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羧酸氧钒在惰性气氛中的热分解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合成了5个羧酸氧钒配合物:丁二酸氧钒、己二酸氧钒、苹果酸氧钒1:1、苹果酸氧钒1:2和乳酸氧钒.通过元素分析、磁化率测定和IR分析,确定了这些配合物的组成和结构.用DTA、TG和x-射线衍射分析方法研究了这些配合物在惰性气氛下的热分解特性.结果表明,9元环结构的己二酸氧钒在Ar气氛下于420℃分解,得到组成恒定和不含氧化钒的V_4C_3.  相似文献   

2.
在甲醇、乙腈和DMSO混合溶剂中,偏钒酸版与双2-羟基-1-萘甲醛丙二酰腙在1,3-丙二胺存在下反应,得到一个新的氧钒席夫碱聚合物[VO(L).0.25CH3CN]n.通过红外光谱和X-射线单晶衍射对其进行了表征.晶体结构表明该化合物属于正交晶系,Pnma群,晶胞参数为:a=0.758 97(14)nm,b=2.232 7(4)nm,c=1.399 6(3)nm,V=2.371 7(8)nm3,Z=4.四齿配体和两个氧原子与钒配位,钒中心形成略扭曲的八面体构型,该化合物为一条[VO(L)]n链.配合物的热稳定和电化学性质在本文中也得到了研究和讨论.CCDC:703827.  相似文献   

3.
以环己烷作为溶剂、酸改性和负载镍的高岭土作为吸附剂,研究卟啉钒(钒氧-2,3,7,8,12,13,17,18-八乙基卟啉,VO-OEP)的吸附行为,从热力学角度探讨其吸附机制.结果表明:酸改性和负载镍的高岭土对卟啉钒的吸附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线,说明卟啉钒单层吸附在改性高岭土上;吸附为自发过程,放热反应,吸附热均大于40kJ/tool,说明有化学键的作用力.  相似文献   

4.
以湘西吉首某地石煤矿为原料,在850℃焙烧6 h后,采用酸浸法从焙烧料提取钒,用钒离子指示电极在线跟踪石煤浸出过程中五价钒浓度的变化,研究浸出过程中的动力学;考察矿石粒径、pH值和浸出温度对浸出过程E--t曲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钒离子指示电极电势测定结果受杂质Fe3+的影响很小,可以用于跟踪石煤焙烧料浸出过程中钒离子浓度的变化;硫酸浸出后,矿石粒度越小,溶液的酸度越大,浸出温度越高,五价钒离子越容易浸出.采用等高线法求算出石煤焙烧料浸出过程在高温段区的表观活化能Ea为1.56 kJ/mol,受扩散步骤控制;在低温段区的表观活化能Ea为3.99 kJ/mol,受化学反应步骤控制.  相似文献   

5.
利用国产CDR-4P型差动热分析你测得DSC曲线,利用积分法和微分法逻辑选择确定了β-烷氧烷基乙基三氯化锡配合物热分解的最可几数学机理函数F(α)=[-ln(1-α)]^2/3;f(a)=3/2(1-a)[-ln(1-a)]^1/3,从而计算出指前因子和活化能分别为logA=25.6和E=293.4kJ/mol,logA=24.7和E=278.6kJ/mol。  相似文献   

6.
纳米二氧化钒粉体的合成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应用氧钒(Ⅳ)碱式碳酸铵前体热分解合成了粒度约20nm的VO2粉体.研究了不同热分解条件对粉体组成和结晶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采用无焙烧直接加压酸浸工艺,以钛白废酸为浸出剂,转炉钒渣为原料进行浸出提钒实验研究.热力学分析表明:可溶性含钒离子在酸性溶液中能够稳定存在.根据浸出实验得出:初始酸浓度是影响酸浸过程的重要因素,在初始酸质量浓度为250g·L-1,反应温度150℃,反应时间40min,液固比12∶1,氧分压02MPa的条件下,钒的浸出率为9851%.不同条件下的浸出渣XRD图谱表明:在钒浸出率增大的过程中,含钒尖晶石相逐渐消失,钛铁矿相发生转化形成锐钛矿相在浸出渣中富集.  相似文献   

8.
基于在硫酸介质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DBS)存在下,抗坏血酸(ⅤC)活化钒(Ⅴ)催化溴酸钾氧化番红花红O(R)发射强而稳定的荧光的特性,建立了ⅤC活化溴酸钾氧化番红花红O催化荧光法测定痕量钒(Ⅴ) 的新方法.该催化反应呈一级反应,动力学参数速率常数k = 7.3×10-4/s,表观活化能E = 46.09 kJ/mol.当加维生素C时△If提高10倍.V(Ⅴ)含量在0.040~40.0 pg /m L范围内与△If符合比尔定律.工作曲线的回归方程△If = 116.2 3.932 C V(Ⅴ) (pg/mL),n=6,相关系数r=0.9991.检出限为3.3×10-13/mL.该方法快速、简单、灵敏、重现性好,成功用于茶叶和人发中痕量钒的测定.同时探讨了催化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氧钒 (Ⅳ )碱式碳酸铵在NH3气氛下的热分解过程 ,并以其为前驱体制备了粒度约为 30nm的氮化钒粉体。  相似文献   

10.
本文应用溶解度法和电子光谱研究了氧钒(Ⅳ)-碳酸氢根水溶液体系的配合反应。在15±2℃,恒定离子强度Ⅰ=1.0的条件下,测得溶液中[VO~(2 )]<0.012M时,钒(Ⅳ)仅以单核配离子VO(CO_3)(OH)~-存在;当[VO~(2 )]在0.014~0.035M之间时,以5核配离子(VO)_5(CO_3)_5(OH)_5~(5-)和(VO)_5(CO_3)_5(OH)_6~(6-)的混合物存在;当[VO~(2 )]>0.035M时,则存在6核配离子(VO)_6(CO_3)_4(OH)_9~(5-)。同时测定了有关反应的平衡常数。  相似文献   

11.
红热钒渣吹氧氧化仅10min左右,经碱浸压煮提钒,钒浸出率可达90%以上。吹氧过程中,增添CaO,控制合适MgO与钒渣的重量比,减小供氧速率,可获得高的CFe^3+/CFe^2+。碱浸时,钒浸出率主要随CFe^3+/CFe^2+的增大而升高,保温时间、浸出温度、Na2CO3和NaOH的加入比,渣水质量比对钒浸出率都有影响,碱浸压煮时充氧和水洗残渣也可以提高钒的总浸出率。  相似文献   

12.
为优化钒电池电解液配比和设置合理的充放电制度,需弄清自由钒离子活度和离子对的解离常数及其热力学性质.研究了电导法测定在298.15 K时水溶液中VOSO4.3.53H2O(s)的电导率,利用Origin数据拟合求出极限摩尔电导;采用改进的Ostwald稀释定律和改进的Davies方程求解活度系数,进而求得溶液的真实离子强度;采用Fuoss方法求解硫酸氧钒离子对的解离常数.经过数据处理得到298.15 K时硫酸氧钒极限摩尔电导率Λ0为203.2520325 S.dm2.mol-1,硫酸氧钒离子对的解离常数Kd为0.001 961 62,为电池性能有关的热力学性质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3.
二维层状钒氧化合物Co(bpy)(H2O)V2O6的水热合成和晶体结构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采用水热合成法合成了组成为Co(bpy)(H2O)V2O6(bpy=bipyridine)的钒氧化合物,并用红外光谱、元素分析和单晶X-射线衍射等手段对其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化合物的晶体属于正交晶系,Pca21空间群,a=0.922 3(10)nm,b=1.054 8(12)nm,c=1.439 7(16)nm,V=1.401(3)nm3,Z=4,R1=0.016 4.单晶结构解析表明,化合物具有由钒-氧锯齿链{V2O6}2nn-和n个Co(bpy)(H2O)2 单元通过氧原子共价连接而形成的二维层状结构.  相似文献   

14.
采用热重-微分热重(TG-DTG)技术,研究过氧化二异丙苯在动态空气气氛中的热分解过程.运用Starink法,Madhusudanan-Krishnan-Ninan(MKN)法和Achar-Brindley-Sharp-Wendworth(ABSW)法分析非等温动力学数据,推断出过氧化二异丙苯热分解动力学模式为收缩球状R3模型,得到其反应的动力学方程为dα/dt=Aexp(-E/RT)×3(1-α)2/3,热分解反应的活化能E为117.32 kJ.mol-1,活化自由能ΔG≠为123.12 kJ.mol-1,活化焓ΔH≠为113.69 kJ.mol-1,活化熵ΔS≠为-21.41 J.(mol.K)-1.  相似文献   

15.
利用反相微乳液法制备出了纳米四水羟基硝酸氧铋[Bi6O4(OH)4](NO3)6(H2O)4,并以热分析为手段对纳米[Bi6O4(OH)4](NO3)6(H 2O)4的热分解过程和非等温热分解动力学机理进行了研究.动力学研究确定了[Bi6O4(OH)4](NO3)6(H2O)4脱硝酸根反应属于球对称的三维扩散的D3机理,热分解表观活化能为E=98.90033 kJ/mol,lnA=27.13109.  相似文献   

16.
Schiff碱氧钒配合物、载药脂质体的合成和抑瘤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成了3个水杨醛Schiff碱氧钒配合物.采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51VNMR谱等对配合物结构进行了表征.并进行了载药脂质体的粒径粒度分析和表观形貌观察,比较研究了配合物及载药脂质体的红外光谱和肝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在氧钒配合物脂质体的红外光谱中,氧钒配合物的特征振动峰仍然存在,在载药脂质体形成后,氧钒配合物的基本骨架没有发生变化,但由于弱相互作用导致V=O振动峰增强并发生蓝移;随着试药浓度的增加,配合物和载药脂质体对肿瘤细胞的抑制率均明显增加,但同浓度的配合物和载药脂质体比较,前者对肝肿瘤细胞的抑制能力明显低于后者,可能与载药脂质体具有更强的细胞钻透能力有关,而更易于将药物传输到作用部位.  相似文献   

17.
以五氧化二钒、硫酸等为原料,用化学合成法制备了用于钒电池的电解液。研究了在支持电解质硫酸浓度为2 mol/L的情况下,不同钒离子浓度的正极电解液的电化学性质,钒离子浓度为2 mol/L和3 mol/L的正极电解液中添加乙醇和KHSO4做循环伏安测试。实验结果表明:不添加任何添加剂时,电活性物质V4+为2.5 mol/L时电化学活性最好,电流密度最大;V4+浓度小于2.5 mol/L时,添加剂的加入不会对电化学反应产生不利影响;浓度大于2.5 mol/L时,醇类等具有络合效应添加剂的加入会降低电解液的电化学活性,而不具有络合效应的添加剂则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8.
在HCIO4介质中用光度法研究了抗坏血酸 (HR)与钒 (Ⅴ )氧化还原反应动力学 .通过考察溶液酸度和抗坏血酸浓度对动力学过程的影响 ,求得反应速率方程为-d[H2 R]/dt=k[V(Ⅴ ) ][HR][H ].在 2 5 2℃、μ =1 .0mol/L时 ,反应速率常数k=( 1 .2 2± 0 0 6 )× 1 0 3 (mol/L) -1·min-1;在氧化剂过量情况下 ,抗坏血酸与钒 (Ⅴ )的化学反应计量方程式为HR 2V(Ⅴ )→R 2V(Ⅳ ) H ;推测了可能的单电子转移自由基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19.
用热脱附谱研究了氧在银-铂合金(含Pt 9.7 at.%)表面上的化学吸附。结果表明:氧在合金表面上主要存在两种吸附状态,峰温为580±10K的二级脱附峰,与氧原子在合金表面Ag原子上的吸附相对应,脱附活化能E_d=213±15kJ/mol;峰温在660K左右的二级脱附峰,与合金表面Pt原子对氧的作用有关,脱附活化能为330~430kJ/mol,并随氧暴露量的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20.
在氧钡钒离子单独作用和氧钒离子与过氧化氢同时作用于环核苷酸时,用化学测磷法测定产生的PO4^3-以确定环核苷酸的两个磷酯键是否同时断裂,用HPLC结合ESR等谱学方法来判断是否有一个酯键断裂的不对称水解发生。发现氧钒离子单独存在时并不能使环核苷酸的磷酸酯键水解;而在氧钒离子和过氧化氢共存时可使环核苷酸的磷酸二酯键中一个酯键水解成核苷单磷酸,且cAMP和cGMP在水解速度及生成3′-或5′-AMP和GMP的比例也不相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