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姚艳艳 《科技信息》2008,(8):237-238
本研究采用《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和《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对70名大二女生进行测量,探讨女大学生的人际关系与父母养育方式的影响因素及其相互问的关系,研究表明:女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困扰的检出率依次是交谈方面,交际与交友方面,与异性交往方面,待人接物方面;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比较发现,在与异性朋友交往方面以及父母的偏爱和母亲的过干涉、过保护的养育方式上存在显著差异;父母的文化程度、职业状况等因素对女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并未构成重大影响;父母消极的教养方式使女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困扰程度增加,而积极的教养方式会使困扰减少。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人际关系问卷及自编基本情况调查表对582名大学生进行调查,考查了父母教育方式对普通高校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影响作用。结果显示,父母采用民主型教育方式下的大学生在交谈、交友、待人接物三个因子和人际综合方面的得分显著低于接受其他教育方式的大学生;在异性交往方面,不同的父母教育方式之间无显著差异。由此可见,父母亲的教育方式对大学生人际关系有显著影响,民主型教育方式有助于减少大学生人际困扰的出现,提高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大学生羞怯、人际交往困扰与手机移动互联网过度使用行为之间的关系,采用《羞怯量表》、《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和《大学生手机移动互联网过度使用行为量表》对1488名在校大学生进行测量.结果表明:1)羞怯、人际交往困扰总分及各因子与手机移动互联网过度使用行为间存在显著正相关,羞怯与人际交往困扰总分及各因子间存在显著正相关;2)羞怯、人际交往困扰以及交谈交流困扰、交际交友困扰和异性交往困扰均对大学生的手机移动互联网过度使用行为有正向预测作用;3)人际交往困扰在羞怯与手机移动互联网过度使用行为之间起到完全中介效应.因此,羞怯对手机移动互联网过度使用行为的影响是通过人际交往困扰的完全中介作用实现的.  相似文献   

4.
采用人际关系综合诊断和UCLA孤独感问卷对103农村特岗教师、107名非特岗教师进行调查,探讨农村特岗教师人际关系和孤独感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农村特岗教师人际关系困扰和孤独感显著高于对照组;(2)农村特岗教师在人际关系与孤独感之间存在显著相关,人际交谈困扰、人际交友困扰、待人接物困扰与孤独感呈正相关,异性交往困扰与孤独感没有显著相关;(3)人际关系困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孤独感的变化。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高职学生的人际关系和人格特质进行实证性调查,分析结果表明人格特质对人际交往能力有较好的预测作用。因此良好人格特质的塑造要借助于有针对性的人际关系训练,在精神质人格特质方面应该注重人际交友技能的训练,在神经质人格特质方面注重待人接物的训练,在内外向的人格特质方面则侧重与异性的交往。  相似文献   

6.
运动与非运动群体大学生压力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自编<大学生参加体育活动情况调查问卷>、编译的<大学生压力反应测评问卷>和<大学生心理健康诊断量表>对在校大学生3 267人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1)运动群体大学生在生理、情绪和认知3个维度上的压力反应程度低于非运动群体大学生;重点学校大学生在行为压力、情绪压力和认知压力维度上的压力反应程度均低于非重点学校大学生;农村和县/镇的大学生在行为、情绪和认知3个维度上的压力反应程度显著高于直辖市/省会城市以及中小城市的大学生;2)通过回归分析发现:压力的4个纬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解释率依次为认知压力、生理压力和情绪压力,而行为压力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影响不大;运动通过压力的4个维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产生促进作用,其从大到小排序为认知压力、运动生理压力和情感压力,而运动通过行为压力对心理健康的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7.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675名民族院校大学生进行调查,探讨学校归属感对民族认同和孤独感的影响,并基于学校归属感进行中介效应检验,以此构建三个变量之间的关系模型,探究促进民族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机制.结果表明:民族认同感、学校归属感和和孤独感之间两两显著相关;民族认同感和学校归属感及其各维度,显著负向影响大学生的孤独感;民族认同感通过学校归属感影响大学生的孤独感水平.研究结果证实,学校归属感在民族认同感影响孤独感中起到完全中介作用的心理机制,为民族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8.
运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青少年生活事件问卷(ASLEC)和防御方式问卷(DSQ)对5 946名大学新生进行测试,探析大学新生生活事件和防御方式对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生活事件和防御方式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系数分别是0.551(p0.01),0.462(p0.01);心理健康的前3个影响因素是人际关系、不成熟防御和学习压力,分别解释总变异的26.6%,12.2%和3.4%;生活事件、不成熟防御、中间型防御和掩饰因子对心理健康的主效应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439.297,244.978,57.052,64.501,p0.001;防御方式在生活事件和心理健康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为23.4%.  相似文献   

9.
2013年9月至2014年1月,以沈阳工程学院轮滑选项课的60名大学生为实验对象,进行为期15周的轮滑干预大学生亚健康实验.结果表明:轮滑干预后,大学生亚健康状况较干预前有明显缓解(P0.05),轮滑对改善大学生亚健康状况具有一定的效果.建议高校应做好提高大学生体质和增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服务工作,了解大学生的亚健康状况和专项运动技能形成过程的特点,通过多元人际关系的互动与转换,在提升大学生运动技能的同时,增强其情绪管理能力和人际关系敏感度.  相似文献   

10.
高丽 《咸宁学院学报》2012,(10):170-172
异性交往是人际交往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学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然而,在我国由于受到社会、家庭等因素的影响,大学生在异性交往中存在着很多各种各样的问题。本文针对目前比较突出的异性交往障碍,通过分析其存在的原因,为今后的学生工作提出了几点建议,希望通过引导广大学生在大学校园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形成一种团结友爱、朝气蓬勃的氛围,促进大学生健康个性品质的形成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