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枣园油田枣南孔二段测井资料数据标准化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枣南孔二段地质特征,通过合理地选择局部标准层,利用直方图校正,均值校正和趋势分析校正技术,对工区50多口井的测资料进行了重新统一刻度,结果表明,正确的标准化处理,可提供多井间资料的可比性,使测井解释精度明显提高,为油藏描述.储层综合评价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相似文献   

2.
以柴达木盆地东部台南第四系松散末成岩生物气藏为例。研究建立该类储层物性参数测井解释模型的方法。主要包括:(1)应用“JD-581”常规测井资料,通过定量计算对声波测井进行了压实,泥质及含气影响的校正,建立了孔隙度测井解释模型。探索性地提出声波测井曲线天然气影响的定量校正方法;(2)根据毛管理论,综合应用毛管压力曲线,岩石物性,岩性分析及测井资料建立了渗透率测井解释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利用电阻率曲线对声波测井进行天然气岩石物性,岩性分析及测井资料建立了渗透率测井解释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利用电阻率曲线对声波测井进行天然气影响的定量校正方法是可行的,该方法提高了气藏孔隙度声波测井解释模型的精度,实现了应用“JD-581”常规测井资料即可进行储层孔隙度参数评价的研究。储层微观孔隙结构参数-孔喉半径均值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岩石比表面及孔隙度,综合利用孔隙度与岩性测井曲线可以较为准确地计算该参数,这为储层渗透率参数的评价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针对埕岛油田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测井多并分析技术,主要包括对测井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以测井曲线为基础进行岩心的深度归位及测井曲线校正.通过油田10多口井资料的分析和处理,并以埕北102、201和斜2井计算的孔隙度、渗透率、泥质含量和含水饱和度数值与岩心分析值相对比,说明了上述分析方法和处理技术的有效性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基于时频约束的井震资料联合时深标定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适用于层序地震学分析的时频分析方法,分别计算地震和测井曲线的时频谱。依据测井资料与地震资料沉积旋回时频谱特征以及显著反射界面在时频谱图像上的特征,利用测井资料与地震资料的时频谱研究层位对应关系。在合成记录标定的基础上,进行合成记录和井旁道的时频谱相关度分析,通过对应井震上相同层位旅行时对已有的时深关系进行校正,从而提高时深转换的精度。由于测井中存在漂移,且在井震标定中地震层位是固定不变的,测井层位相对于地震层位进行测井曲线的拉伸、压缩与平移。本文根据图像映射原理对测井曲线层位进行校正。基于一个参考时深关系,利用该方法对不同地区实际井震资料多种曲线进行时频分析及时深关系校正,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以柴达木盆地东部台南第四系松散未成岩生物气藏为例 ,研究建立该类储层物性参数测井解释模型的方法。主要包括 :(1)应用“JD 5 81”常规测井资料 ,通过定量计算对声波测井进行了压实、泥质及含气影响的校正 ,建立了孔隙度测井解释模型 ,探索性地提出声波测井曲线天然气影响的定量校正方法 ;(2 )根据毛管理论 ,综合应用毛管压力曲线、岩石物性、岩性分析及测井资料建立了渗透率测井解释模型。研究结果表明 ,利用电阻率曲线对声波测井进行天然气影响的定量校正方法是可行的 ,该方法提高了气藏孔隙度声波测井解释模型的精度 ,实现了应用“JD 5 81”常规测井资料即可进行储层孔隙度参数评价的研究。储层微观孔隙结构参数孔喉半径均值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岩石比表面及孔隙度 ,综合利用孔隙度与岩性测井曲线可以较为准确地计算该参数 ,这为储层渗透率参数的评价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测井资料预处理是测井解释前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对测井资料进行优化处理是测井储层评价好坏的前提.该文首先详细介绍了各种测井资料预处理的方法,包括曲线拼接及异常值去除、斜井的垂直深度校正以及测井数据标准化等.然后,对目标区块38口测井资料进行了预处理,处理好的测井数据可以较好地应用于储层评价.  相似文献   

7.
采用关键井分析技术和区域建模方法,建立了孤岛油田中一区不同开发期的水淹层测井解释模型。利用校正衙的自然电位曲线计算地层的混合液电阻率,提高了剩余油饱和度的计算精度,对孤岛油田中一区的水淹层测井资料进行了定量评价。经实际试油资料验证,水淹层分级定量解释符合率达80%,取得了良好的地质效果。  相似文献   

8.
采用关键井分析技术和区域建模方法,建立了孤岛油田中一区不同开发期的水淹层测井解释模型.利用校正后的自然电位曲线计算地层的混合液电阻率,提高了剩余油饱和度的计算精度,对孤岛油田中一区的水淹层测井资料进行了定量评价.经实际试油资料验证,水淹层分级定量解释符合率达80%,取得了良好的地质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解决弱压实、松散胶结储层孔隙度、渗透率测井解释模型的精度一直难以达到储层精细评价要求的难题。方法对于孔隙度模型,提出声波测井曲线天然气影响的定量校正方法,实现应用“JD-581”常规测井资料建立孔隙度测井解释模型研究的需要;对于渗透率模型,从影响储层渗透能力的微观孔隙结构分析入手,以毛管理论为指导,综合应用各种资料,建立了渗透率测井解释模型。结果解决了该区长期以来无法利用声波测井进行天然气藏孔隙度参数解释的难题;提高了渗透率参数模型的解释精度。结论为该区储层定量的精细评价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测井资料与地震属性关系研究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测井资料和地震资料是地震勘探中两种最重要的资料,由于地震波的频散,使合成地震记录与地面地震记录不能完全匹配,因此使用之前必须对二者进行频率校正;地震资料在测井资料约束下可以进行反演,以求取地下波阻抗,主要有两种方法:基于褶积模型的波阻抗反演方法和基于波动方程的波阻抗反演方法;可以用多属性变换由地震资料预测测井信息。上述3种方法是目前研究测井资料与地震属性关系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11.
采用静态间歇反应器、气相色谱及气相色谱模拟蒸馏分析。考查了工业装置焦化循环渣油及减压渣油的裂解气、裂解馏份油和苯不溶物随反应温度及反应时间的变化趋势,找到了一些优化工业操作条件的规律,并得到了裂化产物分布的经验模型。  相似文献   

12.
应用能量法对非线性海浪阻力的线性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运用现在常用的线性化公式计算的波浪阻力比实际的非线性波浪力偏小。其均方误差大于5%。这对于海洋结构物的设计和使用将是不安全的.为了改进非线性海浪阻力的计算方法.本文提出了能量法线性化方法.并通过数值计算.给出了线性化阻力修正系数的经验公式.用这种线性化方法对波浪力与非线性波浪力进行计算几乎没有误差.所以,该方法不但在谱分析中应用方便.并且消除了由于线性化带来的误差.  相似文献   

13.
以近年来国内外头水力学研究的文献为基础,综合论述了PDC钻头水力学中钻头井底流场和水力结构优化研究的新方法、新动态和新成果,并提出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展望。分析表明,示踪颗粒轨迹测法和井底测压法是目前研究PDC钻头井底速度场和井底压力场的比较有效和可行的方法,采用数值模拟方法来描述PDC钻头井底流场,进行钻头水力结构优化将是PDC钻头水力学研究的一个方向,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评价PDC钻头水力结构和井底流场优劣的合适的定量标准,因而,水力结构设计很难谈得上优化,今后应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4.
储集性砂岩粒度组成的分形结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崔在地区阜宁组三种不同成因类型的砂岩粒度含量与粒径之间的双对数关系,证明了粒度组成具有自组织的分形结构;计算结果表明,三角洲远砂坝、扇三角洲前缘砂和滨浅湖滩坝砂体粒度组成的分维分布在2~2.5之间,并且依次减小.说明它们的自组织程度依次降低,充分反映了这三种砂体的沉积演化特征,讨论了粒度分维与砂岩粘土含量、粒度中值、分选系数和储集性之间的关系,指出分形研究是定量描述砂岩结构和储集特征的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15.
给出了计算单组分介质的粘度、密度、导热系数和饱和蒸汽压等热物理性质的关联式.以平行端面机械密封为模型,对机械密封的端面温度、膜压系数和相变半径等性能参数进行了计算.给出了端面温度和膜压系数的关系曲线.对液氨泵轴封进行了实测计算.结果表明,端面温度理论值同实测值吻合很好,文中所给软件及方法可供生产实际中应用.  相似文献   

16.
根据涡旋运动理论,对自振脉冲射流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由振荡腔喷出的射流为一系列不连续的涡旋。对涡旅的产生和增大的规律进行了描述,根据理论计算和大量的试验数据,设计了一种新型的自振脉冲射流喷嘴,对射流轴心冲击压力进行了测试及冲蚀岩样试验,并与普通自振脉冲喷嘴及锥形喷嘴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这种新型自振脉冲喷嘴可产生很强的压力脉动,并能有效地提高射流的冲蚀破碎能力。  相似文献   

17.
HTV船型浮阀塔板是适用于常压和加压条件下精馏和吸收塔中的优秀塔板,该塔板首次成功地应用于华北油田化学药剂厂催化裂化主分馏塔的技术改造中。应用结果表明,该塔板具有适用范围广、操作弹性大、塔板压降低、可提高处理量、改善产品质量等优点。  相似文献   

18.
根据油井用射流泵的工作原理,设计了四种引射器,研究了不同形状的喷嘴和引射器喉管长度对引射能力的影响.实验表明,流线型喷嘴的引射效果优于其他喷嘴,喉管长度对引射能力影响较大.无因次喉管长度L/d_3=5时引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9.
设计出一种简化的机械手夹持器.并对其夹持作用进行了运动分析.研究了夹持器的两个夹持点在夹持物体时的极限位置问题.通过对夹持点的接触速度、加速度及其跃度的分析.提出了尽可能减小夹持点接触冲击的有效途径.即尽可能减小各杆的回转角速度.在满足运动要求的条件下.使杆长尽可能短.  相似文献   

20.
在油管钳的卡紧系统中.增加杠杆机构.并且对坡板的结构进行科学的设计.能够使该系统主要零部件的受力大为改善.通过对新的卡紧系统进行受力分析,建立了13元方程组.进行了编程求解.给出了精确的解题方法,同时从理论上进一步证明.本钳口卡紧系统的强度安全可靠.而且牙板不易打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