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十一五”以来,国家对国防科研领域投入不断增加,国防科研领域中“军民分割、条块分割、自我封闭、自成体系”的状况被逐步打破,面对新的形势,民口高校作为原始创新的源泉以及基础研究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在国家国防科研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和民口科研相比,国防科研的最大特点就是“任务型科研”、“保密型科研”和“质量型科研”,传统的高校科研管理邵门在民口科研项目管理中的职能和角色定位已经难以适应国防科研管理的需要。民口高校国防科研管理部门应适时进行职能转变与角色重定位,以便更好更有效地为国防科研服务。  相似文献   

2.
高校承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对提升我国相关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针对目前高校承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存在课题经费少、专项制度不健全等问题,高校应通过加大科研资金投入力度、完善各项规章制度等措施,进一步强化高校在国家科技创新体系中的研发核心作用,更好地发挥高校的社会服务职能。  相似文献   

3.
为进一步推动我国国防事业的发展,有效利用高校优秀的科技资源,有必要对高校军工产品开发过程管理路径进行研究。可以通过确立军工产品开发过程基本理念、健全军工产品开发过程体制机制、落实军工产品开发过程主体责任、夯实军工产品开发过程质量体系、强化军工产品开发过程保密管理等路径,进一步完善高校的国防科研体系,充分保障国防科研工作的顺利展开。  相似文献   

4.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地方高校是当地社会创新人才的输送基地和科技创新的主力军。地方高校应通过加强制度创新,提高教师学术水平,增加科研投入,加强产学研结合以及科研成果转化更好地实现科技创新。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国防军工科技和武器装备建设的日益重视,军工科研经费的投入力度不断增长,越来越多的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都开始逐步投身于国防军工科研中来。然而随之而来的军工保密工作所面临的形势也愈发严峻,军工保密资格审查认证工作也就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性。德尔菲法是一种利用专家的集体智慧来确定各因素在评判问题或决策问题中的重要程度系数的有效方法之一,被广泛地运用于各种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过程中。将该方法应用于军工保密资格审查认证体系中,可最大限度地避免军工保密资格审查认证工作受到主观人为因素干扰,从而做出科学、合理、公正的结论。  相似文献   

6.
<正>高校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有助于进一步密切高校与科技工作者的联系,及时、动态地了解和掌握高校科技工作者的状况、需求、意见和建议,问需、问策、问效科技工作者,更好地调动高校科技人才创新创业积极性和主动性,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环境,激发高校科技人才的创造活力,对深化高校科研管理机制和人才发展机制改革、提升高校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高校科技资源服务国防科研工作需构建保密管理体系,以确保涉密科研项目在高校研发过程中的安全。保密管理体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要求涉密信息在高校的全流程是一个封闭保密体系。复杂保密系统构建组织工作的科学性至关重要。项目管理方法可为构建保密体系提供技术支持,以确保涉密项目的研发安全。应用项目管理这一科学方法指导保密体系的构建呈现了明显的管理效益。  相似文献   

8.
“2011计划”的启动实施为高校更好发挥优势、充分融入国防创新体系带来了重要契机。高校应根据自身特点,围绕我国国防重大需求,找准定位、强化沟通、深化改革、合理规划,主动开展协同创新。这既是高校增强自身实力、创建高水平大学的内在需求,也是我国建设“军民结合、寓军于民”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增强国防核心竞争力的迫切要求。  相似文献   

9.
高校科研论文保密审查制度是防止科研论文泄密事件发生的关键,一套合理科学的科研论文保密审查制度是平衡科研论文公开发表和保密的重要保障.阐述了科研论文保密类型的特点, 探讨了科研论文保密的责任主体以及科研论文保密审查制度,以加强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的适用性和规范性.  相似文献   

10.
高校科技创新不仅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对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建立和发展发挥着关键作用。阐述了我国高校科研体制改革的历程和经验,分析了我国高校科研体制的现状,指出我国高校科技创新中存在管理机构效能不高,激励机制有待完善,经费管理存在漏洞的问题,最后从创新科研管理体制、完善科技评价与考核体系、释放科研人员活力3个方面对我国高校科研管理体制的改革提出建议与思考。  相似文献   

11.
针对国家和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需求和高校自身发展的需求,结合大理学院科技创新工作探索的经验总结,就西部地方教学型高校如何更好地开展科技创新工作进行了一些思考、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2.
科研评价体系是公正合理评价教师的科研水平和贡献,调动科研积极性的主要管理工具之一,也是创建创新型高校的重要手段。但目前高校科研工作评价制度存在的种种弊端以及由此在高校科研中引发的诸多不良现象,已经严重阻碍了高校的科研发展。改革现行高校科研评价制度,已成为加强高校科研管理、充分调动教师科研积极性、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亟待解决的问题。建立公平、公正的科研评价体系,合理评价教师的科研水平和贡献,对于提高科研效益,发挥高校自身的科技潜力,促进高校科技创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具有重要的意义。目…  相似文献   

13.
高校科研管理信息化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汪辉 《科技信息》2006,(2):31-32
高校的科研管理在高校的管理工作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运用数据库技术和网络技术实现高校科研成果信息管理的现代化,提高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的水平,更好地为高校科技创新服务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由内部、外部两大系统和科研团队、学科结构、科研平台、产业化平台、制度创新、后勤保障、政府、企业、科研院所、中介机构等十大要素组成。内外系统和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有机的开放体系。充分发挥系统各要素的作用,依托官产学研一体化优势,整合政府、高校、科研院所、企业、中介机构等社会各类资源,是推动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高晶 《广东科技》2013,(15):43-45
高校作为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基础创新研究、科研开发以及科技成果转化方面,都肩负着重大的历史责任。正因如此,高校科研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具有特殊且重要的作用与影响。《广州市科技创新促进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出台,对高校科研有关管理及其发展有何影响?为此,本刊特专访了中山大学科技处董美玲副处长,邀请她就《条例》有关高校科研方面的相关内容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16.
科技社团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协同力量。2012年7月6~7日,全国科技创新大会隆重召开,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要求紧密联系科协的工作实际,紧紧围绕如何更好地发挥科技社团在促进全社会创新活动中的作用,发挥科协组织作为科普工作主要社会力量的作用,发挥学会作为国家创新体系重要组成部分作用,发挥科技社团在科技评价、奖励中的作用,发挥科协在推动完善国家科技决策咨询制度中的作用,发挥学术团体在科研诚信自律和建立健全科研活动行为准则和规范中的作用。因此,在新一轮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如何进一步认识科技社团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使之真正成为推动国家科技事业发展的生力军,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7.
国防科研人才培养过程中航空报国信念及科研责任心的树立是首要的。在专业实习中核心实践内容、有深层次触动的专业实践环节对国防专才的培养有切实推动作用。该文首先介绍国防高等院校专业实习重要性、特殊性;其次结合实际阐述保密在国防院校实习的重要性及相应策略;最后分析目前实习中存在的问题,与实习单位总结多年实习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该校企联合模式可以更好地为国防单位技术人才做储备,对新工科建设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18.
高校是人才、信息、知识、技术、设施等创新要素的集聚地,是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中坚。在全球化背景下,创新驱动成为各国共同的思路。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高校在全球化科技合作背景下所具有的作用不可忽视,它是全球化科研合作的重要力量,也是进行科技创新和知识创新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和实施者。高校必须依据全球化科研合作的背景要求建立适合的科技创新体系。  相似文献   

19.
高校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创新基地,高校科研信息服务的水平将极大影响国家科技创新事业的发展。通过回顾高校科研管理信息化建设历程,分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构建开放性和便捷性高校科研信息服务平台的必要性,并阐述了高校科研信息服务平台构建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英国大学 R E F 评估制度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进一步增强科研评价机制对高水平科学研究的导向作用,英国政府从2008年开始对实施了近50年的“科研评价机制”(RAE)进行全面改革,并将于2014年正式推行“科研卓越框架”(REF)高校科研评估体系。REF注重创新产出、成果质量和社会效益评价,体现科研合作与协同创新。借鉴英国REF的做法,我国在改革优化高校科研评价制度时应遵循成果导向、质量导向、贡献导向和协同导向等四个导向,逐步建立健全与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科技创新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相适应的科研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