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在采区内通常开掘两务上山:①运输上山:用于运煤、行人、回风;②坳,道上山:用于运料、下放矸石、进风。近年来由于瓦斯事故,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第113条规定,高瓦斯矿井必须设置至少1条专用回风巷,低瓦斯矿井开采煤层群和分层开采采用联合布置的采区,必须设置1条专用回凤巷;在采区行人问题上,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第365条规定,同时考虑减轻职工的工作强度,应采用机械运送人员。因此采区巷道布置就发展为四条上山,这样工程量大,投产慢费用高,因此进行设计优化,减少采区上山数量,减少成本提高效益。  相似文献   

2.
杜君  张学臣 《甘肃科技》2006,22(6):39-40
采区巷道布置,应从煤层的实际情况出发,合理确定采区生产能力,进行高瓦斯煤层群采区上山布置及采区内风向的稳定工作,确定开采顺序,采用无煤柱开采技术,选择科学的通风方式,预防和治理采区瓦斯突出和积聚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高文龙  徐洁琼 《科技资讯》2007,(24):231-232
采区巷道布置,应从煤层的实际情况出发,合理确定采区生产能力,进行高瓦斯煤层群采区上山布置及采区内风向的稳定工作,确定开采顺序,采用无煤柱开采技术,选择科学的通风方式,预防和治理采区瓦斯突出和积聚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高文龙 《科技资讯》2007,(24):14-14
采区巷道布置有其基本要求,影响因素有煤层层数、间距,煤层倾角、厚度等;采区联合布置有利于集中生产、掘进及维修费用低、占用设备少、采区服务年限长、回采率高;采用联合布置方式应考虑石门长度是否经济合理、煤层埋藏条件、生产能力等因素.  相似文献   

5.
结合桃山煤矿的具体情况,提出了开采煤层群的高瓦斯矿井采区巷道布置应首先确定合理的煤层分组和煤层开采顺序,采区通风系统力求稳定可靠等观点。分析了高瓦斯矿井中采用沿空留巷技术的优越性,并对煤层群高瓦斯工作面的通风方式和采用泄排瓦斯巷、尾巷布置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本文针对缓倾斜煤层跨上山连续开采方案,列出了各种技术上可行的方案以及计算吨煤费用的数学表达式和计算框图,通过电子计算机的计算,寻求出最佳的开采方案,并结合王石凹矿和超化矿的条件,分析了巷道布置方式,上山组间距,工作面长度,单双上山布置方式和单双工作面系统等问题。  相似文献   

7.
薄煤层群井田的采区划分及采区巷道布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地质构造复杂、煤层赋存状态由煤层群为主的井田所进行的采区巷道布置实例,阐明在薄煤层群井田中合理加大采区尺寸、优化采区巷道布置,有利于降低采区掘进率,提高采区生产能力,增加采区服务年限,保证矿井生产采区的正常接续。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荣福煤矿建立地面永久抽放瓦斯系统,利用采区回风上山作专用瓦斯抽放巷,从底板穿层布孔预抽煤层瓦斯,合理选择采煤方法,优化巷道布置,摸索出一套适合其煤层赋存条件和开采条件的小煤矿瓦斯治理技术。  相似文献   

9.
本文阐述了采区上(下)山的布置、层间联络巷和区段平巷的布置、分组集中联合布置的生产系统、联合布置采区方式。  相似文献   

10.
张绍忠 《科技资讯》2009,(25):15-16
本文介绍了开滦集团范各庄矿业分公司在三水平南二采区七煤层掘进回风上山实践中,由于受本煤层和上覆煤层的煤柱以及采动影响等综合地质因素作用下,巷道压力大,矿压显现明显。其相邻巷道多次维修,支护困难,在传统的支护工艺无法满足安全生产需要的情况下。通过对巷道围岩的理论分析,在施工工艺和支护参数上进行了优化,经矿压监测和实际效果检验,取得了非常明显的效果,解决了在复杂地质条件下锚网巷道支护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1 煤层群分组的数学模型煤层群分组应遵循以下原则经济效益好;各层组巷道易于布置;各层组间煤厚不要相差过于悬殊,以便于组织生产;具有涌水、沼气、煤突出的煤层应单独回采。煤层群分组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12.
针对淮南局孔集煤矿开采急倾斜煤层不同阶段进行分析 ,综合其生产中的先进技术 ,提出了跨采区上山回采方案。对急倾斜煤层开采技术革新有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3.
本文应用最优化理论和价值工程方法进行瓦斯突出煤层采区巷道布置系统优化。介绍了突出煤层采区巷道布置系统优化的内容、准则和方法;提出了系统优化的结构模型,阐述了总体优化模型的原理、分项子模型的主要内容和用于定性方案初选的专家系统基本过程及其设计思想。最后以湖南加禾矿区浦溪井I—1采区作为实例进行了应用。图5,表2,参考文献4。  相似文献   

14.
对玉华矿矿井采区布置方法进行了探讨,得出结论:该矿矿井首采区为1、2号煤层一采区,矿井生产能力为0.913Mt/a,可满足矿井0.9Mt/a设计生产能力的要求;一采区东西长1.99km,南北长1.58km,采区面积约3.15km2,为单翼开采采区,采用伪倾向长壁开采。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近距离煤层群上部煤层开采时对下部煤岩层产生的应力分布影响效应,以潘二矿西四采区B组煤层地质及开采技术条件为背景,采用UDEC软件建立近距离煤层群下向卸压开采模型,获得了8-1煤层开采过程中下部煤层群围岩应力场分布特征及高应力的演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下向卸压开采下部煤层群的卸压效果与岩层结构、开采参数、煤层位置等密切相关,随着开采距离的增加,卸压范围成非线性递减,并受岩层岩性影响,卸压煤层支承压力峰值及卸压范围呈梯级演化.对于确定近距离煤层群下行卸压开采方案提供了合理依据并对回采巷道合理布置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根据松河矿井三采区二区段近距离煤层群瓦斯赋存及岩性特征,针对煤层原始瓦斯较大、突出危险性严重、区域瓦斯治理顺层钻孔施工危及人身安全等难题,通过在煤组间布置集中抽放巷对上覆和下伏煤层施工穿层钻孔进行区域预抽,有效解决了突出煤层群采面上下巷突出危险及瓦斯问题,采面回采期间二次利用集中抽放巷治理上隅角瓦斯、卸压瓦斯、高位瓦斯,对煤层群瓦斯实施综合治理,为工作面快速掘进和安全高效生产提供了保障,使矿井取得良好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近距离煤层同采时回采巷道的布置方式与参数,分析了近距离煤层回采巷道不同布置方式的优缺点及适用条件,根据泉店煤矿东翼11采区的地质赋存条件及矿井生产现状,确定其近距离煤层回采巷道采用混合布置方式。依据上煤层开采后采空区边缘与下煤层巷道之间的弹塑性分布区与应力梯度分布状况,以及巷道围岩表面变形量,分别确定下煤层上巷相对上煤层上巷向上平错20m,下煤层下巷相对上煤层下巷向上平错10m。在泉店煤矿东翼11采区首采面进行近距离煤层同采巷道混合布置的应用与实测,现场实测表明巷道变形量得到有效控制,说明其同采巷道布置合理。  相似文献   

18.
基于老空区下矿压显现,确定采区巷道布置方案,并对工作面支护设备进行选型设计,分析观测数据得到矿压显现规律,验证了采区巷道布置方案和支护设备选型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9.
为确定浅埋煤层群开采合理的上下煤层区段煤柱布置,减缓下煤层煤柱集中压力和地表裂缝发育,实现环境友好的安全开采,论文以陕北神南矿区柠条塔矿为背景,采用Flac3D分析1~(-2)煤层和2~(-2)煤层工作面同采区段煤柱宽度和不同留设方式的应力和塑性区分布规律,以及不同煤柱错距地表下沉规律。通过物理相似模拟,揭示1~(-2)煤层和2~(-2)煤层区段煤柱不同错距的岩层破断规律。研究得出:1~(-2)煤层合理的煤柱宽度为20 m;下煤层煤柱应力、地表下沉梯度和地表拉裂缝随着煤柱错距的增大而减小,沿倾向煤柱错距达到40 m时下煤层煤柱集中应力和地表拉裂隙明显减弱。同采工作面沿走向错距大于60 m时,地表下沉梯度和地表拉裂隙明显减小。  相似文献   

20.
张文国 《科技资讯》2005,(22):13-13
一、采区概况本采区位于建矿西部,开采煤层91层,属原二采区一水平F8号断层下部,F8号断层上部87层已由二采区开采完毕,本采区开采范围:上部以F8号断层为界,右部与阿城矿边界线为界,左部与一采区为界,91层开采标高为+38m ̄-92m走向平均100m,倾斜长度520m,煤层平均厚度0.75m,倾角14。,地质储量46万t,可采储量40万t。单一煤层结构,开采范围内地质构造简单。二、改造的依据.本采区主井已形成,井底车场与二采前石门相连,付井送至F8断层以下+38m标高处,91层采掘工程布置原设计(第一方案)为付井延深,两翼片盘布置,开采方法为走向长壁后退式,落煤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