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秦岭北坡旅游度假带规划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秦岭北坡旅游发展资源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秦岭北坡旅游度假带的规划思路,秦岭北波旅游度假带开发应重视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交通建设,并通过多路渠道增加投入。  相似文献   

2.
秦岭北坡旅游度假带的分级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旅游度假村的评价条件,提出了秦岭北坡旅游度假带的评价指标,给出了评价参数表,对秦岭北坡旅游度假带进行了定量分析评价.按照综合评价积分,划分出三个不同级别的开发区:一级度假开发区的资源条件优越,度假设施初具规模,开发序位为 1;二级度假区度假基础设施和服务水平有待大幅度提高,开发序位为2;三级度假区目前区位条件较差,开发序位为 3.并分不同级别提出了具体开发建议  相似文献   

3.
秦岭北坡旅游度假带的分级开发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瑛 《陕西师大学报》1999,27(3):112-115
根据旅游度假村的评价条件,提出了秦北坡旅游度假带的评价指标,给出了评价参数表,对秦北坡旅游度假带进行了定量分析评价,按照综合评价积分,划分出三个不同级别的开发区:一级度假开发区的资源条件优越,度假设施初具规模,开发闰为1;二级度假区度假基础设施和服务水平有待大幅度提高,开发序位为2;三级度假区目前区位条件较差,开发序位为3,并分不同级别提出了具体开发建议。  相似文献   

4.
西安城郊游憩带旅游地空间结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运用AutoCAD软件和统计方法,系统地分析了西安城郊游憩带形成的驱动机制,探讨了西安城郊游憩带旅游地的类型与空间结构特征.结果表明,西安城郊游憩带呈现出以市区为中心的同心环状圈层结构特征,即人造娱乐圈层、近郊休闲圈层、人文观光圈层、郊野度假圈层、自然观光圈层、秦岭原生态圈层等六大圈层.根据西安城郊游憩带各旅游地的发展现状针对性地提出了六大圈层未来旅游开发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5.
刘霞 《科技资讯》2006,(18):238-238
1.我国度假旅游的发展现状与前景 1.1发展现状 我国大众化的休闲度假始于20世纪90年代。1992年国务院批准在条件成熟的地区,建立的12个国家旅游度假区,这标志着我国的大众化度假旅游产品开始启动。经过20年的发展,我国逐渐形成了省、市级旅游度假区和城郊旅游度假带三级度假体系。截至2001年,我国已有国家级旅游度假区12家,省市级旅游度假区200多家,城郊旅游度假村上千家。度假旅游产品在我国旅游产品结构中的比重迅速增加,度假休闲游占总量的比重从1999年的8.6%上升到2001的17.7%。度假旅游逐渐成为一部分先富起来的中高收入阶层选择的旅游方式。  相似文献   

6.
秦岭北坡森林公园游憩价值测评   总被引:25,自引:4,他引:25  
根据秦岭北坡森林公园为陕西省森林生态旅游活动的主体,而森林公园游憩价值又是非市场性的,这就需要探索新的方法来进行计量测评.基于意愿支付假设,在广泛调查的基础上,采用旅行费用法(TCM)对秦岭北坡森林公园的游憩价值进行了测评.结果显示,13个森林公园的年游憩价值合计为14140.4万元,这就为秦岭北坡森林公园产业带的生态旅游开发及经济评价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城市化对中国环城市旅游度假带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作为城市游憩空间的组成部分,环城市旅游度假带在其形成发展过程中与城市化之间有着必然的密切联系,在对中国环城市旅游度假带的内涵和特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正反两面阐述了城市化对环城市旅游度假带的影响,最后,笔者提出了对发展环城市旅游度假带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陕西省蓝田县小寨乡牛心峪河是岱峪河的一条完整支流,位于秦岭北坡.牛心峪河流域地貌发育过程较为典型,研究其地貌类型及演化过程,可为秦岭北坡地貌发育提供一个例证.本文除研究了河流水系、地貌类型外,主要提出了早更新世雪水和泥石流、水石流沉积以及牛心峪河的新生问题,然后与同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陕西秦巴山区垂直自然带的土地结构与演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陕西秦巴山区垂直自然带的土地结构与演替研究,经过4次野外考察和15个典型地段的填图、观察和分析,把秦巴山区分为秦岭北坡、秦岭南坡和大巴山北坡3个地区,对每个地区不同的带层,通过图件分析、数学计算和土地质量评价,针对土地类型的结构格局、选取代表性的25个土地类型样本作演替模式模拟,并实现了通过计算机和GIS支持的土地结构系统动力学仿真摸拟和模型建造.  相似文献   

10.
我国乡村度假旅游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乡村度假旅游是一种发展潜力巨大的新型旅游形式,在我国乡村旅游的开发普遍处于较低层次的时候提出它具有较大的指导意义,本文界定了乡村度假旅游,分析了乡村度假旅游的开发价值,提出了乡村度假旅游的开发思路,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希望拓展一条旅游发展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1.
长白山西坡生态旅游开发及保护规划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长白山西坡旅游资源丰富且独具特色。具有开展生态旅游的极高品位和价值,但旅游开发不可避免会对保护区带来冲击和影响。在分析旅游开发对保护区区域环境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长白山西坡生态旅游开发的保护规划建议,旨在为其旅游开发、建设和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龚新  张德振 《河南科学》2014,(9):1909-1914
随着度假旅游的不断升温,河南省的旅游度假区建设已经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依托不同资源建设的各种类型的度假区灿若繁星.在度假区建设中也出现了游客需求不明、建设内容不清、建设重点不突出等多种问题.因此,对旅游度假区建设中的主要因子进行科学辨识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研究课题.以旅游资源学、旅游经济学和游客心理学作为理论基础,选取河南宝天曼生态旅游区为研究标本,对度假客源进行调查取样,同时,结合《旅游度假区等级划分》(GB/T 26358—2010),对旅游度假区建设因子重要度进行分析,以期尝试对河南省旅游度假区开发建设因子重要度进行科学辨识,从而达到促进旅游度假区科学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建立秦岭造山带的岩石圈动力学模型是探索大陆动力学的前沿问题。方法 以地质和综合地球物理资料为约束,在对秦岭造山带东、西两段电性结构对比分析基础上建立了相应的动力学模型。结果 自中新生代以来,尤其是晚白垩世之后华北和扬子两地块向秦岭造山带持续陆内深俯冲作用,导致南秦岭岩石圈强烈向北挤入,秦岭造山带的后陆冲断褶带和北秦岭厚皮叠瓦逆冲带,现今处于以岩石圈叠置加厚的构造作用为主与拆沉作用初始发动并存状态;南秦岭正在经历拆沉-底侵的物质再循环作用,佛坪和南阳-邓县之间可能发育新的地幔柱;在造山带北、南深部边界与内部不同岩石圈块体之间还伴随不同性质的强烈走滑作用,导致物质的侧向传输。结论 秦岭造山带现今深部动力学状态直接制约着今后大地构造、气候和地表过程的动态相互作用,潜在地影响着人类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鄂尔多斯盆地南缘位于华北克拉通盆地的西南部,其形成演化和沉积过程与华北克拉通南侧秦岭造山带的活动有紧密的联系.晚古生代沉积的物源特征能够帮助提取关于秦岭造山带的演化信息.基于对鄂尔多斯盆地南缘澄城和韩城2条出露本溪组-石千峰组的剖面岩石学特征的详细研究,从岩石性质、碎屑特征、重矿物组合和碎屑组分的Dickinson三角图解等方面进行分析讨论,获得了鄂尔多斯盆地南缘晚古生代物源的详细信息,并揭示了秦岭造山带北部晚古生代的演化过程.研究表明,本溪组-太原组的物源为秦岭造山带中的华北板块南缘带;山西组-石千峰组的物源来自于北秦岭构造带,物源区有向南迁移的特征.晚泥盆-晚石炭世商丹带的点接触初始碰撞造成华北板块南缘发生抬升,早二叠世秦岭造山带进入面接触碰撞阶段,造成北秦岭弧后盆地和岛弧带依次发生隆升,成为鄂尔多斯南缘沉积区的主要物源供给区.扬子板块与华北板块自东向西剪刀状的碰撞,造成鄂尔多斯南缘沉积的山西组-下石盒子组的古流向由南东-北西方向朝南西-北东方向的转变.  相似文献   

15.
陕西秦岭泥盆纪盆地群构造沉积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陕西秦岭泥盆纪盆地群是在早泥盆世扬子板块北缘陆内裂谷沿勉略一线进一步发育成有限洋盆,而后分裂出秦岭板块,勉略洋盆与商丹洋盆的并存导致秦岭造山带出现了三个板块(扬子、华北及秦岭板块)共存的格局,由此形成了秦岭泥盆纪盆地群.在这种复杂的板块构造格局下,整个秦岭造山带出现了构造动力学成因不同的一系列盆地.在秦岭板块北缘发育了刘岭边缘盆地,在其中堆积了含火山岩的巨厚碎屑岩系(最大厚度超过11km).在秦岭板块内部,由于广泛发育的伸展断裂而形成了一系列地堑和半地堑型盆地,在其中堆积了反映以陆表海为主的一套碳酸盐和碳酸盐碎屑沉积.在扬子板块与秦岭板块之间的勉略有限洋盆中发育了夹超基性至酸性火山岩、硅质岩的碳酸盐碎屑沉积.在扬子板块北缘的高川一带还发育了以细碎屑岩碳酸盐岩为主的陆表海沉积.总之,秦岭在泥盆纪发育了一个多种构造沉积动力学成因性质完全不同的盆地集合群  相似文献   

16.
秦岭地区两栖爬行动物区系组成特点及持续发展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秦岭地区内11个县的两栖爬行动物进行了调查研究。该区共有两栖爬行动物60种(亚种),占陕西省总种数的75.0%。其中两栖动物19种,隶2目7科12属;爬行动物41种,分隶2目8科26属。该区两栖爬行动物区系组成以东洋界华中区或华中-华南区共有种类为主,也有一定数量的广布种和古北界华北区种类,还有少量东洋界西南区种类,并就秦岭地区的两栖爬行动物资源现状提出了5项可持续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7.
中国大鲵的繁殖生态暨行为学观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秦岭地区天然水域大鲵简易繁苗法和仿生态亲鲵培育池繁苗的基础上,论述了促成大鲵繁苗的8项生态因子.秦岭地区大鲵繁育日度与江汉平原区存在较大差异;大鲵在不同产区繁殖期和繁殖盛期的时间,建议各地应抓住当地的繁殖时机做好繁苗工作.记述了大鲵在催情效应期亲吻、顶腹、嬉戏、交尾等繁殖行为.对大鲵繁殖配组的性比、繁殖日度、繁殖时间、雌雄性腺发育同步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
秦岭地区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秦岭地区自然保护区的类型、特点及发展现状,指出秦岭自然保护区在开展生态旅游时应该通过科学规划、严格管理、加强宣传等手段,达到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双赢。  相似文献   

19.
Metavolcanic and metasedimentary rocks from the Paleozoic tectono-stratigraphic units along the northern margin in the Dabie orogen show that there are two types of Pb isotopic compositions, which have some affined regularity with tectonic subdivision. Compared with the main tectonic units of the Qinling orogen, the Dingyuan Formation should be the part of the South Qinling orogenic belt or the northern margin of the Yangtze craton, characterized by less radiogenic Pb isotopic composition, and the Guishan Formation, Nanwan Formation-Foziling Group and the Carboniferous should be the part of the North Qinling orogenic belt which is extended to the east, characterized by more radiogenic Pb isotopic composition. These facts combined with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geological units suggest that the Paleozoic subduction zone between the Yangtze and North China cratons should be located in the north boundary of the Nanwan Formation-Foziling Group or somewhere that is covered by the Nanwan Formation-Foziling Group now. From the Pb isotopic evidence and suggestion presented here, one aspect of the constraint is provided for determining the position of the Triassic collision suture between the two crat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