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儿子与情人》集中描写了主人公保罗在成长过程中与母亲莫瑞尔太太及两个情人米莉安、克拉拉之间的感情纠葛。这既是一部现实主义力作又是一部成功的心理分析小说。劳伦斯巧妙地运用了现实主义的描写与“戏剧化的诗”相结合的写作方式。在描写主人公保罗、他的家庭和生活时,采用现实主义直接、简单的语言风格;在描写大自然的美与两性关系时,采用诗的意象和韵律。适当的时候,还穿插了方言的使用。这种独特、多变的文风一方面映射出《儿子与情人》故事的现实性、复杂性,推动小说情节的发展;另一方面突出了主人公内心活动的复杂性,使小说主题得到成功阐释。  相似文献   

2.
《行人》和家庭小说都以家庭生活为题材,家庭小说的女主人公多为"贤妻良母"的理想形象,《行人》中的阿直则处于贤妻良母和"新女性"之间。家庭小说中的家庭风波多起因于外部的破坏,丈夫多注重妻子肉体上的"贞操";《行人》中的一郎则因不能把握阿直的内心和灵魂而苦恼,家族制度的重压酿成夫妻双方的悲剧。  相似文献   

3.
斯坦贝克在小说《菊》中,以不动声色的对话与细节描写,展现了现代人生活的巨大危机在当代社会日益物质化、功利化的进程中,人们的精神追求在大幅度贬值、急剧丧失,"以至于不再有精神问题".  相似文献   

4.
李燕 《科技信息》2008,(29):180-180
路易沙·梅·奥尔科特的《小妇人》是作者对其现实家庭生活的真实描写,并且通过马奇姐妹的性格塑造和生活经历反映了作者所受的特殊的家庭教育。  相似文献   

5.
覃晓明 《科技信息》2013,(10):223-224
华裔女作家伍慧明以其小说《骨》走红美国文坛,随后,该书被"手推车奖"文选(PushcartPrizeAnthology)收录。和许多华裔小说一样,《骨》取材于伍慧明自身的生活经历,是一部自传性的小说。小说讲述了居住在旧金山唐人街一个华裔移民家庭的悲剧故事。作者通过对这个移民家庭中各个成员生活经历及成员之间矛盾冲突的描写,向读者展示了华裔美国人生活上的艰辛与困境。本文通过对小说中人物的分析来探析华裔美国人身上所承受的历史与文化创伤,以及他们走出或摆脱创伤的艰辛之路。  相似文献   

6.
蒋苏苓 《科技信息》2009,(14):136-137
本文从服饰文化这个角度,思考《红楼梦》中服饰与时代风尚、人物社会地位、人物个性间的关系;从而把握作者生活背景与小说中服饰描写的关联,进而探讨封建社会严格的等级制度与人物服饰的关系,品读《红楼梦》中服饰与人物个性的契合,多角度地研究了《红楼梦》中服饰文化的独特内涵。  相似文献   

7.
从文学伦理学批评角度解读爱丽丝·门罗的短篇小说集《逃离》,其小说在描写小镇生活时,注重小镇女子的人生境遇和情感追求,并从描写小镇女子对理想、爱情的追求扩展到揭示普通人生活中的矛盾和人性的问题,折射出加拿大社会伦理和家庭伦理。  相似文献   

8.
《家梦已远》是柳美里的一部反映家庭崩溃主题的小说。主人公"我"面对"改邪归正"的父亲的"热情",期望能借着留住新屋之际来追想失落的家庭,却在理想与现实中飘忽不定。小说通过描写母亲、妹妹、"我"、父亲对新居的对立看法及行为,揭示了崩溃家庭的不可挽回。作者用几乎不带感情色彩的客观叙述,突出了主人公对"家梦已远"的无奈,并由...  相似文献   

9.
《聊斋志异》是中国古典短篇小说集,其中300字以下的短文占全书篇目的三分之-一有余。该文认为:按照中国古代小说标准,此类短文属志怪范围的小说文体。并且指出,《聊斋》的短文构思精彩,描写生动,蕴含哲理,并能以巧妙手法进行“劝惩”和嘲讽,实属优秀古代短篇小说之列。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典长篇人情小说产生并繁荣于明中叶以后,其中以家庭生活为主要描写对象的作品自《金瓶梅》出现后有了长足发展,创作于清中叶的《红楼梦》是这类作品中最优秀者。除这两部外,尚有《醒世姻缘传》和《岐路灯》。前者是明末作品,后者与《红楼梦》作于同时。只是《岐路灯》因种种原因到本世纪八十年代初才又以全貌面世并为人们所重视。  相似文献   

11.
乔治·桑后期转入了田园小说的创作,把民间文学时间的完备性移植于其中,以纵线延长表现出"时间回环节奏";又以"田园"生活为基本事实,以家庭生活为基本内核,揭示出人性的永恒价值和深刻的人道精神,最终形成了她"田园、艺术、精神"的三重统一体;同时,又以截然不同的风格和时空结构,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家庭小说相得益彰,既形成对比而又强化了彼此的内在联系,从而使两者在艺术和精神上达到了某种补充、修正,甚至互补.  相似文献   

12.
家庭暴力行为自古有之。随着社会的发展,家庭“冷暴力”行为成了当前我国家庭暴力的主要形式。而目前我国在家庭“冷暴力”方面的立法尚属空白。通过对家庭“冷暴力”行为进行法律上的梳理分析,为将来反家庭“冷暴力”的立法找出理论上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在细雨中呼喊》是余华小说创作的回归——回归传统,小说用记忆逻辑来叙事,将形式纳入意义之中。作品中大量运用了时间错置,文本中的时间被注入了叙述者的心理情绪,体现了叙事的魅力。  相似文献   

14.
建立在正义基础上的复仇行为超越种族、性别,具有悲壮的道德价值和社会正义目的。《水浒》与《聊斋》中的复仇因复仇者的身份、复仇对象、复仇方式、复仇风格不同,体现出弃家与守家、英雄主义与理性主义、美善对立与美善同归、写实与写意等方面的差异。二者的复仇行为都显示了封建社会体制变形下民间自发的正义诉求;另一方面从性别角色和社会性别秩序以及作家个人性别立场的角度来审视复仇这一文化现象,就会发现隐藏在复仇背后的作家性别书写和复杂的民族文化心理。  相似文献   

15.
“家庭型”共同受贿犯罪由于犯罪主体关系的特殊性,它比普通的共同受贿犯罪更具复杂性,特别是在实践中对刑法有关条款的理解和对共同犯罪理论的具体应用尚存争议,如何认定国家工作人员与其家属具有共同受贿行为和共同受贿故意,已成为当前困惑司法实践的一个难题。  相似文献   

16.
摘 要:在20世纪的中国现代性进程中,“家庭”与“革命”构成了一对彼此对立又依存的范畴。50-70年代小说中,无产阶级“革命”将“家庭”指认为“他者”,通过去掉“家庭”的“他性”建构起“革命家庭”,来实现对现代民族国家主体的确认。以50-70年代革命历史小说及合作化题材小说的经典作品为对象,论述了“革命家庭”的构成因素及建构规则和过程。提出“革命家庭”要具备无产阶级及其同盟者的阶级背景,家族复仇与阶级复仇相结合并向阶级复仇转化,革命伦理通过对家庭伦理的改造与借用,确立了家庭服从革命的绝对秩序,家庭亲情由革命的基础下降为革命的对象。  相似文献   

17.
孙利苹 《科技信息》2008,(8):149-150
Pride and Prejudice and Little Women both describe girls' love stories with the former revealing the essence of bourgeoisie's marriage system while the latter paying more attention to the importance of personality's consummation.From the research and analysis of the two novels we can find that family education plays a crucial role in the forming of children's personalities while different personalities can lead to different outlooks of life and attitudes towards marriage.The totally different ways the two families adopt in educating their children really can give us some inspiration.  相似文献   

18.
家族企业所有权结构的演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影响家族企业所有权结构变化的因素分析,阐述了家族企业所有权结构的演变过程。说明家族企业也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企业也如生物体一样有着其生命周期和个性,并在每个时期都有发展特征和要求。  相似文献   

19.
"传热法"炉缸和"隔热法"陶瓷杯复合炉缸炉底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传热学的角度出发,利用VC编制炉缸炉底温度场计算软件,对国内某些高炉进行了实例建模. 模型计算结果和实际高炉热电偶温度数据吻合较好. 据此对目前流行的"传热法"的高导热压小块炭砖炉缸和"隔热法"的陶瓷杯复合炉缸炉底的各自特点进行了分析,以实例为基础阐明了这两种结构的炉缸炉底延长高炉寿命的不同方法. 指出在铁水和耐火材料之间低导热系数的"保护壳"存在,是不同设计延长炉缸炉底寿命的相同本质,并分析了这两种结构的炉缸炉底的不足.  相似文献   

20.
现代人面对“生死”之关,皆难以达到“认”的态度;而如果一旦达到这种“认”,也就意味着人们对个我生命即将结束这个事实承认后的接受,于是,他或她可以进入到万般挣扎之后的某种心理上的平安状态。但是,处于“认”之阶段的人.他们对死亡的接受往往是无可奈何的、非心甘情愿的、被动与被迫的,只有由对个体生命生死之必然性的“认”,上升为对人类整体生命之生生死死之必然性的体认,并最终意识到宇宙万物皆有生死成毁之必然性,人们才能获得对死亡自觉自愿的接受,并在面对自我之死时做到完全的坦然和释然,这即是由“认”到“命”的过程,中国古代儒家学者称之为“乐天知命”。终极关怀与普遍性宗教信仰缺失的中国人,面对生死之关,大多数人也只能或只有依赖“命定”的思想观念,在这方面,中国传统的儒家生死智慧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