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 毫秒
1.
人类白近及远、由简单到复杂、由具体到抽象的认知规律决定了人体及其器官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基础。在汉语人体成语中,含有“头”字的成语占成语总数的十分之一。与“头”搭配最多的器官或部位是“脑”,其次是“足”和“脸”。按照单字隐喻、合成词隐喻及多部位搭配隐喻三种方式对成语中“头”的隐喻义进行归纳,发现“头”在成语中具有一定的转喻原则。  相似文献   

2.
从认知的观点来看,隐喻不仅是一种单纯的语言现象,而是一种认知现象。它是一种影响人类思维和行为的基本认知模式。隐喻的本质是通过一种事物来理解另一种事物。情感是抽象的或难以表达的感觉,所以,为了生动形象地描述人类的抽象情感,人们经常把它们隐喻化。成语是语言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人类普遍的隐喻性思维不可避免反映在成语中。本文分析对比了英汉成语中"喜悦"这一基本情感的隐喻性表达,并分析了造成两者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成语中的空间量有大与小、客观与主观、明确与模糊、具体与抽象等种类;在一条成语中,空间量常与其他某一种量(物量、时间量、动量或程度量)搭配;成语描写空间量具有显著性与隐蔽性、静态性与动态性、借具体的空间量表达抽象的空间量、属性相同的或相反的空间量配用、空间量形成对比等特点;空间量具有语义、语法和语用等作用;抽象空间量的表达得力于隐喻;成语描写空间量有词汇、语法和修辞三大手段。  相似文献   

4.
苏冰 《泰山学院学报》2009,31(4):107-111
隐喻是人们认识世界的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是把有关原域/模型的某些特征或者知识结构转移到目标域/模型之上。因而,隐喻作为一种思维方式,不但构建了人类的思想和行为,进而构建了人类的语言。成语作为语言表达方式,是概念隐喻的特例。成语可以用概念隐喻来分析,是隐喻性的语言表达式,成语的语义规律符合概念隐喻理论的系统性原则。  相似文献   

5.
在商务语篇中,存在大量与经济形势发展趋势和经济发展速度有关的隐喻性词汇。通过以语料库为基础对表示同一经济运动发展趋势概念的隐喻表述和字面义表述的搭配词汇进行对比分析,发现隐喻表述的搭配词汇比字面义表述的搭配词汇更加复杂和抽象;不同的隐喻表述之间在搭配上也有区别,而产生这些区别的原因与词汇所体现的隐喻概念相关,词汇体现的隐喻概念越复杂,其搭配词也更复杂和抽象。  相似文献   

6.
隐喻研究一直是语言学家关注的焦点。政治语篇一直被认为带有浓厚政治色彩和意识形态的烙印,因此非常抽象、很难理解。语言是意识表达和权力实施的主要媒介,而概念隐喻更是一种有力的语言工具。本文将认知语言学中的概念隐喻理论运用到政治语篇:2009年中国政府工作报告中进行概念隐喻分析。政治语篇中大量运用隐喻来表达政治家的政治思想和立场,通过人们熟悉的概念映射到抽象的政治概念,从而更易说服、感染和激励民众。  相似文献   

7.
介绍隐喻和词汇的概念和关系,分析英语中多义词、复合词及成语等是如何借助隐喻产生的。由此得到启示:在英语词汇习得中应充分运用隐喻知识,重视基本范畴词汇及其隐喻意义的学习,从认知的角度进行多义词汇习得,这样学习词汇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西方的隐喻研究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隐喻的修辞学研究,隐喻的语义学研究和隐喻的多学科研究。从整个历史来看,西方的隐喻研究学者提出了对比论、互动论、映射论以及概念合成论等隐喻理论,隐喻研究主要是在这些理论基础上进行,并围绕这几个层面展开。文章在介绍和讨论这些隐喻理论的同时,对它们的贡献及存在的不足进行了评析。  相似文献   

9.
成语是历史文化的沉淀和结晶,色彩词在成语中呈现出丰富的文化内涵。一个成语中出现了两个色彩词,色彩的搭配符合单色调和、类似调和、对比调和的色彩理论,特别是三组对比色黑白、黄紫、红绿的搭配,说明在成语中不仅注重色彩的视觉冲击,更注重色彩的文化隐喻。总之,成语中色彩的和谐体现了古人的审美心理。  相似文献   

10.
隐喻在认知语言学中占据重要位置.隐喻是源模式与目标模式的一种结构的隐射.在隐喻的过程中,源域的结构被系统地转移到目标域中.通过隐喻这种方式,抽象,无可捉摸的经验能以人们熟悉,具体的方式来概念化.学生们能通过隐喻,抓住词的具体意义和抽象意义之间的相似性,从而增大词汇量.  相似文献   

11.
将中国手语动词进行概念意义分类,手语动词主要含有动作行为动词、抽象动词和言语动词等。通过文献和田野调查两种方法展开研究,收集并观察手语数据,研究发现在中国手语动词中,抽象动词和言语动词广泛借助隐喻机制进行构词,而且两者在构词过程中存在与听人共享的隐喻概念,比如交流是传递、想法是物体以及容器隐喻等。而动作行为动词往往利用与现实中具体行为动作之间的同形或类似,借助象似性来完成构词。  相似文献   

12.
钱立 《科技信息》2014,(1):172-173,181
情感是人类最普遍最重要的人生体验。而人类的抽象情感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建立在人体感知基础上的隐喻来表达的。古往今来,许多语言学家对英语及汉语中的情感隐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本文以愤怒情感为例,在参考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英汉愤怒情感隐喻的共性和个性,并阐释了其共性及个性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柳明月 《科技信息》2010,(20):126-126
在各种人类语言中,成语被认为是最具魅力的一类语言之一,对它的运用程度的高低通常是测评一个人语言能力的标准之一.本文通过列举及阐述英汉成语中较具代表性的例子,借此来系统分析英汉成语中的隐喻的一些特点:在结构上,成语的本体争喻底都已变成了背景化的内容,成语中的字词同样具有可变更性;在语义上,成语已经成为一种规约化的语码,成语已经变成了"死喻";在认知方面,成语认知遵循"关联理论"中的"最大关联"和"最佳关联"原则.  相似文献   

14.
隐喻的意义是将某一个领域(即原始域)的经验映射到另一领域(目标域)。运用概念隐喻及语法隐喻的理论分析外刊上的经贸文章,发现这类语篇中隐喻表达非常普遍,结构隐喻、方位隐喻及本体隐喻等概念隐喻的运用有助于我们认识抽象的经贸知识,而语法隐喻中的名词化表达则对语篇衔接及语言简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史娟芝  贺玲 《科技信息》2011,(7):218-218,194
在人类历史发展的漫长进程中,十二生肖在我国是最神秘、最普及、最悠久的文化现象。生肖动物一直与人类保持着密切联系,并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在日常生活中,生肖动物词汇具有丰富的表现力,人们常借用生肖动物词汇来抒发自己的情感,丰富自己的语言。由于文化差异,英汉语中生肖动物词汇的象征含义不尽相同,因此在翻译实践中,应当注意对这些动物词汇的正确处理。  相似文献   

16.
文章阐释了Lakoff&Johnson和Searle的隐喻理论,彰显了两者之间的根本区别,同时揭示了两者之间有暗合之处。Lakoff实际上部分继承了Searle的隐喻理论并作出进一步的理论推断,同时Lakoff的隐喻的认知理论(概念隐喻理论)指出隐喻不仅是语言问题,而且是我们理解抽象概念、进行抽象推理的主要机制,是人类思维推理的基本模式。  相似文献   

17.
概念隐喻理论认为隐喻是从一个具体的概念域向一个抽象的概念域的系统映射,是思维方式和认知手段。将概念隐喻理论应用于基础英语基本范畴词、多义词及介词教学中不仅使学生学习了具体的词汇知识更培养了学生的隐喻意识,获得了词汇学习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隐喻一直是文学研究的热点。近些年,随着认知科学的发展,隐喻研究有了新的发展。自1994年至今,国内期刊刊载了多篇相关论文。这些论文介绍了国外的研究成果,揭示了不同文化环境下隐喻的异同,研究了隐喻与其他修辞格的关系,探讨了隐喻理论的应用价值。对此加以梳理、总结,有助于了解研究现状及存在的不足,便于更进一步地探索研究。  相似文献   

19.
基于批评隐喻理论,以《习近平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论述摘编》为语料,采用隐喻识别程序(MIP)与AntConc3.5.8对语料中的概念隐喻进行识别与统计,总结概念隐喻的主要类型,深入研究其映射过程及实现方式并探究概念隐喻的功能。研究发现,语料中共有10种概念隐喻类型,应用最频繁的有4种,即有机体隐喻、建筑隐喻、战争隐喻和疾病隐喻。通过对每种概念隐喻的意义构建和映射过程进行具体分析,发现这些隐喻类型的运用具有启发、修饰和社会功能,这些概念隐喻的使用有效地传达了中国共产党的反腐决心与态度。  相似文献   

20.
英汉基本情感隐喻概念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情感是人类经验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的抽象情感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建立在人体感知基础之上的隐喻来表达的。人类共同的身体结构及生理特征,使得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对情感隐喻有类似的表达;同时隐喻是以社会文化为基础的,中英文化的巨大差异又导致了其情感隐喻的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