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生态环境监测是通过各种物理、化学、生化、生态学原理等技术手段,运用可比的方法,在时间和空间上对特定区域范围内的生态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进行测试,为评价生态环境质量,保护生态环境,恢复重建生态,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提供依据。生态环境监测是环境监测的一个分支,监测的对象是以生态系统为中心的生态环境,包括环境监测和生物监测两部分。该文结合国内外案例,就九寨沟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监测的作用做简要探析。  相似文献   

2.
基于浙江省丘陵红壤区的乌龙山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工程实例,在项目的设计、施工、运行期"因时制宜"地构建各阶段的生态环境管理体系.设计阶段构建有乌龙山环境保护办公室监督设计单位、设计单位自我管理、咨询专家审核的设计阶段生态环境管理体系;施工阶段构建有乌龙山环境保护办公室通过招标管理、合同管理、环境监理、环境监测和承包商自我管理的施工阶段生态环境管理体系;运行阶段构建有业主有效维护和生态托管监测构成的运行阶段生态环境管理体系,有助于实现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的整体优化和全面落实.  相似文献   

3.
何爱兰  朱圣潮 《河南科学》2004,22(6):879-881
紧水滩水库是浙江省重要的水利工程,其生态环境建设无疑对该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对浙江省紧水滩水库流域水质状况监测和植被分布情况的调查分析,提出了该流域在今后的建设和发展中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生态环境监测是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从监测定位、监测主体、监测网络、自动监测、生态遥感监测和监测制度6个方面,讨论了新形势下山西省生态环境监测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正河北省环境变化遥感识别技术创新中心依托河北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联合河北先河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博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2018年12月经河北省科技厅批准建设,2020年12月通过验收,纳入省级管理序列.创新中心围绕河北省环境监测、自然资源调查和生态环境保护等领域,基于多源遥感应用技术,聚焦地表及大气环境敏感因子监测与识别、环境变化动态分析、环境变化遥感识别决策支持等应用需求,开展技术研发、应用创新及推广.相关技术服务于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等各级政府管理部门和相关企业的环境监测预测、环境承载力监测与预警、国土空间与生态环境评价及规划等工作,服务于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国家战略和河北省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运用遥感(RS)和GIS的技术手段及全国生态遥感监测土地利用、覆盖分类体系,对2005 - 2009年Landsat5TM等中等分辨率影像进行解译,提取生态环境评价基础数据,结合《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HJ/T196 -2002)中的技术方法,对甘肃省5年生态环境质量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2005 - 2009年,甘肃省生态环境状况指数( EI)介于28.82~29.88,生态环境质量属于“较差”,生态环境质量无明显变化.在影响EI年际变化的因素中,水网密度指数、环境质量指数贡献较大,其次是生物丰度指数、植被指数、土地退化指数.  相似文献   

7.
城市化与人类生存环境改善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综合、快速、准确、定量监测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状况尤为重要.以利用遥感技术反演城市生态系统净初级生产力、植被覆盖度和地表温度等生态参数,提出基于归一化不透水指数的地表裸露度;综合以上参数建立基于遥感参数的生态环境指数模型,并运用该模型定量评价江苏省宜兴市生态环境质量动态变化.结果表明,2000—2013年,宜兴市生态环境质量呈下降和升高趋势的面积分别占总面积的79%和21%,其中,20.56km2呈显著降低趋势,并未监测到显著改善区域.该模型综合各项遥感参数,能快速、准确、定量监测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变化,具有良好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8.
《河南科学》2016,(3):446-452
运用探索性多案例研究方法,基于扎根理论对我国第一批"2011计划"中的8个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案例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创新生态环境、创新保障体系、创新生态组织、创新生态动力和创新生态能力是我国协同创新中心生态机制主要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构建我国协同创新中心生态机制影响因素理论模型.  相似文献   

9.
底栖动物是水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群落结构和多样性对于监测水体的营养状况和维护水生生态系统的健康具有重要意义.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连接三江源、祁连山、汾渭平原、华北平原等一系列"生态高地"的巨型生态廊道,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目前,黄河流域水生态环境监测主要以水质监测为主.受黄河特殊的水文条件和生境异质性等...  相似文献   

10.
通过文献查新,在阐述和界定生态移民概念内涵基础上,分析了我国生态移民与生态环境关系的研究状况,即生态移民环境容量分析、生态移民生态环境影响监测分析、生态移民生态环境影响驱动机制、生态移民生态环境效应分析、生态移民生态风险5个主要方向的研究重点和不足.今后,要紧密结合国家新10a扶贫开发的总体部署,以建设生态文明,美丽中国为目标,以区域生态移民生态管理为研究主题,注重生态移民安置区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估、生态风险源与受体分析、生态风险预警机制研究等,不断拓宽研究领域,完善生态移民与生态环境关系研究的理论体系和方法创新.  相似文献   

11.
2008年8月对浙江省化学原料药基地临海园区邻近海域表层沉积物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浙江省化学原料药基地临海园区邻近海域沉积物质量良好,综合潜在生态风险低.  相似文献   

12.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生态环境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对生态环境的监测和预警是维护绿色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获得最为理想的生态环境数据是开展生态监测和预警的前提,而合理的采样点选择是生态环境监测中一个重要环节。本文介绍了一种对采样点进行优选的方法,首先利用数据预处理技术对初始环境监测数据进行处理,之后利用基于改进凝聚层次聚类算法对环境监测数据进行聚类,最后选出距离聚类中心最近的采样点作为优选采样点。整个处理技术简单有效,对于中小规模的生态环境监测采样点的优选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以重庆市沙坪坝区AutoCAD2003年电子地图信息为主要数据来源,结合其它实地监测和统计数据,采用GIS和RS技术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对沙坪坝区城市人工湿地--水田,进行了经济、生态、社会效益的综合分析.结论表明,沙坪坝区城市人工湿地--水田,是其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生态和社会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巨大效益,为城市规划、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供定量化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杨辉  韩玲  张硕  鲍进进 《河南科学》2019,37(1):93-97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科学地进行生态环境监测和评价,对维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ArcGIS平台上,使用Landsat8卫星影像、DEM等数据定量反演各个环境影响因子并采用层次分析法(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来确定各个因子权重,进而构建出生态环境监测评估模型,得到宜昌市生态环境质量等级空间分布情况.结果表明:宜昌市的整体生态环境质量良好,生态环境质量的大致走势是自西北向东南依次增加;地方政府应当加强对宜昌西北山地不适宜区的治理.  相似文献   

15.
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监测是实现城市绿色发展必不可少的环节,遥感技术以其监测范围大和能实时传输的优势被广泛应用于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为了客观全面地反映城市生态环境质量,采用遥感生态指数(remote sensing ecological index, RSEI)模型进行评价,而RSEI模型存在第一主成分贡献率不高的问题,使得评价结果不够准确。因此采用改进遥感生态指数(improved remote sensing ecological index, IRSEI),将原RSEI模型中的绿度指标归一化差值植被指数替换为通用归一化植被指数,从而构成IRSEI模型,以提高模型对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准确性。对南昌市2003—2021年Landsat遥感影像进行处理,得到南昌市生态环境质量的分布情况和变化趋势。结果表明:IRSEI的第一主成分贡献率较RSEI平均提高3.6%,湿度、绿度、干度、热度各年份平均相关度的均值提高7.2%;2003—2021年南昌市IRSEI总体均值变化不显著,生态质量较高的区域主要分布在鄱阳湖区域、梅岭和安义县,较低的区域主要分布在中心城区和西南方向的流湖镇。可见,2003—...  相似文献   

16.
客观有效地监测生态环境质量是当前生态文明建设研究的重点和热点。选取2007年、2013年和2017年的Landsat TM/OLI影像数据,计算有效反映生态环境质量的绿度、湿度、热度和干度4个指标,通过主成分分析确定权重并集成遥感生态指数对抚州市生态环境质量变化进行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2007年、2013年和2017年的RSEI均值分别为0.669、0.885和0.789,生态环境质量状况呈先大幅上升后小幅下降趋势,整体呈上升趋势。生态环境质量较好的区域主要分布在植被覆盖率较高的南北丘陵地带,生态环境质量较差的区域主要分布在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的中部。研究区内生态环境质量状况为优、良等级居于主导地位,其区域占总面积比例由2007年的65.47%增加到2017年的77.78%。10年间生态环境质量变好或不变的区域比重为91.60%,居于主导地位,生态环境质量变差的区域主要分布于抚州市主城区,尤其是五大产业平台园区以及未利用裸地,其建筑用地的大幅扩展以及植被的大面积消减导致该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变差。  相似文献   

17.
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功能区是全国生态功能区划定的重要功能区之一。过去以来黄土高原区内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脆弱,严重地制约着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21世纪以来西部大开发战略和生态工程建设对该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改善发挥重要作用。由此,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功能区生态环境质量监测评价对于认识国家生态保护政策带来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本研究利用2000—2020年MODIS数据构建遥感生态指数(RSEI),结合年降水量和年平均气温数据,对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功能区生态环境质量进行监测与分析。研究表明,2000—2020年研究区以生态用地为主,面积占比57.31%。以半生态用地转入生态用地为主,占变化总面积的51.74%,生态用地的转入改善了区域生态环境质量。2000—2020年研究区RSEI均值由2000年的0.39增至2020年的0.57,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等级以中等为主,平均面积占比为45.61%,优、良等级面积共增加38.08%,极差、差等级面积减少60.79%。中部区域RSEI增加速率较快,显著增加区域占总面积的11.59%。研究区热量充足,水分是限制植被生长的主要因子,RSEI...  相似文献   

18.
以浙江省统计年鉴2009为基础,本文计算了浙江省1997年~2007年的人均耕地足迹、人均生态承载力、人均生态赤字和生产力可持续指数以及2008年的人均耕地足迹.结果表明,浙江省人均耕地足迹总体上呈下降的趋势,生产力可持续指数呈上升趋势,浙江省的可持续程度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9.
山区城市河流生态环境需水量计算模式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分析山区城市河道的生态环境特征,探讨山区城市河道生态环境需水规律,认为城市河道生态环境需水量主要与水生生物栖息场所需水量、污染物稀释净化需水量、景观功能要求的适宜水深和适宜水面面积等因素有关,据此建立了山区城市河道生态环境需水量和生态需水水深的计算模式,并用该模式对浙江省丽水市城市生态环境需水量和生态需水水深进行了计算,其结果为丽水市城市水生态系统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0.
基于遥感生态指数的武汉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环境质量是影响城市宜居水平的一项重要内容,基于遥感技术可以对生态环境质量进行快速评价,为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提供科学依据.从遥感影像中提取归一化植被指数、湿度指数、地表温度、归一化建筑物-裸土指数表示绿度、湿度、干度、热度4大生态要素,然后利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将其耦合,建立遥感生态指数(RSEI)综合评价模型,对武汉市2005—2015年的生态环境质量进行评估.结果表明:研究期间武汉市遥感生态指数等级一般及以上区域面积占比均达80%左右,体现武汉市整体生态坏境质量较好,植被覆盖度较高,生物多样性较丰富. 2005、2010年和2015年,武汉市的RSEI指数均值分别为0.60、0.55、0.53,生态质量为优良等级的区域面积所占比例从2005年的54.40%,下降到2010年的47.63%和2015年的42.44%,全市生态环境质量随着城镇化进程有所下降,但下降趋势逐步放缓,说明武汉市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一定成效.在空间上,武汉市生态质量差或者较差的区域主要集中在中心城区,且有沿长江和汉江不断向外扩张的趋势,与遥感影像中城市建设用地扩张方向相吻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