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语言是思维方式与结果的再现,不同的语言与不同的思维方式构成不同的民族文化。这是由语言与思维方式的社会性和民族性决定的。汉英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单就话语交际来讲所涉及的内容较多,值得注意  相似文献   

2.
萨丕尔-沃尔夫假说的核心论题之一是语言和思维的相互关系问题或发生次序问题。从假说内在论证表述看,萨丕尔或沃尔夫本人并未明确提出语言决定思维;但肯定了语言、思维统一于客观现实世界的体验基础;语言只是影响了经验给予的形式。从外在跨学科视角看,英汉这两种完全在独立文化下进化的语言,都使用“上”、“下”空间概念隐喻表征极其相似的等级、品质、数量程度、时间、状态、感官、限度和介质抽象概念,说明相同认知机制所产生的结果,即思维决定语言,有力否定了语言决定思维的论断。  相似文献   

3.
张宇琬 《科技信息》2011,(32):217-217
英汉是两种不同的语言符号系统,语言与思维是相互依存的,中西方不同的语言思维方式决定了两种语言在表达上有许多的不同。翻译不仅是语言交际活动也是思维决定语言的表达方式,而语言表达方式是思维的具体表现形式。在翻译过程中要把英汉不同的思维模式考虑进去,才能翻译出使目标语读者容易接受的译文。  相似文献   

4.
数学符号是一种精练的语言,它有益于人的思维。如欧拉用公式e^iπ 1=0就十分简洁而巧妙地把0,1,i,π,e联系到一起。数学符号的美感性同数与形的美感性有着密切的联系,而数与形的美感性往往是由数学符号的美感性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5.
人类认识世界的局限性和渐进性决定了人类所使用语言精确的相对性。人类认识自然的模糊过程决定了语言的模糊性。从中国哲学思维方式的整体性与西方哲学思维的分析性可认识中国语言的相对模糊性和西方语言的相对精确性。有些词汇在汉语中是清楚的,但在英语中是模糊的;有些词汇在汉语中是模糊的,在英语中却是精确的;模糊思维决定了思维载体的语言的模糊性。从事物存在的两面和多面性认识语言的模糊性,从模糊数学的实用性认识语言的模糊性。语言模糊与精确是可以相互转换的,语言模糊与精确是相对的,语言是灰色的。  相似文献   

6.
语言和思维相互影响,语言是思维活动的外壳,也是思维进化的主要工具。但是,思维决定语言,是语言的基础,语言依赖于思维才有其内容和表达。思维方式的不同决定了英汉两种语言结构与表达方式的不同。这就要求译者在翻译实践中以目的语读者的思维方式为参照依据,注重不同民族思维之间的共性和个性,在英汉翻译中转换思维方式,采用不同的翻译策略,努力将原文中所包含的思维方式和文化特质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7.
沃尔夫对语言和思维关系的阐述向来倍受争议。他认为语言决定思维;思维相对于语言而存在,各民族的语言不同,思维亦不同。大量的科学试验证明,语言对思维的支配能力是有限的;语言不同的人对某些概念的认识也有相同的时候。从汉语动词“要”和英语动词“will”.的对比分析中,可以揭示语言共性的存在,证明沃尔夫假设在某些方面的不合理性。  相似文献   

8.
文章引用交际语言实践中典型的鲜活案例,剖析具有普遍性意义的语言现象,并从交际语言与逻辑思维的角度论述语言信息、事物关系同思维形式、逻辑规律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语言规范的逻辑意义。  相似文献   

9.
隐喻是人类借助具体概念理解抽象概念的一种手段和思维方式。在汉英两种语言中皆存在时间——空间隐喻、时间——金钱隐喻、时间——实体隐喻,这说明时间的隐喻性思维具有跨文化相似性,它在一定程度上为思维决定语言提供了例证。  相似文献   

10.
语言是人类交际和思维的工具,语言的人文性是其本质特征。语言的人文性决定了外语教育是通识教育的内容之一;语言的人文性决定了外语教育又是通识教育的实践方法;语言的人文性决定了外语教育与通识教育融合的必然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11.
隐喻是人类借助具体概念理解抽象概念的一种手段和思维方式。在汉英两种语言中皆存在时间——空间隐喻、时间——金钱隐喻、时间——实体隐喻,这说明时间的隐喻性思维具有跨文化相似性,它在一定程度上为思维决定语言提供了例证。  相似文献   

12.
比较汉英段落结构,提高英语写作能力曾学慧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人们利用它来互相交际、交流思想,达到互相了解的目的。语言是同思维直接联系的,这是思维的工具,是思想的直接表现。写作是一个人语言综合能力的反映。我们用英语写作时,容易受汉语的影响,英语...  相似文献   

13.
思维与语言     
杨慧芳 《科技信息》2009,(31):130-130
思维和语言关系问题长期以来一直困扰着众多的哲学家,语言学家和心理学家,尽管学者们提出了各种不同的看法,但他们的观点大体可分为以下几类,(1)思维,语言等同论,认为思维与语言是同一种东西。(2)语言决定思维论。(3)思维,语言独立论。本文将对上述观点逐一进行重新思考,指出其中某些失误之处,并提出一些不同见解。  相似文献   

14.
魏娇 《科技信息》2009,(13):187-188
语言与思维是一对不可分离的统一体。思维支配着语言,语言反映出思维,日本人的思维方式通过日语表达;或清晰或模糊的变现出来。透过语言。我们体察出隐涵其中的思维方式,理解了思维方式,我们又可以更准备的把握语言。两者统一在一起。必须共同把握。本文从思维方式入手,通过分析三种思雏方式,结合相应的语言表现来探讨日本人的思维方式与语言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在语言学领域,语言与思维一直都是一个语言学家感兴趣的话题,特别是语言与思维之间的关系问题一直都是一个有争议的话题。本文试图先回顾了关于语言与思维的关系的一些著名理论,同时总结并评价这些理论的异同点,并进一步探讨语言与思维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语法是语言学习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内容。语言是思维的载体,同时反映一个民族的文化内涵。语法作为一种规定语言一般的结构模式的框架,它对词汇及句法的定义决定了语言的某些思维模式。因此观察分析英汉语言语法,便可捕捉到它的思维特性。  相似文献   

17.
思维和语言是相互作用的,但相互作用的双方在力量上是不平衡的,其中思维对语言的作用是决定性的;思维方式的不同决定了语言表达形式的多样性。本文主要探讨中西方思维方式的不同并详细分析其对翻译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语言反映文化,文化决定语言的选择。因此,英语国家的文化决定了广告活动中英语的选择,即语言的选择要顺应英语国家的文化语境。顺应的因素包括英语国家人的思维模式、审美价值观和宗教信仰及禁忌。只有这样,广告语言才能实现它的交际目的——说服受众来购买产品或服务。  相似文献   

19.
沃尔夫对语言和思维关系的阐述向来倍受争议。他认为语言决定思维;思维相对于语言而存在,各民族的语言不同,思维亦不同。大量的科学试验证明,语言对思维的支配能力是有限的;语言不同的人对某些概念的认识也有相同的时候。从汉语动词"要"和英语动词"will"的对比分析中,可以揭示语言共性的存在,证明沃尔夫假设在某些方面的不合理性。  相似文献   

20.
张君  周美青 《科技信息》2007,(10):146-147
思维支配着语言,语言是思维的反映。在翻译过程中,英汉思维方式的不同决定了我们不能使用固定的翻译方法来翻译所有的内容。本文从分析英汉思维差异入手,探讨翻译中必须采用灵活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