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7 毫秒
1.
为了解决以扭为主和以弯为主的钢筋混凝土弯扭构件的分析模型不统一问题,建立了改进的空间桁架模型.该改进的空间桁架模型是由4个平面桁架或由3个平面桁架和1个顶部斜压板组成的空心方管形截面构件.以此模型比拟钢筋混凝土弯扭构件,建立了分析模型的平衡方程和变形协调方程,通过引入顶面混凝土的开裂强度条件和破坏强度条件,提出了钢筋混凝土弯扭构件受力的全过程分析方法.与试验结果的对比表明,该方法既适用于以扭为主,也适用于以弯为主的弯扭构件,解决了扭型破坏与弯型破坏的不连续问题,该方法可用于任何扭弯比情况下的弯扭构件的全过程分析.  相似文献   

2.
针对主、次梁楼盖中正交梁系弯扭变形双协调问题,采用弯扭角变位移法与弯扭力矩综合平衡分配法,推导出杆端位移、弯矩及扭矩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3.
根据板壳非线性有限元基本理论,提出了压弯钢构件在循环荷载作用下弹塑性弯扭屈曲分析的有限单元法,并编制了计算程序,通过将计算结果和其他分析比较,对本文的理论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方法,可以对压弯钢构件在循环荷载作用下的弹塑性弯扭屈曲进行较精确的计算分析。  相似文献   

4.
讨论了构件在复杂载荷作用下其疲劳寿命的估算问题和根据线性累积损伤理论 ,通过引入当量载荷推导出构件在弯扭载荷作用下的疲劳寿命估算式 ,并利用刀轴弯扭载荷谱估算了刀轴的疲劳寿命 ,为刀轴的改进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对称层板二维的分层屈曲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本文在分层屈曲的位移表达式中,考虑了反映拉剪耦合与弯扭耦合效应的高阶项.文中还讨论了层板两端在均匀位移拉伸作用下发生分层屈曲的机理,并分析了分层屈曲应变与母层板和子层板的参数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基于能量法对冷弯薄壁型钢卷边槽形截面轴心受压构件的弹性畸变屈曲应力和半波长进行推导分析,得到相应部分加劲板件的稳定系数建议计算公式.与有限条法计算结果的对比分析表明,建议的部分加劲板件稳系数计算方法具有较高的精度和较好的通用性.在此基础上,通过简化分析给出了轴心受压构件部分加劲板件考虑畸变屈曲和局部屈曲的协同稳定系数计算方法.算例分析以及国内外的相关实验结果的验证表明,建议方法能够更好地考虑轴心受压开口截面构件畸变屈曲和局部屈曲对于构件极限承载力的影响,承载力计算结果相对于我国现行《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GB 50018—2002)更加准确,适用性更强.  相似文献   

7.
截面变形理论包含拉、弯、剪、扭荷载引起截平面内外的变形。本文采用它分析自然弯扭实心梁截面的变形。引用Jaumann应力应变,两Euler角表示的有限转动矩阵和虚局部转角,通过Hamilton原理推导自然弯扭梁的动力平衡方程。  相似文献   

8.
文献[1]就矩形截面构件受纯扭作用情况下,提出了考虑砼软化的变角度空间桁架理论,本文探讨如何将此理论推广应用于弯扭复合作用下的预应力组合截面构件,以推广该理论的适用范围。本文通过内力平衡条件、应变协调条件、材料的应力-应变关系,推导了计算弯扭作用预应力T形截面构件极限强度的理论方程,并将理论计算结果与作者的试验结果[2]进行了比较,符合良好。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冷弯薄壁型钢卷边槽形截面构件畸变屈曲承载力计算方法,基于能量法采用大挠度理论对部分加劲板件的非线性畸变屈曲承载力进行推导分析,得到冷弯薄壁型钢部分加劲板件屈曲稳定系数和畸变屈曲承载力计算方法,并采用有限元分析结果验证该方法的精确性。利用我国现行国家标准GB 50018—2002"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中的有效宽度法公式计算畸变屈曲承载力,与分析提出的建议方法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基于能量法提出的计算畸变屈曲承载力方法是精确、可行的。在修正部分加劲板件屈曲稳定系数的基础上,可以采用我国现行国家标准GB 50018—2002"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中有效宽度法的公式计算发生畸变屈曲的构件截面承载力,从而建立了考虑局部和畸变屈曲承载力的统一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利用变角度空间桁架理论,考虑开裂后砼的软化,对弯、剪、扭复合受力下的预应力砼构件,推导了复合受力全过程计算方法,并将理论计算值与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符合程度良好.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讨论在多个弹性支座上的对称开口薄壁截面杆在多个轴向力作用下弯曲和扭转联合屈曲的解法.给出一般的微分方程式,说明了对称面内弯曲屈曲的解法,并由最小势能原理求得侧向弯曲和扭转联合屈曲的一级近似解.  相似文献   

12.
用一阶剪切变形理论的位移场推导出 5个屈曲平衡方程 .为解这 5个方程 ,采用 4个内力和一个法向位移为基本未知量 ,并设之为事先满足全部边条件的三角级数 .其余的内力、内力矩、位移和转角可通过算子矩阵求逆和本构关系由这些基本未知量来表达 .最后 ,采用 Galerkin法可得一以法向位移 w的 Fourier系数为未知量的特征值问题 ,由此可求出临界载荷和相应的屈曲波形  相似文献   

13.
在均匀截面细棒扭转及弯曲振动理论的基础上,研究了一种夹心式扭转-弯曲复合模式压电超声换能器.该换能器由均匀截面金属细棒及两组极化方向不同的压电陶瓷元件组成.文中导出了换能器的共振频率设计方程,并从理论及实验上实现了同一换能器中扭转及弯曲振动的同频共振.实验表明,换能器的扭转振动共振频率与弯曲振动共振频率基本一致,实测值与设计值基本符合.  相似文献   

14.
纵向受压加筋板架有侧向压力时加强筋的扭转屈曲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在Vlasov导出的一般薄壁杆件扭转屈曲微分方程式的基础上,利用迦辽金法导出计算扭转屈曲临界应力的广义特征值问题.研究了侧向应力为定值、轴向压力为活载荷的情况,探讨了侧向压力对轴向临界应力的影响.考虑了板对加强筋的弹性转动约束,对板内压应力的影响以及板受压屈曲后屈曲模式的影响亦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桥墩横向变形是曲线连续刚构桥产生径向位移和扭转变形的主要原因,为探究预应力斜墩对曲线连续刚构桥施工过程变形的影响规律,通过矩形斜墩在曲梁偏压和桥墩预应力作用下墩顶横向位移和转角计算公式的理论推导,阐释了预应力斜墩在曲线连续刚构桥悬臂施工过程中变形的主要规律;以实际工程为背景,通过不同曲率半径的曲线连续刚构桥数值模拟分析,研究了曲率半径对该类桥梁各施工荷载作用下空间变形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斜墩的斜腿构造和预应力对减小曲梁的径向位移和扭转变形作用明显;最大悬臂状态曲梁的径向位移和扭转变形由悬臂根部向悬臂端先增大后减小,且峰值随曲率半径的减小而向桥墩靠近;直线连续刚构桥的径向位移和扭转变形产生于桥墩的横向变形,而曲线连续刚构桥还包含了曲梁自身的径向位移和扭转变形.预应力斜墩曲线连续刚构桥施工过程变形复杂,桥梁施工控制尤其需要关注其径向变形和扭转变形.  相似文献   

16.
用平衡路径分叉分析的方法分析了固支环板在面内扭矩作用下的塑性屈曲问题.在分析中考虑了由夹紧环板边缘所引起的径向压应力和环向压应力对屈曲临界扭矩的影响.结果表明,这种径向应力和环向应力的存在会使临界扭矩大幅度下降,用J2流动理论可以求得和实验值一致的临界扭矩  相似文献   

17.
纵向受压板架加强筋扭转屈曲临界应力公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船体加筋板架结构中通常采用的角钢、T型钢之类开口断面型材加强筋由于扭转刚度较小,纵向受压后往往首先发生扭转屈曲,鉴于目前船级社规范给出的加强筋扭转屈曲临界应力计算公式未能反映侧向压力以及板屈曲模式对加强筋扭转屈曲临界应力的影响,导出了一个计及上述两个影响因素的加强筋扭转屈曲临界应力计算公式,可用于规范中对加强筋扭转出曲的校核。  相似文献   

18.
Timoshenko薄壁梁双向弯曲与扭转耦合的振动方程及求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薄壁杆件理论,研究了Timoshenko薄壁梁双向弯曲与扭转耦合的振动问题。根据Timoshenko梁的受力特性,考虑了剪切效应影响,给出了薄壁梁质点的位移系数和空间位移场。根据能量泛函变分原理导出了Timoshenko薄壁梁的振动微分方程。运用降阶法和频率扫描法求得微分方程的解析解。算例计算表明,此解析解与有限元法的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9.
基于尖点突变理论,首次以平行组拼双肋拱为研究对象,设定了结构侧倾屈曲位移函数,构建了侧倾失稳变形能量表达式,通过数学转换,建立了尖点突变模型,获得了平行组拼双拱肋系统的平衡曲面M方程和分歧点集B方程,通过分析体系失稳条件,计算了分歧点集解,推导了系统侧倾失稳临界荷载计算公式,提出了平行组拼双肋拱侧倾失稳临界荷载计算新方法;最后与有限元数值解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文中所推导的侧倾失稳临界荷载理论解与有限元数值解吻合良好,验证了基于尖点突变理论的平行组拼双肋拱侧倾失稳临界荷载计算方法的正确性,为拱结构侧倾屈曲的研究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20.
根据位移变分原理,用一个称为样条有限杆元法的综合方法对任意截面形状的薄壁杆件在纯弯下进行屈曲分析,并提出用一个经过变换的三次B样条函数来模拟薄壁杆件横截面的纵向翘曲位移场.屈曲分析考虑了反映剪力滞后现象的杆壁中面上剪应变的影响,与经典理论及有限元软件包COSMOS/M的结果比较,本文方法能够灵活、精确和有效地进行薄壁杆的屈由分析.数值算例的快速收敛说明了文中数值结果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