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毅 《广东科技》2012,21(17):203-205
动力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技术核心,被称为新能源汽车的心脏。以我国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标准为研究内容,客观评估了我国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标准化工作的现状,分析了我国与动力电池相关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组织架构,阐述了我国动力电池标准体系框架及主要内容,对动力电池方面的主要标准进行了介绍,并从七个方面出发提出了推进我国动力电池标准体系建设的发展策略。研究有利于加快我国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标准化工作步伐,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2.
“丰田车召回门”、“比亚迪电动汽车电池安全事故”等事件为当前红火推进的新能源汽车事业敲响了警钟。由安全问题引发的新能源汽车技术、标准等问题在探索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中都是不能忽视的。  相似文献   

3.
<正>7月29日,原科技部副部长、国务院参事刘燕华在第三届世界环保大会上表示,中国在新能源领域有很多优秀的技术推广不开,如风能和太阳能无法上网就与行业垄断问题有关,对新能源的技术推广应当摆上议程。刘燕华称,循环技术、低碳技术  相似文献   

4.
以中国汽车制造业供应链企业为例,针对领先市场理论假设的企业绿色技术采纳影响因素,利用二值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中国汽车产业在市场、政策和地方产业集群的共同作用下,向新能源技术转型的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目标市场是引导企业接纳新能源技术变革极为重要的驱动力,不同于以往电子等出口导向型产品,中国汽车产业新能源技术转型过程呈现明显的国内市场导向和引领特征;2)国内以环保补贴为代表的需求侧激励政策对当地汽车制造业企业新能源技术转型的作用不可持续,而以循环经济为代表的供给侧规制政策对汽车制造业新能源技术转型具有更深远的作用;3)在技术转型的过程中,企业对本地传统汽车产业集群的技术依赖性较强,本地新能源汽车企业之间的协作创新有待加强。未来中国汽车制造业新能源技术转型需要培育新技术本土化的协作创新网络,并通过循环经济与低碳发展的协同作用为产业技术转型提供持久动力,塑造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持续竞争力。  相似文献   

5.
 适应气候变化是现阶段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重要举措。适应气候变化技术的识别标准是编制适应气候变化清单的基础, 是适应气候变化方法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通过对气候变化及其影响进行分析, 明确人类所面对的气候变化问题的内涵;结合适应技术定义, 确立适应气候变化技术核心识别标准是气候变化问题的针对性, 其关键在于将技术的适应方面与常规方面区分开来。另一方面, 对比分析适应技术与减缓技术, 明确有效区分技术的减缓效果与适应效果是适应气候变化技术识别的重要标准。依托识别标准, 不但可以对不同领域、不同地域已有的适应技术进行识别筛选, 也可为未来适应气候变化技术研发提供指导, 为适应气候变化技术体系构建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SOA作为一种软件技术架构,其应用理念与应用远景不言而喻。据主要咨询机构预测,现实及未来SOA市场容量无疑向产业界展示了广泛的发展空间。国内外的IT公司为了应对SOA的广泛应用而不断努力,大力推进SOA理念、技术、工具、应用、培训教育等工作。对发展中国家而言,SOA提供了一个新的竞争契机。借助SOA提升发展中国软件技术竞争能力与核心价值,高度保持与国际技术、标准对话沟通成为我国软件产业面临的重要机遇。一、开放标准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开放标准是企业得以应用标准、参与标准并增强标准与政策建议话语权的重要途径。参与开放标…  相似文献   

7.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一种以培养生产、建设、服务与管理第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或高技能人才的大学专科学历层次的职业技术教育,其课程内涵改革的核心目标应该是使学生形成“能力本位、素质同步”。《发动机电控技术》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通过《发动机电控技术》能力标准的制定,突出课程的针对性、实用性、实践性和先进性,构建具有高职教育特色、适应社会需要、理论联系实际的课程教学内容体系。  相似文献   

8.
豫科 《创新科技》2009,(7):8-13
目前中国还不是汽车强国,虽然中国沿着传统的技术路线追赶并付出了艰辛努力,但差距仍然很大。所幸的是新能源汽车产业革命已悄然兴起,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发展将是实现中国汽车工业"超越"式发展的最佳机会。  相似文献   

9.
随着新一轮工业革命中物联网技术的兴起,无限射频识别(RFID)技术作为物联网感知层的关键技术正不断发展。首先,介绍了RFID技术的基本原理以及典型的工作频率特征;针对技术标准、数据内容标准、性能标准和应用标准对比了RFID技术三大标准组织(ISO标准组织、EPC Global标准组织、UID标准组织)的标准体系,并结合中国RFID技术标准方面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接着,基于物联网与RFID技术的结合,重点梳理了近一年来RFID技术在智慧图书馆、智能零售、智能物流、智能医疗与残障服务等领域的国内外应用进展。最后,分析了RFID的未来核心技术、标准化、绿色环保方面的发展趋势以及与应用结合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0.
发展新能源汽车、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对解决传统燃油汽车高污染、高耗能、高排放问题具有重要意义。以新能源汽车为研究对象,从新能源汽车发展背景、整车和三电系统综合分析了中国新能源汽车目前的产业与技术发展现状;提出了中国新能源汽车目前存在基础设施建设尚不完善、电池回收利用率低、基础器件关键技术未掌握等问题,探讨了新能源汽车技术与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和规划。  相似文献   

11.
标准是公共产品,与技术许可不可分离,尤其是在高新技术领域;专利是私权利,将其融入标准中,有“假公济私”之嫌疑;为此,需要特殊的知识产权政策。标准必要专利(SEP)是涉及“标准”与“私权利”的典型代表,但它主要在信息技术、药品、汽车零部件和建筑材料等领域,并非所有产业领域的普遍现象,尤其在基础制造、硬件、元器件(如芯片)等涉及核心技术的领域,鲜见SEP;故应对标准及SEP形成客观、理性、辩证和准确的认知。透过技术许可路径让标准制定者获取超额利润这一现象让我们认清了技术标准及SEP的本质,他们主要通过两种方式来实现利益最大化之目标:对一般技术标准而言,通过与纳入技术标准中让他人免费使用的专利密切相关的专有技术之许可;对于SEP而言,则通过公平合理无歧视原则(FRAND原则)下的SEP许可。了解这一本质将有助于中国相关企业避免被假象所误导并主动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来提升其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2.
正5月18日,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协主席万钢应邀与博世集团董事会主席沃尔克马尔·邓纳尔进行线上会谈。双方就未来汽车动力总成发展和排放标准、新能源汽车发展相关技术问题及政策趋势、中国汽车工业绿色转型等议题深入交换意见。万钢对博世集团在汽车与智能交通技术领域所取得的成就表示赞赏。他介绍了中国新能源汽车政策、市场及技术发展情况,特别是氢能燃料电池在推进中国汽车工业绿色转型和实现碳目标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正>《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是由同济大学主办的自然科学综合性学术期刊。主要刊登国内外土木建筑工程、交通运输工程、环境科学、新能源技术等学科的高水平首发研究成果。本刊为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和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用刊源之一,并被EI等40多个国内外  相似文献   

14.
 结合国内外竹子标准现状,分析了中国竹子标准国际化的优势,探讨了拟优先制定的竹子国际标准及措施。中国是世界上最主要的产竹国,竹类种质资源、竹林面积、竹材蓄积量及产量均居世界首位,也是世界最大的竹产品生产和出口国,在竹材加工技术研发方面整体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中国竹子标准国际化在国家顶层设计、资源、产业化、贸易、科研及国际组织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为推动中国竹子标准国际化,要加快制定相应的战略规划,进一步加强竹子领域的基础研究与实验,并建立标准国际化人才培养和激励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5.
指纹技术与DNA指纹技术中的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指纹技术与DNA指纹技术作为个人识别技术,虽在社会各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也确实面临一些共同的问题,不应忽视。如赖以评估鉴定结论客观性的统计学基础数据不充分,匹配标准不够客观和统一,削弱了鉴定结论的准确性和客观性;以往研究和数据库中的技术方案及指标不统一、不规范,限制了信息的远程交换,数据库的巨大效应也难以发挥。  相似文献   

16.
新能源是重要的替代能源。由于大部分新能源的技术尚不成熟,处于产业化初期或研究开发阶段,技术进步是促进新能源产业发展的重要动力。根据国际经验,政府在新能源技术研究开发、示范和推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科学的组织实施管理体系对推动新能源技术发展与利用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7.
<正>《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是由同济大学主办的自然科学综合性学术期刊,主要刊登国内外土木建筑工程、交通运输工程、环境科学、材料科学、新能源技术等学科的高水平首发研究成果。本刊为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和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用刊源之一,并被EI等40多个国内外  相似文献   

18.
达标考核是田径普修课技术教学的重要环节,考核标准是考核工作的核心,为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制定科学合理的达标考核标准是一个重要课题.韶关学院体育系通过教学考核实验,探索制定了适合本系实际情况的本科田径普修课达标考核标准。  相似文献   

19.
<正>《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是由同济大学主办的自然科学综合性学术期刊。主要刊登国内外土木建筑工程、交通运输工程、环境科学、材料科学、新能源技术等学科的高水平首发研究成果。本刊为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和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用刊源之一,并被EI等40多个国内外权威检索系统收录。  相似文献   

20.
 制造领域的精度问题是“卡脖子”的重要一环。中国超精密齿轮1级精度的突破是解决这一精度难题的典型代表。超精密齿轮不仅可以用于齿轮精度传递基准,还作为精密仪器安装于尖端产品和现代化武器,从而实现传动、变速和变向等目的。西方发达国家对中国进行技术封锁,为自主掌握核心技术,中国科学院院士王立鼎历经40余年时间,于1999年带领团队成功研制出国际标准的1级超精密标准齿轮。基于对王立鼎院士口述访谈等资料的整理与分析,梳理超精密齿轮从4级到2级精度、2级到1级精度的“进化”过程,丰富中国超精密齿轮技术发展的历史资料,展现老一辈科学家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