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应用荧光猝灭法研究了5-甲基-2-苯基-4-(苯氨基-苯亚甲基)吡唑-3(2H)-酮(P)与牛血清白蛋白间的结合作用.确定了P对牛血清白蛋白的荧光猝灭过程的猝灭机理,测定了不同温度下该结合反应的结合常数,结合位点数及热力学参数.  相似文献   

2.
以4-氨基安替吡啉与噻吩-2-甲醛为原料合成了4-氨基安替吡啉缩噻吩-2-甲醛(Q1),并通过FTIR、MS、1 H NMR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采用荧光猝灭法和紫外-可见光谱法考察了Q1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分析了Q1与BSA的作用机理,根据热力学参数方程计算出相应的ΔH、ΔS和ΔG值,推断两者之间的作用力类型主要为氢键和范德华力;并根据Frster非辐射能量转移理论,计算出不同温度下Q1与牛血清白蛋白之间的结合距离;结合Stern-Volmer方程判断其猝灭过程主要为静态猝灭.  相似文献   

3.
合成了一种新型的具有良好生物活性的噻吩并嘧啶酮有机化合物2-叔丁氨基噻吩并[2,3-d]嘧啶-4(3H)酮(SDA),通过核磁共振、红外光谱及元素分析等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应用荧光光谱及紫外可见光谱法研究了该化合物(SDA)与牛血清白蛋白(BSA)之间在不同温度下的相互作用.实验表明,SDA能强烈猝灭BSA的内源荧光,猝灭机理为动态猝灭.在此基础上计算了二者相互作用的结合常数、结合位点数及热力学参数等.结果表明,SDA与BSA分子以物质量的比1:1结合,其结合反应主要是熵驱动,主要作用力是疏水力.同时,应用同步荧光考察了SDA对BSA构象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用荧光光谱法研究Cu~(2+)、Fe~(3+)、Zn~(2+)对香豆素-3-羧酸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相互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种金属离子均能增强香豆素-3-羧酸对BSA的荧光猝灭及两者的结合作用,使体系的荧光猝灭常数、结合常数增大;Zn~(2+)的存在没有改变两者的作用力类型,仍以疏水作用力为主,Cu~(2+)、Fe~(3+)存在下,作用力变为以静电引力为主.表明Cu~(2+)、Fe~(3+)、Zn~(2+)对香豆素-3-羧酸与牛血清白蛋白的作用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5.
合成了一种新型的5-甲基-4-乙氧羰基-3-腈基-2-对氯苯甲胺基呋喃有机化合物,通过核磁共振、红外光谱及质谱等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应用荧光光谱及紫外可见光谱法研究了该化合物(CAF)与牛血清白蛋白(BSA)之间在不同温度下的相互作用.实验表明,CAF能强烈猝灭BSA的内源荧光,猝灭机理为动态猝灭.在此基础上计算了二者相互作用的结合常数、结合位点数及热力学参数等,结果表明,CAF与BSA分子以摩尔比1∶1结合,其结合反应主要是熵驱动,主要作用力是疏水力.  相似文献   

6.
利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N-(4-乙氧苯基)-N'-(4-安替吡啉基)硫脲与血清白蛋白的作用机理,根据荧光猝灭效应求得了硫脲与血清白蛋白的结合常数,根据荧光非辐射能量转移理论和热力学参数确定了它们之间的主要作用力类型为疏水作用力。  相似文献   

7.
在pH9.25 Britton-Robinson(B-R)缓冲介质中,牛血清白蛋白(BSA)对酸性染料偶氮氯膦Ⅰ(CPⅠ)的荧光有猝灭,使CPⅠ最大荧光峰从578nm红移至610nm,对荧光猝灭的实验条件进行了优化, 建立了蛋白质定量的线性方程△F = 20.8C-6.8(g/mL),线性响应范围0.04~30.0g/mL、检出限0.031g/mL(r=0.9956),并应用于样品中BSA含量的分析.对荧光猝灭机理进行了探讨,认为两者之间的猝灭是由于生成不发荧光的复合物,属于静态猝灭过程,求得不同温度下的形成常数及热力学函数H、G、S分别为-2.3KJ,-31.2KJ,98.6J,根据热力学函数确定了两者是通过静电作用力结合的.  相似文献   

8.
采用紫外和荧光光谱研究1-羟基-3-(2-(1哌啶基)乙氧基)吨酮-铜(Ⅱ)(-1-Hydroxy-3-(2-(1-piperidinyl)ethoxy)xanthoneCu(Ⅱ),CuL)与DNA的相互作用,并对CuL进行细胞毒性的评价。结果表明CuL以插入方式与DNA结合,引起细胞的DNA损伤,抑制细胞生长,导致细胞死亡。  相似文献   

9.
综述了2,3-二取代-4(3H)-喹唑啉酮类化合物的几种重要合成方法,包括苯并恶嗪酮中间体合成方法,氮杂-Wittig反应方法,聚合物支载方法,金属有机催化方法等,并对这些方法进行了简要述评.  相似文献   

10.
在不同温度下,研究了N,N-双(2-羟基-5-氯苄基)-正丁胺(HN)作用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荧光猝灭光谱,同步荧光光谱.结果表明:HN可以形成HN-BSA复合物,还可以对牛血清白蛋白的荧光强度进行强烈猝灭,它的荧光猝灭的机理是动态猝灭.在此基础上计算了二者相互作用的结合常数、结合位点数及ΔH,ΔG,ΔS等热力学参数.结果表明HN与BSA以1:1结合,其反应主要是熵驱动的疏水作用力.  相似文献   

11.
以2-呋喃甲醛和乙酸酐为原料,在乙酸钾存在下,用相转移催化法合成了(E)-3-(2-呋喃基)丙烯酸,其结构经UV、IR、X-射线单晶衍射仪进行了表征.合成的目标化合物分子式为C7H6O3,分子量为138.12,晶体属于单斜晶系,C2/c空间群,晶胞系数为:a=18.993(6)A,b=3.8474(12)A,c=20.095(6)A,α=90.00°β=114.054°(4),γ=90.00°,V=1341.0(7)nm^3,Z=8,Dr=1.368Mg/cm^3,F(000)=576,μ(MOK\a)=0.71073.结构由直接法解出,最终偏离因子为R1=0.0645,wR2=0.1360,分子间通过弱的相互作用形成层状化合物.  相似文献   

12.
应用紫外光谱法和荧光光谱法研究了乙二胺四乙酸铁(Ⅲ)(EDTA-Fe(Ⅲ))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EDTA-Fe(Ⅲ)可以进入牛血清白蛋白的疏水腔,使蛋白质非极性区的生色基暴露于极性溶剂;EDTA-Fe(Ⅲ)通过静态猝灭的方式使牛血清白蛋白的荧光强度显著降低;EDTA-Fe(Ⅲ)与牛血清白蛋白主要以氢键和范德华力相结合.测定了EDTA-Fe(Ⅲ)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结合常数KA和结合位点数n,利用Forster非辐射能量转移机制确定了牛血清白蛋白与EDTA-Fe(Ⅲ)的结合距离和能量转移效率,并使用同步荧光技术探讨了EDTA-Fe(Ⅲ)对牛血清白蛋白构象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本文报道了1-(4-硝基苯基)-3-(4-羟基-6-甲基-嘧啶)-三氮烯(NPHMPDT)的合成及其与镉的显色反应研究。在OP的存在下,pH11.0的Na284O2-NaOH缓冲溶液中,该试剂能与镍发生显色反应,镍与NPHMPDT形成摩尔比为1:3型的配合物。在470nm处有一最大正吸收,在540nm处有一最大负吸收。以470nm为参比波长,540nm为测量波长进行双波长测定,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48×10^5 L/(mol·cm)镍的浓度在0~400ug/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用拟定方法测定铝舍金中微量镍,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4.
以L-酪氨酸为原料,经过羧基酯化、氨基保护、还原、关环、聚合等6步反应得到了结构新颖的手性助剂——线型聚苯乙烯(NCPS)支载(4S)-[4″-(4′-(4-乙烯基苄氧基)苄氧基)苄基]-1,3-噁唑烷酮.中间产物用IR,1H NMR,13C NMR,元素分析等方法进行了结构表征,波谱解析结果与化合物结构相符合.  相似文献   

15.
以2-氨基四氢环戊二烯并[4,5]噻吩-3-甲酸乙酯为原料,采用有别于文献报道的合成方法,经3-苯基-2-巯基四氢环戊二烯并[4,5]噻吩并[2,3-d]嘧啶-4-酮中间体,高产率的合成了未见文献报道的3-苯基四氢环戊二烯并[4,5]噻吩并[2,3-d]嘧啶-4-酮七乙酰乳糖硫苷.  相似文献   

16.
以噻吩为原料,经Friedel-Crafts酰基化反应制得2-己酰基噻吩,然后,2-己酰基噻吩经wolf-Kishner-黄鸣龙还原反应合成了目标产物2-己基噻吩,总收率为65%以上.通过1H NMR、MS分析确证了2-己酰基噻吩与标题化合物的结构.  相似文献   

17.
合成了一种三聚氰胺衍生物六(-2-氧杂-3-氧代)丁基三聚氰胺,并对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得到了合适的工艺条件:催化剂用量乙酸酐摩尔量的1.1倍,反应温度25℃,反应时间8 h,收率达到85%.  相似文献   

18.
2,2’—二苯基—[2,3’—联—1H—蚓跺]—3(2H)—酮(1)的过氧苯甲酸氧化反应主成2—苯基—3H—吲哚—3—酮(3)和(或)2—苯基—4H—3,1—苯并嗪—4—酮(6),对反应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目的合成4-苯基-6-甲基-5-乙氧羰基-3,4-二氢嘧啶-2(H)-酮。方法采用一锅法Biginelli反应以乙酰乙酸乙酯、苯甲醛和尿素为原料,H3PW12O40/SiO2为催化剂,无水乙醇为溶剂进行合成目标化合物。通过熔点,IR,1 H NMR和MS等测试手段对合成的目标化合物进行表征。结果探讨了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和反应物的摩尔比对收率的影响。实验表明:固定苯甲醛用量为0.04mol的条件下,催化剂的用量占反应物料总质量的2.0%,n(苯甲醛)∶n(乙酰乙酸乙酯)∶n(尿素)=1∶1.5∶1.5,反应时间为90min,反应温度为90℃。在优化条件下,产品平均收率可达79.2%。结论溶胶凝胶法制备的H3PW12O40/SiO2是合成4-苯基-6-甲基-5-乙氧羰基-3,4-二氢嘧啶-2(H)-酮的良好催化剂,具有催化剂用量少,催化活性高,可回收重复使用等特点。  相似文献   

20.
采用DFT/BLYP理论方法和添加额外弥散函数的基组6-31(3+)(1+)G**对包含一个额外电子的[(NH3)2(H2O)4]-团簇进行了结构优化和频率分析.计算了[(NH3)2(H2O)4]-的结合能,振动谱和偶极矩,对电子的束缚方式和电子分布区域也进行了分析.为了比较,还用相同方法对中性团簇(NH3)2(H2O)4进行了计算,进而研究了负电与中性团簇的联系与区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