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本文对滇中地区分布的滇青冈萌生灌木群落.在群落学调查的基础上,应用收获法和维量分析法相结合,对群落生物量和主优势种——滇青冈树种地上部分的生物量,生物量的径级分布,各器官生物量的分布,及其各层生物量的分布规律的研究.以提供对这类萌生栎类灌丛开发利用、保护、经营管理方面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滇石栎萌生灌丛生物量及净初级生产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利用维量分析法对昆明地区的滇石栎萌生灌丛的生物量及净初级生产量进行了研究.探讨了滇石栎灌丛生物量回归模型的通用性及如何提高回归模型的估测精度.该萌生灌丛在其萌生生长的早期.地下部分的生物量大于地上部分,一定时间后地上部分的生物量将超过地下部分,昆明地区6~7年生的滇石栎萌生灌丛地上部分的生物量为14t/hm~2,年净初级生产量为3.17t/hm~2.  相似文献   

3.
贵州柏菁喀斯特台原区常绿落叶阔叶林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喻理飞 《贵州科学》2002,20(2):37-41
本文采用群落学研究方法,对贵州柏菁喀斯特台原区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的物种多样性与贵州其它自然保护区森林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柏箐喀斯特台原区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的多样性特征与贵州典型的喀斯特森林差异较大,而与贵州喀斯特台原和常态地貌上发育的常绿落叶阔叶林相似;该区主要森林群落厚皮栲、樱群落(CC),厚皮栲、野茉莉群落(CS),厚皮栲、稠李群落(CP),花楸、石栎群落(SL)多样性较高,而分布生境严酷的杜鹃、巴东栎群落(RQ)、巴东栎群落(Q)和人为干扰强烈的珙桐群落(D)、大叶杨群落(P)物种多样性指数低;因对林下金佛山方竹长期经营,群落多样性垂直分布从乔木第一亚层到第二亚层多样性指数增大,而灌木层降低。  相似文献   

4.
本文研究了昆明地区生长于石灰岩山地上的长穗高山栋萌生灌丛的地上部分生物量、净初级生产量及其萌生生长的特点.群落地上部分的生物量和净初级生产量因年龄、生境条件的不同有所变化.昆明地区4,5年生的长穗高山栎萌生灌丛地上部分的平均生物量和净初级生产量为11.86 t/hm~2和 4.09 t/hm~2.长穗高山栎遭砍伐后能很快萌生出大量新萌枝,第1,2年高生长显著,在以后的生长中多数萌枝将被淘汰,生长速度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昆明地区滇青冈萌生灌木群落优势种滇青冈萌枝的高生长,基径生长,生物量和生长量的研究,特别是滇青冈每个根桩上的萌枝数和萌枝群体生物量之间关系的研究,建立了高生产力优化群落结构,研究结果表明,优化的群落结构每个根桩上保留5个萌枝,每平方米保留2.2个萌枝,可使萌枝群体的生物量最大,建立优化的群落结构还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如去密留疏,去小留大,去弱留强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萌地灌木群落的优势,才能大幅  相似文献   

6.
本文尝试了生物量的研究在建立群落优化结构中的应用,对昆明地区滇石栎萌生灌木群落的结构现状、滇石栎萌枝的高生长、基径生长、生物量和生长量的研究,特别是每个根桩上萌枝数量和萌枝群体生物量之间关系的研究,结果表明,每个根桩上保留4-7个萌枝,每公顷面积内保留14000 ̄24500个萌枝,可使萌枝群体生物量达到最大,此即较优化的群落结构,建立优化的群落结构还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如去密留疏,去小留大,去弱留强  相似文献   

7.
石栎是浙江天童国家森林公园常绿阔叶林广泛分布的重要伴生树种。以花序特征、座果情况、座果率和生殖投资等指标分析研究不同生境中石栎种群的生殖特征,以果实长度、宽度和重量作为果实大小的指标,宽/长作为果实形状的指标,对不同生境中石栎种群的果实形态进行统计和比较,结果表明:米槠为主的生境石栎种群单个花序的产花量明显高于栲树林生境;两种生境中石栎单花序的平均座果率差异很小,均在51%左右,但成果率则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成果重占整个果序重的80%以上,也就是说石栎平均单个果序用于生殖包装的投资占20%左右;石栎果实的长、宽、宽/长3个指示果实形态的性状在不同生境石栎种群之间的差异很小,是一类相对稳定的性状。果实的长度平均在1.8cm左右,果实的宽度平均为1.2cm左右,而果实的宽/长平均为0.7左右,因而是一种长椭球的形状;果实重量的差异比较明显,栲树林中石栎种群的果实的平均重量明显大于米槠林中。说明不同生境类型对石栎的成果率和果实重量有明显影响。进而也是影响石栎种群更新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深圳梧酮山夏季鸟类群落结构及生物量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对深圳梧桐山鸟类进行调查,该地区夏季岛类群落的主要鸟类42种,由3个分布群落组成,即由脚农耕、水库灌木林;常绿阔叶林和山地常绿阔叶灌草丛,研究了各生境类型之间的鸟类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和岛类群落的现存生物量,分析了生境与现存生物量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对浙江天童国家森林公园木荷+米槠群落中植物各器官的热值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 从生活型来看,不同生活型其叶的热值差异显著(df=47,P<0.05),常绿阔叶乔木高于常绿阔叶灌木,落叶阔叶乔木高于常绿阔叶灌木; (2) 主要植物在幼苗时期各器官热值普遍较幼树、成株时期高,在幼苗时期通过极强的光能转化能力,用于主干的高度生长; (3) 石栎、米槠、栲树及苦槠的萌生植株和实生植株各器官的能量配置格局不同.  相似文献   

10.
针对森林碳循环过程模型空间模拟尺度多样化,但数据获取比较困难,森林碳变化响应与适应的研究不可 能实现在不同生境下均安置碳通量观测系统的问题,提出利用遥感过程耦合模型定量估算动态 GPP 值、NPP 值、 RH 值及 NEP 值等,反演森林植被群落不同优势树种碳汇/ 碳源情况,探寻造林、森林转化和森林人工经营管理等 植被恢复措施对森林碳增汇的生态价值,激活碳源效应的促进重建作用。 通过以空间代替时间的实地调查采样法 和遥感模型相结合,输入 GLOPEM-CEVSA 模型中温度影响系数、蒸散量、水气压影响系数、二氧化碳浓度胁迫、植 物呼吸及土壤呼吸等驱动因子,研究在林分斑块尺度下森林碳储量差异。 研究表明:(1)从整体情况来看,林地净 初级生产力>草地>农业用地>水域>建设用地,林地净生态系统生产力>农业用地>草地>建设用地>水域;(2)从年 际 NPP / NEP 值来看,森林生态系统大部分表现为大气 CO2 碳汇;(3)森林群落自然恢复演替中 NPP 值大小关系 是:乔幼落叶阔叶林群落(A4)>马尾松/ 杉木常绿针叶林群落(A5)>柏木常绿针叶林群落(A6) >常绿灌丛/ 灌草丛/ 人工灌木群落(A2) >草本群落(A1);NEP 值表现为乔幼落叶阔叶林群落>马尾松/ 杉木常绿针叶林群落>常绿灌 丛/ 灌草丛/ 人工灌木群落>柏木常绿针叶林群落>草本群落;人工辅助演替中 NPP 值大小关系是(慈竹)竹林群落 >马尾松/ 杉木常绿针叶林群落>柏木常绿针叶林群落>常绿灌丛/ 灌草丛/ 人工灌木群落;NEP 值表现为(慈竹)竹 林群落>马尾松/ 杉木常绿针叶林群落>常绿灌丛/ 灌草丛/ 人工灌木群落>柏木常绿针叶林群落,NPP 值和 NEP 值 随顺行演替均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单峰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次生福建青冈林组成数量特征及林分生产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次生福建青冈林的组成数量特征及生产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江西次生福建青冈林乔木层优势种重要值福建青冈为6304,木荷为3992,石栎为3268;乔木层树种多样性ShannonWiener指数为23~42,群落均匀度为62%~87%,生态优势度为008~033;灌木层ShannonWiener指数为36~44,群落均匀度为92%~97%;草本层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为04~14,群落均匀度为41%~86%;林分蓄积生长量为284~430m3/hm2.a。  相似文献   

12.
应用样地调查法对湖南高望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野生雪峰山梭罗(Reevesia xuefengensis)群落特征进行了研究,从群落的生境、优势种群的数量特征、群落的垂直结构、种群动态等方面揭示了该群落的基本特征.结果表明,雪峰山梭罗和青冈(Cyclobalanopsis glauca)为该群落的优势种群,因而命名为雪峰山梭罗+青冈群落.群落的垂直结构明显,可分为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层间植物少.雪峰山梭罗种群的龄级结构呈钟型,具衰退趋势; 青冈种群的龄级结构属增长型,青冈终将取代雪峰山梭罗而形成稳定的顶级群落.建议规划保护范围,实行动态保护管理,加强人工复壮.  相似文献   

13.
采用点—四分抽样技术及其分析方法,对昆明大哨附近广泛分布的长穗高山栎灌丛中优势种群的分布格局进行了研究,并对不同坡向的种群分布格局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主要种群是以聚群分布为主要格局.还探讨了分布格局的成因.同时利用收割法对群落的生物量进行了研究,群落总生物量为27.46t/hm~2,地下部分生物量是地上部分生物量的 3.2倍强.  相似文献   

14.
对浙江省磐安县六十田省级自然保护小区常绿阔叶林的群落结构特征及其主要乔木树种的种群动态进行了调查研究.根据各树种的重要值判断,该地区常绿阔叶林的主要乔木组成种为东南石栎(Lithocarpusharlandii)、红楠(Machilus thunbergii)、木荷(Schima superba)、米槠(Castanopsis carlesii)、青冈(Cyclobalanopsisglauca)、紫楠(Phoebe sheareri)和华东楠(Machilus leptophylla),其中东南石栎和木荷为主要优势种.群落中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及藤本的物种丰富度、多样性、均匀度都偏低,优势度相对较高;其生活型以包括藤本在内的高位芽植物占绝对优势,达85.45%;叶级以中型叶为主(占61.82%),小型叶次之(占29.09%);叶型以单叶占有较大的优势,达到89.09%;叶质以革质叶占优势(56.36%),纸质叶次之(40.00%).生活型及叶的特征表明该群落属于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群落中主要乔木树种水平结构整体上呈均匀分布状态,说明群落中种内和种间竞争激烈.依据胸径级别频率分布的形状,7个主要组成种的种群结构可以大致归纳为:倒金字塔型、倒“J”型、纺锤型和双峰型.其中,种群结构呈倒金字塔型的东南石栎、米槠、青冈和紫楠及呈纺锤型的华东楠,因为缺乏幼苗和幼树,在演替过程中种群将衰退;而呈双峰型的红楠和呈倒“J”型的木荷,因有较为丰富的幼苗储备而将成为该群落的优势种.  相似文献   

15.
皖南山区北缘主要常绿林群落的生物量及生产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安徽亚热带地区的肖坑小流域,对该地实施封山育林后植被恢复的情况、生产力水平作了初步评价。其中,甜槠群落的平均生物量为120.165 t/hm2,苦槠群落的为96.168 t/hm2,青冈群落的为72.73 t/hm2,绵槠群落的为80.416 t/hm2。上述群落中生物量在不同径阶的分配呈正态分布,且主要集中在胸径12~24 cm的树木中。群体的主干生物量均随树木高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小,并且地上部分生物量在2~8 m处较高。主要群落生物量的动态分析表明,该地林分大多在20~50 a。  相似文献   

16.
采用典型样地法,利用物种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生态优势度指数分析大石门沟森林公园群落结构和物种多样性.结果表明:1)乔木和草本种类丰富,但灌木种类较少.调查区域内乔木共28种,灌木26种,草本91种,分属58科107属,各种类主要以阔叶落叶种为主;2)群落水平结构分布规律不明显,但在垂直结构上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可分为乔木层、草本层、灌木层.乔木层和草本层结构相对复杂稳定,灌木层结构单一;3)各群落乔木层优势种明显,群落Ⅰ、群落Ⅱ、群落Ⅲ都由3~4个优势种组成,群落Ⅳ乔木层只有1种优势种,如果不进行人工干预,短时间不会改变这种状况;4)群落间的物种多样性指数差异不显著,但各群落的灌木层多样性指数远小于乔木层和草本层,即草本层乔木层灌木层,物种多样性与物种丰富度和分布均匀度呈正相关.整体来看,大石门沟森林公园物种多样性指数整体趋势为群落Ⅱ群落Ⅲ群落Ⅰ群落Ⅳ.  相似文献   

17.
应用主分量分析(PCA),将陕南碑坝常绿阔叶林划分为6个群系:Ⅰ包石栎林,Ⅱ包石栎+青冈林,Ⅲ曼青冈林;Ⅳ青冈林,Ⅴ粉白杜鹃十短柱柃林,Ⅵ刺叶栎林,这不仅与分类结果一致,而且反映了各样地间的空间分布格局。影响其排序的主导因子是包石栎和青冈。  相似文献   

18.
贵州茂兰退化喀斯特森林群落的数量特征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对不同演替阶段30个群落样地的数量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在自然恢复过程中,灌木林阶段物种丰富度和物种多样性均高于乔木林阶段,前者均匀度也稍高于后者,而乔木林阶段生态优势度有所增加;(2)退化喀斯特森林群落具有较为明显的优势种,通常为1~2种;(3)退化喀斯特森林群落的生物量随自然恢复演替的进程不断增大,群落生物量构成也随自然恢复演替的进程而发生变化,灌木林的草本层和灌木层平均生物量都远高于乔木林的相应值,分别是乔木林的5.4倍和3.5倍;(4)群落的连续带指数分析反映了不同群落类型在群落演替中所处的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