发展的特性,并将对提升中国高等教育内涵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复合型英语人才的培养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伴随着国际化、市场化进程的加速,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也面临着空前的考验。在这种形势下,针对我国英语教育存在的实际问题,必须加大英语专业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力度,使学生的综合素质进一步提高,使之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高等教育国际化是21世纪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梳理当前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种种表现,探讨高等教育国际化趋势下如何开展图书馆的读者服务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教育国际化是全球经济一体化大背景下的必然趋势,也是高等教育包括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处于深化内涵、提升质量的重要阶段,如何结合高职教育发展的现实条件,探索推进高职教育国际化的实现途径,更好地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以提高自身办学水平,将会越来越为广大高职院校所关注和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