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桉木粉及其粗提物对几种常见赤潮藻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桉木粉及其粗提物对塔玛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tamarense)、东海原甲藻(Prorocentrum donghaiense Lu)、球形棕囊藻(Phaeocystis globosa)、海洋卡盾藻(Chattonella marina)和赤潮异弯藻(Heterosigma akashiwo)等5种典型赤潮藻生长的影响,以期为赤潮藻的治理以及除藻剂的筛选提供参考和依据.结果表明,托里桉木粉对5种赤潮藻都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但敏感性有所不同.1g/L托里桉木粉24 h对海洋卡盾藻(5.0×106/L)抑制率已达100%,48 h对塔玛亚历山大藻(9.7×106/L)、东海原甲藻(2.8×107/L)、球形棕囊藻(5.0×108/L)和赤潮异弯藻(4.7×107/L)48 h抑制率分别为56.0%、79.2%、52.5%和51.4%.托里桉木粉水-丙酮提取物(相当1 g /L托里桉木粉)对塔玛亚历山大藻、东海原甲藻、球形棕囊藻、海洋卡盾藻和赤潮异弯藻48 h抑制率分别为54.6%、45.8%、44.8%、72.1%和43.2 %.这些结果提示,托里桉木粉可显著抑制赤潮藻的生长,其中存在的抑藻活性物质可能是抑制藻类生长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不同硝酸盐浓度(50~250μmol/L)对南极塔玛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tamarensePolar(ATP)麻痹性毒素含量和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ATP所产毒素主要为N-磺酰氨甲酰基类毒素(C2毒素),占细胞毒素总量的90%,此外还含有少量的膝沟藻毒素(GTXs),如GTX5和GTX3,但未检出到其它麻痹性毒素.硝酸盐浓度的变化对ATP的细胞密度和生长率影响不大,但对GTXs和C毒素的单细胞毒素含量(fmol/cell)和毒素产量(μmol/L)均有显著影响.在培养期后期(第5天起),高硝氮浓度组(150μmol/L及以上)单细胞毒素含量比低硝氮浓度组(100μmol/L及以下)单细胞毒素含量增加了2~3倍,毒素产量提高20%~60%.但在整个生长过程中ATP的毒素组成保持相对稳定,均以C2为主要毒素组成.本研究结果表明,在海洋环境中硝酸盐浓度的增加可能会提高南极塔玛亚历山大藻细胞毒素的含量,从而提高了其潜在毒性.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不同硝酸盐浓度(50~250 μmol/L)对南极塔玛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tamarense Polar(ATP)麻痹性毒素含量和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ATP所产毒素主要为N-磺酰氨甲酰基类毒素(C2毒素),占细胞毒素总量的90%,此外还含有少量的膝沟藻毒素(GTXs),如GTX5和GTX3,但未检出到其它麻痹性毒素.硝酸盐浓度的变化对ATP的细胞密度和生长率影响不大,但对GTXs和C毒素的单细胞毒素含量(fmol/cell)和毒素产量(μmol/L)均有显著影响.在培养期后期(第5天起),高硝氮浓度组(150 μmol/L及以上)单细胞毒素含量比低硝氮浓度组(100 μmol/L及以下)单细胞毒素含量增加了2~3倍,毒素产量提高20%~60%.但在整个生长过程中ATP的毒素组成保持相对稳定,均以C2为主要毒素组成.本研究结果表明,在海洋环境中硝酸盐浓度的增加可能会提高南极塔玛亚历山大藻细胞毒素的含量,从而提高了其潜在毒性.  相似文献   

4.
东海原甲藻和链状亚历山大藻对硝酸盐和氨盐的生理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研究了硝酸盐和氨盐培养下,两种甲藻(东海原甲藻(Prorocentrum donghaiense Lu)和链状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catenella DH01))对氮营养盐的生理响应.结果表明,两种赤潮生物的最大比增长率均随着培养液中硝酸盐浓度的升高(20~80μmol/L)而增加,且硝酸盐培养下的最大比增长速率高于同浓度的氨盐,表明在高浓度下,硝酸盐是适宜的氮源.东海原甲藻硝酸还原酶活力(1.14~5.20 fmol/(cell.L.min))与硝酸盐吸收速率呈正相关,链状亚历山大藻中则未检测到硝酸还原酶活力;两种赤潮生物谷酰氨合成酶活力对硝酸盐和氨盐的响应存在差异,链状亚历山大藻谷氨酰胺合成酶活力(10.93~30.97 pmol/(cell.L.min))要远高于东海原甲藻(0.34~0.95 pmol/(cell.L.min)).两种赤潮生物对硝酸盐和氨盐的不同生理响应可能是引起赤潮期间种群更替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塔玛亚历山大藻对南美白对虾幼体毒性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室内条件下研究了不同密度的塔玛亚历山大藻(Alexadrium tamarense ATDH01)对南美白对虾(Penaeus vannamei)溞状幼体和仔虾的存活率影响.结果显示:塔玛亚历山大藻密度对南美白对虾溞状幼体的存活率有明显的差异,塔玛亚历山大藻藻细胞密度越高,存活率越低.在96 h急性实验中,塔玛亚历山大藻对南美白对虾溞状幼体的半致死密度为7 500/mL;在密度12 000/mL以下对仔虾的存活率无显著的影响;在密度15 000/mL时存在显著影响.其本身的毒力经过小鼠生物检测法得每细胞为8.407×10-5鼠单位(MU).  相似文献   

6.
以分离自厦门港船舶压舱水箱及沉积底泥中的一种潜在入侵藻类-沃氏藻(Woloszynskia sp.)MMDL3013和一种常见有害赤潮藻-塔玛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tamarense (Lebour) Balech)MMDL3041为研究对象,采用半连续培养的方法研究了不同磷酸盐浓度和藻类不同起始细胞密度两因子对这两种藻种间竞争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磷酸盐限制条件下,沃氏藻为竞争的优势种,沃氏藻和塔玛亚历山大藻表现为资源利用性竞争;而在磷酸盐丰富的环境中种间竞争具有藻类细胞密度依赖性,起始细胞密度的不同可以影响竞争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两种赤潮藻即赤潮异弯藻(Heterosigma akashiwo)和东海原甲藻(Prorocentrum donghaiense)在不同氮磷比培养条件下的生长特性,探讨了氮磷含量及比值对赤潮爆发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在试验条件下赤潮异弯藻的比生长速率与N源浓度之间的关系符合Monod公式(P〈0.001),氮磷比在25和50时藻细胞密度高于其他比值的藻细胞浓度,说明该氮磷比是赤潮异弯藻最佳生长营养盐条件。对东海原甲藻而言,在以NaNO3为N源时,氮磷比为40时藻细胞密度高于其他比值的藻细胞浓度,说明该氮磷比是东海原甲藻最佳生长营养条件。  相似文献   

8.
几种赤潮藻对中华哲水蚤摄食、产卵和孵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桡足类中华哲水蚤(Calanus sinicusBrodsky)对几种赤潮藻(假微型海链藻Thalassiosira pseudonana,威氏海链藻T.weissflogii,三角褐指藻Phaeodactylum tricornutum,锥状施氏藻Scrippsiella trochoidea,裸甲藻Gymnodiniumsp.,东海原甲藻Prorocentrum donghaiense,塔玛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tamarense)的选择摄食以及赤潮藻对桡足类产卵率与孵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桡足类在混合食物中对个体小的藻类摄食率明显降低.在高浓度饵料条件下,桡足类对藻类的摄食模式与低浓度时不同,即滤食率与饵料藻细胞的大小成反比.桡足类在以威氏海链藻为饵料时,产卵率随藻类浓度的增加而上升(0.2~20.6 ind.ind-1.d-1),而孵化率却随之下降(100%~70.9%).以裸甲藻、东海原甲藻、塔玛亚历山大藻为饵料,桡足类仍能有较高的产卵率(分别为13.0、16.6和9.4 ind.ind-1.d-1).但喂食裸甲藻、塔玛亚历山大藻,其卵孵化率降低(分别为58.2%和79.8%).  相似文献   

9.
实验条件下原甲藻与中肋骨条藻种间相互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钟恢明  张健  刘力章 《江西科学》2011,29(5):593-596,677
微藻化感作用是一种极其复杂的生理、生态学现象,其在解释微藻藻种分布、群落结构及种群动力学方向起着关键作用。选择我国典型常见赤潮优势种原甲藻(Prorocentrum micans)与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costatum)作为对象,研究实验室共培养条件下2种微藻种间相互作用关系。结果表明:两者以1×104 cells/mL的密度接种共培养时,原甲藻的生长状况几乎没有显著变化(F=0.004 48,P=0.947 96>0.05),而共培养的中肋骨条藻被原甲藻强烈抑制致死(F=5.116 63,P=0.047 21<0.05)。Lotka-Volterra双藻竞争模型分析知,共培养条件下原甲藻的种间竞争能力大于中肋骨条藻的种间竞争能力。在去藻滤液实验中,灭菌处理及未经灭菌处理的原甲藻去藻滤液对中肋骨条藻的生长都没有显著影响(P>0.05);中肋骨条藻-原甲藻共培养体系的去藻滤液经灭菌处理及未经灭菌处理培养中肋骨条藻时,中肋骨条藻的生长也没有显著变化(P>0.05)。可见,中肋骨条藻与原甲藻共培养时的种间相互作用,可以由细胞间的直接接触进行,而并不需要通过介质来完成。  相似文献   

10.
研究塔玛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tamarens)和锥状斯式藻(Scrippsiella trochoidea)两种赤潮藻对海水中汞的富集和甲基化的影响, 探讨赤潮藻对硫铁还原地杆菌 Geobacter sulfurreducens PCA (G. sulfurreducensPCA)汞生物甲基化的抑制作用。实验结果表明, 不同种类藻对汞的耐受性不同, 高浓度HgCl2 (≥25 μg/L)抑制锥状斯式藻的生长, 而对塔玛亚历山大藻的影响较小。两种藻均可有效地富集无机汞, 但直接进行汞甲基化的效果不显著。FTIR分析发现, 藻细胞表面分泌的大量羧基、氨基和羟基等官能团是富集汞的主要位点。汞-藻-菌实验中, 当HgCl2初始浓度为10 ug/L时, G. sulfurreducens PCA驱动的汞生物甲基化效率可达 (6.38±0.4)%, 在G. sulfurreducens PCA与塔玛亚历山大藻共存的实验组中, 汞甲基化效率为 (1.04±0.44)%,G. sulfurreducens PCA与锥状斯式藻的实验组中汞甲基化效率低至 (0.76±0.05)%, 两种赤潮藻的加入抑制了G.sulfurreducens PCA的汞生物甲基化。  相似文献   

11.
南四湖3种沉水植物对铜绿微囊藻化感作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化感作用是水生植物与浮游藻类竞争的重要手段。通过沉水植物与铜绿微囊藻共培养以及沉水植物种植水单独培养铜绿微囊藻实验,研究了南四湖广泛分布的3种沉水植物菹草、光叶眼子菜和金鱼藻对铜绿微囊藻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在排除营养及光照条件限制的前提下,3种沉水植物与铜绿微囊藻共培养时都能抑制铜绿微囊藻的生长,但抑制作用的强弱与沉水植物的种类和生物量以及藻类初始密度相关,生物量为10 g/L和5 g/L时,菹草对低起始浓度的铜绿微囊藻抑制作用较明显,而对于高起始浓度的铜绿微囊藻,菹草生物量为10 g/L时抑制作用较强,菹草生物量为5 g/L时抑制作用较弱;光叶眼子菜生物量为7 g/L和4 g/L时,对两种起始密度铜绿微囊藻的生长均有强烈的抑制作用;金鱼藻生物量为7 g/L和4 g/L时,对低起始密度的铜绿微囊藻抑制作用明显,而对高起始密度的铜绿微囊藻抑制作用比较弱。3种沉水植物对铜绿微囊藻的抑制作用强弱顺序依次为:光叶眼子菜>菹草>金鱼藻。实验中3种沉水植物的种植水对铜绿微囊藻的生长均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红色赤潮藻(Akashiwo sanguinea)和球形棕囊藻(Phaeocystis globosa)都是近年来在我国近岸海域频繁引发赤潮的藻类。为了探索红色赤潮藻和球形棕囊藻之间是否存在化感作用及作用方式,本研究采用不同起始密度培养红色赤潮藻与球形棕囊藻,并将前者的完整细胞培养液、无细胞滤液、藻液超声破碎液分别与球形棕囊藻进行混合培养,分析红色赤潮藻对球形棕囊藻细胞生长的影响。结果显示,在红色赤潮藻细胞起始密度保持5×105 cells/L的混合培养条件下,起始密度分别为5×105、1×106、2×106、1×107 cells/L的球形棕囊藻生长均受到明显的抑制;无论是含有红色赤潮藻完整细胞的培养液,还是其无细胞滤液或藻液超声破碎液,均对球形棕囊藻的生长具有显著抑制作用(P<0.01),抑制强度由强至弱依次为完整细胞培养液、无细胞滤液和藻液超声破碎液;相反,球形棕囊藻的存在对红色赤潮藻细胞的生长无显著影响(P>0.05)。因此,红色赤潮藻具有抑制球形棕囊藻生长...  相似文献   

13.
五爪金龙化感效应研究Ⅱ.凋落物的化感潜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萝卜、莴苣和微甘菊种子为受体,比较测试五爪金龙凋落物(叶和花)及其鲜枝叶水浸提液的化感潜力,结果表明:五爪金龙凋落物及其鲜枝叶的水浸提液具有明显的化感作用。在高质量浓度0.1 g·mL-1浸提液处理下,受体植物种子的萌发和根长生长均受到极显著的抑制作用。随着浸提液质量浓度的降低,其抑制作用逐渐减弱。当浸提液质量浓度降到0.005 g·mL-1时,萝卜和莴苣的种子萌发仍受到轻微抑制,而对薇甘菊种子萌发则表现为轻微促进;除凋落叶浸提液对萝卜受体根长产生轻微抑制作用外,其它浸提液对受体植物根长生长均表现为促进作用。各浸提液综合化感效应为:凋落花的综合化感抑制强度较大,促进作用较小,而凋落叶的综合化感促进作用较大,抑制强度较弱;鲜枝叶的综合化感抑制或促进强度则介于相应质量浓度下凋落叶与凋落花的之间。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究外来植物日本落叶松(Larix kaempferi)凋落叶对乡土植物的化感作用,本文以5种卧龙乡土植物为试材,采用培养皿滤纸法及盆栽土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0.01、0.05、 0.1 g/mL)的日本落叶松凋落叶水浸提液对乡土植物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日本落叶松凋落叶水浸提液对5种乡土植物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均有影响.1)浸提液对种子萌发的化感作用综合效应的强度依次为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夏枯草(Prunella vulgaris)草木犀(Melilotus officinalis)车前(Plantago depressa)披碱草(Elymus dahuricus).浸提液对紫花苜蓿、草木犀及夏枯草种子萌发主要表现出抑制作用,且抑制程度与浸提液浓度正相关;对披碱草及车前种子萌发表现出"低促高抑"的现象.2)浸提液对幼苗生长的化感作用综合效应的强度依次为紫花苜蓿草木犀夏枯草披碱草车前.其中浸提液对紫花苜蓿及草木犀幼苗生长主要表现出抑制作用且与浓度呈正相关;对披碱草及夏枯草幼苗生长表现出"低促高抑"的作用,对车前幼苗的生长始终表现为促进作用.研究结果为日本落叶松林下人工补植、增加植物多样性提出了营林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5.
薇甘菊叶片水提液对土壤钾素活化及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薇甘菊(Mikania micrantha H.B.K.)的化感作用, 通过盆栽实验, 研究了不同质量浓度的薇甘菊叶片水提液对薇甘菊及其伴生植物火炭母(Polygonum chinense)根际土壤钾素活化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薇甘菊叶片水提液显著提高了薇甘菊根际土壤的脱氢酶与β-葡糖苷酶活性; 在薇甘菊单种中, 当叶片水提液质量浓度为15.00 g/L时, 薇甘菊的根际土壤速效钾的质量分数是对照(0 g/L)的2.53倍; 而薇甘菊叶片水提液也显著增加了火炭母根际土壤的脱氢酶与β-葡糖苷酶活性; 当叶片水提液质量浓度为15.00 g/L时, 火炭母根际土壤速效钾的质量分数增加了2.03倍, 但其火炭母的地上部分生物量及其钾的质量分数显著下降.上述结果表明:薇甘菊叶片水提液能增强自身根际土壤的酶活性, 并且加速土壤钾养分活化; 但薇甘菊叶片水提液的化感物质可能对火炭母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这表明薇甘菊化感作用对其入侵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采用培养皿滤纸法,研究入侵植物鬼针草和肿柄菊的水浸液和菌浸液对小白菜种子萌发的化感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鬼针草、肿柄菊浸提液对同种受体植物种子萌发的化感效应不同,随着浸提液浓度的增大,其抑制作用越明显,其中鬼针草菌提液抑制效应最强。在根系生长方面,2种植物浸提液表现出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效应,最适促进质量浓度为5 g·L-1,化感指数为047~058;最大抑制质量浓度为100 g·L-1,化感指数为-1。在株高生长方面,处理质量浓度25~50 g·L-1对小白菜株高的促进作用随浓度的增大而递增,其中肿柄菊菌浸液对株高的促进作用最强。可见,2种入侵菊科植物不同浸提液处理对同种植物不同器官的化感作用存在差异。小白菜发芽指数结果表明,4种浸提液化感抑制的强弱依次为:鬼针草菌浸液>肿柄菊水浸液>肿柄菊菌浸液>鬼针草水浸液。  相似文献   

17.
以自行培养的赤潮藻东海原甲藻(Prorocentrum donghaiense Lu)为材料,采用薄层层析(TLC)和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对稳定生长的藻体色素进行了分离和分析.结果显示,东海原甲藻适宜生长于18—22℃,经活化、培养,一般于接种后的第4—5天进入稳定生长期.采用硅胶薄层层析方法(最适展层剂配比为石油醚:乙酸乙酯:乙醚:乙醇=20:6:3:2)从藻体色素抽提液中成功地分离到12条色素带,经颜色、极性、迁移率比对,以及荧光观察和吸收光谱分析,确定为1条Chla、1条ChlC2、1条β-胡萝卜素、1条去镁Chlα、1条多甲藻素以及硅甲藻黄素和硅藻黄素等其他4条叶黄素带,此外还有2—3条Chla或ChlC2衍生物带.进一步摸索了反相C18柱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离东海原甲藻色素的条件,选用440nm波长检测,可得到至少30种组分.分离结果为进一步了解东海原甲藻的生长和光合特性以及赤潮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