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江苏省优秀运动队评分类项目教练员执教能力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了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以及逻辑分析法,对江苏省优秀运动队评分类项目教练员执教能力进行调查分析,梳理出了评分类项目教练员执教能力指标体系和主要内容。江苏省优秀运动队评分类项目教练员执教能力体系包括3个层次共41个指标,其中有7个二级指标和33个三级指标。分析了相关指标的重要程度,以及各级别教练员有关指标的强弱水平。本文研究成果为进一步提高教练员执教能力明确了努力方向,为竞技体育训练管理部门考核评分类项目教练员执教工作提供一份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第11届世界田径锦标赛显示了世界田坛的竞技实力格局,结合中国的田径现状,备战北京奥运会的策略是:科研攻关,全力以赴抓好优势项目;重视项目特征和训练规律研究;进行针对性训练,提高运动员的参赛能力;实施"走出去,请进来"策略.  相似文献   

3.
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能力取决于后备人才的培养.本文采用文献资料调研、专家访谈等方法,根据目前上海市已开展的奥运项目的竞技地位、历史成绩、群众基础和市场化前景等方面的特点对上海市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1)上海市竞技项目可划分为全力保障项目群、高度市场化项目群、稳步推进项目群和有待开拓项目群;2)上海市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由传统"三级训练"模式,逐步转向"以体校为主,以学校为补充,多元并举"的培养模式;3)传统培养模式单一、运动员人才浪费等困难等.并据此提出以下对策:1)全力保障项目群的后备人才通过体校、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和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模式来培养;2)高度市场化项目群的后备人才通过学校化和社会化模式来培养;3)稳步推进项目群的后备人才通过体校、学校和青少年体育俱乐部模式来培养;4)有待开拓项目群的后备人才培养必须调动体校、学校、社会和个人家庭的积极参与来实现.为进一步提升上海市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规则变化对艺术体操竞技能力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985年以来6个版本的艺术体操国际评分规则进行了对比研究,旨在找到艺术体操项目的发展趋势,并就新规则的变化对艺术体操竞技能力结构的影响进行了剖析.  相似文献   

5.
体育竞赛是运动员竞技能力的较量,因而对运动员竞技能力的研究就成为一个至关重要的课题.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并结合蹦床运动的专项特点进行了研究,认为蹦床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应包括体能、技能、心能、智能、德能与"艺能"等六个因素.  相似文献   

6.
为了全面了解和客观评价皮划艇激流回旋运动员在比赛中竞技能力表现程度,根据皮划艇激流回旋运动竞技基本特征规律,以竞技能力表现度作为核心,从该项目运动训练与竞赛实际出发,设计一种便于教练员和运动员掌握应用的竞技水平评价方法.通过实践验证,对运动员技能诊断,促进运动员竞技能力的改善,提高竞技水平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第9~11届全运会吉林省竞技体育比赛成绩的帕累托分析,找出吉林省竞技体育优势项目群(并对其动态消长进行了比较分析);影响和制约吉林省竞技体育优势项目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旨为吉林省竞技体育的完善、发展提供参考.主要结论:吉林省竞技体育呈冬夏季两线作战,是我国冰雪项目的主导地区之一,其优势项目为短道速滑、花样滑冰、自行车、举重、摔跤、乒乓球、田径等项目.优势项目主要集中在体能主导类、其次是技能主导类;优势项目不多,夺金点少.建议:进行项目合理布局;加大资金投入;加强优势项目后备人才运动员的培养与储备;挖潜增金等.  相似文献   

8.
运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比较和逻辑分析等方法,对第30届奥运会田径项目进入决赛的344名运动员的竞技年龄从结构特征、性别特征、项目特征等进行统计分析.研究表明:第30届奥运会田径项目前8名运动员的年龄可划为4个年龄段,20~24岁和25~30岁是运动员争夺金、银、铜牌的主要年龄段.本年龄段运动员心理、生理、身体素质以及参赛经验可达到最优组合;进入前8名的运动员和奖牌获得者,在人数上存在区别,24岁以前,男子运动员多于女子,25岁以后,女子明显多于男子.男子运动员整体呈现出年轻化趋势,女子运动员在25~30岁之间个人竞技能力处于最高峰.田径项目自身和项群特征的不同,使运动员年龄结构呈现出不同分区.分别为快速力量项群耐力类项群全能类项群速度性项群;投掷项目超长距离项目跳跃项目全能项目短跨项目中长跑项目.同时,男子、女子运动员在项群归属上也体现出年龄段的不同,其中男子方面:投掷类项目短跨项目跳跃项目超长距离项目全能项目中长跑项目;女子方面:超长距离项目跳跃项目投掷类项群全能项目中长跑项目短跨项目.竞技年龄可以划分为4个阶段:即运动员竞技能力的初步形成阶段(20岁以下)、巩固阶段(20~24岁)、最佳并保持阶段(25~30岁)以及最佳年龄消退阶段(31岁以上).由于项目特征的不同,对运动员个人能力要求也不同,但每个年龄段都具有夺奖牌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运用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剖析竞技武术套路的本质特点和近几年来竞技武术套路竞赛规则在比赛中实际应用的特点,同时把竞技武术套路的评价体系和体操的评分方法进行比较分析研究,从而为完善竞技武术套路评价体系提供一些有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快速能力是篮球运动员的最基础的竞技能力 ,因此 ,培养训练篮球运动员的快速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快速能力主要包括 :移动速率 ;反应、判断力 ;果断性、合理性 ;攻守转换的速度等 .在训练中 ,应根据球队队员的特点进行 ,做到个性与共性的有机结合 ,使其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从不同运动技术项目的项群特征出发来探讨技术教学的特点.运动项目追求的目标与实现目标的途径虽不相同,但仍有许多共同规律可循,在教学方法上也必然存在某些具有共同特征的运动项目的教学规律,旨在探讨这种项群的教学方法特征,从而对运动技术教学的立体化、系统化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从武术运动规律、技术特点和锻炼原则出发,较详细地论述了自学武术的基本方法,注意事项等.  相似文献   

13.
闽南体育文化是闽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历了从史前时期—秦汉至隋唐五代时期—宋元时期—明清时期—20世纪后的历史发展和文化历程。闽南文化的“重乡崇祖、爱拼敢赢、兼容并包、尚义贵利”,使闽南体育文化具有民族体育活动展现地域性文化特色、传统的庆典民俗活动融入竞技元素、文化的融汇与交流凸显文化兼容性、尚义贵利的品质使闽南体育文化“走出去”和“引进来”的内涵特征。同时,通过体育交流、体育赛事、体育产业和两岸民俗体育的发展,闽南体育文化具有促进闽南经济的发展、展示互惠共赢的开放观念、演绎爱拼敢赢的闽南精神、唤起闽台文化认同感等价值意蕴。  相似文献   

14.
通过分析5名世界优秀女子职业网球选手草场比赛发球战术阶段的技战术特点,了解顶尖选手在草场比赛的制胜规律,把握现今女子网球的技战术发展方向。结果表明:在草场上,发球能力好,且第三拍充分衔接好发球在快速球场带来的优势,用自己最有攻击性的技术击向对手的薄弱环节,是赢得比赛胜利的保证。  相似文献   

15.
针对河南省学校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现行制度进行研究与分析,并提出领导管理制度创新,教练员管理制度、学生运动员训练输送制度、竞赛管理等制度的改革与创新,打造具有中原特色的学校竞技体育体制.其终极目标是为了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并围绕“中原体育崛起”的现实需要,为河南省及我国的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沙滩排球新规则规定由原来的争发球权才能得分改为每球得分制后,一攻扣球成为主要的得分手段,但强队之间对抗往往一攻扣球水平相差不大,其拦网和防守反击得分仍是取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科学认识运动特征,正确把握项目制胜规律对运动成绩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研究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影像分析法、数理统计法对第九届大运会毽球男子单人赛前三名运动员技战术指标进行了统计和分析.得出结论:发球成功率、接发球成功率、接发球外侧起球到位率、内侧起球到位率、接发球进攻成功率、接发球进攻得分率都是男子单人赛取胜的主要因素;越是在高水平比赛的对决中,对运动员各方面素质和能力的要求更高、更全面;降低主动失误、稳定发挥,具有强大的心理素质是一个优秀运动员必须具备的条件.  相似文献   

18.
梁红霞  王哲  杨鄂平 《菏泽学院学报》2007,29(2):119-121,139
培养大学生的体育锻炼习惯,为其终身体育奠定坚实的基础是大学体育的重要任务.论述了体育锻炼习惯的定义,分析了锻炼习惯形成的心理及影响锻炼习惯形成的内外因素.遵循体育锻炼习惯养成的一般规律和教育规律,以提高学生健商水平为中心,大力加强学校体育健康教育的改革力度,是促进学生树立终身体育意识,养成终身体育习惯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9.
采用文献资料、现场观察统计法对五人气排球技战术及基本阵型进行分析研究。认为五人气排球技战术及基本阵型符合排球运动发展规律。气排球规则的特性,使得气排球技战术有创新的技术含量,又有大众体育特性,易学、娱乐、健身的特点,值得推广普及。  相似文献   

20.
针对体育比赛场馆分散、规则复杂、数据繁多等特点,提出了基于三层架构的信息处理系统,并以第七届全国大学生运动会信息处理系统为例,详细介绍了在系统中采用的Web Service、VBA等技术,最后给出了系统层次结构的设计和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