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书法艺术风格是绝对美学理念通过主体书法实践行为的最佳感性形式显现.在概念内涵上,风格不是单纯的材料特征,但不同的艺术门类和材料影响到风格的形成;风格不是书法主体的任意所为,但又必须包含主体的美学理念;风格具有美学理念上的最高追求,不仅具有普适性,而且包含书法主体的创造性.书法艺术风格受中国古典哲学思想的影响,可以先验演绎出阳刚、阴柔以及中和之美,并被书法艺术史和书法美学理论史所证实.  相似文献   

2.
所谓儒佛道,应该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它们的哲学思想,即儒学、佛学、道学;一为宗教,即儒教、佛教、道教。这两个方面都对书法艺术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本文将从这两个方面探讨一下书法与儒佛道的关系:儒佛道的传播与书法艺术的发展;儒佛道与书法的美学思想。  相似文献   

3.
书法艺术的形象,就是通过笔法、墨法、结字和章法的有机配合,对汉字素材进行想象加工而显示的一种富有创造性和艺术美的汉字新形象;书法艺术的美学内容,是其对客观事物美的特征做了创新性的概括和反映。书法中蕴涵着中华民族传统的哲学理念:凡是一种有气势、有力量的物象才是美的。优秀的书法作品首先表现在具有内力美,而这种美是通过想象可感知的。同时,书法艺术形式美还具有明显的情意内容和社会内容,既是个性审美理念的集中反映,也受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的书法艺术风格独具,在中华民族的书法艺术王国里,他是一个伟大的丰碑;在20世纪中国书法史上,他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从不同的方面对毛泽东的书法艺术特征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5.
书法作为中国典型的、本土的艺术形态,承载着中国传统艺术精神。而在中国现代美学的发展中,书法作为艺术的合法性在其他现代艺术的对比中曾受到质疑。朱光潜从哲学、美学、艺术学、心理学四个维度勾勒出书法艺术在现代的发展线索,明晰了书法艺术的地位、特征、价值和意义所在,对于书法美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方法意义和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6.
陶瓷与书法虽是两门独立艺术,但两者自古以来就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具有相通的艺术特征。现代条件下陶瓷与书法艺术亦交相辉映,不同的陶瓷造型可以采用与其风格相协调的书法来加以装饰,使陶瓷艺术获得锦上添花的效果。虽然书法艺术在陶瓷中的运用仅处于辅助地位,但其作用和意义不容忽视,值得从事陶瓷艺术的人们加以关注和应用。  相似文献   

7.
“赵体”书法流传深远,对后世影响很大,赵孟頫上承晋唐、下启明清,把书法艺术推向一个新的高峰,为我国书法的发展作出了独特的贡献。由于他本是宋朝皇室后裔,却出仕元朝,在气节问题上屡屡为人诟病,其书法风格也被贬斥为“奴书”、“骨软字媚”。然而,从书法艺术角度客观评价,赵孟颊的书法道美俊逸,在我国书法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  相似文献   

8.
回顾书法美学研究的历史,可见书法美学研究经历了从模仿论、反映论到纯形式主义倾向的历程,把书法视为纯形式的艺术使书法作品陷入"不可知"的困境,造成书法美学在创作实践和理论研究方面的桎梏。对此,书法美学研究应该重新审视书法中"生命精神",从生命本体论、美感生成论、艺术表现论、审美境界论四个方面建构书法美学体系,突出书法美学生命精神的本质规定性,以引导和规范现代和后现代书法艺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张爱萍不仅是一位功勋卓著的“神剑将军”,而且多才多艺,在书法艺术上,也有较高的造诣和一定的影响。其书法墨迹包含着浓浓的乡子情结:书写内容传递着眷恋故乡的真情;书作动机蕴寓着回报故乡的深情;书艺风格融汇着乡土乡民的关学崇尚;书道品格追承着故土父辈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0.
书法艺术形式的高度抽象性决定了精神情感的象征性表现方式。在中国古代书法审美论中,有两大基本体系,一是自然物象说,一是人格象征论。本文试图从形而下书法的点画技法到形面上书法的风格品位及书品与人品的内在联系上,探讨人格象征意识在书法艺术精神构成中的意义,同时对人格化书法的情感内容略作分析。  相似文献   

11.
人的世界观和价值观通过实践活动表现出来就形成作风。作风就主体而言,可分为个人作风、集团作风和社会风气。总的来说,作风是一种渗透性范畴,而不是一种关系范畴。它的着眼点并不是主体作用于客体的具体的方式,而是主体的态度、观点以及行为的惯性。作风并不是实践、认识、价值评价和审美活动本身,但又离不开这些活动。它以这些活动为载体,作为静态的形式沉淀在主体中;并作为动态过程渗透在上述活动中,对主体的认识、实践能力的发挥和运用往往起到引导、选择、激发和调节作用。作风是人的实践活动的结果,反过来又可以对人的实践和认识活动施加影响,这其中包括积极和消极的影响。加强党风建设,创造积极向上的社会风气,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2.
从书法艺术的欣赏、作品文本、书品与人品等不同的角度论述书法艺术在欣赏层面上产生的模糊性以及产生这些模糊性的根源。认为书法的艺术价值就在于它的模糊意味,不可测的审美价值取向必然带来审美的多元化和不确定性,从而导致从古至今对同一书家、同一作品的不同甚至极端的褒贬。书法这一独特的批评现象在其他艺术门类中也不无存在,从而揭示了书法这一“模糊”意味存在的利弊。  相似文献   

13.
在晚明尚奇书风盛行的同时,以传统观念观照书法的态度作为一种惯性,还存在并以极为强硬的姿态对世风进行反拨。项穆的《书法雅言》可以说是声音最为强烈、态度最为坚决的。在《书法雅言?品格》一篇中,项穆明确提出自己的正宗观。项穆自小在一个艺术氛围浓厚的家庭中成长,父辈艺术风格与审美指向以及传统的思想教育对项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项穆正宗观的形成是家庭潜移默化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启功书法艺术继承传统,有一定的艺术价值,但存在技法单调、境界狭隘等不足。当今“启功体”泛滥现象反映了现代社会文化多方面的问题,如启功书法的简单易学,大众书法审美鉴赏能力的退化,现代文明的审美感官化以及当今学术批评态度等。表明了中国书法传统审美能力的退化,现代社会对传统书法艺术的继承和发展尤为迫切。  相似文献   

15.
意象是中国古典诗词的重要美学命题,同样也是以汉字为载体的书法艺术审美标准之一。古典文论及书论中涉及大量意象、意境的论述,使之形成了文论与书论在意象审美观中的契合,这在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中是极为特殊的现象。将意象置于传统文论与书论的边缘语境中,融汇文论与书论的共通之处,能够理清意象审美在传统文论与书论中的契合点及其之间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6.
尽管《诗经》并非专门的审美理论文本,它所包含的审美观念却大有可观。它们数量众多,涉及到广泛的审美领域;既有一般性观念。也有特殊性观念;有男女,有物我,有内外,有兼言,有专称,似足以形成一小小的审美评判系统,足可显示先秦中华早期审美意识之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7.
赵孟頫书法历代誉毁不一,毁之者谓之“奴书”,“浅俗”,皆因“人品即书品”说的影响。当我们仔细从赵孟烦所处的时代背景、书学思想、书学历程及风格等方面去考察,对赵孟頫书法的艺术成就及其在历史上的贡献就可得到一个客观公正全面的评说和准确的定位。  相似文献   

18.
从人类基本的生存需要出发考察艺术实践及其基本特征,艺术是审美实践发生学的经验历史追求及其自由的技术操作活动,它的核心是通过自由的技术经验操作,把人从物质的压抑下、从社会财富不合理的分配体制中、从逻辑概念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显现为自由而全面的在场发展态势,它的"物化"形态便是审美主体"直观"的文学艺术作品(文本)。由此,艺术实践的特征表现为相互环抱的两个层面:第一,在精神层面,它自觉"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人们的精神生活,追求审美理想与自由的技术经验操作的在场融合及其自由愉悦的审美价值效应;第二,在实践层面,它通过可操作、可复制的技术经验实践,使人与对象的感性实践联系由操作手段转化为在场目的、显现不可操作、不可复制的自由意蕴及其审美价值追求。在上述意义上,艺术评价的基础从形而上学层面真正转向自由的技术经验操作、转向审美经验情感图像化的符号形式。  相似文献   

19.
杨守敬所著《激素飞清阁评碑记、评帖记》未及时出版和手稿遗失是一个悲剧,使它错过了木该属于它的时代。数十年之后它失而复得并在日、中两国刊行,又是不幸中的万幸。它是杨守敬近百部著述巾的处女作,也是书法史上第一部合之以碑帖概念为类、以金石资料为基、以书史脉络为经、以作品评鉴为纬的书学研究专著,并将考据之法引人书学,首倡“碑帖融合”书学思想,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