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科尔沁草原的人们》是新中国成立后较早反映少数民族生活的短篇小说,取材于该小说的电影《草原上的人们》也是较早的民族题材电影,二者均在当代文坛产生了很大反响。从小说到电影,实现了由个人话语到民族国家话语的飞跃。在主题形态上表现出向主流意识形态规范靠拢的倾向,人物形象上则由小说中的固定性格过渡为电影中的成长型人物形象,二者都具有共名的特性。电影与小说相比,更具有民族文化意识,在文化意蕴上表现出脱离主流文化向民间文化回归的背离姿态。  相似文献   

2.
中国的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五十多年的艺术创作,也如同整个中国电影的大命脉那样,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不可分割的血脉联系。其中有相当多的篇幅和细节描绘了少数民族的日常生活当中的民俗风情,组成一幅幅生动活现的少数民族民间风情画。文章主要对中国少数民族电影当中的民俗化倾向做某些系统归纳和整理,并且进行相应的美学分析,希望能从电影化的文艺民俗学角度,剖析少数民族电影当中丰沛富饶的文化内涵、别致多样的电影镜语表现形态,从而得到一些带有规律性的认知。  相似文献   

3.
张劲鹏 《科技信息》2011,(16):I0139-I0139
《尔玛的婚礼》作为一部带有原生态风格的少数民族题材的电影,以影视的手段将艺术的视角投射到少数民族文化保护这一领域。影片以羌族少女尔玛在即将举行婚礼时所面临的困惑和矛盾为主线,揭示了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和冲突。本文通过对该片的人类学透析,思考影片人类学意义上的文化价值,引发人们对文化传承手段和方式多样化的反思。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电影产业的格局在不断调整变化之中,少数民族题材电影诠释了其独特的文化内蕴,但在市场竞争中,陷入了一种商业困境,要想获得长足的发展,就要充分依托国家在政策上的支持,准确把握时代主题,进一步拓宽丰富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创作,借助于网络媒介,加强电影的各种传播渠道,探求新的路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5.
电影市场的繁荣为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但是从电影的制作、内容、发行、营销、宣传等方面也带来了挑战。该文从政府支持、精准定位、网络营销、建立宣发体系、提高创作水准等方面,寻找相应的市场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6.
郁文 《科技信息》2010,(2):222-222
文章从少数民族题材电视剧发展无法与其他题材电视剧相比的现实出发,指出了少数民族题材电视剧面临的三大困境并提出了脱离困境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7.
研究少数民族体育的美学价值,对于进一步发展民族体育,展现少数民族伟大的精神,增强当代人生活情趣,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就少数民族体育对当代人审美观的影响,从价值取向的角度提出了思考和探讨.  相似文献   

8.
从全球化的特定时代环境出发,对少数民族电影的发展轨迹、文化形态进行了回顾与反思。通过电影管理观念及制度、电影创作主体、形式等因素的分析,对少数民族电影如何适应全球化语境,并从中求得生存,为实现中国电影文化真正的多元与完整提出了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9.
刘圣佳 《景德镇高专学报》2012,27(2):129-129,118
本文讲述了中国传统十二生肖文化在陶瓷艺术作品中的运用,分析了生肖题材在当代陶瓷艺术创作中的创新思路,重点探讨了生肖题材陶瓷艺术作品的市场价值与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10.
所谓主旋律电影作品,是指"一切有利于贯彻党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路线,有利于激发人们奋发图强、开拓创新、克服困难、积极进取的优秀作品",而一切反映真、善、美的影片都属于主旋律影片.主旋律电影最常见的两类题材是革命历史题材和体现时代精神的当代社会生活题材.电影作为一门综合性的艺术门类和重要的意识形态载体,特别是主旋律电影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人们需要节日是因为节日可以调适社会群体的生活,广西11个少数民族都有自己本民族特有的传统节日,节日中可资利用的民俗旅游资源丰富多彩。广西在旅游开发中可以直接利用节日期间的民俗风情、民俗工艺品、民俗民艺表演,使之成为旅游者愿意消费的旅游产品;可以以一个民族的节日文化为主体,综合运用各民族的民族文化,使其汇聚在一起,让节日显得更加五彩斑斓,可以推出原汁原味的节日民俗动态性、参与性旅游产品。以民俗旅游的大市场需求为载体,把广西少数民族珍贵的节日文化遗产传承下去。  相似文献   

12.
解读贵州蜡染服饰图腾及其传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探究蜡染这部“无字史诗”的奥秘,图腾和神话传产是其最好的注释,它们蕴藏着民族的历史记忆,蕴藏着民族的宗教信仰,蕴藏着民族对生活的希冀和诠释,是我们探究少数民族精神世界的重要信息源。  相似文献   

13.
李娟是近年来从新疆阿勒泰地区涌现出来的一位文坛新秀。目前她主要写作以阿勒泰地方生活背景的散文。她的写作不仅语言质朴清新,文字优雅而幽默,而且叙事从容大气,主题开掘较深,往往能从平凡琐碎的生活中开掘出深远的意义来。更重要的是,李娟作为一个汉族的移民,她显然代替当地阿勒泰少数民族作家完成了对地方文化进行形象阐释和书写的义务。就像是一部厚实而精彩的地方民族民俗志,通过她的文字,我们不仅了解到了当代阿勒泰地方的文化风俗流变,而且也了解到了阿勒泰地方各民族的当代生存状况。李娟的写作具有显著的人类学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民族院校大学生生活满意度与正负情感、领悟社会支持的关系,为维护民族院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提供一些有价值的资料。方法:以1015名民族院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生活满意度"、"正负情感"及"领悟社会支持"量表进行调查研究。结果发现:(1)民族院校大学生具有中等程度的生活满意度;(2)民族院校大学生生活满意度、正负情感、领悟社会支持在性别、是否独生子女、生源、学科和学习成绩上存在显著性差异;(3)民族院校大学生生活满意度与正性情感、领悟社会支持呈显著正相关,与负性情感呈显著负相关。(4)正负情感和领悟社会支持对民族院校大学生生活满意度有非常显著的预测效应。  相似文献   

15.
我国少数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出了种种应对家庭与社会危机的保障方式,总结其类型与基本特点,对完善新农村社会保障模式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景颇族是中国云南少数民族之一,其文学有着悠久的历史。尚正宏的《景颇族文学概论》是对景颇族文学史的基本概述。从编纂过程、历史观与哲学观、文学史的分期和分类、文学观和作品分析,以及编写中存在的不足等方面对该著作的编纂进行了初步研究,从而挖掘出本书的特点并探究其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7.
刘涛 《枣庄师专学报》2010,27(1):129-133
宋代《春秋》学者众多,相关著作丰富,春秋学成为经学中的“显学”。作为一种“经世之学”,春秋学随着政治抗衡双方力量的此消彼长而出现意识的转变。“尊王”与“攘夷”是春秋学的主流意识,北宋偏重“尊王”,南宋侧重“攘夷”。民族矛盾与战争贯穿整个赵宋王朝,“攘夷”也为两宋《春秋》学者所重视。南宋由于处在民族存亡的关键时刻,“攘夷”成为最强的时代之音。而重在加强中央集权、恢复伦理纲常的北宋“攘夷”的态度也相当明朗。生活于北宋前期的孙复和中期的刘敞,他们的春秋学的著述经世色彩强烈,其“攘夷观”不仅丰富了北宋春秋学的华夷观念,也针对时政提供了一些有建设性的策略。  相似文献   

18.
云南少数民族婚姻家庭习俗与构建和谐社会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生活在云南地区的少数民族,在其特定的生存地理条件和历史文化传统的影响之下,形成了自身多彩的文化和鲜明的地域性特点。其中,婚姻习俗作为各民族所特有的一种社会文化事象,有着其特定的文化内涵,各具特色的传统婚俗文化,反映着各民族不同的社会发展和历史进程,表现着共同追求自由、幸福、美好生活的内在愿望。文章试就云南少数民族的婚姻习俗与构建和谐社会作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9.
临夏回族自治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内容形式丰富多样,健身娱乐功能突出,所需场地器材简易,己成为临夏少数民族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的重要途径和社会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基于访谈和调查结果,对临夏回族自治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挖掘与整理的现实意义和价值做了探讨和研究.以期对推进临夏回族自治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挖掘整理工作具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20.
四川的比较文学是随着比较文学在中国得到复兴而蓬勃发展的。回顾四川比较文学所走过的二十年,最令人欣慰的是四川学者在比较文学研究方面取得了十分喜人的成果。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是坚持在比较文学视阈下从事民族文学教学及比较研究,既改写了四川少数民族文学史,也有利于建构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史,同时对构建中华多民族文学史观亦有不容忽视的作用。运用比较文学的相关理论和方法进行民族文学研究,《族群记忆与多元创造:新时期四川少数民族文学》就是众多研究成果中的代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