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采用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气干法制备染色体标本,对川西11个县的地方黄牛抽样进行染色体核型及带型研究并与黑白花奶牛、西门塔尔牛、秦川牛等普通牛(Bos tautus)的核型比较,结果表明:川西地方黄牛在遗传基础上和瘤牛(Bos indicus)基本一致而和普通牛存在显著差异:川西地方黄牛y染色体为近端着丝粒染色体(Acroccntric)普通牛y染色体为亚中着丝粒染色体(Submetacentric);核糖体基因的位置和数目三种牛之间也不相同;外部形态观察结果川西牛具有瘤牛的三种瘤峰、较发达的垂皮和体格特征,在生物学特性方面具有瘤牛的耐热、耐粗饲、抗湿、抗蜱等特点,根据上述细胞遗传学证据、结合形态学、生物学特性的研究认为:川西地方黄牛属Bos属瘤牛种(Bos indicus),对川西瘤牛的发生及演化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肉质性状是畜禽最主要的经济性状.为阐明九龙牦牛(Bos grunniens)肉质的特性,对不同年龄和性别的九龙牦牛(n=107)肉的部分性状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0.5岁犊牦牛背最长肌的蛋白质、肌内脂肪(IMF)和肌红蛋白(Mb)含量、剪切力等均显著低于成年牦牛,而这些指标在成年公牦牛与成年母牦牛之间差异不大.不同年龄成年九龙牦牛背最长肌IMF含量接近,提示其IMF沉积受年龄影响相对较小.另外,牦牛背最长肌剪切力存在较大的个体间差异.与成年黄牛相比,牦牛背最长肌IMP含量低,蛋白质含量高,熟化后p H下降幅度小.本研究还建立了九龙牦牛肌肉双向电泳方法,为阐明肌肉差异表达蛋白提供了方法.九龙牦牛肉的蛋白质、IMF和Mb含量以及剪切力等与黄牛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3.
牦牛的毛绒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牦牛(Bos grunniens)生产毛和绒,是牛属(Bos)家养牛种中特具的性状(Bostaurus中少数分布于寒冷地带的品种,如Highland等,长有长毛,粗毛下也有短绒毛,但未形成生产能力);也是牦牛成为“全能”家畜的主要表现方面。(牦牛集家  相似文献   

4.
瘤牛种(Bos indicus)的外貌、生理特性等均不同于普通牛种(Bos taurus)。瘤牛能适应普通牛所难以适应的热带和亚热带生态环境条件,耐炎热、耐粗饲,对蚊、蝇侵扰和血液寄生虫病的抵抗力强。因此,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很重视发展瘤牛。苏联是世界上繁育瘤牛的国家之一。苏联的瘤牛生产主要在南部的阿塞拜疆、土库曼、乌兹别克和塔吉克等共和国。近年来,  相似文献   

5.
根据GenBank发表的荷斯坦奶牛CD14基因的序列设计引物,通过PCR方法对南阳黄牛的CD14基因进行分段扩增并测序,拼接后得到包含CD14完整编码区以及5’端和3’端非编码区的2 969 bp的全序列。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南阳黄牛CD14基因开放阅读框全长966 bp,共编码321个氨基酸,碱基组成分别为A(18.4%)、T(18.4%)、C(32.9%)、G(30.2%),编码区与荷斯坦奶牛CD14基因相比发生了2个碱基突变,没有引起氨基酸的改变。在5’端和3’端存在较长的非编码区,与荷斯坦奶牛CD14基因相比发生了7个碱基突变。南阳黄牛的CD14基因与荷斯坦奶牛、水牛、绵羊、山羊、猪、猕猴、大猩猩、人、小鼠的同源性依次降低,分别为99.8%、98.2%、96.8%、92.8%、83.5%、79.8%、79.7%、79.5%、71.9%。进化树所得的聚类结果与传统的分类结果一致。通过蛋白质结构预测,发现南阳黄牛CD14没有跨膜结构域。  相似文献   

6.
关于牛(Bos taures)的染色体(2n=60)已由Krallinger(1927)确定。Sasaki等(1962)认为牛的所有常染色体均为近端着丝点染色体,性染色体X为亚中着丝点染色体,Y为近中着丝点到亚中着丝点染色体。Hansen(1972)用Q带鉴定牛的染色体认为,X染色体的着丝点区为黑色,其长臂中部有一暗带,即X染色体的次缢痕。1979年,四川大学生物系陈文元等用G带鉴定牛的染色体认为,常染色体皆为近端着丝点染色体,性染色体X  相似文献   

7.
牦牛毛绒的氨基酸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牦牛(Bos grunniens)的被毛由绒毛、粗毛和两型毛组成。牦牛绒是毛纺工业的优质特种原料。牦牛毛绒和羊毛由角蛋白质组成,组成角蛋白质的是各种各样的α—氨基酸,氨基酸的组分与毛纤维的物理特性有密切联系。据金曼达夫等(1983)研究,内蒙古细毛羊羊毛的含硫氨基酸少,其强伸度较澳毛为低,品质较差。我们结合牦牛生态的研究,进行了牦牛毛绒的氨基酸组分分析。  相似文献   

8.
本文讨论了放射性~(14)C的三种起源——宇宙线起源、人为起源和地内起源。由于铀,钍、锕三系能直接发射微量重离子~(14)C,以及自发裂变中子和α-衰变与物质发生核相互作用,也可产生~(14)C。因此放射性~(14)C的地内起源是十分重要的,但至今这一起源被忽视了。最后,提出了可以检验~(14)C地内起源证据的两类实验。  相似文献   

9.
奶牛与牛奶     
李湘涛 《大自然》2009,(1):28-30
家牛是在大约7000年以前由生活于欧洲及非洲北部的原牛经过人工饲养、培育驯化而成的。它不仅可以用来拉车、耕田和提供肉食,而且其中的奶牛每天还能生产大量的牛奶。  相似文献   

10.
利用PCR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技术,对我国5个地方黄牛品种、5个地方水牛品种及2个地方牦牛品种的mtDNA D-loop区全序列进行PCR扩增以及核苷酸多样度、单倍型多样度分析,发现中国地方黄牛、水牛与牦牛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对试验牛mtDNA D-loop区全序列与牛亚科代表性物种黄牛、水牛、家牦牛、野牦牛、欧洲普通牛、印度瘤牛以及摩拉水牛相应序列进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显示:黄牛与牦牛的亲缘关系较近,它们与水牛的亲缘关系较远;中国水牛属于沼泽型水牛,也有少量江河型水牛渐渗入中国水牛群体;中国黄牛为普通牛和瘤牛的混合母系起源;进化树显示高原牦牛与野牦牛的亲缘关系较近,环湖牦牛与家牦牛的亲缘关系较近.  相似文献   

11.
利用光镜、透射电镜和形态测量学系统对1日龄、30日龄、180日龄和成年四个年龄组的黄牛肺泡组织结构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表明:1日龄黄牛肺泡结构发育良好,但肺泡扩张不充分。不同发育阶段黄牛单个肺泡的面积(MSAA)随年龄增加不断增大(P0.05);单位面积内肺泡数(MAN)随年龄增加逐渐减少(P0.05);肺泡隔厚度30日龄组的(MAST)最大(P0.05),1日龄时最薄(P0.05),180日龄和成年组的肺泡隔厚度厚于1日龄组(P0.05),而薄于30日龄组(P0.05),但两者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30日龄黄牛肺组织近胸膜处的区域有大量似肺泡囊的囊状结构,囊内有许多短小的次级隔,此外肺泡隔内细胞成分以30日龄组最为丰富。单位面积内的肺泡面积(SA)成年组最大(P0.05),其他三组差异不显著(P0.05)。黄牛的气-血屏障的算术平均厚度和调和平均厚度均随年龄增加而不断增厚,且相邻两个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2.
正2016年7月23日下午,筠连县田园养牛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田元均与四川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副教授贺常亮博士在筠连县经信科学技术局会议室,签订了"川南山地黄牛(筠连黄牛)健康养殖成套技术示范"合作协议。协议主要科目是进行川南山地黄牛(筠连黄牛)种质特性研究、中医治未病技术在肉牛生产上的应  相似文献   

13.
牦牛(Bos grunniens)是我国高海拔地区特有的耐寒牛种。牦牛的皮肤结构,既有品种特征,又与皮毛产品的数量和质量有关,而且皮肤作为保温绝热层更与牦牛的耐寒力密切相关。开展牦牛皮肤组织学结构的观察,揭示牦牛内部结构的规律和特点,进而探讨牦牛耐寒力机制,这对合理利用牦牛  相似文献   

14.
耕牛日本血吸虫病是人畜共患的一种寄生虫病。消灭耕牛血吸虫病是作为消灭血吸虫病的五条标准之一。开展耕牛血吸虫病的防治,不但能增强耕牛体质,提高耕作能力,同时可减少、消除血吸虫卵的大量排出与散播,对加速消灭血吸虫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在过去两年试验工作的基础上,1972年继续进行敌百虫治疗耕牛血吸虫病试验,还进行了锑—273、呋喃丙胺等药治疗试验。一年来通过24头牛(黄牛23、水牛1)安全试验,123头牛(黄牛99、水牛24)的临床治疗试验和两批(32头黄牛)人工感染血吸虫病牛治疗试验,得出了初步的看法。现小结于下:  相似文献   

15.
对青海省玛多县、刚察县牦牛及甘肃黄牛的心肌和骨骼肌线粒体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进行了测定.其心肌、骨骼肌的GSH-PX玛多牦牛分别为:(20.15±5.43)、(15.32±4.27)U/mg prot;刚察牦牛分别为:(6.67±5.67)、(7.76±4.83)U/mg prot;甘肃黄牛分别为:...  相似文献   

16.
这些年来,我省先后从英、法、西德、新西兰、奥地利等国家引进六个肉用品种(包括兼用品种以下同),分别同本地黄牛杂交,已得至几十万头的杂交后代,初获成效。为了总结黄牛改良成果,选出理想杂交组合,供生产实际应用,为培育肉牛新品种创造条件,我们几年来对六个引入肉牛品种杂交改良黄牛的效果分期进行了试验研究,并对全省做了五次调查,现将积累资料归纳分析如下(有的采用北方兄弟省的部分材料作为对照): 一、肉用牛与本地牛杂交一代的效果 (一)一代杂种牛主要外貌形状的表现  相似文献   

17.
牦牛被毛性状与耐寒力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牦牛(Bos grunniens)属特有的耐寒牛种,分布在海拔3000——6000公尺的高寒地区,对其严酷的自然生态条件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被毛作为牦牛的保温的绝热层,对减少体热的散失,维持冬季正常的体温,有较大的作用。为了探讨牦牛被毛对牦牛耐寒  相似文献   

18.
用PCR-RFLP方法,对三江黄牛和黑白花奶牛的MHCⅡ类基因座位Bola-DRB3基因第2外显子的遗传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三江黄牛HaeIII酶切出现3种基因型,即SS、RS、RR,由S和R两个基因控制,RR为优势基因型,R为优势基因;RsaI酶切出现4种基因型,即XX、XM、LM、MM,由X、M和L三个复等位基因控制,LM为优势基因型,M为优势基因;两种内切酶在三江黄牛Bola-DRB3基因的第二个外显子上有150、202、65、180等酶切位点,且4个位点的碱基存在多态性,表现为多碱基突变;经χ2适合性检验,HaeIII和RsaI酶切位点的χ2值分别为7.0802、14.1358,差异显著(p<0.05),说明三江黄牛Bola-DRB3基因第2外显子的4个酶切位点的碱基突变未达到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存在选择、基因突变、近交、遗传漂变等因素的影响.②黑白花奶牛HaeIII酶切出现4种基因型,即JJ、KI、IJ、KJ,由J、K和I三个复等位基因控制,JJ为优势基因型,J为优势基因;RsaI酶切出现3种基因型,即LL、MM、LM,由L和M两个基因控制,LM为优势基因型,M为优势基因;HaeIII和RsaI两种内切酶在黑白花奶牛中也有多个酶切位点,在150、48、65、202位上有碱基多态性,表现为多碱基突变;经χ2适合性检验,RsaI酶切位点的χ2值为3.456,差异不显著(p>0.05),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HaeIII酶切位点的χ2值为18.4211,差异显著(p<0.05),未达到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③用两种酶在三江黄牛中共检测到7种基因型,且与黑白花奶牛在酶切位点上具有较多的差异,说明三江黄牛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这一结果与张成忠、赖松家等从血液蛋白、染色体、mtDNA等水平上的研究结果一致,也同三江黄牛的育成历史和所处生态条件一致.综上所述,三江黄牛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今后应加强对三江黄牛遗传多态性以及起源、演化和分类的研究,为这一畜种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和保护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用快速银染法对几种家牛(四川黄牛 X_1、雷琼牛 X_2、辛地红牛 X_3、西门达尔牛X_4、成都黑白花牛 X_5)银染组成区(Ag-NOR)的数目、分布、定位进行了研究,并用生物数学方法进行数据处理、X~2独立性检验和遗传距离分析,揭示了四川黄牛和雷琼牛、辛地红牛之间相似的遗传关系和与成都黑白花牛及西门达尔牛之间差异极显著的遗传关系,从而深化了对四川黄牛遗传本质的认识并提供了对分类位置确认的依据。  相似文献   

20.
通过分析促食欲素A(Orexin A)在牦牛和黄牛消化道不同部位的分布特征及表达差异,探讨Orexin A对牦牛能量代谢的调节作用.运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Orexin A在牦牛和黄牛胃肠道的表达,利用Image-ProPlus 6.0软件对其表达强度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表明,Orexin A在牦牛和黄牛的皱胃、幽门、贲门和十二指肠均有表达,但表达特征不同;牦牛胃和十二指肠中Orexin A阳性反应产物极显著地低于黄牛(P0.01);牦牛胃肠道中Orexin A阳性反应产物的吸光度分布为:皱胃区幽门区贲门区十二指肠区(P0.01).推测牦牛通过胃肠道Orexin A的低表达,调节中枢及外周组织的激素水平,从而维持机体能量代谢水平,适应青藏高原的特殊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