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5 毫秒
1.
本文通过试验,研究了45钢(α+γ)相区(Ac1~Ac3之间)奥氏体→铁素体等温转变铁素体体积分数fv随等温时间t变化的规律,结果表明loglog(1-fv)(-1)—logt关系并不严格遵循Avrami方程,而是呈两段直线状。  相似文献   

2.
用膨胀法和金相法研究了亚共析合金钢40Cr铁素体和珠光体恒温转变 动力学。提出了用碳当量计算A1~A3温度区间亚共析合金钢铁素体恒温转 变动力学公式。测出了A1温度以下的拐点温度;在拐点温度以下,铁素体和珠光体转变符合Johnson-Mehl公式。讨论了在拐点温度至A1温度之间,铁 素体和珠光体恒温转变的动力学公式。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采用TIG焊技术焊接1Cr18Ni9Ti钢管子时,以N2代替Ar背面保护焊缝的组织和性能,分析了根部焊缝表层中的N和O元素的分布,测量了焊缝中的δ-铁素体、N和O的含量.研究结果表明:N2可以代替Ar背面保护1Cr18Ni9Ti钢焊缝,焊缝表层的N,O的分布和焊缝中的δ-铁素体、N和O的含量无明显变化,焊接接头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4.
根据回归分析原理,通过对介稳奥氏体锰钢磨面硬度H与加工硬化指数n和磨损冲击功a之间关系,以及耐磨性△W^-1与磨面硬度H和韧度ak之间关系的分析,给出其关系H=H0+810n(ln15a)^n,△W^-1=2.3×10^-3H√ak(1-H/910)由此可对介稳奥氏体耐磨锰钢进行成分设计。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45V钢初始状态奥氏体晶粒尺寸对其组织和性能的影响,得出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相变前奥氏体晶粒尺寸增大,铁素体数量减小,硬度与强度提高,塑性降低。45V钢先共析铁素体体积分数(fα)与硬度(HV)、缺口试样的强度(σbN)和塑性(ΨN)的关系为HV=370-42Fα1/3,σbN=1466-1110fα1/3,ΨN=32+0.57fα。  相似文献   

6.
试验研究了一种Cr-Mn-Mo-B低碳低合金高强钢奥氏作热变形温度对相变前奥氏体组织状态及对先共析铁素体等温转变动力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奥氏体热变形温度的降低,相变前奥氏体晶粒减小,并且先共析铁素体等温转变孕育期缩短,先共析铁素体转变量增多.  相似文献   

7.
待发表文章摘要预报CIMS计算机网络的结构设计杨文福,王光兴分析了CIMS计算机网络的特点,提出了包括于网划分、子网选型和子网连接在内的简单而实用的CIMS计算机网络设计方法.加工硬化奥氏体→先共析铁素体相变动力学及相变机制的研究刘振宇,王国栋,张强...  相似文献   

8.
结构钢纤维状多相复合组织的形变硬化指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结构钢中获得的纤维状马氏体+贝氏体+铁素体+奥氏体多相复合组织的形变硬化指数及其与显微组织的关系进行了研究,采用Hollomon方程对应力-应变曲线进行拟合,救是n值,在均匀变形阶段,该复合组织具有高的形变硬化指数,有二个n值,n1〉n2值,其中n2值与最大均匀应变εu,抗拉强度σb有明量的对应关系,随等温温度降低,n2值增加εu,σb随之提高,n1值主要受拉于铁素体的强化状况,n2值与各相形变  相似文献   

9.
低碳钢铁素体相区变形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平面应变压缩试验研究了Q235级别低碳钢铁素体相区在550~720℃,应变速率 在5×10-4~10S-1范围的热变形特性.结果表明,在铁素体相区范围,所有流变曲线都观察到了 峰值应力的出现及随后“应力软化”进入稳态的现象,意味着动态回复或动态再结晶的发生.应 变速率越低,形变温度越高,出现应力峰值的临界应变量越小.Z参数及应力峰值σm数值计算得 到Q235级别低碳钢平面应变压缩的铁素体热变形激活能为300.4kJ/mol.  相似文献   

10.
低碳钢相变过程微观结构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定量金相的方法研究了连续冷却过程中低碳钢的相变组织,在分析研究相变影响组织因素的基础上,构造了低碳钢的相变动力学模型X=1-exp(=0.642t^0.086),以及相变后的铁素体晶粒尺寸模型Dα=5.7×Dγ^0.46×Cr^-0.26。  相似文献   

11.
超超临界机组叶片钢KT5331晶粒长大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在不同温度下等温奥氏体化,研究KT5331钢奥氏体晶粒长大行为,并探讨析出相对奥氏体晶粒长大行为的影响机理. 研究表明,KT5331钢奥氏体晶粒长大可分为三个阶段:1075℃以下,由于含W和Nb的析出相钉扎作用,晶粒长大缓慢;1075℃以上,含W和Nb的析出相溶解,钉扎作用减弱,随加热温度和保温时间延长晶粒迅速长大;1225℃及以上,δ铁素体析出,晶粒尺寸随加热温度升高而急剧减小. 通过拟合分别得到晶粒粗化温度以下( 950~1075℃)和晶粒粗化温度以上(1100~1200℃)的晶粒长大模型.  相似文献   

12.
本文研究了原始组织分别为“回火马氏体”和“回火冷轧马氏体”的10Mn CrNi Mo V钢亚温退火过程中奥氏体的形成。研究结果表明:奥氏体形成是形核和长大的过程。奥氏体优先在位于铁素体晶界和铁素体板条界上的碳化物处形核。奥氏体长大,在较低的亚温退火温度下,由晶界扩散控制,而在较高的亚温退火温度下,则由体积扩散所控制。亚温退火过程中发生锰的再分配,在奥氏体/铁素体界面上锰浓度有极大值,而在邻近的铁素体中的锰浓度有极小值,它减慢奥氏体的长大速度并控制显微组织的均匀化。奥氏体形态对原始组织很敏感,当原始组织为“回火马氏体”时,奥氏体为纤维状和半网状的混合形态;当原始组织为“回火冷轧马氏体”时,奥氏体为等轴状。  相似文献   

13.
通过析出粒子与奥氏体晶粒尺寸的定量关系,建立奥氏体晶粒长大模型,计算TiN和TiC析出粒子共同作用下钛微合金化钢奥氏体晶粒尺寸. 根据析出相质点理论计算结果表明:随着加热温度的升高,析出粒子体积分数逐渐减少,粒子半径逐渐增大,TiC粒子强烈阻止奥氏体晶粒长大,TiN粒子对奥氏体晶粒长大钉扎效果一般. 采用实验测试手段测量不同加热温度下保温30 min后实验钢的奥氏体晶粒尺寸,与理论计算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4.
通过X射线衍射(XRD)、拉伸性能的测定,分析了Ge对Fe-24%Mn形状记忆合金γ相点阵参数和马氏体转变的影响。发现随着Ge含量的上升,Fe-24%Mn合金γ相点阵参数增大,Fe-24%Mn合金的γ→ε马氏体相变有明显抑制作用,γ奥氏体相趋于稳定,合金的拉抻强度和屈服强度逐步降低,塑性上升。尽管Ge与Si具有相同的外层电子结构,且原子半径都比Fe小,但两者对奥氏体的点阵参数影响完全相反,Si降低γ相点阵参数能促进γ→ε马氏体相变,Ge增加γ相的点阵参数却抑制相变。  相似文献   

15.
通过高温淬火试验观察试验钢奥氏体晶粒尺寸的变化情况.结合金相和TEM观察、显微硬度和第二相粒子的溶解度积公式分析了加热温度和保温时间对试验钢奥氏体晶粒粗化温度、第二相粒子的溶解情况以及显微硬度值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钢的奥氏体粗化温度在1200℃附近.当加热温度低于1200℃时,大量细小的第二相粒子阻碍奥氏体晶粒粗化;当加热温度高于1200℃时,细小的第二相粒子溶解,奥氏体晶粒出现异常长大.确定试验钢的合理加热温度为1150~1200℃,在此范围内可获得淬火组织的显微硬度值低于HV330.  相似文献   

16.
合金元素对曲轴用非调质钢奥氏体长大和组织细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研究曲轴用非调质钢奥氏体晶粒长大行为和分析工业生产热轧材的显微组织,探讨合金元素Nb、Ti和S的组织细化作用.结果表明:添加质量分数0.027% Nb和0.012% Ti,同时S从0.029%提高到0.046%,加热时间30 min时,能够把奥氏体晶粒粗化温度提高100℃,并明显细化热轧材边部组织.弥散分布、钉扎在奥氏体晶界上的未溶第二相粒子MnS和( Nb,Ti)( C,N),能够有效抑制奥氏体晶粒的长大.在热加工过程中,合金元素的组织细化作用需要适当的变形制度予以匹配,才能得以体现.  相似文献   

17.
采用力学性能测试、组织观察等方法研究临界退火和不同温度回火对海洋工程用钢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实验钢经两相区退火和不同温度回火后,获得了回火马氏体及不同体积分数(0~6%)的残余奥氏体.随实验钢中残余奥氏体体积分数的增加,屈服强度从753MPa降低到506MPa,抗拉强度介于794~843MPa,屈强比从0.9降低到0.6,延伸率从31.3%提高到36.2%.实验钢中残余奥氏体能够提高冲击塑性变形能力并阻碍裂纹扩展,在-80℃冲击功达到236J,然而热稳定性差的残余奥氏体在低温下优先转变成马氏体并降低了低温韧性,冲击功下降到136J.  相似文献   

18.
We present a study concerning Fe–0.176C–1.31Si–1.58Mn–0.26Al–0.3Cr (wt%) steel subjected to a quenching and partitioning (Q&P) process. The results of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X-ray diffraction, and tensile tests demonstrate that the microstructures primarily consist of lath martensite, retained austenite, lower bainite (LB), and a small amount of tempered martensite; moreover, few twin austenite grains were observed. In the microstructure, three types of retained austenite with different sizes and morphologies were observed: blocky retained austenite (~300 nm in width), film-like retained austenite (80–120 nm in width), and ultra- fine film-like retained austenite (30–40 nm in width). Because of the effect of the retained austenite/martensite/LB triplex microstructure, the specimens prepared using different quenching temperatures exhibit high ultimate tensile strength and yield strength. Furthermore, the strength effect of LB can partially counteract the decreasing strength effect of martensite. The formation of LB substantially reduces the amount of retained austenite. Analyses of the retained austenite and the amount of blocky retained austenite indicated that the carbon content is critical to the total elongation of Q&P steel.  相似文献   

19.
根据中锰钢热轧组织结构确立两相区奥氏体化的几何模型和初始条件,利用DICTRA动力学分析软件对中锰钢马氏体基体奥氏体化过程进行计算分析。在奥氏体化初期的形核过程中,马氏体中过饱和的碳锰元素从铁素体迅速转移到奥氏体并在相界面奥氏体一侧聚集。后续的相变过程中,碳在奥氏体中快速均化,但锰在相界面奥氏体一侧的聚集加剧。相变初期奥氏体界面推移速度比中后期高出若干个数量级,但随时间推移迅速衰减。相变初期相界面推移是碳扩散主导,相变后期界面推移受到锰在奥氏体中扩散速度制约。温度升高可显著提高相界面推移速度。达到相同数量奥氏体的情况下,低温长时退火有利于锰从铁素体向奥氏体转移并提高其在奥氏体中的富集度,从而提高奥氏体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20.
TRIP钢在连续冷却过程中的相变行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与普通C-Mn不同,热轧生产TRIP钢需要着重考虑合金质量分数、冷却速率和剩余奥氏体碳浓度对相变行为的影响.以Avrami方程为基础,确定了热轧低碳Si-Mn系TRIP钢相变动力学模型参数,并定量地分析了不同w(Si)、变形量和冷却速率对热变形奥氏体相变的影响.应用该模型预测的CCT曲线与实测值符合得较好.计算结果表明,w(Si)或变形量增加都会促进铁素体相变,从而有利于剩余奥氏体中碳质量分数的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