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5 毫秒
1.
[目的]对化疗后如何预防口腔黏膜炎进行循证查询,制定标准化的预防措施,降低口腔炎的发生.[方法]广泛查阅文献,分析综合利用信息,制定有较充分循证依据支持的护理措施,进行标准化的预防护理,选用OGA为标准化口腔黏膜评估方法,WHO的黏膜炎标准为诊断标准,标准化的口腔基础护理、化疗过程中含漱冰盐水作为基础预防性护理措施.比较实施前后的妇科滋养细胞疾病化疗病人发生口腔炎的情况.[结果]实施后口腔炎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标准化的口腔护理评估,有助于早期发现口腔黏膜病变,运用标准化的有循证依据的预防护理措施,包括标准化的评估和诊断标准、基础护理、化疗过程中含漱冰盐水,能够有效的降低化疗引起的口腔炎的发生率和降低口腔炎的严重程度,有较好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重度烧伤病人营养疗法中的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总结和分析54例病人的营养护理疗法,休克纠正过后,实行早期胃肠道营养,4~7d静脉营养液以能量为主,此后注意加强蛋白质、氨基酸及脂肪乳剂的补充.结果:54例病人均未出现体重明显下降及营养不良,治疗中也未发生严重并发症,全部治愈.创面愈合时间为38~86d.结论:严重烧伤的营养支持宜采用胃肠道与静脉营养相结合的原则,而护理工作至关重要.严重烧伤后,机体处于超高代谢状态,极易引起热能及自身蛋白大量消耗和分解,导致机体负氮平衡.充分有效的营养支持疗法能为机体提供创伤修复所需要的热能和各种营养物质,并可阻止或减少自身蛋白的分解,增强机体免疫力和创面再生修复能力.1997年-2004年,对54例严重烧伤病人加强了肠内、肠外综合营养支持治疗护理,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骨科病人如何预防、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方法:取骨科病人下肢骨折及易发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临床上对其进行系统的预防、治疗.结果:骨科对易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病人经物理及药物治疗后疗效标准达优.结论:对骨科病人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进行积极的预防,对发病率的控制及治疗疗效的提高,减少严重并发症发生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急诊就诊的大面积烧伤病人,大多在伤后转送期间没有获得及时处理,病情特别危重,因此来院后能迅速抢救,控制病情恶化,是十分关键的一步。近2年来我院救治大面积烧伤病人86例,其中有21例处于严重休克状态,有的还合并有严重的吸入性损伤。本文对21例重危大面积烧伤病人的急救与护理进行分析和小结。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重度烧伤病人营养疗法中的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总结和分析54例病人的营养护理疗法,休克纠正过后,实行早期胃肠道营养,4~7d静脉营养液以能量为主,此后注意加强蛋白质、氨基酸及脂肪乳剂的补充。结果:54例病人均未出现体重明显下降及营养不良,治疗中也未发生严重并发症,全部治愈。创面愈合时间为38~86d。结论:严重烧伤的营养支持宜采用胃肠道与静脉营养相结合的原则,而护理工作至关重要。严重烧伤后,机体处于超高代谢状态,极易引起热能及自身蛋白大量消耗和分解,导致机体负氮平衡。充分有效的营养支持疗法能为机体提供创伤修复所需要的热能和各种营养物质,并可阻止或减少自身蛋白的分解,增强机体免疫力和创面再生修复能力。1997年-2004年,对54例严重烧伤病人加强了肠内、肠外综合营养支持治疗护理,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6.
超声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116例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超声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通过超声对116例下肢静脉血栓病人的诊断和疗效观察进行分析和探讨.结果:116例病人经抗凝、溶栓治疗一周的复查、超声示血栓段静脉管腔缩小血流通畅,血栓再通.结论:超声为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提供了早期、无创、高敏感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7.
循证护理诊断的哲学思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循证护理诊断是护理护理研究和护理实践有机地结合,是哲学在循证护理中的具体地体现,它强调以病人为中心、以证据为基础。循证护理是护理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是新的护理实践的工作模式。文章就循证护理的概况、循证护理的内涵、循证护理诊断实践及循证护理对护士的影响进行了述及。  相似文献   

8.
老年人腹部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老年人腹部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临床护理过程分析,为老年人腹部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和护理提供依据.方法:临床观察记录本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凝血三项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病情观察、护理.结果:老年人腹部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与活动量、血液高凝状态有关.结论:老年人腹部手术后进行及时有效的预防和护理,是避免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妇科腹腔镜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出88例腹腔镜术后患者,根据不同护理措施将其分为常规组与循证组,每组44例,分别实行常规护理及循证护理,对比其效果.结果:循证组的腹腔镜术后首次排气时间和首次排便时间短于常规组,并发症的发生率(4.5%)低于常规组(13.6%),护理满意度(97.7%)高于常规组(84.1%),腹腔镜术后的舒适度高于常规组,差异均显著(P0.05).结论:循证护理在妇科腹腔镜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减少并发症,提高护理满意度,提高患者术后舒适度,值得推行.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的患者引入循证护理的措施及效果。方法通过运用循证护理理论,确定70例全脑血管造影术患者需要解决的护理问题,寻找最佳护理措施。结果 7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术后并发症减少,大大降低了造影带来的安全隐患。结论运用循证护理,显著提高了护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妇科肿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为肿瘤患者制定科学合理的护理方案提供参考.方法选择盐城市肿瘤医院妇产科2009年9月—2012年1月收治的80例妇科肿瘤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其分为循证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各40例.循证护理组患者采用循证护理的方法,发现问题,查阅文献,将证据与患者实际情况综合比较后,筛选出最佳证据,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常规护理组进行常规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循证护理组有2例患者发生压疮,未有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压疮发病率与深静脉血栓发病率显著降低.治疗前两组患者的SCL-90,SAS,SD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SCL-90,SAS,SDS评分均得到了显著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循证护理组的SCL-90,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循证护理组患者有8例患者为完全缓解,25例患者为部分缓解,其疼痛缓解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妇科肿瘤患者手术及化疗过程中的护理是十分重要的.循证护理基于科学的基础,审慎地对护理文献进行系统评价,根据每位妇科肿瘤患者制定了个性化的护理方案,护理效果优于常规护理,值得临床上重视和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下肢顺行静脉造影结果和临床诊治下肢静脉疾病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2003~2005年间60例共65条下肢静脉造影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经造影X线表现正常10条占(15.4%),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26条(40%),单纯浅静脉瓣功能不全4条(6.2%),深静脉血栓形成25条(38.5%).结论:顺行静脉造影简便安全,创伤少,效果好,能为临床提供准确的诊治信息,可作为诊治下肢静脉疾病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关系。方法对56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测定血浆HCY、叶酸、维生素B12等指标,并与62例健康对照者相比较。结果下肢深静脉血栓组的血浆HCY水平和凝血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叶酸及维生素B12水平则低于对照组(均P<0.01)_而且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组中高血浆HCY水平患者的比例较对照组有显著的提高(P<0.01)。结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可能是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致病因素之一,导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原因可能是血浆内叶酸和维生素B12的降低。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溶栓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9月至2008年3月收治的46例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非手术治疗的资料.结果:临床治愈28例(60.9%),有效17例(36.9%),无效1例(2.2%),总有效率为97.8%(45/46).结论:绝大多数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可以经溶栓和抗凝为主的非手术治疗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关键是早诊断及早期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影响骨质疏松性骨伤患者术前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690例骨质疏松性骨伤患者,入院后24 h内行双下肢静脉超声筛查和D-二聚体浓度检测,并采取常规血栓防治流程;收集患者年龄、性别、骨折部位、合并内科基础疾病情况,分析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的相关性.结果股骨颈骨折患者中术前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41例(13.85%),明显低于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75例,19.0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明显高于女性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段患者术前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折后24 h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病率较高,19例(46.34%)股骨颈骨折患者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39例(52.00%)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之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病率明显降低.骨折后24 h内D-二聚体浓度300 ng/m L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均明显高于≤300 ng/m L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股骨颈骨折患者中术前合并低蛋白血症、贫血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明显高于未合并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中术前合并心律失常、电解质紊乱、低蛋白血症、贫血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明显高于未合并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质疏松性骨伤患者术前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较高,应从急症诊断开始给予预防措施,避免危险因素,以降低术前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应用分期或一期静脉动脉化手术治疗下肢动脉闭塞症.远端无理想流出道100例/108条肢体.随访1~10年,大部分病人疗效良好.认为术前的动脉造影能显示病变部位与程度,为选择术式提供了依据.一期术式与分期术式相比,有见效快,不需二期手术的优点.并对术式选择与手术并发症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围手术期患者的护理风险管理.方法对150例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围手术期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依据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将患者分为常规护理组(n=75)和安全管理组(n=75)两组,常规护理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安全管理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联合安全管理,然后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护理风险事件发生情况、手术时间、护理满意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安全管理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3.3%)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76.0%,P0.05),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4.0%)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25.3%,P0.05),护理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但两组患者手术时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围手术期患者的护理风险包括压力性损伤、跌倒坠床、切口感染、深静脉血栓等,安全管理能够减少患者的护理风险事件,还能够提升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满意度,减少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轴型皮瓣修复四肢深度电烧伤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轴型皮瓣修复四肢深度电烧伤创面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根据损伤特点选用各种轴型皮瓣修复四肢深度电烧伤36例共52个创面.结果:本组36例52个电烧伤创面接受轴型皮瓣治疗,其中2个皮瓣由于蒂部肿胀压迫导致静脉回流障碍,术后出现远端淤血,经即时减张处理最终皮瓣成活,其余皮瓣术后全部成活,伤口愈合良好.结论:利用各种轴型皮瓣修复四肢深度电烧伤,能够有效覆盖创面,保护患肢功能.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老年巨大甲状腺肿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对于防止并发症发生的意义,对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经治的28例老年巨大甲状腺肿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干预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本院的护理常规对于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并与文献报道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28例患者术后恢复顺利,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所有患者切口愈合良好,无一例患者出现术后出血、皮下血肿;无患者出现饮水呛咳;2例患者术后出现声音嘶哑,随访3~6个月后代偿性恢复;2例出现间断性口唇麻木感,经补钙治疗后恢复正常;1例发生肺部感染,经积极治疗后好转.上述结果均较各类文献中所提并发症发生率低,表明对于老年巨大甲状腺肿患者,采取恰当的手术方式,联合精心、合理、个性化的围手术期护理可以减少术后不适及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