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以相分离温度及其变化幅度为指标考察了乙醇和柴油的相容性。结果表明,直馏和加氢柴油馏分油及所有市售柴油与乙醇的相分离曲线随乙醇含量增大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规律,馏分油在乙醇含量为5%~20%范围内,相分离温度升高25~40℃,调合柴油在乙醇含量为10%~20%时,相分离温度升高10~15℃,且在乙醇含量约50%时相分离温度都达到最高值;芳烃含量较高的催化裂化柴油相分离温度随乙醇含量增加呈单调升高的趋势,但整体升高幅度小于15℃。柴油的烃族组成和50%馏出温度对乙醇与柴油的相容性有较大影响。加入助溶剂后乙醇和柴油的低温稳定时间明显延长。  相似文献   

2.
以相分离温度及其变化幅度为指标考察了乙醇和柴油的相容性。结果表明,直馏和加氢柴油馏分油及所有市售柴油与乙醇的相分离曲线随乙醇含量增大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规律,馏分油在乙醇含量为5%~20%范围内,相分离温度升高25~40℃,调合柴油在乙醇含量为10%~20%时,相分离温度升高10~15℃,且在乙醇含量约50%时相分离温度都达到最高值;芳烃含量较高的催化裂化柴油相分离温度随乙醇含量增加呈单调升高的趋势,但整体升高幅度小于15℃。柴油的烃族组成和50%馏出温度对乙醇与柴油的相容性有较大影响。加入助溶剂后乙醇和柴油的低温稳定时间明显延长。  相似文献   

3.
以醇类为助溶剂的乙醇柴油混合燃料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醇类在乙醇柴油混合燃料中的助溶效果,以及添加醇类助溶剂后,柴油机燃用乙醇柴油混合燃料的排放性能,分别做了助溶试验和排放性能试验。助溶试验时,选择碳原子数依次增大的正丁醇、正庚醇、正癸醇作为助溶剂,按柴油、乙醇、助溶剂的体积比为75∶20∶5的比例,分别在温度为0、10、20、30℃的恒温条件下配制混合燃料,摇匀静置,观察互溶情况和分层时间,结果发现,柴油乙醇直接混合会立即产生分层;加入助溶剂后会提高互溶效果,过一段时间才会分层;10℃以上环境均能保证柴油乙醇燃料稳定互溶15 d以上;随温度的升高和助溶剂碳原子数的增加稳定互溶时间有增大趋势。排放试验在一台YC6 J170-21车用柴油机上进行,在100%负荷率下,分别测试不同助溶剂的柴油乙醇燃料的CO、HC、NOx和碳烟的排放,结果表明,与纯柴油相比,柴油乙醇燃料的CO排放没有增加;中高转速下,HC和碳烟排放明显下降;NOx排放全程下降;以正丁醇为助溶剂的柴油乙醇燃料的CO、HC、NOx和碳烟的排放最低。  相似文献   

4.
对克拉玛依渣油悬浮床加氢尾油在溶剂存在条件下进行的离心分离结果表明 ,该方法可以有效地分离尾油中的焦炭和固体物质 ,降低尾油的残炭值 ,改善尾油的性质 ,其结果优于自然沉降和尾油的直接离心沉降。对操作条件的考察表明 ,所用溶剂的芳烃含量越低 ,对尾油中固体物质、沥青质和重胶质的脱除率越高 ,处理后尾油的残炭值越低 ;剂油比越大 ,对沥青质、重胶质脱除的选择性越好 ,处理后尾油的残炭值越低。用低芳烃含量溶剂处理后的尾油作为悬浮床加氢裂化的循环油 ,可以得到较高的裂化转化率 ,其生焦量也较低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在常温下含不同乙醇比例的乙醇-柴油对助溶剂庚醇所需量及所需搅拌时间.测定不同比例乙醇-柴油混合燃料的燃烧值,确定乙醇在乙醇-柴油混合燃料的最佳配比.还研究了添加剂二茂铁对乙醇-柴油混合燃料燃烧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混合燃料中乙醇含量为12%,庚醇含量为8.69%时,乙醇-柴油混合燃料的燃烧热与相应乙醇和柴油的燃烧热之和相比,热量损失较少,为0.97%.当混合燃料中添加二茂铁含量为0.7%时,燃烧值平均增加0.988%,相应的炭渣残余量最小.  相似文献   

6.
克拉玛依渣油悬浮床加氢尾油的溶剂处理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克拉玛依渣油悬浮床加氢尾油在溶剂存在条件下进行的离心分离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地分离尾油中的焦炭和固体物质,降低尾油的残炭值,改善尾油的性质,其结果优于自然沉降和尾油的直接离心沉降。对操作条件的考察表明,所用溶剂的芳烃含量越低,对尾油中固体物质、沥青质和重胶质的脱除率越高,处理后尾油的残炭值越低;剂油比越大,对沥青质、重胶质脱除的选择性越好,处理后尾油的残炭值越低。用低芳烃含量溶剂处理后的尾油作为悬浮床加氢裂化的循环油,可以得到较高的裂化转化率,其生焦量也较低。  相似文献   

7.
在具有高十六烷值的F-T柴油中添加不同比例的乙醇燃料制得乙醇/F-T柴油混合燃料,通过与0#柴油和纯F-T柴油进行比较,研究其燃烧和排放特性。研究结果表明:与0#柴油相比,F-T柴油的滞燃期最短,混合燃料的滞燃期小于0#柴油、大于F-T柴油,且混合燃料乙醇比例越高,滞燃期越长;混合燃料燃烧始点提前,累计放热量达50%时的曲轴转角CA50增大,燃烧放热中心推迟,燃烧放热率第一峰值点下降,预混燃烧放热量降低,使燃烧温度降低,第二峰值点上升,扩散燃烧比重增大。在外特性2 000 r/min下,相比于0#柴油,混合燃料E10、E20的NO_x排放分别降低了24.9%和30.6%,碳烟排放分别降低了65.1%和76.2%,甲醛排放分别降低了67.7%和45.9%。  相似文献   

8.
蓝莓多酚的萃取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不同萃取溶剂及pH值对蓝莓中可萃取多酚(EPP)和不可萃取多酚(NEPP)萃取率的影响,并用DPPH法研究了这两类多酚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加入甲醇、乙醇、丙酮等有机溶剂可明显提高EPP的萃取率,其中以50%乙醇的萃取率最高.采用硫酸水解法分离制备NEPP,结果表明,蓝莓的NEPP含量远远高于EPP.EPP的抗氧化活性与其含量呈正相关性.萃取溶液pH值对EPP萃取率具有明显的影响,pH值越低,可萃取率越高.  相似文献   

9.
采用相分离法研究了室温下5~18个碳的正构醇助溶剂对甲醇与柴油的互溶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25℃下所考察的9种醇类助溶剂中8种可以促进甲醇在柴油中的溶解,形成稳定透明的混合燃料,十二醇的助溶效果较好;同时,测定了含助溶剂的甲醇柴油中甲醇含量对所得到的混合燃料油密度和运动黏度的影响,随着甲醇含量的增加,混合燃料油密度和运动黏度均明显降低,以十四醇为助溶剂,甲醇含量不超过20%时能保证混合燃料的密度和黏度达到国标要求。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合成工艺条件、溶液的pH值和电解质等对教甲基玉米淀粉透明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乙醇与水的混合溶剂中水含量越高,越有利于反应试荆对淀粉颗粒渗透,醚化反应越均匀,透明度越高;取代度越高,透明度越好;醚化反应的均匀性是透明度的决定因素;在较低温下的长时间反应,CMS透明度好于高温反应。CMS水溶液透明度在中性和碱性介质中变化不大,在弱酸性介质中,透明度先上升,然后随着酸性增大而下降;氯化钠对CMS水溶液透明度无太大影响;钙离子导致CMS水溶液透明度降低。  相似文献   

11.
选择丁醇、庚醇、生物柴油和聚山梨糖醇单油酸酯(Span80)作为助溶剂,对比研究其助溶效果.按照不同乙醇体积分数(10%,20%和30%)和温度范围(5~60℃),进行混合燃料的密度、表面张力和黏度等物性参数测量,研究其随乙醇体积分数和温度变化的规律.模拟研究混合燃料对柴油机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乙醇体积分数的增加,燃油雾化效果得到改善,壁面油膜逐渐减少,氮氧化物(NOx)和碳烟(soot)排放逐渐减少;发动机动力性逐渐下降,但是当量比油耗和燃烧噪声逐渐下降.乙醇体积分数为10%时柴油机的综合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12.
聚丙烯酸高碳醇酯降凝行为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给定正构烷烃碳链长度集中在碳数14的柴油而言,聚丙烯酸十四酯由于其烷基侧链长度与柴油中正构烷烃碳链长度匹配而表现出良好的降凝性能.聚合反应条件不同会直接影响高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从而使高分子表现出不同的降凝性能.通过正交实验对制备聚丙烯酸十四脂的实验条件进行了优化,在最佳实验条件下,合成的聚丙烯酸十四酯对给定柴油的冷滤点最大降低值为6℃,凝点最大降低值为18℃.光学显微镜观察结果表明:降凝剂的降凝行为与其对蜡晶结晶的分割有关.降凝剂较少时,高分子具有分割蜡晶晶核的作用;降凝剂适量时,高分子产生晶核使蜡晶结晶细化且分散.后者晶型的结构特点对应着良好的降凝性能.  相似文献   

13.
MMVA柴油低温流动性改进剂的合成及性能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甲基丙烯酸酯-马来酸酐-醋酸乙烯酯-丙烯酰胺四元共聚物类柴油低温流动改进剂的合成,通过正交实验和极差分析确定了最佳合成工艺条件:单体物质的量之比为2∶1∶1∶0.5,引发剂用量0.5%,反应温度90℃,反应时间6h.在实验室考察了它的降凝助滤效果及与其他降凝剂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复配效果.实验表明,在长庆石化分公司混合柴油中加入0.05%的该共聚物可使其凝点下降10℃,冷滤点下降2℃.与甲基丙烯酸十八酯-马来酸酐二元共聚物和表面活性剂甲基单乙醇胺盐复配使用时,可使其冷滤点下降4℃.  相似文献   

14.
从新疆油田油井旁土样富集、筛选得到一株高效石油烃降解菌HL-6,经初步鉴定为红球菌属(Rhodococcus sp.).研究表明,使用乙醇作为碳源制备液体种子液是可行的,之后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先后对菌株生长的培养基组分及生长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菌株HL-6的最适生长条件为:碳源(柴油)浓度为0.5%、氮源选择(NH4)2SO4浓度为8g/L、磷源为KH2PO4:Na2HPO4摩尔比为3:1、酵母粉浓度为0.03g/L、培养时间为3d、培养温度为20℃、pH=7.6、装液量为30mL、接种量为1.5%、摇床转速为150rpm.验证实验和预期一致,优化后降解率达到89.80%,比最初的78.50%提高了14.4%.  相似文献   

15.
柴油机燃用柴油/乙醇混合燃料的性能与排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给柴油/乙醇混合燃料的应用提供试验和理论依据,进行了柴油机燃用柴油/乙醇混合燃料的性能与排放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燃料中乙醇掺混比例的增加,有效燃油消耗率有所增加,但当量柴油有效燃油消耗率降低,有效热效率增加;在掺混比例较高时,需要添加十六烷值改进剂提高混合燃料的十六烷值;在同一工况下,发动机排气烟度随乙醇的加入而减少,NOx排放则无明显的增加;排气烟度的下降率随含氧量的增加而增大,未添加十六烷值改进剂时升高的幅度小于添加十六烷值改进剂后.减小供油提前角,NOx排放下降,排气烟度增加。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乙醇含量对乙醇汽油闪急沸腾的影响,建立了基于离散组分假设的乙醇汽油模型,采用Peng—Robinson物性方法及相平衡方程,通过AspenPlus软件计算了不同乙醇含量的乙醇汽油的泡点/露点曲线,并对直喷汽油机(GDI)使用E10(乙醇体积分数10%)的闪急沸腾喷雾进行预测.计算结果表明:泡点压力随乙醇含量的增加逐渐降低,较低的乙醇含量(体积分数小于30%)有效地拓宽了燃油的两相区域,而高乙醇含量的燃油两相区域变窄.同时运用泡点曲线可以有效预测闪急沸腾现象.  相似文献   

17.
用GC—MS技术对毛大丁草叶、茎、根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分别进行分析和鉴定,共分离出63个成分鉴定了55个。不同部位挥发油中低沸点成分的相对含量分别是21.902%,40.112%和77.622%。  相似文献   

18.
酯基钻井液是最早应用于现场的合成基钻井液。大量调研结果表明 ,在组成上 ,国外酯基钻井液的配方中大多含有一种低剪切速率流变性调节剂 ;在基液性能上 ,与柴油相比 ,酯基液的闪点较高 ,倾点较低 ,这表明酯不易燃 ,流动性好 ;在环保性能上 ,无论是毒性、生物降解还是蒸气测试结果 ,酯基钻井液均表现出了优良的性能。此外 ,酯基钻井液还具有优良的清洁井眼能力和润滑性能以及特殊的页岩抑制性。使用这种钻井液可以提高钻速 ,节约钻井成本 ,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9.
柴油出租车燃用不同替代燃料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柴油出租车燃用柴油(BD0),柴油—废弃油脂制生物柴油混合燃料(BD10)和天然气制合成油(G100)的经济性、排放性及可靠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与燃用BD0比较,柴油出租车燃用BD10和G100的百公里油耗略高;燃用BD10的CO和颗粒物(PM)排放分别降低17%和9%,NOx和HC+NOx排放分别升高12%及8%;燃用G100的CO,NOx,HC+NOx,PM排放分别降低75%,9%,10%和51%;柴油出租车燃用BD10,G100后,其喷油器头部积炭略有增加,但不影响柴油出租车的正常使用.  相似文献   

20.
以大庆林源原油和0#柴油稀释剂为研究对象,采用HAAKE RS600流变仪和XP-300C影像分析系统,测试分析大庆林源原油在65℃和/或50℃下添加10%、20%及50%稀释剂前后的流变特性、凝点、静屈服值及析蜡过程,评价它们在降温过程中的15s-1动态粘温特性及其在终了温度20℃的蜡晶微观形态;采用Ncmivnt图像处理软件,分析蜡晶颗粒数量及其对称性;提出用相同视场下蜡晶颗粒的平均短轴与长轴长度之比来表征其对称性。结果表明:林源原油稀释前后的析蜡点和析蜡高峰温度分别在50~45℃与40~30℃,0#柴油稀释不会改变其析蜡过程与蜡结晶行为;稀释剂加量越大和/或处理温度越高,则蜡晶颗粒的数量越少、对称性越高、分散度越低,原油的低温流动改进效果也就越显著,这为下一步研究降凝剂与稀释剂的协同作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