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4 毫秒
1.
台湾当局统独政策的国家认同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国家认同观的视角看待台湾当局两岸统独政策是研究台湾政治发展和两岸政治关系的一个重要课题;在"中国"国家认同观下,蒋介石、蒋经国时期形成了"两岸统一"政策;在"台湾定位"国家认同观下,李登辉时期制定了"两岸分治"政策;在"台湾"国家认同观下,陈水扁时期推行了"台湾独立"政策;在走向"一个中国"国家认同观下,马英九时期确立了"两岸终极统一"政策.  相似文献   

2.
从身份认同的角度来考察对外政策,是建构主义所创设的新的外交政策分析路径。从身份政治的视角审视,在小布什执政的八年间,美国对华政策大致可划分为三个阶段:初期对中国采取了强硬的防范和遏制的政策,这主要是基于对双方角色身份的认知;中期的政策则转变为以接触与合作为主,主要是由于双方社会互动的展开和集体认同的建构;后期赋予了中国"利益相关者"的新定位,加强了与中国的沟通与合作,这主要是由于双方集体认同的内化。  相似文献   

3.
现代化政治文化理论研究及其基本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化是世界性的潮流,从现代化和政治文化研究的历史和现实发展考虑,加强政治文化的研究,无论是对中外现代化的实践,还是对现代化理论的完善,特别是对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建设都有特殊的意义。市场经济不会自发产生先进的政治文化,也不会消除市场经济带来的消极影响,因此必须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揽意识形态领域的全局。对于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应坚持继承和摒弃的统一、批判和弘扬的统一、精神传承与超越创新的统一;对西方先进的政治文化应坚持民族化与世界化的统一,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统一的先进政治文化。  相似文献   

4.
现代化是世界性的潮流,从现代化和政治文化研究的历史和现实发展考虑,加强政治文化的研究,无论是对中外现代化的实践,还是对现代化理论的完善.特别是对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建设都有特殊的意义。市场经济不会自发产生先进的政治文化,也不会消除市场经济带来的消极影响,因此必须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揽意识形态领域的全局。对于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应坚持继承和摒弃的统一、批判和弘扬的统一、精神传承与超越创新的统一;对西方先进的政治文化应坚持民族化与世界化的统一,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统一的先进政治文化。  相似文献   

5.
当代中国社会处于现代化转型期和全球化时代,在此双重压力之下,政治认同问题更加凸显,因此,对当代中国公民政治认同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目前国内学者围绕公民政治认同的涵义、类型、内容、来源、价值、现状、影响因素、强化措施等问题,由浅入深地开展了一系列理论与实证方面的研究,并取得较为丰硕的研究成果。然而,这些研究仍存在不足,如研究主体的缺位,研究范式与方法的有效性较弱,对中国公民政治认同的现状及对策研究相对贫乏,等等。因此,关于当代中国公民政治认同的研究还需进一步深化与拓展。  相似文献   

6.
"中国梦"的提出是思想政治教育特别是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话语体系的重大创新。加强广大青年学子对"中国梦"的认同意识,充分发挥"中国梦"对大学生的引导、凝聚和激励作用,有利于坚定大学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奋斗的信心和信念。加强理论研究、增强"中国梦"的感召力;创新课堂教学、提高"中国梦"的亲和力;注重结合实践、提升"中国梦"的推动力;凸显议程设置,强化"中国梦"的渗透力,构成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大学生"中国梦"认同意识的四个维度。  相似文献   

7.
服务型领导对工作幸福感的研究近年来成为学术界的热点和重点,以往研究大部分从社会交换和社会学习两个视角进行研究,忽略了社会认同的视角,并且大多研究局限于企业,较少从公共部门开展。因此,研究从社会认同的视角开展,使用服务型领导量表、领导认同量表、工作幸福感量表对594名民警进行调查。采用描述性分析、逐步回归分析和Bootstrap方法探讨服务型领导对民警工作幸福感的作用机制,证实领导认同在服务型领导与民警工作幸福感之间具有中介作用,该结论对于民警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作用。  相似文献   

8.
中国梦是当下最热的政治词汇,有着丰富的内涵.从辩证思维的视角看,中国梦蕴含着五个统一:国家梦与个体梦的统一、复兴梦与雪耻梦的统一、富国梦与强军梦的统一、中国梦与世界梦的统一、指向未来与呈现当下的统一.  相似文献   

9.
现代化变迁中产生的冲突和矛盾使政治认同成为各学界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而对于作为现代化进程中稳定阀的中国农民,他们的政治认同业已引起政治学界的重视。当前国内政治学界对于农民政治认同的研究主要从农民政治认同的类型、基础、部分主客体以及存在的危机等方面进行,作出了一定学术建设和实践指导上的贡献,但同时也存在一些方面的不足,这就为以后的研究提供了进一步的深化空间。  相似文献   

10.
美国作家菲茨杰拉德的长篇小说《夜色温柔》采取了多种叙述视角,尤其是女性人物视角的灵活运用,折射出这部小说中人物之间的性别政治关系,即女性人物从对传统的父权制权力关系的认同,发展为对传统父权制社会权力关系的挑战和颠覆。  相似文献   

11.
苏轼是中国文学史上伟大的文学家,他在诗、词、文等方面的文学成就是举世公认的。但同时,他也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在他极端坎坷、曲折的从政经历中表现出的高尚的政治品格,使他得到后世文人的景仰,不论他做官还是遭谪贬,都深受百姓拥戴。高尚的政治品格和杰出的文学成就使得苏轼具有非凡的魅力。他两年的密州知州经历证明了他的政治才干。  相似文献   

12.
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的侵略不仅使满清王朝颜面扫地,也动摇了中国传统政治制度的威信,打乱了它固有的发展轨迹。在外来政治制度的影响下,中国传统政治制度开始了向现代转型。这一转型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即洋务运动时期传统政治制度的动摇、戊戌变法时期西方政治制度的宣传、清末新政时期新式政治制度的起步三个阶段。尽管这一转型才刚刚开始,取得的成效也极为有限,但对其后中国政治制度的现代化却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视角,分析了中国政治文化发展的必要性,考察了近代以来中国政治文化的发展历史。认为:马克思主义赋予了中国政治文化以崭新的形式和内容,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中国政治文化取得了重大的发展;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应该继续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不断推进中国政治文化的发展,为实现政治现代化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14.
中国"历史周期率"折射出中国政治文明发展的曲折过程。马克思主义政治文明观能够在理论上科学解释中国"历史周期率"。马克思主义政治文明观中国化是超越"历史周期率"的必由之路。中国共产党人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文明观中国化,为超越"历史周期率"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并取得了丰富的理论与制度成果。  相似文献   

15.
周恩来作为新中国关键的领导人之一,立足于实际工作,对经济、政治、文化都做出了深刻的理论阐述和实践探索,他初步探索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经济方面坚持实事求是,重视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重视科技和环境;政治方面探索民主政治建设,关心民族问题;文化方面关心文艺和文化建设,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川陕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发展急需争取和发动广大农民群众。为了争取广大群众的支持,党对川陕革命根据地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做了卓有成效的思想政治工作:建立自上而下的完善的宣传工作机构,广泛开展农民群众的政治动员;兴办学校、培训班,提高农民的政治思想觉悟;破除封建迷信成规陋习,解放农民思想;深入开展土地革命运动,切实维护广大农民利益。川陕革命根据地对农民的思想政治工作成效突出,为中国革命和党的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17.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是中国共产党人经过多年流血牺牲、历尽千难万险探索出来的,符合中国国情的一条革命道路。这条道路的开辟与道路理论的形成有着一个逐渐认识和提高的过程,其中毛泽东在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都做出了历史性贡献。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一理论的诞生,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标志,是马列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光辉典型。  相似文献   

18.
由于职务作品极具复杂性和特殊性,现行《著作权法》在对职务作品著作权归属制度的规定存在着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国家版权局在面向全社会征求《著作权法》第三次修改意见的过程中,对该问题予以充分重视并进行了认真的研究。修改草案第一至三稿和送审稿都是在多方利益相关者的博弈中进行的。文章通过对职务作品基本理论的阐述,对职务作品与法人作品的对比区分、对国际上存在的职务作品立法模式的比较法考察以及对我国职务作品著作权及其归属制度立法现状的剖析,深入研究职务作品著作权及其归属制度,旨在针对修改草案对职务作品及其著作权归属制度的改革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9.
目前学术界对盛世才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盛世才与苏联、中共的关系,盛世才与南京国民党中央政府的关系,以及关于盛世才执政新疆的政策及其它相关评价等方面。关于盛世才的研究取得了相当成绩,值得肯定。从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角度进行分析研究,并运用历史比较方法来考察盛世才执掌新疆时期的政治行为、思想观念等,有利于推动和加强盛世才研究的进一步深入。  相似文献   

20.
本文着重从政治文明的视野考察井冈山精神中蕴涵的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萌芽因素,特别是从政治理念的巩固、政治制度的创新、民主主义的探索等方面对井冈山斗争时期的有关成果进行研究,揭示井冈山时期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星星之火,对新时期新阶段我国大规模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燎原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