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建立体外扩增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γδT细胞的方法,并初步分析其表型和功能,探索γδT细胞在SLE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单克隆抗体固相法,对15例SLE患者和8例正常人外周血γδT细胞进行体外扩增建系,以流式细胞仪检测γδT细胞表型,并用MTT法观察γδT细胞对Daud i细胞的细胞毒作用。结果:建立了SLE患者外周血γδT细胞系,其平均纯度为(58.1±11.2)%,较正常对照组(80.3±9.2)%偏低(P<0.05);其细胞表型为:Vδ1(34.4±24.5)%、Vδ2(61.9±28.6)%、Vδ3(16.1±10.6)%、Vγ9(76.4±11.8)%,其中Vδ2表达较对照组降低,而Vδ1和Vδ3表达增加(P均<0.05);其细胞毒作用在二组间无明显差别。结论:SLE患者外周血γδT细胞的Vδ、Vγ基因的取用表达存在差异,提示其在SLE的发病中可能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2.
探讨了COX-2在胆碱蛋氨酸缺乏(MCD)诱导的脂肪性肝纤维化模型中的表达变化以及与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PARα)的相互作用.雄性野生型小鼠(C57BL/6N)或PPARα-/-分别给予MCD饮食,MCD对照饮食8或9周.第1治疗组给予MCD饮食51 d后加用选择性PPARα激动剂匹立尼酸(Wy-14,643)5 d或12 d.第2治疗组给予MCD饮食7周后加用选择性COX-2抑制剂(塞来昔布)1或2周.COX-2在MCD饮食诱导的脂肪性肝纤维化模型中被大量诱导表达,选择性PPARα激动剂(Wy-14,643)的短期治疗显著降低COX-2表达和炎症因子TNF-α和IL-6以及重要致纤维化细胞因子TGF-β1 mRNA表达量.选择性COX-2抑制剂塞来昔布的短期治疗可明显减少脂肪性肝纤维化野生型小鼠的脂肪病变和炎症反应,降低血清ALT水平,但是塞来昔布对PPARα-/-小鼠无效.因此,COX-2在脂肪性肝纤维化病理进程中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选择性激动剂PPARα显著下调COX-2表达,而选择性COX-2抑制剂通过对PPARα激活而改善脂肪性肝纤维化病变.  相似文献   

3.
摘要:目的 通过 10%四氯化碳( CCl4 )橄榄油溶液,分别诱导野生型小鼠和小窝蛋白-1( Caveolin-1) 敲除小鼠建立肝纤维化模型,比较分析敲除 Caveolin-1 对肝损伤和胶原沉积的影响,揭示其在肝纤维化中的作用。 方法 按剂量 1 μL / g,腹腔注射野生型小鼠和 Caveolin-1 敲除小鼠 10% CCl4 橄榄油溶液,2 次 / 周。 注射后,1、3、7、14 和 28 d,分 别处死 5 只小鼠,取血清和肝脏,通过苏木素-伊红( HE) 染色、血清谷丙转氨酶( ALT) 和谷草转氨酶( AST) 水平检测,分析肝脏损伤程度;利用天狼猩红染色、Real-time PCR 及 Western blot 方法,观察肝脏胶原沉积及肝纤维化标志物 α 平滑肌肌动蛋白( α-SMA) 、Ⅰ 型胶原蛋白( collagen-Ⅰ )和Ⅲ 型胶原蛋白( collagen-Ⅲ ) mRNA 及蛋白表达水平, 分析肝纤维化程度。 结果 与野生型小鼠相比,造模后 3 d,敲除小鼠的血清 ALT 和 AST 含量显著升高( P<0. 01) ;3、7 和 14 d,敲除小鼠肝脏坏死面积显著增大( P<0. 01 或 P<0. 05) ;7、14 及 28 d 时,敲除小鼠胶原染色面积明显增多( P<0. 01 或 P<0. 05) ;肝星状细胞活化标志物 α-SMA mRNA 水平在 3 d 和 14 d 时显著升高(P<0. 05),collagen-Ⅰ和collagen-Ⅲ mRNA 在 14 d 时显著上调(P<0. 01);14 d 时,敲除小鼠肝脏 α-SMA、collagen-Ⅰ及 collagen-Ⅲ 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 P<0. 01 或 P<0. 05) 。 结论 Caveolin-1 抑制 CCl4 诱导的小鼠肝脏炎性损伤及纤维化。  相似文献   

4.
摘要:目的 为 探 究 肝 纤 维 化 的 发 生 发 展 机 制 及 病 理 病 因 的 特 点, 本 研 究 通 过 建 立 二 乙 基 亚 硝 胺( diethylnitrosamine,DEN)诱导的肝纤维化动态小鼠模型,动态监测上述小鼠模型的血清生化指标,推断肝纤维化阶段。 方法 雄性 C57BL / 6 小鼠按梯度剂量每周 2 次腹腔注射 DEN,连续 8 周。 分别在第 2、4、6 和 8 周收集小鼠的血清和肝组织,通过检测相应血清生化指标、肝组织羟脯氨酸含量以及组织病理学检查监测和评估小鼠肝纤维化的发病进程。 采用 Western blot 检测 TGF-β1、α-SMA 和 TLR4 / MyD88 / NF-κB 信号通路相关蛋白以探究肝纤维化的发病机制。 结果 从第 4 周开始,与 对 照 组 相 比, DEN 诱 导 小 鼠 的 肝 功 能 相 关 血 清 生 化 指 标 ( AST、 ALT、 ALP、T-BIL、A / G 等)出现显著变化,且体质量出现明显下降。 肝脏指数出现明显下降,组织中羟脯氨酸含量均显著升高(P<0. 01) ,组织病理学结果显示 DEN 诱导组小鼠肝组织开始出现轻微胶原沉积。 Western blot 结果表明模型组小鼠肝组织中TGF-β1 和 α-SMA 表达显著上调,TLR4、MyD88、TRAF6 及细胞核 NF-κB p65 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细胞质 p65 NF-κB 表达显著下调。 结论 研究结果表明,肝纤维化的发生机制与肝损伤后激活 TLR4 / MyD88 / NF-κB 信号通路相关,而 TLR4 炎症通路的激活又进一步促进分泌 TGF-β1 并激活肝星状细胞从而导致大量细胞外基质沉积。 本研究表明,通过 DEN 诱导的小鼠肝纤维化发病机制可能与炎症相关,且可通过结合多个血清生化指标初步判断肝纤维化阶段。  相似文献   

5.
籽瓜皮提取物对肝纤维化小鼠肝组织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籽瓜皮提取物对肝纤维化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1(TIMP-1)和环氧酶-2(COX-2)的作用,探讨其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把140只昆明小鼠随机分为7组:正常组、模型组、阳性药组(益肝灵片200mg/kg)、籽瓜皮提取物给药组100、200、400、800 mg/kg。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均采用0.1%四氯化碳(CCl4)橄榄油腹腔注射诱发肝纤维化,0.01 m L/g,2次/周,连续8周。各治疗组和益肝灵片组于造模第4周每天灌胃给药,连续4周。采用免疫组化二步法检测肝组织α-SMA,TGF-β1,TIMP-1和COX-2蛋白平均光密度值(OD)。结果显示,正常组与模型组相比依次为α-SMA[(0.10±0.02)vs(0.16±0.02),P0.01],TGF-β1[(0.09±0.01)vs(0.16±0.01),P0.01],TIMP-1[(0.10±0.01)vs(0.17±0.01),P0.01]和COX-2[(0.10±0.02)vs(0.15±0.02),P0.01]蛋白表达均显著减弱。各治疗组和益肝灵片组,与模型组比较[P0.05或P0.01]蛋白表达显著减弱。由此可知,籽瓜皮提取物有抗肝纤维化作用。其机制可能降低α-SMA、TGF-β1、COX-2及TIMP-1的表达,抑制肝星状细胞(HSC)活化,促进基质降解有关。  相似文献   

6.
通过建立大鼠肝纤维化模型,观察蒙药额力根-7对大鼠肝纤维化的治疗作用.实验中,将5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成5组:正常对照组,肝纤维化模型组,额力根-7低、中、高剂量治疗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以CCl4复合因素诱导大鼠肝纤维化模型,低、中、高剂量治疗组造模同时分别给予复方额力根-7 270mg·kg~(-1)·d~(-1)、540mg·kg~(-1)·d~(-1)、910mg·kg~(-1)·d~(-1)灌胃治疗.8周后,利用全自动生化仪分析各组血清肝功能指标、放射免疫法测定肝纤维化指标、HE染色观察各组病理改变、黄嘌呤氧化酶法和TBA法测定肝组织SOD、MDA变化、ELISA法测定血清TGF-β_1.实验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血清肝功能指标、纤维化指标均明显升高,肝脏病理检测呈纤维化改变.与模型组相比,额力根-7各治疗组中ALT、AST、ALP升高受到抑制(P0.05);HA、PⅢP、LN、Ⅳ-C水平降低(P0.05);大鼠肝脏纤维化病理改变得到改善;SOD水平升高,MDA水平降低;同时血清TGF-β_1水平下降(P0.05).结果表明,蒙药额力根-7对大鼠肝纤维化具有治疗作用,同时该药物还具有抗氧化以及抑制TGF-β_1表达作用.该研究结果为额力根-7抗肝纤维化作用提供了动物实验数据.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羊耳菊水提物对CCl_4、D-GalN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通过腹腔注射0. 08%CCl_4花生油溶液建立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测定小鼠血清中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含量,肝匀浆中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IL-1)的含量; HE染色肝切片,显微镜观察肝组织病理改变;腹腔注射D-GalN(500 mg/kg)花生油溶液建立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测定小鼠血清中AST、ALT含量。结果表明:羊耳菊水提液可降低CCl_4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小鼠血清中ALT、AST含量(P 0. 01),升高肝匀浆中SOD、GSH-Px活力(P 0. 01或P 0. 05)及降低TNF-α、IL-1的含量(P 0. 05);病理切片显示,羊耳菊三个剂量组动物肝细胞坏死、变性,细胞浆聚集及炎症细胞的浸润程度均较模型组减轻。羊耳菊水提液也可降低D-GalN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小鼠血清ALT、AST含量(P 0. 01或P 0. 05)。可见羊耳菊水提物对CCl_4、D-GalN所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相对论热力学中的温度、热量和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时空经受洛伦兹变换时,温度变换的公式并不唯一确定。最简单最合理的温度变换式是T=T_0(1-β~2)~(1/2)。 传统上关于热量的变换公式δQ=δQ_0(1-β~2)~(1/2)不适用于有相对运动的物体间所传递的热量。因此,所有依赖于δQ=δQ_0(1-β~2)~(1/2)而推导出来的温度变换式,其推导方法都是有毛病的。 在求得热量δQ的一般变换式后,结合T=T_0(1-β~2)~(1/2)就可以证明一个一般热力学过程的总熵变恒大于零,并且与所选取的惯性参考系无关。就是说,熵是不变量且随时间单调地增加。  相似文献   

9.
设 S(t,x)=π~(-1)argL(1/2+it,x)A.Fujii 在[1]中研究了integral from T+H to T(S(t+h,x)-S(t,x))~2dt并给出了一个渐公式。本文研究更一般情况。得到如下结果:定理1 设 T~(1/2+a)≤H≤T,(A>0),00),00为任取的实数。当 T≥T_0(a,δ)时,我们有  相似文献   

10.
应用MIT方法,研究了稀土元素Yb对小鼠成纤维细胞生长的影响.以体外传代培养的细胞株NIH3T3为研究对象,给予Yb3+(0.001 mmoL/L、0.01 mmol/L、0.1和1.00 mmol/L)培养1d后,观察NIH3T3细胞的生长情况,同时,应用MTT法检测稀土元素Yb对NIH3T3细胞生长的作用.结果发现稀土Yb对NIH3T3细胞的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5),且随着Yb3+剂量的增加,对该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明显增强(P<0.05).这些结果提示稀土Yb具有体外抗纤维化的作用,有望应用于组织纤维化疾病的治疗上.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环磷酰胺(CTX)对BALB/c小鼠肝组织的病理作用。方法BALB/c小鼠腹腔注射CTX 15 mg.kg-1.d-1连续8 d,停药8 d后取肝组织,HE染色镜检,观察病理学改变。结果CTX致肝组织广泛性的中度~重度水变性;肝窦受挤压,结构不清;灶状坏死,炎性细胞浸润。结论CTX对BALB/c小鼠肝脏存在组织结构损害。  相似文献   

12.
Lω-空间中的ωT11/2分离性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在Lω-空间中引入ωδ-闭集、ωT11/2分离性、分子网的ωδ-收敛性、理想的ωδ--收敛性、(ω,ω1)δ-连续性、几乎(ω,ω1)δ-连续性和强(ω,ω1)δ-连续性等概念.系统地研究了ωT11/2分离性的特征,给出了ωT11/2分离性的若干等价条件.证明了ωT11/2分离性是可遗传的、(ω,ω1)δ-同胚不变的、而且是R.Lowen意义下好的推广等重要性质.讨论了ωT11/2分离性、ωT11/2分离性和ωT2分离性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对特征零域F上无限维单3-李代数A_ω~δ,构造了两类A_ω~δ的无限维中间序列模(V,ρλ,0)=Tλ,0与(V,ρλ,1)=Tλ,1和一类无限维ad (A_ω~δ)-模(V,ψλ,μ),其中λ,μ∈F,并对3-李代数A_ω~δ-模与诱导模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证明了只有两类无限维模(V,ψλ,1)和(V,ψλ,0)是诱导模.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护肝布祖热颗粒对小鼠肝纤维化的保护作用。采用将140只昆明种雄性小鼠随机分为7组的方法:正常组,模型组,给药4个剂量组(0.450、0.901、1.802、3.604 g/kg),益肝灵软胶囊阳性对照组(200 mg/kg)。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均腹腔注射10 ml/kg 0.1%四氯化碳橄榄油混合液,每周2次,连续8周。于造模第5周起,给药组分别灌胃给予相应的受试药物,正常组与模型组灌胃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疗程4周。测定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甘油三酯的含量,总蛋白的含量及羟脯氨酸含量;HE和MASSON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学改变及纤维化程度。结果显示:护肝布祖热颗粒各剂量组能显著降低肝纤维化小鼠ALT、AST、TG、Hyp的含量(P0.05或P0.01),升高总蛋白水平(P0.05),抑制小鼠肝组织中肝纤维化增生。由此可知,护肝布祖热颗粒有一定的抗肝纤维化作用,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抑制胶原蛋白生成作用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迷迭香酸对小鼠肝功能,炎症因子及肝纤维化指标水平的影响.方法:选用ICR雄性成年小鼠40只,随机分组为空白对照组,迷迭香酸对照组,CCl4模型组和迷迭香酸治疗组,每组10只,同时在造模的后两周给予迷迭香酸治疗,最后用全自动生化仪检测血清肝功能ALT和AST,Real-Time PCR测定肝组织炎症因子(TNF-α,IL-6,IL-12,MCP-1)及肝纤维化指标(α-SMA,Colα1(I)和Colα1(Ⅲ))的mRNA水平.结果:与CCl4模型组比较,迷迭香酸治疗后,血清肝功能指标ALT,AST水平约下降了2倍,炎症因子TNF-α,IL-6和IL-12的mRNA水平下降了约2倍,MCP-1的mRNA水平减少约5倍,肝纤维化指标α-SMA,Colα1(I)和Colα1(Ⅲ)的mRNA值同样下降约2倍水平.结论:迷迭香酸具有保护肝功能,减轻肝脏的炎症反应和改善肝纤维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广东省河源断裂带碳酸泉的形成机理,全面认识碳酸泉形成过程,为碳酸泉的开发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在河源断裂带地区采集了5组碳酸泉样品及18组非碳酸泉样品,开展了水化学特征分析及δD、δ~(18)O、~(14)C、δ~(13)C和~3He/~4He多种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碳酸泉主要水化学类型为Na-Ca-HCO_3型。δD、δ~(18)O同位素分别介于-43.32‰~-41.72‰和-7.06‰~-6.55‰,位于大气降水线附近,表明其补给来源于大气降水,补给高程在1 000~1 300 m。通过~(14)C法测年及修正后的δ~(13)C年龄校正模型计算得到碳酸泉的年龄在21~26 ka。碳酸泉点δ~(13)C的变化范围在-1‰~2‰之间,R/Ra(样品~3He/~4He与大气~3He/~4He之比)比值介于0~2.5,表明河源断裂带碳酸泉中的CO_2为幔源与变质混合成因,并以变质作用为主。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锁阳对四氯化碳诱导的肝纤维化小鼠的治疗作用。采用将120只昆明小鼠随机分为6组,正常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锁阳提取物低、中、高给药组的方法。用CCl4和橄榄油的混合溶液进行造模,除了正常组,其它5组均腹腔注射10 m L/kg 6%CCl_4,每周2次,连续8周,第5周对阳性对照组(水飞蓟宾胶囊0.2 g/kg)和锁阳给药组(0.15、0.3、0.6 g/kg)每天进行灌胃,正常组和模型组以同体积的生理盐水灌胃,连续4周。测定小鼠血清AST、ALT、LDH、和LN的含量,以及肝组织的SOD、GSH、MDA和Hyp的含量,称重并计算肝脏及脾脏指数。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较,锁阳给药组可明显降低肝纤维化小鼠血清的AST、ALT、LDH和LN的含量,降低肝纤维化小鼠肝组织的Hyp和MDA的含量,升高SOD和GSH的含量,并降低小鼠的脏器指数。由此可知,锁阳对四氯化碳诱导的肝纤维化小鼠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比较不同剂量四氯化碳诱导近交系C57BL/6小鼠肝纤维化模型的效果,以建立稳定的肝纤维化模型。方法 选择5周龄的C57BL/6近交系小鼠,分别腹腔注射给予高、中、低剂量的四氯化碳诱导肝纤维化,实验结束后取血及肝脏组织,检测血浆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的水平及肝脏病理变化。结果 近交系C57BL/6小鼠药物诱导后,各剂量组动物均能存活到8周,高剂量组存活率仅为20%远低于中、低组;血清转氨酶含量升高程度、肝组织病理改变存在剂量时间效应关系。病理分析表明,各剂量组均可见肝细胞变性/坏死、中央静脉周围/汇管区混合细胞浸润及肝脏纤维化。结论 10%四氯化碳给药8周后能诱导近交系C57BL/6小鼠形成较稳定的肝纤维小鼠模型,为后续肝纤维化机制研究及药物筛选工作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为建立胃癌小鼠模型,检测T淋巴细胞在免疫系统的水平变化,探讨其在胃癌免疫系统中的作用。采用在615近交系小鼠皮下注射MFC胃癌细胞建立胃癌小鼠模型。流式细胞仪检测胃癌小鼠(n=20)及正常小鼠(n=20)脾脏CD4+CD25+Treg及T细胞亚群水平。结果显示,胃癌实验组小鼠脾CD3+T(42.87±4.33)%和CD8+T(36.55±3.15)%细胞较正常组升高(P0.01);CD4+T(55.02±2.64)%细胞及CD4+T/CD8+T(1.48±0.13)细胞比值较正常组降低(P0.01);胃癌实验组小鼠脾CD4+CD25+Treg(2.14±0.91)%细胞较正常组升高(P0.01)。由此可知,胃癌小鼠脾Treg细胞水平升高,CD4+T降低,CD3+T、CD8+T升高,CD4+T/CD8+T比值降低,可能在胃癌细胞免疫逃逸过程中发挥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20.
 探讨斯氏狸殖吸虫感染大鼠致肝纤维化形成过程中细胞因子IL-4和IFN-γ表达及意义,为阐明Th1/Th2在斯氏狸殖吸虫感染大鼠肝纤维化形成及调节作用提供实验依据.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6)、感染1周组(n=5)、感染2周组(n=5)、感染4周组(n=5)、感染8周组(n=5)、感染12周组(n=5)和感染16周组(n=5),每鼠腹腔注射斯氏狸殖吸虫囊蚴15个.按感染时间处死各组大鼠,观测各项指标.HE染色和V G染色观察肝组织纤维化病理形态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IL-4,IFN-γ在大鼠肝纤维化形成过程中的表达动态变化.HE染色和V G染色肝组织病理形态学结果显示:随着感染时间的延长,胶原纤维面积比值(S/T)和肝纤维化评级在逐渐增加,肝组织纤维化的程度逐渐加重.免疫组织化学显示:IFN-γ的表达阳性细胞百分率在1~8周逐渐增加,到第8周末时达到最大,在12周到16周又逐渐减少;而IL-4表达阳性细胞百分率在1~16周逐渐增加,到第12周末IL-4表达开始增加迅速. 斯氏狸殖吸虫感染大鼠可引起肝脏纤维化病变,IL-4和IFN-γ在斯氏狸殖吸虫感染大鼠致肝纤维化形成过程中表达增加,其纤维化病变程度与感染时间、IL-4和IFN-γ的表达增加有关.提示Th1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IFN-γ和Th2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IL-4在斯氏狸殖吸虫感染大鼠致肝纤维化的自发性免疫调节中起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