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从组织支持感的内涵、组织支持感的测量、组织支持感的影响因素和组织支持感对组织和员工的影响等方面,介绍了国外关于组织支持理论和组织支持感的研究,并指出为了推动我国组织支持感研究的发展,应当主要对跨文化的组织支持感、不同性质组织中组织支持作用的差异等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论文以企业组织管理模式的发展为主线 ,分析传统及现代组织形式的优缺点和适用性 ,并提出在经济、信息全球化条件下的新型组织模式———神经网络式组织  相似文献   

3.
随着现代企业组织规模的不断扩大,组织结构的日益复杂,以及组织环境的变化日趋加剧,组织的生存和发展越来越面临更多的不确定性。许多传统的组织理论在解释这些变化与组织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已力不从心。因此必须借助新的研究方法和理论。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研究复杂性与复杂系统的复杂性科学,其在企业的各个方面的研究也得到了应用。  相似文献   

4.
关于未来组织形态的猜想,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我认为未来的组织形态应该是节网交叠状的,即以每个组织成员为节点,呈放射状地承担多个组织角色,各组织间形成交错重叠的网状脉络。  相似文献   

5.
知识组织与传统组织的知识化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组织环境的巨变导致组织本身正发生革命性的变革,知识组织是在这一背景下所提出的关于组织性质的新概念,论文归纳了知识组织的3个基本特征,即以知识为核心资源,以知识为创造价值的核心资产和对知识的管理成为管理活动的焦点,提出,对于传统组织来说,“知识化”是应对挑战的唯一出路,其知识化的主要途径是:确立知识管理的核心地位,加大产品和服务中的知识含量,并在要素投入的结构上进行大的变革。  相似文献   

6.
基于组织惯性的组织能力演化系统动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系统动力方法研究了组织能力的演化过程.引入组织惯性、组织转型尝试和组织能力等概念,构建了组织能力演化的因果反馈关系,设计了相应的流图,表象和分析了这些因素之间的互相影响和变化规律.对模型进行模拟,得到:①当组织处于变动的环境中时,组织惯性将不断地衰减,但最后会趋向于某一固定水平;②组织变动的初期或间歇地组织变动对组织能力影响不大,而无间歇地组织变动将会严重降低组织能力的水平.  相似文献   

7.
组织设计的一种方法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当前国内组织设计理论研究的状况 ,提出组织设计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介绍了国外企业组织的评价准则 ,提出了组织设计的约束条件 ,并用评价准则对工业经济时代的企业组织形式进行了分析 ,给出了组织设计的逻辑过程 ,最后结合应用情况对组织设计的一般方法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8.
文中对调质钢的原始组织、淬火组织以及回火组织的一些缺陷进行了细致的研究,缺陷组织成因及对调质钢性能影响及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可为钢的组织分析、检验提供必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全部或部分重建皮肤、肝、骨髓、神经等组织一直是基础研究、临床医学和生物工程领域的科学家们所追求的目标,动物细胞与组织体外培养技术的发展使之成为可能。本文主要综述组织工程的研究现状,应用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学习型组织是当前被广泛认可的管理理论之一,构建学习型组织已经成为相关社会组织的努力方向。文章以此理论为架构,立足于当前高校校友会组织建设的实际情况,对目前高校校友会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学习型组织视野下高校校友会组织建设的主要路径。  相似文献   

11.
针对旋转效应是叠加系统测量不确定度的重要影响因素,提出一种旋转效应的评估指标——力传感器所受的水平附加侧向力的波动量(F_m).基于有限元法,建立了叠加系统旋转效应的测量模型,模拟结果显示增大均力板厚度有利于削弱F_m.通过试验验证,发现F_m越小,旋转效应也越小.在试验力级250 k N处,均力板厚度为6、9和12 mm的叠加系统测量的最大偏差值分别为0.000 59、0.000 49和0.000 28 m V/V.有限元模拟和试验结果验证了评估指标的可行性,同时也为叠加系统的结构优化提供了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12.
试论现代大学制度的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元 《韶关学院学报》2004,25(2):137-140
高等教育创新对于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而高等教育创新往往在最后会上升到制度层面,从而实现创新效果的最大化。高等教育创新首先要解决现代大学的定位问题,创建有利于现代大学制度的发展环境,促进大学内部组织结构与权力结构的调整,协调大学发展的内外部关系。  相似文献   

13.
将一类较为复杂的非线性目标函数化成近似等效的线性目标函数,从而用线性拟合方法求得了完全互溶双液体系的气—液平衡t-x关系式.利用t-x关系式可确定任意浓度溶液的沸点、平衡气相的组成以及体系的恒沸点与恒沸物组成.将t-x关系式输入计算机,可代替相图,用于精馏工艺的研究与设计,这将有利于提高精馏工艺的自动化水平.本文对目标函数的选择及处理方法,对其它问题的拟合计算也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合肥市城市形态特征及其演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1987年、2000年和2006年合肥市Landsat5/TM遥感图像,在城市建设用地信息提取的基础上,根据分形理论,用半径法研究了合肥市的城市形态及其演化,发现合肥市城市形态具有分形性质,且存在双标度特征.从1987年到2006年,标度区间空间转折点变化不大,仅从5.5 km扩展到7.0 km,第一标度区的聚集维分别为1.765 9、1.922 6和1.915 9,第二标度区的聚集维分别为0.562 4、1.004 1和1.206 2.通过分析认为内城区城市功能过于集中,长期的填鸭式建设导致城市用地密度过大;外围区城市用地面积一直在增大,而其分形特征减小是人为因素的干扰改变了城市自行发展的结果.研究结果可为合肥市的长远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造斜率受导向工具结构、类型、钻井参数、井眼轨迹、地层和钻头等因素的影响,构成了一个多变量影响的非线性耦合体系。造斜率预测呈现一定的模糊性、随机性和非线性特点,难以用显性的定量关系式来精确刻画造斜率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函数关系。从回归分析预测法的角度,提出一种采用Kriging代理模型构建预测功能函数,进行造斜率预测的新方法。该方法基于空间插值理论,以造斜率预测值为输出目标。首先选取造斜率主要影响因素作为输入参数,确定训练样本和测试样本;然后,计算Kriging模型中的最优超参数,并构建该预测模型。最后,以测试样本为基准,计算模型预测性能指标,完成对Kriging代理模型的造斜率预测性能评价。通过现场案例研究表明,与常见的多元回归模型和径向基函数模型(radial basis function,RBF)相比,基于Kriging代理模型的造斜率预测方法在均方根误差(root-mean-square error,RMSE)、最大绝对误差(maximum absolute error,MAE)和平均绝对误差(average absolute error,AAE)3个常见的定量指标上表现了更佳的预测性能。预测结果更稳健,计算量更小,对造斜率的预测精度较高,能克服几何法预测精度不高或力学法计算量大等缺点。在工程应用中能节约计算成本和提高预测效率,便于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造穴方式对煤层气洞穴完井影响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添  汪志明  杨刚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33):8832-8834,8840
目前煤层气等非常规能源已经成为世界能源的重要补充。煤层气的开发利用也进入了大规模发展的时期。作为煤层气开发重要完井方式之一的洞穴完井,也因可以有效地提高煤层气井的产能,得到了推广及应用。但是,洞穴完井不同造穴方式对该技术的应用有着很大影响。鉴于此,需要对不同的造穴方式做对比分析。通过分析不同的造穴方式的优缺点及模拟其产能,认为机械造穴方式在造穴作业上简单易行,成本低,造穴快,而人工动力造穴方式对煤层气产能的增加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7.
针对气井关井压力恢复曲线异常(即关井后井底压力上升时井口压力下降)的现象,基于现场测试数据和文献调研,修正了井底压力计算模型。采用试凑法,从井流物组成在关井过程中有无发生变化两个方面对井口压力恢复曲线进行了校正。实例计算表明,该方法可以消除气井井口压力恢复曲线异常对试井解释的影响,并对井流物组成相同或相近的气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为气藏试井解释和动态计算提供了基础和依据。  相似文献   

18.
基于钻头与地层相互作用模型及钻进趋势评价指标,提出一种底部钻具组合造斜率预测的新方法——平衡趋势法,认为底部钻具组合的造斜率应与钻进趋势角为零时的井眼曲率相等。结合钻具组合受力分析模型和钻头与地层相互作用模型,推导出钻进趋势角的计算表达式,建立平衡趋势法求解底部钻具组合造斜率的计算方法。实例验证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计算精度,能够实现钻头和地层的各向异性、地层倾角及倾向等各种因素对底部钻具组合造斜率的定量评价,为今后底部钻具结构的合理配置以及钻井参数的优选提供有力的理论依据和分析手段。  相似文献   

19.
中国东部南北样带城市发展类型指数的构建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1986-1998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的城市建成区面积和非农业人口数量等指标,从城市发展动态过程的角度,构建了中国南北样带城市发展类型指数I,从而从城市建城区面积和非农业人口的年限增长速度来反映城市发展过程,样带的I动态格局表明城市的不同类型之间具有穿插分布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According to Milankovitch theory, the lower summer insolation at high latitudes about 115,000 years ago allowed winter snow to persist throughout summer, leading to ice-sheet build-up and glaciation. But attempts to simulate the last glaciation using global atmospheric models have failed to produce this outcome when forced by insolation changes only. These results point towards the importance of feedback effects-for example, through changes in vegetation or the ocean circulation-for the amplification of solar forcing. Here we present a fully coupled ocean-atmosphere model of the last glaciation that produces a build-up of perennial snow cover at known locations of ice sheets during this period. We show that ocean feedbacks lead to a cooling of the high northern latitudes, along with an increase in atmospheric moisture transport from the Equator to the poles. These changes agree with available geological data and, together, they lead to an increased delivery of snow to high northern latitudes. The mechanism we present explains the onset of glaciation-which would be amplified by changes in vegetation-in response to weak orbital forcin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