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7 毫秒
1.
摘要:加强农村社区管理,有助于实现城乡一体化建设,推动农村和谐发展。但政府能力的有限以及农村社区公共产品服务与 服务需求的多元化,要求我们在加强农村社区治理,实现农村社区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需要社会组织的协同参与。通过对三 亚农村社区治理过程中社会组织的协同参与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探讨了社会组织协同参与农村社区的治理的实践及问题。 认为社会组织在农村社区治理过程中,扮演着农村社区治理参与者、公共产品与服务的提供者、资源的整合者、农民利益的整 合与传递者等诸多角色,但也面临自身能力不足、参与环境与机制的缺失等限制,需要政府、社会组织等主体从制度、思想观 念、组织建设等方面入手,帮助社会组织更好地协同参与农村社区的治理  相似文献   

2.
21世纪的中国与世界同时进入“复杂危机期99要有效的战争危机,政府在公共危机的治理中必须实现社会组织的充分参与。社会参与公共危机治理。具有科学的理论与现实依据,通过社会参与可有效提升危机治理的进度和质量;提供危机治理中所需要的社会资源;监督公共危机中政府行为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3.
创新农村社会治理是创新社会治理体制和推进治理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当前,农村基层治理中存在城镇化进程加快下的民主管理被“虚置”、乡镇政府职能转变“错位”下的治理机制不完善、乡村治理资源“碎片化”下的治理功效不明显等问题。以协同治理有助于无缝隙服务政府的构建、有助于农村基层治理结构的优化、有助于激发农村治理活力、实现农村治理资源优化配置的价值特性入手分析,探索了实现农村社会治理创新的有效路径:再造公共服务流程,打造无缝隙服务政府,推进农村治理现代化;构建“一核为主、多元共治”的农村治理机制;激发治理主体活力,完善治理资源配置体系。  相似文献   

4.
对于网络公共领域的治理是当下社会管理创新中的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相对于传统意义的公共领域,网络公共领域由于其虚拟性、开放性、交互性等特征,在深刻地改变人们的日常生活的同时,也给政府的社会管理工作带来了前所未遇的挑战与机遇,一些异化失序现象也不断冲击着社会底线。面对复杂局面,提出了更新观念、引导价值认同、创新执政方式、完善法律法规的建议,力求实现管理创新,促进网络公共领域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当前,我国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转型期,打造共治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是新时期党中央为解决转型期出现的矛盾和困境、提升社会管理能力作出的重要决策.治理理论的要求与媒体角色的内在属性决定了媒体目前成为社会治理的多元主体之一.文章通过梳理我国大众传媒参与社会治理的理论基础、社会语境和实践路径,为未来进一步探究构建大众传媒社会治理体系和提升社会治理能力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加强农村社区管理,有助于实现城乡一体化建设,推动农村和谐发展。但政府能力的有限以及农村社区公共产品服务与服务需求的多元化,要求我们在加强农村社区治理,实现农村社区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需要社会组织的协同参与。通过对三亚农村社区治理过程中社会组织的协同参与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探讨了社会组织协同参与农村社区的治理的实践及问题。认为社会组织在农村社区治理过程中,扮演着农村社区治理参与者、公共产品与服务的提供者、资源的整合者、农民利益的整合与传递者等诸多角色,但也面临自身能力不足、参与环境与机制的缺失等限制,需要政府、社会组织等主体从制度、思想观念、组织建设等方面入手,帮助社会组织更好地协同参与农村社区的治理。  相似文献   

7.
农村民间组织参与社会治理扩展了农村治理空间,激发了社会活力,在推动我国基层农村社区治理现代化和创新社会治理方式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政治功能。以合法性的多元参与治理、新公共管理的放权和顾客至上理论、社会生态学的整体协调性三个视角分析我国农村民间组织参与农村社会治理的理论,并就农村民间组织在参与社会治理实践中存在的自身发育动力不足、社会责任不明确和运作不规范、民间组织的发展与国家政策和地方环境的融合度不高问题给出其在创新社会治理方式中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8.
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是当前我国政府管理的重要内容。政府公共管理是政府与社会公众的互动过程。公众对政府公共管理的有效性具有直接影响。社会心态是影响公众行为的重要因素,转型期社会心态的变化特别是一些不良的社会心态导致政府与公众关系的复杂化,进而影响公共管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公共管理创新须充分重视社会心态因素的影响,通过公共管理理念和制度创新,提升社会心态约束下的公共管理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中国目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期,我们应以积极的态度、强烈的时代责任感去探究和治理这一时期出现的社会公共问题。协商民主理论主张不同社会主体能够就关涉社会民众合法利益的公共事务和社会现象,进行自由、开放、公平、对等、理性、负责、充分的对话、商讨、辩论、妥协和合作,以使"重叠共识"最大化,从而实现社会公共问题的实效治理。因此,在当代中国,培育公民精神、促进公民社会健康发展、构建合适话语机制,以推动协商民主稳定有序发展,成为全效治理转型期中国社会公共问题的全新选择。  相似文献   

10.
社会资源配置问题,实际上是一个公共选择问题。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资源的配置主体有政府、企业和非政府的公益组织,三者在社会资源配置中的结构关系,形成社会资源配置的三维模式,这也导致公共管理的社会定位从传统的政府行政管理向政府管理与非政府管理相结合的方向转变,促使社会资源配置和公共管理领域中新型的分工、互补、整合结构的形成。  相似文献   

11.
作为非政府、非营利、志愿性的组织,社会组织在参与社会管理、化解转型期难题、提高公共服务质量方面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该文从我国社会组织的发展现状出发,首先分析社会组织在参与创新社会管理方面优势,其次指出社会组织在参与创新社会管理中出现的问题,最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促进社会组织参与创新社会管理多种路径,以期望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在创新社会管理中的积极作用,提高整个社会的治理水平.  相似文献   

12.
在全球政府治道变革的过程中,公共政策执行模式逐渐从"单中心"向"多中心"模式转变,多元独立行为主体通过参与公共政策制定、执行与社会管理,巩固和加强政府与各种社会力量之间的合作与信任关系,促进合作型政府信任关系的建立。  相似文献   

13.
治理作为政治学上的概念,已被广泛应用于其他学科领域.将市场治理看成是社会治理的一部分,把经济法纳入社会治理的理论框架,成为一种新的研究范式.肯定公共利益存在的应当性与之于治理的前提性,是治理结构构建的基础.基于公共利益的社会治理领域,利用经济法的最佳市场治理策略便是合作,而法治则构成了规范整个合作的保障.通过合作,不仅可以达到多赢的合作治理结果,而且能够有效实现实质正义这一经济法的最终市场治理策略价值.  相似文献   

14.
百多年来,中国进步政党与中国社会发展进程密切相关,其内在机理在于近现代进步政党通过对社会思想教育、民众利益表达、精英输出、公众关系协调、行为示范等形式,借助政党路线、方针、政策,进行政治动员.实现政治整合,实施政治领导和组织领导,推动中国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5.
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各级政府承担着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重要职能,也是义不容辞的重要责任。但公共管理的理论和实践表明,对各种公共事务的管理政府不能唱独角戏,必须鼓励和引导公民社会组织或非政府组织加入,必须借助大量社会资源,以弥补政府功能及其自身力量的不足,从而实现"政府"和"非政府组织"双轮驱动,共同促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非政府组织在枣庄市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各级政府应该重视、扶持和规范发展公民社会组织或非政府组织,进一步挖掘其潜能,激发其主观能动性,共同推动经济社会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阶层分化,矛盾交织,传统社会管理模式面临巨大挑战,创新成为一项紧迫而艰巨的战略任务。社会管理创新是在一定法治文化环境中进行的,法治文化是法治社会的灵魂,社会管理创新与法治文化在价值目标上有契合之处,加强法治文化建设,为社会管理创新提供现实依据与制度保障是和谐社会构建的必要要求,也是深入推进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现实需求。  相似文献   

17.
社会资本与家族企业关系治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社会资本之于企业治理的影响及家庭企业的关系治理特征进行了研究。社会资本是影响交易治理的重要因素 ,对中国文化和转型期社会资本的分析表明 ,企业家族化治理是一种适应性的制度安排 ,关系治理成为家族企业的普遍选择。借鉴契约的分析维度 ,本文发展了一个基于社会资本的中国家族企业关系治理的框架  相似文献   

18.
 技术创新特别是网络技术、大数据、云平台、人工智能等的发展对社会治理优化、改革与创新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回顾了技术创新对社会治理带来的挑战与机遇,分析了大数据等技术支撑社会治理创新的典型实践案例,提出了技术创新优化社会治理的3条路径和未来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9.
 科技支撑社会治理体系建设是新时期社会治理领域的重要内容,是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的基本要求。科技支撑社会治理现代化的科学内涵体现为行动导向的3个层面、5重维度, 3个层面包括理念层面、准备层面和行动层面; 5重维度分别为社会治理体系现代化、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社会治理方式智能化、基层社会自治、制度化渠道与非制度化渠道互补融合。科技支撑社会治理现代化面临的挑战在于:科技支撑社会治理的一线人力资源需求供应不足;科技支撑的资金需求大、资金来源单一;社会系统的发展滞后于科技的发展;科技支撑社会治理实践的因地制宜和地方经验不够。为应对上述挑战并抓住科技支撑的机遇,提出面向未来的科技支撑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的建议:对科技嵌入社会治理形成科学的认知;建立健全合作机制;搭建形成实践闭环;坚持负责任的创新,实现科技与社会的良性互构;兼顾基层下沉与领域细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