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赵荣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1,11(9):1950-1956
构造运动的性质及其强度对油气运移和聚集过程有重要的影响。输导体系经历强构造运动有利于提高输导效率,而盖层经历强构造运动不利于油气保存;二者之间相互矛盾的复杂关系决定了盆地含油气远景。通过系统分析构造运动影响油气运聚的机理,结合构造运动强度、地层输导条件、断裂输导条件、输导动力等多项因素,对构造运动输导油气能力及与油气运聚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提出定量描述构造运动输导油气能力的参数。采用该参数对库车前陆盆地和鄂尔多斯盆地油气运聚过程进行了研究,预测的结果与油气发现有很好的一致性。库车前陆盆地具有高输导能力和优质保存条件,最终形成高丰度的油气聚集。鄂尔多斯盆地具有低输导能力,只能形成大面积分布的低丰度油气聚集。该方法是油田勘探阶段研究构造运动强度与油气运聚关系的有益探索,尤其适合于构造活动时期油气输导能力的评价。  相似文献   

2.
庐山新构造运动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庐山新构造运动活跃。中山低地对照极其鲜明、断层崖悬崖峭壁、温泉地震、谷地形态悬殊、多级裂点瀑布和岬湾曲折湖岸是庐山新构造运动主要迹象;而地垒、地堑、断(?)、掀斜则是主要类型。庐山新构造运动具有运动普遍、继承明显、间歇显著的特征。而且新构造运动经历了轻度—强烈—轻度等断块升降时期,从而控制地貌发育过程。  相似文献   

3.
古老盆地大都经历了多期构造运动,而每次构造运动中大地构造条件的变化,必然引起古大地热流的变化。针对多构造期古老盆地这一特点,在大地热流反演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另一种处理方法多段线性古热流模型,以期用相对简单的方式来表征复杂地质情况下的古热流变化特征。利用该模型对冀中坳陷北部中—上元古界古热流演化进行了分析,所建立的模型符合该区大地构造演化特点。  相似文献   

4.
川西北飞来峰广泛分布,关于飞来峰的成因说法有多种不同的观点,近来周自隆等提出的巨型冰川漂砾成因受到重视.为验证此观点的准确性,在岷江断裂带附近进行野外考察,分析飞来峰的地层及其与构造运动的关系.结果表明:研究区飞来峰的分布位置与断裂有较好的匹配关系,其形成时期与断裂活动期具有很好的一致性,表明飞来峰主要受构造运动的控制,通过断裂的逆冲推覆将岩体从远处带到现今的位置,是构造运动的产物,且以大规模的推覆作用为主,并伴随有重力滑覆,在它们的共同作用下,形成了现在的飞来峰,而并非冰川活动所致.  相似文献   

5.
东濮地区第三系基底古潜山风化壳储层,发育有奥陶系的碳酸盐风化壳和石炭二迭系及中生界的碎屑岩风化壳。经多次构造运动和风化作用,这些风化壳储层的储集空间类型丰富,形成了各种成因的缝、洞和各种类型的孔隙。其发育和分布受构造运动和性控制。研究表明,东濮地区油源丰富,生油层和储层有良好的接触关系,断层及不整合面构成了良好的运移通道,为古潜山风化壳储层中天然气的聚集及气藏的形成创造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6.
赵长勋 《甘肃科技》2009,25(6):30-32
伏龙泉断陷位于松辽盆地东南隆起区,是东南隆起区次一级构造单元,为一独立的生烃凹陷。经历了多期构造运动和多期油气生成、运移、成藏,由此造成油气源对比的复杂性,而对于有效烃源岩层的确定和分布,直接关系着油气资源量的预测和勘探方向的选择,因而,对伏龙泉断陷烃源岩的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7.
构造运动对成矿建造或矿液运移的控制,主要表现为:一、构造运动引起地壳变形,生成褶皱、断裂,为矿液提供运移通道和停积空间,即构造的空间控矿作用;二、构造沟通深部热源,构造运动促使深部含矿岩浆,热液循道运移;构造应力产生流体内压力差,驱动流体由高压向低压部位运移,即构造的动力控矿作用。这就是构造运动对成矿的双重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论述新构造运动在泰山形成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分析泰山各种地貌景观与新构造运动的成生联系,同时对泰山新构造运动的主要特点进行了扼要的总结。  相似文献   

9.
东濮地区风化壳储层特征及油气藏的形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东濮地区第三系基底古潜山风化壳储层,发育有奥陶系的碳酸盐风化壳和石炭-二迭系及中生界的碎屑岩风化壳,经多次构造运动和风化作用,这些风化壳储层的储集空间类型丰富,形成了各种成因的缝,洞和各种类型的孔隙,期 发育和分布受构造运动和岩性控制,研究表明,东濮地区油源丰富,生油层和储层有良好的接触关系,断层及不整合面构成了良好的运行移通道,为古潜山区壳储层中天然气的聚集及气藏的形成创造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0.
北天山流域河长坡降指标与Hack剖面的新构造意义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构造运动活跃地区的流域范围内, 构造运动及地貌特征能有效地反映在河流纵剖面、河流坡度等因素上。针对北天山地区 10 条河流, 提取河流 Hack 剖面、河长坡降指标( SL) 以及标准化坡降指标( SL/K) 等地形指标, 进行量化分析。研究表明北天山地区河流受到持续且快速的构造抬升运动影响, Hack 剖面呈上凸形态, 并且与河长坡降指标峰值、河流纵剖面变化具有很强的关联性。北天山地区河流标准化坡降指标( SL/K) 以依连哈比尔尕断裂带和准噶尔南缘断裂带为界限呈带状(Ⅰ, Ⅱ, Ⅲ区) 的分布, 在构造运动影响下, 流经两大断裂带的河长坡降指标明显升高, 揭示了在河流剖面坡度变化较大且河长坡降指标大的地区多为构造运动活跃的区域。同时, 在小流 域尺度内, 岩性改变与支流汇入也容易使局部地区出现河长坡降指标的峰值。  相似文献   

11.
根据悬索桥主塔从裸塔、主缆施工、主梁吊装到成桥不同阶段的受力特点,将悬索桥主缆对主塔的约束作用简化为不同等效约束刚度的弹簧,利用静力法推导了带有弹簧约束的主塔模型稳定临界力计算公式,并给出中、边跨主缆约束刚度的计算公式及主缆对塔约束刚度的计算方法。针对不同阶段的主缆约束刚度,该计算公式能在裸塔及主缆约束刚度无穷大时与悬臂压杆、一端铰支一端固定压杆的稳定计算公式相吻合,表明该计算公式较准确地反映了悬索桥施工、成桥各阶段主缆对主塔的约束作用和计算公式的正确性。算例表明该方法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12.
采用新型裂尖改进函数构建的Reduced XFEM,研究次裂纹与主裂纹的相互作用,以及次裂纹对主裂纹应力强度因子的影响,并在裂纹尖端采用互作用积分法计算应力强度因子。计算结果表明:次裂纹存在会使主裂纹的应力强度因子减小;次裂纹长度越长,主裂纹应力强度因子减小得越明显;次裂纹距主裂纹的位置与主裂纹的应力强度因子之间有一定的规律,主裂纹的应力强度因子随主、次裂纹间距离的增大呈“勺”形分布,且当该距离达到一定数值后主裂纹的应力强度因子变化较小,接近单裂纹状态。  相似文献   

13.
中承式桁架拱桥节段模型风洞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重庆朝天门长江大桥的节段模型静力试验和动力试验,获得了主梁及主拱的静力三分力系数随攻角的变化规律、主梁的颤振特性,识别了主梁的8个颤振导数,并对试验获得的结果进行了详细分析;对该桥的主梁和主拱结构的抗风性能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玉华矿井下大巷运输方式的选择,得出以下结论:该矿井下大巷主运输采用胶带输送机;井下辅助运输、轨道大巷及主要辅助运输巷均采用无极绳连续牵引车牵引1.0t系列矿车运输。  相似文献   

15.
江泽民同志关于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思想,具有时代的特征和辩证的观点,即育人主体的广泛性是人民群众,育人主体的专业性是三支育人队伍,育人主体的关键性是各级领导干部。正确认定育人的主体,发挥广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育人的积极性,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超高层三塔连体建筑的主楼受到裙房及子楼的干扰作用显著,以某超高层三塔连体建筑为对象,基于LES(大涡模拟)方法对其进行了24个方向角下的数值风洞试验,并将主楼的体型系数与物理风洞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再基于大涡模拟结果分别从平均和脉动风压特性、涡量分布以及干扰机理等方面探讨了超高层多塔连体建筑风荷载和干扰效应.结果表明:大涡模拟和风洞试验结果吻合较好;单体工况下主塔表面随机涡旋较密集、风压脉动较大、且尾流分离区域较小,当子塔处于主塔上游位置时对主塔结构抗风设计存在有利的"遮挡效应",此时来流湍流对主塔风场分布起主导作用;当子塔处于主塔下游位置时会对主塔存在不利的风压放大作用,特征湍流作用更明显.  相似文献   

17.
用有限元法计算主轴系统的临界转速 ,并对主轴系统进行了试验模态分析 .将所得结果与有限元方法和 SAP-V计算的结果相比较 ,其一致性验证了本文中采用的理论方法所建立的主轴系统数学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8.
设λ是图G的一个特征值,如果存在属于λ的一个特征向量X=(x1,x2,…,xn)T,使得∑nk=1xk≠0,则称λ是图G的主特征值。通过讨论图的主特征值数与公平划分之间的联系,给出某些具有三个主特征值的树类及其主特征值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9.
自锚式悬索桥施工过程模拟分析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基于UL列式的虚功增量方程,推导出了适用于悬索桥缆索几何非线性分析的两节点悬链线索单元,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套模拟自锚式悬索桥施工全过程的精细迭代算法.以佛山市平胜大桥独塔自锚式悬索桥(主跨350 m)为例,对加劲梁的施工拟采用2种模拟方法,方法1为“等效集中力法”,即把加劲梁的重量等化为集中力作用在主缆上,而方法2则是考虑加劲梁的重量由主缆和加劲梁共同承担.应用自编程序,分别对其进行了施工过程的模拟计算,得到了各自的鞍座及索夹偏位、主缆初始线形等架设参数以及一期恒载、二期恒载状态下的结构几何形状及内力.通过对2种施工模拟方法的比较分析得出,方法1具有较好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通过微观可视化实验研究两个主液滴(水滴)在水平均质表面的融合,发现在液滴融合之前两个主液滴中间有规律地分布着大量微小液滴,这些微小液滴相互之间会吸附合并,且主液滴会吸附边界附近的微小液滴。分析微小液滴的产生条件和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微小液滴只在两个主液滴相互靠近的中间区域产生,两个主液滴之间的边界距离越大,微小液滴的尺寸越小,且微小液滴在中间区域的尺寸分布近似对数正太分布。因为有微小液滴的生成和合并以及主液滴对微小液滴的吸附合并,固体表面对主液滴界面移动的阻力减小,且主液滴界面会由于吸附边界附近的微小液滴而发生振荡,进而促进主液滴的边界阶梯式地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