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在预防事故工作中,有些事情看起来微不足道,实际上非同小可。有的小事捅出大娄子,懊悔不已;有的无视安全,酿成大祸;有的违章操作,命丧黄泉。  相似文献   

2.
针对部分教师在日常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一些弊端,提出了如何把日常课堂教学上成公开课或示范课的一些方法。  相似文献   

3.
在一次单位安全情况调查表中,有一道调查问题“您对本单位安全问题各项工作评价如何?”很多同志回答是“基本合格、工作到位、还不错。”大家都认为这可以算是“基本正确”了。然而,在我们企业的安全工作中只有及格永远不够,必须满分才能万无一失。  相似文献   

4.
化学实验教学中的"绿色化"和"微型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充分利用化学学科的优势,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向学生渗透绿色化、微型化理念,通过实验教学既培养了学生的环保意识,又降低了实验经费的支出,也减少环境的污染,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了绿色化、微型化的教育,增强了学生对人类对社会的责任感.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秦贞彬 《广东科技》2007,(3):136-137
建设工程招标活动作为有效选择交易对象的市场行为,贯穿了竞争性、公开性和公平性的原则.然而由于“公正“和“公平“两者在概念上的某些相近,致使招标活动中不合理的行为经常发生.本文通过对“公正“和“公平“两者概念的区别和联系的阐述,以及对如何作为原则在建设工程招标活动中加以贯彻的探讨,对在具体招标工作中如何保证公正公平,达到招标活动追求的目标作了全面论述.  相似文献   

6.
心理学的研究长期排除了文化的影响,文化进入心理学首先是以“人格”作为契入点的。“人格”被假定为不变的实体,是作为客体在文化中存在的,不能全面阐释文化与人的关系。“自我”则是动态的和开放的存在,与文化交互作用,是作为主体在文化中存在的,在本质上揭示了文化与人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尊重个性,自主探索、快乐学习成为当今课堂的主旋律,在课改背景下,教与学的天地更广阔了,我们可以大胆整合教材内容,通过情于境的交融架起学生智慧发展的阶梯,再用精确、精练的提问开启每扇智慧之门,让数学课堂也能在巧问与妙答中更具个性.以"问"为中心,以人为本,让学生在矛盾冲突、同伴互助、自我反思的过程中生成妙趣横生的课堂回答,在新知构建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表现不同的思考方式,在解答的动态引领下体验学习数学的过程,通过答中高水平的思维再学习,感受思维碰撞的乐趣,使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怯气”“惬气”明清小说中常见,词义均同“服气”,“惬”可能是本字,而“怯”是通假字。《鼓掌绝尘》中的“恡气”当校为“怯气”,意为“服气”。虽然“怯气”“惬气”在现代汉语中仍使用较多,但词义都不再是“服气”。  相似文献   

9.
陈瑞娟 《科技资讯》2006,3(31):117-118
分析了高职英语教学中"读"的本质和教学意义,阐述了唯有重视"读"才能发展"高能"并进而取得"高分",并综合分析了"阅读"的进行.  相似文献   

10.
最早见于《九章算术》"少广"章的开方术,后经宋元发展为一种解决一元高次方程的一个正实根的有效方法,即"立成释锁"和"增乘开方"算法.开方算法在中算中内容丰富、地位重要,在开方算法中也有与计算细节相关的各种称谓,"翻法"和"益积"就是这样的例子.从刘益开始,经秦九韶研究易名、李冶推广、朱世杰的心不在焉、周述学的复兴,到焦循完备化和李锐的放弃,"翻法"和"益积"经历了出生、成长、繁荣和终结的过程.这些名称强烈地依赖于开方算法的过程,他们因算法中细节的改变而生,之后历经成长、繁荣和成熟,最后随着算法的完备而消亡.  相似文献   

11.
从“无兵的文化”到“竞逐富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个民族的兴盛与一个民族是否具有捍卫自己利益的能力和决心有关,也与一个能够发挥市场优势的制度安排有关。因此,在一个以竞逐富强(thepursuitofpower)为原则而发展起来的现代世界中,中华民族在进行经济与政治制度变革的同时,必须改变自己文化上无兵的传统。  相似文献   

12.
“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提出,对新时期加强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文章就对“四个尊重”的提出及内涵和辩证关系等方面问题的理解作一肤浅探讨。  相似文献   

13.
公众对案件的"满意度"与"司法公正"的内涵本身存在的原理性冲突,当事人对事件结果公正的不同理解、媒体对社会舆论的导向,直接影响着公众对司法案件的认识和评价。一旦舆情被某种因素引导,社会舆论就容易发展趋向于一种或几种极端的论调,产生"群体极化"现象。其中非理性的部分社会舆情将产生巨大的力量,可能引发"满意"与司法公正的较量。"河北王朝案"就是发生在审判质量管理背景下舆情与司法的一次激烈冲突。因此,应弱化以"满意度"作为案件质量评估的指标,从而回归司法独立、司法公正的本质。  相似文献   

14.
自然环境为人类文化的创造提供了活动舞台,对人类生活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人类社会早期发展阶段对自然环境的依赖是不言自明的。人类学家和地理学家探求文化特质地理分布的简单原因,在于环境决定论的解释模式是基于世界性探险而搜集到的大量有关人类差异材料进行分类和解释的一种简单的方法。文章从早期理论学者开始进行追述和回顾,认为:如果将强调或者突出“气候的作用”的学者归为“环境决定论者”,这种扩大“气候”外延的论说方式不能成立。  相似文献   

15.
奏记以公府为对象,作为上行文的郑重性略次于奏笺。《文选》“奏记”类唯选阮籍《诣蒋公》一篇,为辞太尉蒋济之征辟而作。李善注引《晋书》以“属魏晋之际,天下多故”论其辞征之由,几成定论。其时司马氏与曹氏集团的斗争尚未表面化,阮籍辞征和对司马集团的政治态度无关,纯属个人服膺老庄处世观念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初期,对于小说的功能,论者往往定之以"可补经史之阙"。因此在古代小说的发展之初,小说常在作者的写作态度以及叙述故事、塑造人物等方面体现出鲜明的"史性"特征。段成式的《酉阳杂俎》虽然成书于"始有意为小说"[1](P39)的唐朝,但是从其创作态度、写作方法、内容题材等来看,仍具有突出的"史性"特征。  相似文献   

17.
沟通"理论"与"实践"的桥梁--解读教育"叙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叙事研究"是近几年在我国教育研究领域内兴起的一种研究方式,虽然时间不长,但在教育领域却激起了波澜,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但教育"叙事研究"中的一些概念仍然是模糊的,广大的中小学教师对于教育"叙事研究"的理解还只停留在表面上,需要从"何为教育叙事研究"等五方面对这一概念做全面的阐述和反思,旨在进一步提升教师对这一新兴研究方式的理解.  相似文献   

18.
传统学说中经济法与社会法均以"社会本位"为基础,但未对其各自视野中的"社会利益"加以区分.对这一问题的讨论应以"法本位"这一法的核心概念为逻辑起点,对一般意义的"社会利益"以及经济法与社会法各自视野下的"社会利益"做出内涵区分,以明确二者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使命.  相似文献   

19.
从6个方面对出版物中描述符号、层次等“大小”先后顺序关系的地方进行了分析和论述,指出每一位编辑工作者在审、编、校的过程中都要认真对待并遵循“大小”关系,尽量做到“大小”使用合理,顺序恰当.  相似文献   

20.
"随感录"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新青年》所首创的报刊专栏,"随感录"以其独特的言说方式在它的周围聚集了一批"五四运动"的主将,成为他们抨击封建思想文化和不良时政的一种理想方式。他的开创者陈独秀不仅首创了"随感录"这种讲究时效性、新闻性的杂感类专栏,启发了当时的许多报刊纷纷仿效并开辟了"随感录"以及类似的专栏,为当时知识分子开拓了一种新的批评空间;同时"随感录"也成为了一个文体概念,陈独秀首创的这一文体成为了中国现代杂文的雏形,并为日后以鲁迅为代表的杂文的成熟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