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梁漱溟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柏格森生命哲学的影响,从他的佛学思想和儒学思想中都可以找到痕迹。通过对梁漱溟早期思想的分析,可以看出中国的传统思维始终是梁漱溟思想的根基,他站在中国文化的立场上对柏格森哲学进行解读与吸收。  相似文献   

2.
李香兰 《菏泽师专学报》2002,24(1):53-56,72
农业是个社会效益高而经济效益低的产业,它关系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全局。本文从农业的战略地位、农村经济体制、农村商品经济、科学技术在农业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农业产业结构等方面对毛泽东与邓小平的农业经济思想进行了比较分析。这对深刻理解邓小平的农业思想,探寻有中国特色的农业发展之路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3.
梁漱溟是继新文化运动之后而兴起的一个保守派——新儒家的创始人。他的中西文化观既和反传统派对立,又和顽固守旧派对立,可谓自成一家。笔者认为梁漱溟的思想目前还有澄清、重申的必要。 梁漱溟的中国文化观 梁漱溟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仍有现实意义。尽管世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国由昔日的天朝上国沦为半殖民地弱国,但中国的传统文化在今天不仅对中国有现实意义,而且对整个人类世  相似文献   

4.
梁漱溟在20世纪20年代所开展的乡村建设运动,旨在探索一种“从农业引发工业”的乡村建设模式,并以此走出一条中国式的工业化道路。但是,由于种种历史的原因,他的美好愿望却未能实现。然而尽管如此,梁漱溟的乡村建设理论和“从农业引发工业”的乡村建设模式,仍然能为我们解决“三农”问题,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5.
梁漱溟是中国20世纪上半叶的教育家、思想家和社会活动家,他的乡村建设理论和实验广为人知,长期以来引起广泛关注和争论。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开始之际,重读梁先生乡村建设理论便更显重要了。本文在当代背景下对梁漱溟这一理论的价值作了再次关照,并对其不合之处简作分析。  相似文献   

6.
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及其实验促进了当时的乡村建设和发展,他提出的强调知识分子在乡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知识分子必须时刻保持与广大衣民的密切联系、必须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以振兴农业来带动工业的发展、重视农民道德伦理建设等观点对当前推行的“三支一扶”计划有着重要的借鉴和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泽东对农业的发展曾经做出过全面的规划和设想,虽然很多的理论在那个时代沦为空想,但却蕴涵着农业未来发展道路的超前预见性。很多的理论,如:农业机械化、合作化、社办企业、农业当工业来办、新农村建设等等思想都是未来中国农业发展的思路和方向,对未来中国农业走向现代化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邓小平发展农业经济思想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是个社会效益高而经济效益低的产业,它关系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全局。本文从农业的战略地位、农村经济体制、农村商品经济、科学技术在农业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农业产业结构等方面对毛泽东与邓小平的农业经济思想进行了比较分析。这对深刻理解邓小平的农业思想,探寻有中国特色的农业发展之路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9.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十分关注中国农业经济的发展。为此,他积极探索,形成了丰富的农业现代化思想: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发展农业科学技术、提高农民素质和领导干部科学管理水平、大力发展农村商品经济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要条件;“先合作化,后机械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道路。这些思想,对我们今天农业的发展和农业现代化建设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30年代,梁漱溟领导的乡村建设运动在中国现代史上留下了深深的足迹。这是中国知识分子在世界现代化浪潮冲击下的回应与选择,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条件下,梁漱溟的教育理念相对早熟,因而导致他领导的乡村建设运动陷入两难境地,终归失败。  相似文献   

11.
祁寯藻的《马首农言》是中国北方传统农书的代表作之一。对耕作生产方式提出了一些基本原则,蕴涵着极为丰富的农学思想.运用现代农学、生物学等基本原理对其农学思想进行分析,认为在中国北方特别是山西东部干旱地区的农业生产中.实行适合当地特定气候条件的轮作套种、土壤耕作、播种、中耕除草、治虫防病、施肥、收获及留种等耕作种植技术,采用因畜制宜、因时制宜的畜牧饲养管理技术.能够为现代农业生产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2.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是传统的农业大国,农业是国民经济中的基础产业,因此,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至关重要。面对农村人力资源素质低下、农业自然资源短缺、农业生态环境日趋恶化、农业发展后劲不足和农业生产经营体系中存在诸多不适应市场的因素等问题,必须通过提高整个国民对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的认识水平、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好农业生态环境、控制农村人口数量并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发展科教兴农、完善政府对农业的宏观调控机制等措施,方能实现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农业信息化的逐步深入发展,农业电子商务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但由于农产品市场的特殊性,农业电子商务的发展也受到诸多条件的制约.建立以电子商务链为核心的农业电子商务发展模式,推进农产品标准化和品牌建设,大力发展农产品移动电子商务平台、培养农业电子商务人才队伍是我国农业电子商务发展从量变到质变的关键举措.  相似文献   

14.
概述了春秋战国时期楚国农业的发展。分析了隐士阶层兴起的成因,即:解决了隐士阶层的生活基本需求,为隐士阶层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思考和创作环境,激发了隐士的思维灵感,对隐士阶层的崛起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认为隐士阶层在楚国的农业生产实践活动促进了中国农业思想的发展,确立了中国隐士基本生存方式。  相似文献   

15.
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对于改善农业发展立地条件、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产品竞争力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结合西部农业发展实际,立足国际农业发展态势和农产品需求的变化趋势,从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角度入手,在对西部农业经济结构战略调整背景分析基础上,指出新时期西部农业调整的目标导向是立足特色资源和特殊条件,推动特色农业的现代化,并针对性地给出融合现代农业产业认识、依托抓带跨越战略、确立优先发展领域以及强化农业制度改革等建议。  相似文献   

16.
西部地区现代农业发展水平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基于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结合现代农业内涵和特征,构建了西部地区现代农业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和线性加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西部地区及西部各省份现代农业发展水平进行了评价和分类研究,为加快西部地区现代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参考依据.研究结果表明:第一,西部地区现代农业的发展总体水平普遍不高,处于准备实施现代农业的阶段;第二,现代农业在西部地区呈现出地域梯度布局,由北向南依次梯度递减;第三,西部地区现代农业水平存在明显的省际差异,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并存.  相似文献   

17.
中国农业资源的紧缺和农业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给农业发展带来严重的危害,也催生了两型农业的概念和模式。转变高消耗、高排放的农业发展方式,要持续、稳定、协调地促进两型农业发展,根本出路就在于依靠科技进步。切实需要提高科技对两型农业的作用机理,按照多元标准优化两型农业技术,围绕两型农业的功能来创新产业发展模式,推动两型农业发展。  相似文献   

18.
科技革命与我国农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农业科技在 2 1世纪的发展趋势 ,科技兴农作为我国基本国策的必然性和现代科技与我国农业发展的关系及在新中国农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贾谊从汉初社会矛盾与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提出了重农思想,他认为封建国家商品经济的发展已经危害到小农经济的健康成长,因而主张保护和发展农业生产,反对工商业者以“末”致富,富而奢侈浪费,互为攀比,破坏了生产与消费的平衡,削弱了农业作为国民经济主导部门的地位;稳定粮食的生产,增加粮食的积贮对赈灾备荒,加强国防都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封建国家允许私铸钱币的政策,导致了采矿、冶炼业的膨胀,不利于农业生产,特别是农业劳动力的流失,对农业生产的危害更为严重。  相似文献   

20.
我国目前仍然是一个农业大国,在整个国民经济体系中农业所占比例仍然较大,农业是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因此,农业现代化是县域现代化的核心。分析了目前我国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从保障资源配置、加大投入、促进产业化以及强化农业市场导向等方面提出了我国农业现代化的科技创新保障机制,为促进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提供了依据和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