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研究了一个具有抗病毒治疗作用的HBV模型.首先,基于抗药性、间歇治疗和病毒的空间扩散,建立了齐次Neumann边界条件下的具有标准发生率的扩散HBV模型.其次,通过线性化方法和构造Lyapunov泛函研究了治疗前无病平衡点和感染平衡点的稳定性.最后,对间断治疗的疗效进行了数值模拟.  相似文献   

2.
建立了一个带有治疗和注射乙肝疫苗的HBV-HCV交叉感染模型.首先证明了解的正定性和有界性,通过构造Lyapunov函数得到了疾病消失的条件;其次根据Hurwitz矩阵的相关性质得到了只感染HBV和只感染HCV平衡点的局部稳定性条件.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 探讨 Beagle 犬遥测动物模型建立及应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预防处理措施。方法 回顾了我单位 32 例 Beagle 犬遥测动物模型在建立及应用中出现的问题,分析了常见的切口感染、动物自主拆线、毛 囊炎等临床异常的产生原因,介绍了解决上述临床异常情况的预防和处理方法。结果 分析并解决了 Beagle 犬遥 测动物模型建立过程中出现的临床异常情况。结论 成功建立 Beagle 犬遥测动物模型,对国内遥测模型在安全药 理学评价方面的使用和维护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4.
基于病毒感染过程中存在胞内时滞,本文建立了乙型肝炎病毒HBV DNA核衣壳和细胞-细胞感染的时滞HBV感染模型,并研究两种药物治疗的最优控制问题。基于庞特里亚金极值原理,得到所建模型最优控制的存在唯一性及其特征表达。最后结合数值模拟验证了最优控制策略在降低感染肝细胞浓度和病毒载量方面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时滞对最优控制策略有一定的影响,但不会影响最优控制的长期治疗效果,且干扰素类药物(如聚乙二醇干扰素,Polyethylene Glycol Interferon,简称PEG IFN)的控制效果要优于核苷类药物(如拉米夫定,Lamivudine,简称LMV)。  相似文献   

5.
<正> 在本世纪50年代,Fabricant等就对鸭的病毒性肝炎进行了研究。以后60年代Syoneyenbos等对火鸡肝炎病毒进行了研究。同时还有许多人对鼠肝炎病毒进行了实验动物模型的研究和病理学等方面研究。70年代许多科学家用人的乙肝病毒(HBV)对黑猩猩、大猩猩和长臂猿等进行人工感染的实验研究。发现这些动物均能感染HBV,70年代末期,一些科学工作者们又相继发现旱獭、地松鼠和家鸭等的肝炎病毒,并分别将它们定名为旱獭类乙肝病毒(WHV)、地松鼠肝炎病毒(GSHV)和鸭乙肝病毒(DHBV)。一、已发现能感染肝炎病毒的动物目前,已发现有9种灵长类动物、6种啮  相似文献   

6.
摘要: 实验动物模型在医学生命科学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某些病原微生物仅仅特异对人类具有易感性及致病 性。由于缺乏理想的实验动物模型限制了人们对疾病发病机理的理解及预防治疗。因动物种属差异,许多对小鼠 有效的药物及疫苗不能有效地用于人类疾病的治疗或预防。通过将人的胚胎胸腺、造血干细胞等移植到免疫缺陷 小鼠可有效地建立人类天然与适应性免疫系统,即免疫系统人源化小鼠。该小鼠的成功建立为免疫系统相关疾病 研究及免疫药物研发提供了良好实验模型。本文主要对免疫系统人源化小鼠模型的建立、发展及其在感染等研究 中的应用进行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7.
HBV对抗病毒药物所产生的耐药性问题是导致药物冶疗失败的关键环节。迄今的研究成果显示,病毒耐药性的产生与病毒的基因型具有密切关系,同时HBV感染后疾病进展、病人预后以及中医药的临床分型与治疗也与HBV的基因型有密切关系。目前看来具有彻底解决HBV感染问题的RNA干扰治疗也建立在HBV的基因词控基础之上。故而对HBV的基因型及其亚型在我国的分布及其临床意义有必要做更进一步深入地研究。本文将从这几方面对近期的文献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HBV对抗病毒药物所产生的耐药性问题是导致药物冶疗失败的关键环节.迄今的研究成果显示,病毒耐药性的产生与病毒的基因型具有密切关系,同时HBV感染后疾病进展、病人预后以及中医药的临床分型与治疗也与HBV的基因型有密切关系.目前看来具有彻底解决HBV感染问题的RNA干扰治疗也建立在HBV的基因调控基础之上.故而对HBV的基因型及其亚型在我国的分布及其临床意义有必要做更进一步深入地研究.本文将从这几方面对近期的文献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肝癌动物模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肝癌动物模型是进行肝癌实验研究的重要材料和手段。自20世纪初获得小鼠自发性肝癌模型以来,人们对肝癌动物模型的研究不断深入,逐步建立了动物自发性肝癌模型、诱发性肝癌模型、移植性动物肝癌模型、人类肝癌的异种移植模型以及转基因动物肝癌模型。  相似文献   

10.
对铁致外伤后癫痫(PTE)动物模型的行为学和脑电图进行研究以探讨其研究应用价值.采用离子导入法(PIFC)和微量注射法(CFCI)建立铁致PTE大鼠模型,观察大鼠行为学变化,同时监测脑电图.CFCI建立起的大鼠模型癫痫发作形式主要表现为翻转跳起,四肢抽搐,2周内发作频率逐渐降低;PIFC建立起来的大鼠模型癫痫发作形式主要表现为咀嚼自动症,1d后基本观察不到癫痫发作.癫痫发作的同时,这两种方法建立起来的PTE大鼠模型的脑电图上都出现了癫痫波.铁致PTE动物模型是一种稳定可靠的PTE动物模型.CFCI建立起来的PTE动物模型与PIFC相比,更有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1.
血虚证动物模型的标准化研究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建立标准化的血虚证动物模型。方法采用慢性失血法、溶血法和骨髓抑制法制造三种血虚证模型,观察一般情况和与血发生有关的实验室指标,并用四物汤反证造摸效果。结果三种动物模型均符合血虚证表现,同时出现外周血、骨髓有核细胞数目和细胞周期的改变,四物汤对三种动物模型均有一定疗效。结论建立了三种符合标准化的血虚证模型。  相似文献   

12.
大理屠宰猪HBV流行病学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大理屠宰猪HBV感染及感染的基因型情况。方法:ELISA和型特异性PCR法分别检测猪HBV血清标志物和基因型。结果:检测猪HBV感染流行率为59.1%,HBsAg阳性率12.7%;对67份有效标本进行基因检测,共检得阳性结果36份,其中B基因型34例,B+C基因型2例。结论:大理屠宰猪有很高的HBV感染存在,其感染基因型与本地人HBV感染基因型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3.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感染小鼠动物模型的初步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建立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 7:H7感染小鼠动物模型。方法 选用离乳小鼠随机分组 ,先以丝裂霉素和萘啶酮酸处理 ,提高小鼠对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 7的敏感性 ,再分别以不同剂量口服接种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 7:H7EDL933W ,进行临床和病理学检查。结果 利用对O15 7不易感的小鼠 ,复制出人类感染O15 7所出现的主要病理变化和部分临床症状 ,初步建立了动物模型。讨论 该动物模型对探索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 7:H7的感染机制、毒力因子的作用有重要意义 ,并为O15 7:H7的疫苗侯选株安全性的评价打下初步基础。  相似文献   

14.
摘要: 建立实验动物脑血栓模型,对探讨缺血性脑损伤的发生机制及对防治脑血栓、脑缺血的相关研究有理论和实 践价值。本文对脑血栓动物模型的建模原理及方法进行综述,并对各类模型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等方面进行了初 步的分析。力求为选择和建立适于各类脑血栓疾病相关研究的实验动物模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赵健 《天津科技》2011,38(2):33-34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是人类最常见的病毒性感染之一,全世界有3.5亿慢性HBV携带者,每年差不多有100万人死于该病的相关疾病。项目完成了阿德福韦酯原料药及其片剂的研究,包括原料药的合成工艺、制剂处方筛选、质量研究和质量标准的建立、包装和稳定性研究、药理毒理研究、临床研究,完成了阿德福韦酯由化工产品向安全有效、质量可控药物的转变,有效地突破了国外专利封锁。  相似文献   

16.
SD大鼠心气虚证动物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心气虚证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方法 SD大鼠 4 0只采用基础进食量 2 4d ,每日按自身体重的5 %强迫负重游泳至力竭 ,大剂量灌服心得安 2 4mg 10 0g等综合方法建立心气虚证动物模型 ,其中 2 0只作为人参药物反证组。并设立正常对照组 4 0只 ,以进一步证明所建立模型是心气虚证动物模型。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模型组大鼠心脏收缩功能和舒张功能均有所下降 ,反映虚证的SOD含量减少 ,MDA含量增加。而所有定量指标均发生了符合心气虚证的变化。结论 采用基础进食量、强迫负重游泳及大剂量灌服心得安的综合方法建立心气虚证动物模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建立和研究了一类具有时滞和饱和发生率的乙肝病毒(简称HBV)动力学模型,同时考虑到感染细胞的恢复率,分析确定了疾病是否流行的阈值R_0,通过构造Lyapunov函数,利用Routh-Hurwitz判据证明了当R_01时,对于任意时滞,无病平衡点都是全局渐近稳定的,此时疾病消亡.最后通过选取恰当的参数进行数值模拟验证了上述理论结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武汉地区原发性肝癌患者HBV感染情况及基因型分析。方法:利用HBV检测引物及分型引物对肝癌患者血清进行PCR,通过电泳检测PCR特异性产物。结果:50例患者血清中44例HBV DNA呈阳性,占总数的88%;其中30例为C型占68%,14例为B型占32%。结论:武汉地区原发性肝癌患者多为HBV感染患者,而且以HBV C型感染为主。  相似文献   

19.
为探索白细胞介素-10(IL-10)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后炎症程度的相关性,基于212名划分为轻度肝炎组(对照组,151例)和中、重度肝炎组(病例组,61例)的HBV感染者,对IL-10基因的3个SNP位点进行基因分型,比较等位基因、基因型及单倍型在两组间的分布差异;建立遗传模型,并比较遗传模型下各SNP位点在两组间的分布差异.结果显示:在rs1800871位点上,对照组与病例组的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显著(p0.05);与AA基因型携带者相比,AG、GG和AG+GG基因型携带者炎症重度化的比值比(OR)分别为2.410,4.238和2.734(p0.05).在rs1800872位点上,对照组与病例组的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显著(p0.05);与TT基因型携带者相比,GT、GG和GT+GG基因型携带者炎症重度化的OR分别为2.270,3.202和2.438(p0.05).在rs1800896位点上,病例组与对照组的等位基因和基因型频率分布差异均不显著(p0.05).对照组与病例组的单倍型分布显示,A-G-T、G-G-T和G-T-T单倍型携带者炎症重度化的OR分别为8.717,1.670和14.436(p0.05).综上可知:IL-10基因rs1800871位点上的AG、GG和AG+GG基因型和等位基因G是HBV感染后炎症重度化的危险因素;rs1800872位点上的GT、GG和GT+GG基因型和等位基因G是HBV感染后炎症重度化的危险因素;rs1800896位点的多态性与HBV感染后炎症重度化无显著相关性;单倍型A-G-T、G-G-T和G-T-T是HBV感染后炎症重度化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0.
阿德福韦抗乙肝病毒感染治疗动力学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阿德福韦(Adefovir dipivoxil)与安慰剂治疗180余位HBeAg阴性的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国际联合研究的临床数据,以及Nowak等人提出的不带效应细胞的乙肝病毒(HBV)感染模型,提出了一个由两个系统组成的数学模型, 模型对CHB患者的阿德福韦治疗效果提供了一种可能的解释, 特别是可以解释为什么患者血浆中病毒数目在停止免疫治疗后会迅速反弹. 该模型对长期的疗效做出预测:血清HBV DNA接近中位数的患者需要延长治疗时间到5.6 a,以清除CHB患者体内的HBV. 本研究提示:将血清DNA小于500 copies·mL-1作为评价疗效的标准过于粗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