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旅游资源的合理利用与科学管理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文章介绍了武陵源风景名胜区旅游业发展情况 ,着重分析了在粗放经营方式下该区域的旅游环境质量 ,提出了具体的整改对策与措施 ,并为武陵源风景名胜区及类似的旅游胜地之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乡村旅游与西部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给西部地区乡村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农村旅游业的合理发展能大力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西部地区发展乡村旅游要立足乡村独特风貌,科学制定旅游规划,改善旅游环境,研究乡村旅游文化,创新发展模式,抓好规范管理和宣传促销,开拓乡村旅游的客摘要:源市场。  相似文献   

3.
乡村休闲旅游是休闲旅游业中的一枝独秀,可以满足游客“回归自然、体验乡村”的需求,更能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增加农民的收入,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咸宁乡村蕴藏着丰富的旅游资源,更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发展乡村休闲旅游是咸宁旅游业发展的犬势所趋。咸宁乡村休闲旅游业起步晚,经验不足,笔者提出以下对策:加强政府引导,实现整体规划;突出本地特色,打造鄂南精品;加强宣传,扩大销售;提高认识,加强培训;加强管理,完善设施;低碳环保,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近些年,乡村旅游以其独特的风格和魅力吸引了大批城市游客,成为现代旅游业中新的亮点。美丽的海滨城市连云港,虽然拥有发展乡村旅游业十分优越的条件,但其乡村旅游业的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如何利用好这些优势推进连云港市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对促进连云港市旅游业日趋走向成熟、改变农村落后面貌及缩小城乡差距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近些年,乡村旅游以其独特的风格和魅力吸引了大批城市游客 ,成为现代旅游业中新的亮点.美丽的海滨城市连云港,虽然拥有发展乡村旅游业十分优越的条件,但其乡村旅游业的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如何利用好这些优势推进连云港市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对促进连云港市旅游业日趋走向成熟、改变农村落后面貌及缩小城乡差距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乡村旅游作为农村地区新兴的旅游形式,是农村发展与旅游活动的有机结合,是推动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力量,其发展加速了城乡一体化的进程,推动了城乡经济的有机结合;随着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逐步消除,城乡一体化的不断推进,又为乡村旅游的发展开拓了广阔的空间,而乡村旅游因为具有良好的经济带动作用和社会效益,使其成为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途径和必要手段.可见,二者是互惠互利的关系.以此为出发点,对乡村旅游的发展进行分析,并对乡村旅游的发展对策予以探讨.  相似文献   

7.
农业为旅游业提供物质保障,旅游业为农业发展提供信息资金,两产业间存在着整合的基础。通过旅游业与农业的整合,可促进乡村的经济发展、社区发展和村容村貌建设,是新农村建设切实可行的手段之一。在天柱山景区,农业可通过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观光农业、生产旅游纪念品、从事小型旅游项目开发、经营农家乐、改善民居环境建设向旅游业整合;旅游业可通过设计涉农旅游产品、加大农业生态旅游产品和休闲旅游产品的市场营销向农业整合。宏观层面可通过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微观层面以"公司+业户模式"、"政府+公司+农村旅游协会+旅行社模式"为主,形成农业和旅游业合作经营模式,促进农业和旅游业的整合。  相似文献   

8.
乡村旅游是推进资源型城市持续健康发展、实现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本文以典型资源型城市临汾为例,阐释全域旅游背景下乡村旅游优化发展的产业、空间、管理和旅游4种转向,并对旅游业驱动乡村振兴的过程和实践模式进行分析,探讨资源型城市乡村旅游的发展路径和机制。结果表明:(1)临汾市产业由第二产业向以旅游业为主的第三产业转型,空间上农业用地适度向旅游建设用地转化,管理由传统粗放模式向现代企业制度发展,旅游由单一要素向多元要素转变;(2)临汾市探索出乡村旅游实践模式,即明确定位,重塑旅游形象,发挥龙头景区带动作用,探索发展工业旅游,重建乡村生态环境,协调推进城乡融合,实现乡村振兴;(3)乡村旅游从农业、农村和农民3个维度推动了乡村振兴的进程。资源型城市乡村发展亟需转型,资源型城市乡村应注重旅游形象的重塑,明确自身定位,开发新型特色旅游资源,构建本地完整旅游产业链条,以谋求乡村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邱如梅 《安徽科技》2015,(12):17-18
经济发展下人们的旅游意识逐步增加,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而言,大力发展当地的乡村旅游业,无异于找到了一条发展经济的路径。要保障旅游业的良好发展势态,乡村旅游公共服务供给机制必须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0.
以车耳营民俗村为例,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采分析乡村旅游效应问题.结果表明:根据SPSS分类结果将该地区认知类型划分为典型积极型(I组、II组)、退却型(IV组、V组)、冷漠(VI组),分别占到了总样本的85.56%、10.60%、1.92%.其中,积极性认知类型组可以更客观地反映旅游影响,退却型认知类型组没有认识到发展旅游业的重要性,对旅游影响体会不深刻,冷漠型认知类型组对旅游影响完全否定或者极度夸张.从不同认知类型组看,积极型认知类型组对乡村旅游的经济效应、社会文化效应、资源环境效应持肯定态度,而对道德文化效应和生存环境效应持中立态度;冷却型认知类型组认为旅游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支持,但旅游区居民自身经济状况未得到改善,对社会文化效应持中立态度,而对道德文化和环境的负面效应感知强烈;冷漠型认知类型组对旅游的经济效应、社会效应和环境效应均持否定态度.人口统计学特征对旅游感知水平的影响表现为"家庭人均年收入"、"家庭成员是否从事旅游业"和"是否本地人口"是影响旅游经济效应感知层次的的关键因子,"家庭人均年收入"、"性别"、"家庭成员是否从事旅游业"对居民感知旅游社会效应和环境效应具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乡村旅游作为旅游业的一种新型业态,在地区旅游经济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文章对环巢湖地区乡村旅游开发的客源市场、交通条件、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乡村旅游资源等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分析,旨在寻求乡村旅游资源开发可行性分析的一般模型.  相似文献   

12.
以兰州市城关区及其郊外的什川镇长坡村为例,对城乡旅游地居民的旅游感知与态度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1)城乡差距是影响中国旅游地居民旅游感知与态度的因素之一;(2)城市居民和乡村居民在个人收入和受教育程度存在明显的差距,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城乡居民对旅游的态度;(3)乡村旅游地居民和城市旅游地居民对旅游的感知与态度基本上持有积极的态度.尤其是乡村居民对旅游发展的态度普遍高于城市居民,他们对发展旅游抱有希望的态度,甚至渴望发展旅游;(4)在城市居民与乡村居民相互感知与态度方面,城市居民不欢迎农村居民来当地旅游,乡村居民则对城市居民到当地旅游表示很欢迎.这样会造成城市居民与农村居民在心里上的抗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旅游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研究结合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以少数民族特色体育旅游业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法、调查法、 对比分析法等,对少数民族特色体育旅游业助力民族地区乡村振兴战略的内涵、现状、困境与优化策略进行研究。研究认为,乡村振兴战略下少数民族地区特色体育旅游发展需要探索多元模式、打造赛事平台,精准规划布局、美化乡村环境,保持文化“本色”、夯实基层治理,健全产业链条、保障农民收入,实现少数民族特色体育资源与民族地区体育旅游有效结合,助推特色体育旅游产业振兴发展。诚希望该研究可以为我国少数民族特色体育旅游的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4.
随着现代人特色旅游者迅速增多,乡村旅游逐渐成为旅游体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国家旅游局将今年全国旅游主题确定为"中国乡村游",发展乡村旅游的宏伟蓝图至此跃然纸上,这为旅游业的深层次发展创造了条件。那么,乡村旅游在阿坝旅游业中应该扮演什么角色?这是阿坝旅游业发展进程中一个很现实也很复杂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甘肃省乡村旅游业获得了较快的发展,不仅符合国家战略,缩小了城乡差距,也成为带动农村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增长点。文章主要通过文献分析法和案例分析法,重点研究甘肃省乡村旅游发展类型及分布规律,并分析了发展中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为今后乡村旅游业更好地发展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16.
循环经济是一种崭新的环保型经济增长方式,是推进河北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河北省环京津地区乡村旅游资源丰富,区位优势突出,但其发展缺乏自身特色。因此,河北省应以景区推进、农业基地、特色经济和特色民居四种发展模式,积极培育乡村旅游产业聚集区,有效整合环京津乡村旅游资源,加大投资与宣传力度,提高服务管理水平并对其科学引导,打造环京津乡村旅游的特色产品。  相似文献   

17.
丁洁 《科技咨询导报》2010,(35):196-197
发展旅游循环经济是实现区域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简要介绍了循环经济的发展、内涵和特点,探讨了"5R"原则在旅游业中的应用,在此基础上,结合旅游业的特点提出了基于"5R"原则的旅游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以期为旅游循环经济的发展提供科学的依据和指导。  相似文献   

18.
乡村旅游是我国近年来新兴的旅游形式,各地根据自身的旅游资源开展的乡村旅游的发展水平和规模都存在很大差异.从旅游业发展的内容和趋势来讲,乡村旅游是具有极大市场前景和发展潜力的旅游项目,对促进新农村建设将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黑龙江省是我国的农业大省,乡村旅游发展还处在起步阶段,本文针对今后新农村建设背景下黑龙江省乡村旅游发展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为黑龙江省旅游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西安市都市型乡村旅游开发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在城乡一体化发展背景下,完善都市旅游产品体系,优化乡村旅游产品与空间结构,创新乡村旅游发展的路径与策略。方法运用文献分析法与案例分析法。结果探讨都市型乡村旅游概念以及在面向都市旅游与都市休闲市场下都市型乡村旅游的产品体系,以西安市为例,探讨西安市都市型乡村旅游发展及策略。结论城乡一体化发展背景下的都市型乡村旅游是都市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西安市发展都市型乡村旅游需要坚持旅游景区、旅游产品的乡村性,发展具有乡村性特色的城郊乡村娱乐产品,构筑一体化城乡游憩空间中的乡土文化-娱乐休闲中心,以活化的乡土民俗文化打造乡土文化-娱乐休闲产品,以自然化环境与景观强化乡村意象,坚持"社区参与"与旅游产业链本地化。  相似文献   

20.
地处湘、鄂、渝三省交汇处的湖北省恩施州有着发展乡村旅游的优越条件,经短期开发乡村旅游便已成为恩施州旅游业的一大亮点。但是乡村旅游在恩施州农村经济中应有的地位和作用,还没有广泛地为人们所认识,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还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只有加强政府主导和支持,乡村旅游协会引导和农户配合,科学规划乡村旅游发展思路,才能不断推动恩施州乡村旅游业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