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丝杠冷滚打成形动力学仿真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述了丝杠冷滚打成形的原理,并根据冷滚打丝杠的工艺特点和多体动力学理论,建立了丝杠冷滚打结构动力学模型。应用ADAMS对模型进行了动力学仿真,分析了丝杠在冷滚打过程中的受力情况,并利用试验装置进行了初步试验。仿真和试验结果表明,丝杠冷滚打成形工艺可行。  相似文献   

2.
通过试验研究了温度冲击前后煤样在围压加、卸载条件下的渗透率变化。对试验结果进行非线性拟合,得出煤样的渗透率与围压之间存在负指数关系。温度冲击影响着煤样渗透率对围压的敏感性。煤样经过冷冲击和热冷冲击处理后,煤样的最大渗透率损害率增幅分别为2.88%和10.64%,渗透率损害率增幅分别为18.35%和21.60%;即热冷冲击对煤样应力敏感性影响更大,热冷冲击对煤样渗透率的伤害大于冷冲击对煤样渗透率的伤害。在卸载过程中,渗透率的恢复存在明显的应力滞后效应,产生了塑性变形,由加载过程造成的渗透率伤害不能完全消除。冷冲击和热冷冲击都一定程度上加强了煤样渗透率的滞后效应,热冷冲击的滞后效果大于冷冲击。  相似文献   

3.
梁秉岗 《广东科技》2012,21(17):99-100
阀冷系统是直流输电系统中最重要的辅助设备之一,其安全稳定与否直接关系到整个直流系统的运行情况。冷却塔是阀冷系统的重要设备之一,它直接影响阀冷的散热效果,其稳定运行直接影响阀冷系统的稳定运行。为利于今后特高压直流阀冷系统的运行维护,分析和介绍了阀冷系统冷却塔风扇的控制逻辑和常见告警。  相似文献   

4.
外冷技术是实现铝材超薄快速铸轧的关键技术之一,它通过在铸轧过程中对铝板和辊套外表面进行强制冷却以达到提高系统的传热能力,增加铸轧速度,提高铝材质量的目的.作者在研究了铸轧过程传热模型和辊-板系统温度场特点的基础上,分析了外冷板面和辊面对辊套和铝板的温度场及铸轧速度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铸轧速度的提高,外冷板面对提高铸轧速度的影响逐步减少,而外冷辊面对提高铸轧速度的影响逐步增强.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在于外冷板面和外冷辊面对提高铸轧速度的作用机理不同,因此,应将辊面外冷作为外冷技术的发展方向,通过采用高效外冷介质,合理设置外冷区间来满足超薄快速铸轧对外冷技术的要求.本研究对确定铝材铸轧过程中的外冷技术方案,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国内外蓄冷空调的发展历史和现状,分析了焦作地区蓄冷空调实施条件,探讨了推广应用蓄冷空调面临的形势和机遇。  相似文献   

6.
甲烷水合物蓄冷量的确定是甲烷水合物蓄冷降温技术实现工业化的关键。为探究SDS对甲烷水合物蓄冷量的影响,根据Clausius-Clapeyron方程及三参数对应态原理,建立甲烷水合物蓄冷量的计算模型。利用可视化水合物蓄冷实验系统,结合定温压力搜索法测定四组不同SDS浓度体系下甲烷水合物的相平衡条件。依据实验数据和该模型计算得到不同体系、不同相平衡参数下甲烷水合物的蓄冷量。结果表明:甲烷水合物具有较高的蓄冷密度,蓄冷量达40~60 kJ/mol;甲烷水合物的蓄冷量不但与相平衡条件有关,还与SDS的添加浓度有关。相平衡温度越高、SDS添加浓度越高,甲烷气体生成水合物时蓄冷量越低。该研究为甲烷水合物蓄冷降温系统的研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
直接空冷系统在火电厂设计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设计技术,因此,对火电厂空冷系统节能改造及优化运行的关键问题应进行深入研究,确定空冷机组的优化运行方案,对于提高我国空冷机组的国产化水平,实现火电厂节水和节能降耗,保证空冷机组安全、高效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中央空调冷源优化配置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立伟  李玉霞 《河南科学》2005,23(6):932-934
讨论了中央空调系统冷源的三种配置模型,设计了常规冷水机组运行、部分蓄冷运行和全部蓄冷运行的方案,分析了部分蓄冷运行和全部蓄冷运行的使用条件.中央空调系统采用蓄冷方式运行,可以转移电网负荷,减小机组容量,降低运行电费,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内冷油腔结构参数及内冷油腔位置对填充率的影响,利用计算流体力学对内冷油腔内两相流的控制方程进行求解,并通过活塞内冷油腔进出油流量动态实验对模拟结果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内冷油腔进出口截面积、内冷油腔进出油孔的长度和喷嘴流量的变化,内冷油腔的填充率分别呈现不同的变化;内冷油腔位置上移使得内冷油腔填充率增大,传热系数反而减小。在不同的曲轴转角下,内冷油腔的填充率不同,内冷油腔的传热系数也随之呈现相同的变化趋势,并在爆发压力工况对应的曲轴转角时达到最大。  相似文献   

10.
二元相变材料蓄冷球蓄冷过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摄动分析方法,对一种新型二元相变低共溶蓄冷介质的蓄冷球的蓄冷过程进行了模拟计算。对蓄冷球蓄冷时间、蓄冷球传热、蓄冷球大小、壁厚和材料等影响蓄冷过程的特性进行了分析,并得到了一些结论,这些结论可以指导蓄冷球的设计和系统的蓄冷控制。  相似文献   

11.
应用有限元逆向法确定板料形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理的板料形状可以提高板料成形质量,降低成本.有限元逆向法确定成形类零件的板料具有很高的可靠性,文章用一盒形件模型验证了其真实性和精确性,并结合实例进行了逆向法的应用.该方法适用于少无切边零件板料确定,同时可得到初步的零件成形分析.而对于带有切边余量大的拉延类覆盖件的板料,应用有限元逆向法对凸模展开,其结果可作为拉延板料快速确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多点成形有限元参数化建模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多点成形的基本原理、有限元参数化建模的流程和计算基本体高度的方法,利用ANSYS/APDL开发了多点成形有限元参数化建模程序,通过VC++编写了友好的参数输入界面,使得在进行多点成形数值模拟研究中仅需输入一些相关参数即能建立不同类型的有限元模型,即参数化建模,从而避免了很多繁琐的建立有限元模型的工作,并利用该程序分别建立了发动机罩以及轿车顶盖的多点成形有限元模型。  相似文献   

13.
薄壁铝型材挤压成形的一种有效模拟方法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基于大变形弹塑性有限元理论和有限体积法基本原理,建立了金属塑性成形的弹塑性UL有限元列式以及塑性流动中的有限体积控制方程.提出了有限元模拟系统到有限体积模拟系统的数据传递和信息继承方法。建立了铝型材挤压成形有限元/有限体积法复合模拟系统,对铝型材挤压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预示金属在成形中的塑性变形行为,从而为模具设计及工艺参数选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通过分析螺纹轴齿形成形过程,并结合金属流动特点,获得楔横轧梯形螺纹轴的成形机理.考虑到轧制过程轧件螺旋升角瞬时变化特点和成形段齿形截面变化等因素设计了楔横轧模具,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Deform-3D对楔横轧梯形螺纹轴齿形成形过程进行模拟,得到精度较高的梯形螺纹轴轧件.利用有限元点跟踪功能,对轧件多个点进行跟踪,详细分析了轧件螺纹不同位置各点的径向、轴向位移变化情况,从中获得螺纹段各处金属流动规律.采用软件模拟参数进行了相应的楔横轧实验,得到的梯形螺纹轴实验轧件与有限元模拟结果相同.模拟和实验结果表明,模具螺旋升角采用轧件瞬时半径对应螺旋升角时,能够轧制出形状精确的螺纹轴.  相似文献   

15.
有限元法是一种有效的数值计算方法,已经被广泛应用于金属成形过程的数值模拟中,由于金属塑性成形多是大变形且一般都是非线性的,所以需要运用增量理论来进行分析。本文论述了增量法在金属塑性成形有限元分析中应用的原理及方法,以Marc软件为平台,介绍了增量法在金属塑性成形有限元数值模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显式动力学弹塑性有限元方法的计算过程,采用显式动力学有限元法模拟立轧板带成形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办法。结果表明,采用显式动力学ANSYS/LS—DYNA模块模拟金属成形是一种极为有效的数值模拟方法位。  相似文献   

17.
有限体积法仿真金属塑性成形的基本理论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5  
基于有限体积和塑性成形基本理论,推导出金属塑性成形的有限体积质量方程、动量方程、能量方程等控制方程,给出有限体积单元的速度分量和温度关于时间的微分方程,并提出了求解成形体的速度、温度、应变速率和应力等物理场量的计算方法。从而建立起了用有限体积法对金属塑性成形进行数值模拟的基本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8.
采用解析法和有限元方法对电磁成形线圈电感进行计算并测量.研究结果表明,解析法和2D有限元法计算线圈电感与实测值误差较大,且只能计算少量的轴对称线圈的电感,具有较大的局限性.而基于增强型能量增量法原理的3D有限元法求解电感精度较高,可以较好地计算实际结构线圈的电感,对于异形线圈电感也可以方便建模求解,为线圈的设计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针对高炉炉缸连续式生产、工况恶劣以及耐火材料内衬实际形貌在生产过程中不断变化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利用轮廓向量集表征炉缸内衬热面形状的简易方法,从而将求解未知定温边界几何形状的复杂反问题归结为搜索最佳轮廓向量集合的最优化数学问题.结合数值传热学、有限元法以及遗传算法,建立了能够准确预测高炉炉缸内衬轮廓的传热"反问题"数学模型.在陶瓷杯复合炉缸的基础上,制备典型的非均匀"象脚状"异常侵蚀数值样本,对模型的有效性、稳定性以及计算结果的精确度进行了校验.结果表明,上述模型具有广阔的实际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应用三维大变形弹塑性有限元法,对方矩形管第一道镒辊弯成形过程中金属流动规律以及 应力分布进行了模拟分析。文中考虑了轧件的弹复,保证了下一道次为形历史的延续,从而为真实模拟方矩形宫续辊弯成形过程奠定基础。本文的结果对辊弯成形中的产品质量的控制和孔型的优化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